當你正要出門跑步時,你告訴自己今天的雙腿已廢,實際上並不能得到安慰。不管是什麼級別的跑者,難免都會經歷一些艱難的日子,即使是和朋友一起跑步的時候,也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你知道那種感覺嗎?當你的精力耗盡了,你所能想到的只是躺在附近的長椅上並對朋友說:「如果你需要的話,請繼續前進。」
此時此刻,你忽然發現原來放棄跑步似乎是一件體貼、無私的事。另外,當你感到不舒服時,逼迫自己的身體繼續向前進也並非明智之舉。不過,事情並非總是如此;如果,當你意識到自己在奔跑中掙扎時,並感到一股無力的大浪沖刷著你。此時,若忍不住而大聲說出來的時候,你便會感覺自己是一位弱者而失去更多信心。
但事情是這樣的:你不是一位弱者。只要你正在傾聽你的身體,盡你最大的努力,軟弱便與你無關。如果此刻的你認為自己的身體很虛弱,可以回想幾天前或幾週前的感覺。想想那些日子跑步的有趣的事情或者當初為何而開始,以及你的跑友們亦可能在與你一起跑步的同時也會感到疲憊不堪。突然間,在所有這些情況下,你會開始認識自己:只要是人類,有那麼一點點的軟弱與負面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
身為人,你必須明白我們都會經歷缺陷以及艱難的日子。所以,請給自己多一些的恩典。同時,在你失意的時候,亦可藉此給你的跑步夥伴一個提升自我能力的機會,誠實的告訴他們你此刻的狀況不佳,同時詢問他們認為多快的配速和多長的距離是他們能夠跟上你的能力範圍?這樣,你的朋友可以在你完成,或者是繼續前進的時候加入,以滿足需求,抑或是他們可能決定與你分道揚鑣。無論哪種方式,任何一個優質的跑步夥伴都能夠適時的給予你一些需要的鼓勵,而這可能正是你需要推動的理念。
所以是的,糟糕的跑步經驗確實讓我們更加感激良好的跑步經驗,但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迷失方向。你是人類,容易出現肌肉酸痛和腿部遲緩,每位跑者也都是如此。當發生上述的狀況是,你所要做的是傾聽自己身聽的聲音以及告訴自己如何可以做到最好,而不是一直在糟糕的跑步經驗中打滾。跑步里程數將會過去,你的雙腿總有一天會好,你將會繼續前進。因此,當你感覺虛弱時,最重要的是,不要讓挫折占用你的腦容量。
責任編輯/瀅瀅
馬拉松肯定是地獄,也可以是天堂,地獄輪迴天堂,僅在42.195公里距離之間。
在我「出道」並獲得人生第一座路跑賽獎盃的同一年,每場路跑賽最受矚目的不是男子冠軍選手,而是一位與我年紀差不多的小女孩,可能還比我更小一些,在當時卻能夠成為國內女子長跑最頂尖的選手。
傳奇的故事在我們的驚嘆之中傳開了。據各大長跑俱樂部口耳相傳,這位小女孩長時間維持每天三小時以上的訓練。她約四歲開始練跑,在父親的 要求下,六歲開始每天必須上跑步機三小時才可以下來。她的訓練場是在台 北市青年公園中繞圈,有不少長輩看她年幼想要陪跑,她總是面露驚恐地拒 絕說:「不行,我爸爸看到會罵我!」
有兩年多跑齡後,小女孩六歲就開始參加全程馬拉松,不明白跑步是不是她的興趣,又或長跑訓練是她的志向、目標嗎? 我們都不得而知,或許當時她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的興趣,但她被賦予高度期待與目標,接受計 劃性訓練與維持嚴謹的生活紀律,這是肯定的。
小女孩場場賽事名利雙收,十三歲那年更以 2 小時 49 分 19 秒締造台灣女子馬拉松全國紀錄,同時也為家人贏得一輛汽車與優渥獎金。
不知道她個人當時的獎勵是什麼?也許是一本故事書,或許奢望得到一天的休息。無論如何,她總是報紙體育版的頭條,不斷贏得眾人的喝采。
十三歲的她締造全國紀錄的賽事,我也參與其中,並親眼見證台灣長跑界歷史時刻。當時自己的最大極限,也是我當天的成績為 3 小時 03 分,這個數字烙下我國中階段的里程碑。
在一年僅有兩、三場馬拉松賽事的年代,每場比賽都顯得相當重要與珍貴。 那時選手們沒有晶片協助計時,號碼布與右下角小小一張名次卡僅靠一根釘書針「牢牢」繫住,是選手唯一的身分識別與護身符。
聽聞,某一年台南「曾文水庫馬拉松賽」,這位傳奇女孩一如往 常率先抵達終點,賽後她卻因那張「護身符」掉落在路上,以致主辦單位無法承 認她的成績及名次。所有選手不論參加或沒參加的聽到這個消息都相當驚訝,紛 紛為她打抱不平,據悉她的教練在現場已極力爭取,但後續判定結果如何卻未曾再傳出新的消息。
後來的數十年間,我僅在三重體育場短暫碰過她兩次,她都沒有下場跑步,而當年生澀稚嫩的臉龐依舊沒變。至於我,從與她同場比賽開始,我就對一種聲音,一種對所有小孩都會歡心鼓舞的聲音有複雜的感覺,那是賣冰淇淋的叭噗聲。
「叭噗、叭噗」的聲音響徹街巷,大家有深刻印象嗎? 想來一口清涼的冰淇淋嗎? 喔!每場路跑賽從鳴槍開始,傳奇女孩的背後總是不斷出現這個聲音,原來比賽全程一直有人騎著單車、拿著喇叭不停地壓出「叭噗、叭噗」,為的是鞭策她不斷賣力往前奔跑。騎著單車的這位卻是身兼教練角色的家人,而不是冰淇淋賣販。
你喜歡跑步嗎?跑步帶給你有多大的健康與歡樂,跑步是否如水分子功效,滋潤著我們的身體與渴望? 相信每一位跑者都是自由自在地奔跑著,如同玩瘋狂追逐遊戲的小孩們,雙腳的動力來自參與的慾望與企圖心,那是天真無邪的慾望與企圖心。
回頭看看自己的女兒,正如一張白紙被我們捧在手上輔以色彩,時間讓她慢慢展現屬於自己的藝術。而自己的興趣,做不到的成就,以及無法達成的願望與遺憾,跑了三十一年的我仍堅決不願意冠在她的身上。
那位傳奇女孩的故事,鮮活地不斷提醒與警惕著自己。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黃崇華著《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一書。
本書特色
✓ 十餘場經典路跑賽、國家級競賽詳實紀錄
✓ 超過百名台灣近30年馬拉松、田徑、越野跑界風雲人物紙上現身
✓ 退役長跑選手暨資深跑步教練分享對跑步訓練的策略與心法
✓ 以親身案例分析馬拉松、中長跑比賽戰略
✓ 超人氣跑者雷理莎初全馬破3的完整訓練策略大公開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 跑步教練︰讀完彷彿跟一位資深前輩促膝長談教學理念
✓ 現役與退役長跑選手︰絕對一面讀一面感嘆:「這不是我嗎!」
✓ 路跑、越野跑賽事相關工作者︰深入了解已消失的各大經典賽事規則和舉辦型式
✓ 市民跑者︰沒天賦沒關係!看一名地才跑者如何透過不斷訓練、堅強的意志和比賽戰略贏得勝利,再透過跑步回饋到跑步以外的世界
✓ 一般大眾︰維持31年努力不放棄的經歷,不只能轉化成職場、人生上的養分,更吸引你踏出跑步的第一步!
更多《一萬天不休跑》資訊 請點此
85歲的拉金(Deirdre Larkin)是一位從英國移民到南非的退休鋼琴家,雖然已經是一位高齡的阿嬤但卻有著過人的體力。僅僅是去年,拉金不僅參加過60幾場馬拉松和大大小小的路跑賽,還能以2小時5分跑完半馬,除了打破分齡世界紀錄,至今總共還獲得500多面獎牌,老當益壯的她著實讓人深深佩服。
拉金在2000年時,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症。後來於2010年,她的兒子擔心她行動不方便,於是搬去南非跟她住,拉金的兒子看著母親日益衰老、走路越來越吃力,非常難受,於是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帶拉金去運動,希望能透過運動讓自己的母親身體機能可以更好些。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拉金開始和兒子每周慢跑3次,但是拉金表示,一開始相當吃力,自己每天5點中起床跑步,但是跑了幾步就沒力氣,都要走三步再跑三步再走三步才能前進。
長久下來,拉金的體能不僅越來越好,連骨質疏鬆的症狀也沒有再惡化,除了運動之外,她在飲食方面也攝取無糖、無鹽,並且戒咖啡吃上許多蔬果、蛋白質的食物。
由於拉金阿嬤參加了許多場路跑賽,以她的實際行動證明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算六七十歲還是可以重拾跑步,而且越跑越健康!因為她已經成為當地一個激勵人心的代表性人物,還被媒體譽為「蘭德堡超級阿嬤 Grande Dame of Randburg 」!
過了七年後,拉金體力已經越來越好,並且在今年五月份時因為在一場半程馬拉松以2小時12分37秒創下世界紀錄,受到瑞士日內瓦馬拉松主辦單位的邀請,在這場日內瓦馬拉松,拉金僅僅花了2:05:13完成這場半馬比賽,又打破她自己日前所保持的世界紀錄!
「在日內瓦跑步令人感到非常夢幻,而且比賽本身很平易近人。地勢很平坦,你在花園裡起跑,接著你來到田野裡,然後你就跑到了湖邊,」她說。
老當益壯的拉金。
儘管到9月份準備朝向86歲的拉金,依然也要堅持跑下去。拉金:「我無法想像沒有跑步的生活,這是一種緩慢死亡的感覺,即使哪天我只剩下一條腿,我也會繼續奔馳。」
「我們希望發掘更多南非的勵志故事,並支持南非的人才。在這兩個方面,Deirdre Larkin以驚人的精力和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神激勵了全國各地的人們。我們認為,作為一家大型公司,我們幫助她實現自己的野心,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她的成功完全是她自己不懈的努力所達成的。」 - 拉金的贊助商之一 M-Net CEO Yolisa Phahle說。
資料來源/Hindustan Times、Randburg Harriers、Modern Athlete、Straits Times、goodthingsguy.com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