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再見失誤 地主棒球隊一分飲恨輸法國
1
再見失誤 地主棒球隊一分飲恨輸法國
2
認識籃球 Basketball
3
NIKE籃球推出全新KOBE A.D.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再見失誤 地主棒球隊一分飲恨輸法國

2017-08-20
話題 球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棒球 新聞

2017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棒球賽20 日開打,天母棒球場開幕戰由中華臺北隊迎戰法國隊,中華隊一路領先,但9局牛棚不穩,接連被敲安打,中外野手發生再見失誤,一口氣讓對手跑回3分,終場以3比4吞下首敗。

再見失誤 地主棒球隊一分飲恨輸法國

天母球場首戰門票共7800張(現場加預售)完售,滿場球迷現場為地主隊加油,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開球,一個彈跳球被捕手接進手套,現場球迷熱情鼓掌,為本屆世大運棒球賽事揭開序幕。

臺北市長柯文哲擔任世大運棒球賽開幕戰開球嘉賓。

中華隊派出陣中王牌左投呂彥青先發,呂彥青在上屆韓國光州世大運也是中華隊開幕戰先發,連兩年扛開幕戰先發,盼為中華隊搶下好彩頭;法國隊派出曾代表歐洲聯隊、來臺打過亞洲冬季棒球聯盟的Ozanich Owen先發。

兩隊前4局都未有得分攻勢,中華隊直到5局上、兩人出局後,陳重廷敲出安打,王正棠安打推進,隊長陳重羽適時安打,送回中華隊第1分。

中華隊8局再起攻勢,陳重羽率先安打上壘,靠著盜壘、暴投跑上三壘,蘇智傑敲出二壘打,送回中華隊第2分,中華隊再靠著保送、張閔勛安打,拿下第3分。中華隊先發投手呂彥青表現亮眼,投6局被敲出4支安打,飆出12次三振,沒有失掉任何分數,完成教練團交辦任務。

法國隊前8局打線遭封鎖,沒能拿分,9局中華隊牛棚不穩,兩人出局後,先投出觸身球保送,接連被敲3支安打掉1分,法國隊打者敲出中外野飛球,中華隊發生再見失誤,吞下敗仗。

中華臺北隊總教練郭李建夫表示,「很可惜,最後的一個失誤,相信他也是想要接好那一球,但是一次比賽、一次經驗」,郭李建夫也提到,首戰投手群其實表現不錯,但最後一局觸身球後,接連被敲安打,「配球的球種還要再加強」。輸掉首戰,郭李建夫說,「賽前看法國打擊練習時,打擊能力不錯,這場輸球,接下來繼續努力。」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認識籃球 Basketball

2017-06-26
籃球球類知識庫

籃球是一個可以增強體能、鍛鍊身體以及練習團隊合作的運動。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員,目的是將球進入對方球籃得分,另一隊伍則要阻止對方獲得球或得分,在比賽中,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遞、投射、運等,但要在規定的時間以及規則下完成。一般來說,籃球比賽的形勢多種多樣,以當下最流行的三對三籃球比賽而言,更講究個人技術。

籃球 ©fbschool.org

籃球起源

籃球是在1981年被一個加拿大籍美國麻省青年會學院的牧師詹姆士·奈斯密夫(James naismith)博士發明,由於當地有一個長而寒冷的冬季,非常不適合進行室外運動,像是美式足球、棒球等,於是就叫奈斯密夫博士發明一種適合室內進行的運動,奈斯密夫博士並不希望他所發明的運動會像美式足球一樣容易受傷,但也覺得像足球可以透過大力的射門可以增加進球機會並不好,於是便發明了籃球並且制定了13條規則。

詹姆士·奈斯密夫(James naismith) ©kshs.org

籃球在1904年列入奧運會的表演項目,而到了1936年柏林奧運會更成為正式項目。在一場球賽中,裁判會先在場內中間裡進行跳球,一旦任一方的跳球球員把球拍到,球賽便開始了,比賽過程中,球員必須要遵守規則,必且合法的方法將球投進對方籃筐裡,籃球規則中,球員可以只可以用手玩籃球,但不可以用拳打,而蓄意用下肢接觸球的更是違例,持球的球員必須運動籃球才可以帶著球走,只可以用單手拍球、傳球或投籃。

球員位置

一般來說,一個隊伍裡面的五名籃球員,都會有自己專屬打球的位置。

小前鋒 Small Forward: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子裡塞。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

大前鋒 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卻經常是最後一個。

中鋒 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裡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上的樞紐,故名之為中。

得分後衛 Shooting Guard: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準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

控球後衛 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

籃球比賽規則

正規的球賽共分作四節,每一節10分鐘,若未能在正規比賽時間中取得勝利,就會進行延長賽。每節延長賽有5分鐘舌尖,如仍未能分出勝負則會再進行,直至分出勝負為止。比賽中,每隊要在24秒內進攻,如果未能在24秒內把球投進或碰到對方球籃,就算違例,對方可得到控球權。一般來說,球員投籃、上籃、灌籃、射籃,成功的話一般是得到2分,如果在三分線外投籃的話就會得到3分。而在罰球情況下成功的會有1分,有時雙方球員會同時爭奪並手接觸著籃球,又或在籃球規則中未能判斷控球權誰屬的情況下,裁判會判雙方球員跳球。從2003年開始,國際籃球規則開始採用球權輪替法,以加快比賽節奏。

在籃球比賽中,犯規是一件常件的事,像是阻擋、撞人、背後非法防守、阻撓、非法掩護、非法用手推人等,在國際籃球規則中,犯規是指與對方球員的非法身體接觸或進行違反運動道德的行為,每次被判犯規的球員都會被登記,則每個球員都容許有5次個人犯規,第五次就會被判離出場。一般來說,以下是籃球場上常見的犯規情況。

雙方犯規
在某些情況下,雙方球員會為了爭奪位置而發有激烈的動作,就是指侵人犯規的動作。球證就會判雙方球員一次雙方犯規,即每人一次個人犯規,然後按輪換發球法決定發球權。

違反運動道德犯規
當球員犯規嚴重粗野,又或者球員防守時並非針對籃球而是進攻球員,這很容易導致受傷,球證可判斷為違反運動道德犯規。如被判違反運動道德犯規,並且兩次違反,則不可在同一場比賽再參與比賽。除此以外,對方會得到罰球並之後有控球權。

技術犯規
是指所有球隊人員,包括球員、教練和其他註冊人員的非接觸性犯規。規則中定明,所有人不可對球證無禮、要服從球證判決、不能拖延時間、不可騷擾對方球員、扣籃球員除安全理由外不可掛在籃上等,新的規則更定明球員不能故意跌下以博取對方犯規也是技術犯規的一種。

打架
是針對在球場內球員以外的隨隊人員的打架行為的規則,違反者會被逐離場。

©legendsofbasketball.com

參考資料:籃球資訊網、運動之家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籃球推出全新KOBE A.D.

2016-11-02
NIKE籃球鞋子球類配備館

美國時間2016年4月13日,Kobe Bryant迎來了他20年職業生涯的謝幕之戰。這是他的第1556場職業比賽,一個經典黑曼巴式的結局:砍下令人瞠目結舌的60分。對一些運動員來說,這樣的告別可能會讓他們沉浸在其中一整天,甚至一周。但Kobe Bryant沒有,他在4月15日早上8點就出現在了辦公室,翻開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正如這20年來他在球場上所展現的,努力且專注。

Nike KOBE A.D.

Kobe Bryant的籃球哲學包含很多思考,他從球員化身成導師的過程也離不開他著名的“曼巴精神”。這是Kobe Bryant一貫的風格,回想Kobe Bryant的比賽方式——腳步移動,閱讀防守——以及他對裝備的態度。

“儘管我已不是每天都在球場上打球,但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在延續‘曼巴精神’,” Kobe Bryant表示。 “在籃球場上,足球場上,我都能看到‘曼巴精神’的展現,​​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在那些一直努力做得更好,追求卓越的人身上也能看到。”

Nike KOBE A.D.科技重點

⚡結合足跟的Zoom Air氣墊配置
⚡中底的Lunarlon帶來了回應性與靈活的緩震回應
⚡用量精準的抓地顆粒設計橡膠外底提供優異的球場掌控力
⚡透氣的網眼鞋面搭配動態Flywire,確保進攻時的靈活變向及防守時緊跟對手

Nike KOBE A.D.是Kobe Bryant退役之後首雙簽名鞋,一雙傳承了Kobe Bryant系列輕量與低筒設計的實戰球鞋。結合足跟的Zoom Air氣墊配置,中底的Lunarlon以及用量精準的抓地顆粒設計橡膠外底,帶來了回應性,靈活的緩震回應以及優異的球場掌控力。透氣的網眼鞋面搭配動態Flywire,確保進攻時的靈活變向及防守時緊跟對手。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