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真的好想贏韓國 地主棒球隊無緣四強
1
真的好想贏韓國 地主棒球隊無緣四強
2
出國比賽被嘲浪費錢 許睿安用撞球金牌證明自己
3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真的好想贏韓國 地主棒球隊無緣四強

2017-08-24
話題 球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棒球 新聞

臺北世大運棒球賽,23日進行首輪最後一天賽事,中華隊與韓國隊爭取A組最後一席晉級資格,雙方打得僵持,前8局分差在2分以內震盪,韓國在9局上、打下2分奠定勝基,最終地主中華臺北隊以3:6落敗,戰績1勝2敗,無緣進入四強。

真的好想贏韓國 地主棒球隊無緣四強

這場中華韓國之戰,不僅天母球場8500名觀眾關注,也是全臺灣球迷關注焦點,中華隊總教練郭李建夫賽後表示:「輸了就是輸了,沒有藉口,先跟全國球迷說抱歉,讓大家失望了,吸取這次教訓後,會針對這些缺點努力練習。」

中華隊的缺點,郭李建夫認為是細節部分不如韓國,他指出,守備及關鍵時刻的跑壘都沒能做好,並舉例,賽前的雨勢雖然讓場地較為鬆軟,這對雙方都一樣,他說:「但他們處理得比較好。」

范國宸在7局的一發左外野陽春砲,激起全場觀眾的如雷歡呼聲,一度幫中華隊追近到1分差,本場貢獻2分打點,但也有一次失誤,對於8局沒能把握滿壘,為球隊再添分數,他表示:「當時球路沒設定好,有點被投手牽著走。」

6局登板的韓國左投崔採興,在8局下控球不穩,雖然靠著大膽傳三壘抓到兩出局,但又出現兩次保送、一次觸身球,讓中華隊攻占滿壘,不過讓范國宸敲出滾地球安全下莊。

中華隊先發投手林安可投5.2局,失4分、2分責失,不過送出9次三振,未讓失分再擴大,他表示:「配球以捕手張閔勛為主,他告訴我往好球帶攻擊,不要怕被打。」

韓國先發投手尹熙榮則以5.1局失2分、送出5K的表現拿下勝投。面對滿場觀眾加油、毫無畏懼,他說:「因為聽不懂,所以當成是為自己加油。」全場僅被敲出2安的尹熙榮表示,「投球策略以引誘對手出棒為主,因為我相信野手能夠幫我守下來。」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出國比賽被嘲浪費錢 許睿安用撞球金牌證明自己

2017-08-28
話題綜合球類新聞台北世大運

15歲時,開早餐店的父母籌資讓許睿安(Hsu Jui-An)出國比賽,被嘲諷浪費錢,讓他很受傷。27日拿下臺北世大運撞球男子9號球金牌後,許睿安和雙親激情相擁並發下豪語:「我想成為撞球界的麥可喬丹,朝成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運動員之一的目標邁進。」

中華臺北許睿安拿下男子9號球單打金牌。

就讀臺北市立大學三年級的許睿安,父親許釗榮愛打撞球,想讓孩子培養共同興趣,幼稚園起便常帶他到撞球館,小學三年級接受名將、「阿美」柳信美指導。賽後記者會上,許睿安也特別感謝柳信美和黃國展兩位教練栽培。

中華臺北許睿安拿下男子9號球單打金牌,和雙親和教練合照。

回首來時路,許睿安很感激雙親義無反顧的支持。父母當年籌錢讓他出國比賽,被嘲笑是浪費錢,讓他很受傷,但許睿安很爭氣,他發奮圖強,在撞球檯上擊敗了當年嘲笑他的對手,用實力說話。

中華臺北許睿安拿下男子9號球單打金牌後跟雙親擁抱。

為了幫許睿安圓夢,雙親早有共識。許媽媽林燕青說:「孩子的夢想,只要不是不好的,都值得去實現,當父母的除了支持、還是支持。」爸爸許釗榮說:「為了世大運,安安的努力我看在眼裡,他拿這面金牌,我一點也不意外。」

雙親的支持助許睿安圓夢。

2014年拿到世青金牌後,許睿安曾陷入瓶頸,這面臺北世大運男子9號球單打金牌,是他撞球生涯代表作。但許睿安說:「這只是起點,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運動員之一,我知道很難,但一定會努力去做。」

中華臺北許睿安神情專注,拿下男子9號球單打金牌。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學網球,請先認識3種基礎發球

2017-06-03
知識庫訓練動作網球球類

發球是網球比賽開始的第一步,如果要發球速度快,必須掌握好球拍以及給予球最大力量和控制旋轉,當發球者能分配球和球拍運動的時間且身體處於穩定狀態後,就可以在發球的瞬間考慮擊出怎樣的高度、角度、打擊速度、距離網的距離和高度,之後就能擊出完美的發球動作。

網球基礎發球 ©wimbledon-school.ac.uk

一般來說,常見的基礎發球總共有三種:平擊式發球、側旋式發球、上旋式發球。它們分別是依其擊球的拍面揮動方式及旋轉型態來命名,由拋球上去位置的不同,能導致不同的擊球揮拍動作,這才是真正區分發球形式的主要因素。

 1  平擊式發球法 flat serve

平擊式發球是以速度為主的發球方式,多用於第一顆發球,它也為現代網球比賽中最可怕且威脅最大的攻擊球,比較起其他發球在速度方面和威力方面,平擊式發球可以說是最優秀的攻擊性發球且大部分使用於第一發球來使用,平擊式發球是由正後方直接打擊,所以球速快、旋轉少,但較難控制,為身材高大和手臂力量強大的選手最適合使用。

平擊式發球四個要點

a 發球拍面與球接觸面是垂直的。
b 球拋到正對頭頂上面,兩腿伸直,手舉高的位置為擊球點。
c 球應在前方上拋,稍微在前肩右邊(右手持拍者)。
d 拋球臂完全伸直時釋放該球為宜,擊球點、右肩膀和左腳都在一直線上,而且應垂直於底線上。

 2  側旋式發球 side spin serve

採用側旋式發球時,擊球飛行路徑為側向旋轉落地後會往側方彈跳,通常雙打戰術運用會採用此種發球方式。側旋式發球時,球拍與球的接觸由球的右上約2或3點鐘方向,並向右側外下方削擊,使球產生側旋,由於側旋的關係,球在著地時彈跳較低,會向左側跳開,增加回擊的困難度。

側旋式發球所呈現的飛行路線稍呈拋物線,離球網較高所以不易掛網,進入有效發球區範圍較大,進球率較平擊式為高,通常使用在第二顆發球,拋球和擊球點都會稍離身體遠一點,與平擊式發球稍微不同,擊球動作完成後,球拍應揮落到身體左邊。

側旋式發球五個要點

a 因需要手腕來打快球,所以一般會採用東方式反手握法,或是大陸式握法,。參考—6種常見網球握拍方法。
b 步伐比平擊式發球要再跨開一些,後腳較退後使身體與球場的角度加大,可配合拋球到側面的位置,在揮拍時易與球產生切削動作。
c 側旋式發球是將球拋在右側約4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會使揮拍時與球產生切削動作。若直上或太靠近則不能給予足夠壓力,而將成為沒有威力的球。
d 揮拍時,球拍與球的接觸非垂直,右手臂要做反手揮動,身體向後扭曲,連接右肩和握柄之連線正好要和網面成垂直。
e 揮拍動作是將重心是由後向前,揮拍擊球時重心在前腳,送拍至左下腳後其後腳向前跨出一大步至身體平衡而完成動作。

 3  上旋式發球 top spin service

此種發球需要較高的技術,也是上述三種發球最有難度的,但也是發球進球率最高、接發球最難應付的方式。

上旋式發球是當球拍與球接觸時,球拍由球體七點鐘方向到一點鐘方向用力刷出(右手持拍者),使球體產生上旋轉。在著地時候會突然彈跳得很高且偏向一方,使接球不易,是很有效的第二發球。這種旋轉球飛行速度較緩慢,但飛行中會變成下墜球,落下後會大力的反彈偏向右邊,由於球速緩慢,發球者可利用時間快速上網,雙打中常見到此種發球戰術。

上旋是發球五個要點

a 握拍方式與平擊式發球相同,採用大陸式握拍方式,這樣可讓手腕有較大的活動空間而比較靈活,使手腕柔軟利於快速打法。
b 前腳與平擊式發球相同,但後腳位置要比側旋式發球更後面,使身體能後仰以利搓球。手揮動時,要將身體盡量向後彎曲,為了支持身體,要將右腳拉到後面用腳支撐弓狀上體。
c 拋球位置是在發球者頭部左側方約30公分處(右手持拍者),要把球拋向頭的左邊稍偏後方,且要比其他發球法拋的高。
d 揮拍動作由預備動作把球拍向下擺並後拉,其次將球拍送至抓背位置,身體向左側後仰、屈膝、重心落至後腳,同時將球拋出,最後揮拍搓球,使球產生強大上旋轉力量。
e 完成揮拍擊球動作,球拍繼續向左下揮送,此時重心完全落在前腳,後腳向前跨出一步保持平衡,擊球動作完成。

發球是一種全身運動,重要是使用身體肌肉來擊球,該採用哪一種發球,其實都有利弊,要考量發球者的身高條件、能力、外在因素等,才能決定用何種發球才是有效。

資料來源:桃園創新技術學院體育室、崑山科技大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