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伊朗男排首晉四強 目標直指金牌
1
伊朗男排首晉四強 目標直指金牌
2
PUMA RS-Curve Re.Gen
響應世界地球日!PUMA聚焦環保再生議題推出全新 PUMA RE.GEN 環保永續系列
3
西方體育報導的感性與性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伊朗男排首晉四強 目標直指金牌

2017-08-28
話題 球類 綜合 台北世大運 新聞

伊朗世大運男排隊實力大躍進,27日於八強賽3:0力壓捷克隊,首度闖進世大運男排四強,從教練到球員,都對接下來的挑戰躍躍欲試,目標直指金牌戰,甚至衝擊金牌。

伊朗男排首晉四強 目標直指金牌

伊朗男排在2011年深圳(ShenZhen)世大運僅獲第12名,2013年喀山(Kazan)世大運未參賽,2015年光州(Gwangju)世大運進步到第5名,本屆終於殺進4強。

伊朗媒體透露,其實這支伊朗世大運男排代表隊,有另外2、3位好手被找去打國家隊,不然戰力更強,教練Masoud Armat表示:「很幸運拿下這場勝利,這是伊朗男排首次打進世大運四強,我們很開心。」

伊朗隊Amirali Mohammadfathali說:「我們心理、生理都準備好了,要贏得準決賽、拚進金牌戰!」Farhad Pirout Pour回應:「感謝上天,我們進四強了,現在我只想再接再厲,挑戰金牌!」28日下午1點,伊朗在四強賽將迎戰烏克蘭。捷克隊替補舉球員Duc Luan Truong,一張亞洲面孔在全隊中相當醒目。他透露,父母很早就到捷克生活,他在捷克出生長大,12歲那年參加排球學校,就此走上排球路。

伊朗男排實力堅強,八強賽大勝捷克。

Duc Luan Truong身高175公分,在男排選手中並不突出,但打過2014年U20歐洲錦標賽,他表示,來臺比賽經驗很好,球迷也都會幫球員加油,但要專心比賽,目前沒太多時間到處逛逛,只去了臺北101。

上屆世大運男排金牌俄羅斯,預賽5戰全勝、只失1局,27日在8強賽遇上阿根廷,打了本屆至今球隊最艱難一戰,在先輸兩局的劣勢下,連贏3局,3:2驚險晉級準決賽。教練Konstantin Sidenko說:「阿根廷Federico Martina發球強勢,後面三局針對他的發球加強接發、防守上做好聯繫,加上改變策略,才能挽回頹勢。」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響應世界地球日!PUMA聚焦環保再生議題推出全新 PUMA RE.GEN 環保永續系列

2021-04-21
低碳運動配備館運動時尚新聞PUMA綜合話題

2021 年 PUMA 延續「Forever Better」的企業承諾,喚起社會大眾對全球資源的珍惜與重視,特別以 Reduce (減少製程浪費)、Reuse (回收再製)、和 Regenerate (價值升級) 三大目標為基礎,選定在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這天推出全新 PUMA RE.GEN 環保永續系列商品,聚焦環保再生議題。PUMA RE.GEN 全系列商品採用廢棄再製原料製成,運用廢棄皮革、成衣製程中常見的剩餘棉布、及回收寶特瓶再製塑料,完美創造 Upcycling 價值升級目標,以實際行動為運動時尚實踐永續環保價值。

PUMA RE.GEN 環保永續系列
PUMA在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這天推出全新 PUMA RE.GEN 環保永續系列商品。

循環再生是 PUMA 企業承諾的重要使命,也是積極實踐的進行式,相較於資源回收(Recycling),PUMA 更重視的是如何將原廢棄物的價值升級 (Upcycling),積極參與廢棄物升級改造的所有過程,並減少製程中可能造成的任何浪費,而全新 PUMA RE.GEN 系列正是為了這項理念所設計打造。PUMA RE.GEN 全系列採用廢棄再製原料製成,運用廢棄皮革、成衣製程中常見的剩餘棉布、及回收寶特瓶再製塑料製成全新環保永續商品,每件單品都使用了至少 20% 的回收物料製成,以實際行動實踐環境永續、價值升級。

 PUMA RE.GEN 系列
PUMA RE.GEN 全系列採用廢棄再製原料製成。

本季 PUMA RE.GEN 系列推出服飾、鞋款、與配件等多樣性商品選擇,在服飾部分,滿版印花圖騰靈感取材自零碎的塑膠材料,增添異材質拼接及細膩工藝剪裁,鞋款則欽選 PUMA 經典 Oslo City 復古鞋型、超人氣 RS-Curve 女性鞋履、和厚底復古 Oslo Maja 三大鞋款進行環保再製,結合 PUMA RE.GEN 回收再製價值升級宗旨,用時尚角度實踐永續目標。

PUMA Oslo-City Re.Gen
PUMA Oslo-City Re.Gen/NTD4180
PUMA Oslo Maja Re.Gen
PUMA Oslo Maja Re.Gen/NTD4180

資料提供/PUMA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西方體育報導的感性與性感

2016-08-17
綜合瑜伽網球生活新聞話題

2015年澳洲網球公開賽中,加拿大網球明星 Eugenie Bouchard第二輪比賽遇上溫網亞軍Kiki Bertens。在贏得這場比賽後,Eugenie正將她的頭埋在她的雙手中,這時,一群男性的體育記者圍繞著她,然後向她提出了一個不尋常的請求。“你能不能為我們轉一個圈,告訴我們你身上穿的是什麼衣服?” “轉了一圈?”這位世界排名第七的女子網球選手重複當時的要求,表情不愉快的微笑著。“轉一個圈,就是原地旋轉,”記者重覆著。儘管任何一個女性運動員在任何一項運動中達成不凡的成就,它們被媒體呈現的方式仍然與男性被描繪的方式不同。
 
這個差異在里約奧運會場上充分的展示,而且己經被傳播在電視,廣播,和世界各地的網絡媒體上。儘管女性運動選手與世界頂尖的運動員並肩競爭的一面都被大肆的追捧及報導,但很難忽略女性運動員得到的評論並不是一致性的標準。

劍橋大學出版社前段時間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英語系國家用來描述媒體運動員的語詞,並同時發現其呈現的顯著差異。劍橋英語語料庫研究分析了英語書寫和口語中針對運動常用的超過160萬個字彙,從中研究語言是如何被使用,然後透過字詞使用的廣度,看到人們在體育運動項目中是如何呈現兩性的差異。這份報告同時不算吃驚的發現,女性在運領域被提到的比例遠少於男性,而且,介紹女性運動員時,提到外貌和她個人生活的面向比男性高出許多。這個趨勢也體現在里約奧運會相關的各種報導中。
 
最明顯的是,當報導女子運動選手時,常常出現age,old,pregnant, married或unmarried的描述。 可是,男子運動選手被報導時,最高的詞語組合是像 : fastest,strong,big,real和great等形容詞。 該研究的還說,女性更容易被提到“girl”,而男性卻很少被稱為“boy”。雖然中文的詞彙可以表現的比較平等,但是體育記者的確以極具優勢的詞彙來形容男子運動員,相反的,感性用語的描繪比例永遠都大於強調一位女運動員有多麼的「強大」,這在中文世界裡似乎一致。
 
劍橋大學的研究又說:當涉及競爭能力時,彷彿身為男人就有競爭優勢。當描繪一位男子選手時所用的動詞會用到 : mastermind,beat,win,dominate,及 battle; 而女性呢?少不了compete,participate及strive的詞彙。
 
以語言傳播的角度,微妙的性別歧視早己遠遠超出了體育界的常見現象,其實,談及外表的訊息量在女性身上則比男性超出兩倍,無論是在體育界和商業界。尤其涉及到的績效評價時,語言的雙重標準比比皆是。也許似乎人們的行為是很難改變了,觀察一下本屆里約奧運會的現象 : 女性運動員佔了本屆參賽選手人數的45%,但截至目前為止,產出的報導只有21%是關於女性運動員的。
 
雖然有一些運動儘可能的朝向男女平等的方向進步,例如網球現在提供男女組比賽相同的獎金,但小編推論英國一般的大眾討論Heather Watson希瑟沃森的裙子長度,仍勝於討論她是否能為英國贏得1908年以來第一面女子網球金牌。世界上不同語系在運動報導上,對女性存在不成比例地外觀,服裝,個人生活上的描述,是否突出了人們對於體育美學更大的重視,應該是另一個研究的焦點。同時小編也正想研究一下,在中文的運用上,「奪勝」或「挑戰」那一個比較暗示會贏,「大敗」與「大勝」即然都是主詞贏了,要如分配給男女運動員使用。看倌們您們怎麼想呢?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