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創亞洲紀錄 鄭兆村使用的標槍其實是⋯⋯
1
創亞洲紀錄 鄭兆村使用的標槍其實是⋯⋯
2
T-SoX 訓練台
T-SoX自行車訓練台與U.CR+壓力電療紡織穿戴產品 在南港展館2館體育用品展開放體驗
3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創亞洲紀錄 鄭兆村使用的標槍其實是⋯⋯

2017-08-28
話題 綜合 台北世大運 新聞

中華臺北選手鄭兆村於8月26日擲出91公尺36創下亞洲紀錄、全國紀錄及大會紀錄,贏得臺北世大運男子標槍金牌,不過當時他所使用的標槍並非自己帶來,也非大會提供,而是來自日本隊。

田徑中華隊鄭兆村最後一擲破紀錄得金,手中鏢槍其實是來自日本隊。

在田徑賽事中,主辦單位會在隊職員手冊中先公布大會準備的投擲器械清單。如果運動員個人喜好使用的投擲器械規格不在清單中,而又是國際田徑總會認證過的品牌規格,就可以在賽前送到大會器材檢驗組 (通常是競賽資訊中心代收 ) 進行重量規格的檢定。一旦檢定通過,這些個人器械就可以用在賽場上,也等同於大會提供的投擲器械,須提供給所有運動員共用。在賽後,該器械擁有隊伍可以到競賽資訊中心 (TIC) 領回。

中華隊鄭兆村平日練習習慣Nordic品牌的標槍,而這次大會也有提供數支不同規格的Nordic標槍,因此本次中華隊沒有特別攜帶比賽用的標槍北上,而準備使用大會提供的。但在資格賽過程,鄭兆村感覺日本隊帶來的這支瑞典品牌Nordic Airglider Carbon標槍(硬度4.5; 重量800克)使用起來手感更好,所以決定決賽時繼續使用這一支。

本次標槍是由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選手小椋健司(OGURA Kenji)帶來參賽使用,由於因緣際會讓鄭兆村使用而創下驚人紀錄,日本隊決定將此標槍贈與鄭兆村作為紀念。

鄭兆村創紀錄所使用標槍是由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選手小椋健司(OGURA Kenji)所帶來。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SoX自行車訓練台與U.CR+壓力電療紡織穿戴產品 在南港展館2館體育用品展開放體驗

2023-03-23
單車新聞綜合話題

T-ispo體育用品和Taipei Bike台北自行車展,U.CR+與T-SoX雙品牌於2023年首度攜手舉行體育用品與自行車雙聯展,民眾可上網登記索票入場,展期為4天從3/22(三)~3/25(六)止。Taipei Bike與T-ispo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的一館與二館盛大展出。

T-SoX 訓練台
T-SoX 訓練台MIT國產自有品牌,是會場上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互動展品。

新款T-SoX室內自行車訓練台

T-SoX 在南港展館2館體育用品展Q區0401a昌祐科技國際攤位上,除了有氧環狀運動設備外,在2023年新推出AI電子馬達阻力智慧化控制機台,利用觸控面板輕鬆調整阻力。新創的特點在於每種機台執行推舉動作並且有離心的被動控制阻力,達到離心與向心訓練動作,更應用於上肢引體向上,下肢推舉等各種應用;攤位面積近200平米,擺設各式機台歡迎參訪。

T-SoX在南港一館N區0517四樓弘昇健康科技,展出6台智慧化環狀運動系統及新款T-SoX室內自行車訓練台,同時開放最新款12速室內自行車訓練台供民眾體驗,訓練台可搭配12速電輔車,提供民眾體驗電輔車與室內自行車訓練台雙電訓練模式。會場更提供特價優惠與最高獎金NT.3000折價刮刮樂的優惠,等你來試手氣。

昌佑健康科技
昌佑健康科技南港展館2館體育用品展Q區0401,也展出多種AI智慧運動器材。

U.CR+壓力電療紡織穿戴產品

U.CR+必和創意設計有限公司機能運動服,展出壓力衣褲專區外,並將以往屬於配件的腿袖套及襪子,以十全十美的10個顏色,推出腿袖套及壓力常短襪系列產品,共計40多組顏色,讓騎車或運動的搭配能有多重組合選擇。

U.CR+穿戴式醫療
U.CR+穿戴式醫療二級穿戴式紡織品,在運動中提供EMS電刺激訓練更能提供訓練效果。

U.CR+與大學物理治療系王鐘賢特聘教授共同研發壓力電療紡織穿戴產品,獲得國家發明金獎,並取得台灣衛服部醫器二級證書(EMS004871/TENS005281),可搭配主動式環狀運動與被動電療達到EMS增肌效果。現場並有德易達企業提供氫氣貼贈品,幫助促進循環,如能善用TENS輔助使用更能達到止痛舒緩效果。每天限量百份贈品歡迎索取免費試用。

T-SOX弘昇健康科技
U.CR+必和創意設計T-SOX弘昇健康科技雙品牌,在南港展覽館2館盛大展出。

資料提供/U.CR+必和創意設計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2019-06-10
話題新知CrossFit跑步健身綜合

你每周一定要跟跑團練習一次以上﹖或者喜歡長時間獨自騎自行車﹖還是天天進健身房重訓﹖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你的運動動機會影響你適合團體運動、CrossFit訓練、阻力訓練或是競爭性運動等哪一類運動,連投入這項運動的訓練頻率、維持時間都可能受影響。也就是說,透過找出你的運動動機,可以檢視你適合哪類運動,運用下文測測自己的運動性格吧!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一項2019年4月發表於《Heliyon Journal》的新研究,針對403名美國成人進行線上調查,包括148名男性、255名女性,年齡層為18-75歲間。研究者將運動類型分為CrossFit訓練、團體訓練、有氧訓練、阻力訓練和競爭性運動5組;另將人格特質分為外向型、敏感型、認真盡責、適應力強以及開放型。進一步研究人格特質與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模式偏好、運動頻率的關聯;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對運動沒有明顯影響,但「運動參與動機」確實影響了運動相關的行為,包含選擇運動的類型、運動頻率與維持時間。

回答以下4個問題,測測你的常規運動是不是適合自己﹕

1. 對於多數運動,我喜歡團體一起練或是自己練﹖

喜歡加入團體的人,可能會喜歡CrossFit、團體訓練或競爭性的團隊運動。研究發現,選擇上述團體活動的人,比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阻力訓練等)的人有更高的社交動機。

相反地,如果你是個看到熱愛CrossFit的友人揪團時感到心裡很不是滋味的跑者,可以考慮加入跑團或自組跑團,以得到社交上的歸屬感。

©CrossFit Dux

2. 我運動最大的動機是﹕保持健康和體重或是挑戰自我

雖然所有運動咖至少都有一部分動力是為了健康,但對於較大動機是挑戰自我的人而言,選擇競技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比較容易找到持續性的挑戰。如果你運動時感覺到缺乏挑戰且試圖改變,找間離你最近的健身房做重量訓練,並嘗試突破你槓鈴深蹲的個人紀錄吧!

3. 我運動的心理動機是﹕釋放壓力或是單純喜歡運動

無論你回答什麼心理動機,恭喜你!研究發現,受內在因素激勵而運動的人(例如釋放壓力、挑戰自我,或是單純愛運動),其運動頻率比需要外在動力才能動起來的人更高。

4. 對外在美的觀感﹕我渴望有六塊肌,或是雖然肌肉線條好看但不足以成為動機

如果擁有大量的肌肉與線條相當吸引你,CrossFit場館是你最適合持續出入的地方。研究發現,將CrossFit視為首選運動的人,對於外在美的動機比其他運動者更強;與其他運動咖相比,這群人也會更積極地接受挑戰、訓練肌力與肌耐力,以及恢復。

 

如果擁有大量的肌肉與線條相當吸引你,CrossFit場館是最適合持續出入的地方

上述研究有個重要目標﹕依照你的運動性格建議適合的訓練,這不僅更能為你帶來運動的愉悅,還能增加維持運動的機會。而研究發現,無論人們是內向、外向、敏感型或開放型,這些人格特質並沒有明顯適合哪種運動類型;簡單來說,所有特質的人都可以在所有類型的運動中找到;但最重要的是﹕你從事的運動是否符合你的目標和動機。

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喬治亞州肯尼所州立大學研究員Allyson Box表示﹕「許多人開始一項訓練計畫時,選擇了與他們的興趣、動機、特質等互相衝突的活動,而研究結果支持選擇訓練項目不該只從生理觀點切入,也應同時從內在動機思考;將上述各種因素納入到你選擇運動的考量中,可能影響未來從事這項運動的實際表現。

資料來源/Bicycling US, Heliy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