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4重點告訴你為什麼跑步休息日很重要
1
4重點告訴你為什麼跑步休息日很重要
2
體力透支倒地 美國女選手翻滾到終點取得波馬資格
3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重點告訴你為什麼跑步休息日很重要

2018-01-22
知識庫 跑步 觀念 運動恢復

不管是初階跑者或進階跑者,只要有著一步步的目標,基本上,訓練菜單都不會太輕鬆,對於每天都有跑步訓練這件事,嚴然成了家常便飯。所以,當你在菜單上看到休息這個詞的時候,很多人反而會不知所措,為什麼要有這一天呢?休息日該做些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無論短跑或長跑,休息日有助於強化身體、加強注意力,重振精神,讓你真正想要繼續訓練。

4重點告訴你為什麼跑步休息日很重要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跑步醫學診所主任Kevin Vincent說:「休息不應該被跑者忽略,我們之所以需要休息的原因是身體需要恢復。每次跑步,你的身體都必須適應一次又一次的提高的強度。」當你跑步時,不僅只有建立體力和力量。在這個過程中,亦會對身體造成像肌肉和軟組織受傷。所以給自己適度的休息時間,才能真正幫助你在之後的比賽之中提升成績。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物理醫學助教,也是前美國長跑選手Adam Tenforde 說:「運動員們會盡量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訓練量,特別是速度的訓練,每次所做的訓練都是在為未來變得更加強大和堅韌做準備。」所以,若沒有時間充電,恐會導致訓練的疲乏和無趣,換句話說,休息一下,能跑得更好。
 
Adam Tenforde表示:無論你是一名跑者或者從事其他訓練,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是必要的。休息日是身體再使用營養和經歷生物過程和激素週期來重建的時候。以下是為什麼要休息日的4個理由:

 1  足夠的休息時間

當你跑步(或做任何運動)時,都會對肌纖維造成輕微的撕裂,為了讓肌肉變得更強壯,必須給它充分的時間進行修復和再生,所以它會透過重建過程來強化肌肉,為下一次的訓練做準備。Kevin Vincent表示:但這種反應只會隨著跑步的距離和強度而定,根據你鍛鍊的長度和強度,身體至少需要休息36到48個小時後才能進行第二次的跑步。若沒有足夠的休息,身體就沒有機會重建和強化肌肉,它們只會繼續受傷,最後將極限反饋於你,使你變成運動傷害的患者。

 2  避免壓力性骨折

如果想避免受傷,休息是至關重要的。跑步的衝擊會使組織產生壓力,就像肌肉一樣,能增加細胞的周轉,使骨骼結構更加堅固,因此,對骨骼來說是很好的。Kevin Vincent說:「但是如果你連續幾日不間斷地跑步,就沒有時間完全修復了,最後,出現壓力性骨折的風險就會大幅增加。」

 3  緊密的肌腱受到保護

Kevin Vincent又說:「肌腱是連接肌肉和骨骼的結締組織,因此它們隨著身體的運動而不斷地工作。但是,血液進入肌腱並不容易,肌腱中的血管並不像肌肉中那麼多,所以它們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修復。」如果沒有給它們足夠的時間修復,在不斷的衝擊、撕裂之下,容易造成肌腱炎之類的運動傷害。

 4  休息可釋放壓力

跑步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它也會增加你體內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的水平。如果壓力水平長期偏高,皮質醇會引起情緒問題、易怒、睡眠問題和其他健康問題。把休息想成一個循環的常規,定期安排,讓大腦和身體回到平衡狀態,為下一次做準備。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力透支倒地 美國女選手翻滾到終點取得波馬資格

2017-09-22
話題馬拉松跑步

比琳(Devon Bieling)來自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在今年8月20日時參加北灣市舉行的馬拉松比賽時, 因為體力透支在終點前跌倒。不想放棄的她一開始先用匍匐前進的方式向終點爬行,但在沒多久因為地面崎嶇以及有許多碎石頭,導致手腳磨破流血而停止,最後她靈機一動採用翻滾的方式,最後以3小時34分02秒完成此賽事,眾人們在旁幫她歡呼喝采。

體力透支倒地 美國女選手翻滾到終點取得波馬資格 ©running.competitor.com

現年30歲的比琳是一名熱愛跑步的馬拉松選手,日前在參加26英里(約42公里)的馬拉松賽事時,因為體力透支的關係,​不慎在終點前12碼(約快11公尺)的地方跌倒,當時她完全沒有任何力氣將疲憊的身體撐起來,但是她不想放棄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資格。一開始比琳為了能抵達終點,她用雙臂開始匍匐前進,一步一步慢慢的爬,但地面上有許多碎石頭,導致她的手臂被割傷流了好多血,但比琳還是咬緊牙關、忍著疼痛,不顧傷口一再的被割傷。

由於體力透支加上傷口一直隱隱作痛,最後比琳爬了約快3尺(約91公分)時趴在地上望著前面的終點,癡癡的看著前方想說是否自己只能這裡,但是突然靈機一動,比琳將自己身體開始翻滾,她靠著毅力使出全身最後一絲力氣,一路滾到終點,在場圍觀民眾全被她毫不氣餒的運動精神感動報以熱烈的掌聲。比琳在這場比賽時,比波馬要求的底標還快出58秒,所以這些努力完全沒有白費。

翻滾到終點的比琳,是第二次入選波士頓馬拉松。比琳:「波士頓馬拉松一直在我心裡有很深刻的印象,在一次波士頓馬拉松時發生巨大爆炸時,我的朋友也在裡面,當時從電視裡看到這件慘案希望大家都能平安,直到這場比賽要再次舉辦時,我決定自己一定要獲取資格,為那些沒完成波馬的人盡一份心力。」

比琳從2009年開始跑馬拉松,在隔年她完成了她第一場半碼馬拉松比賽,陸續她開始慢慢參加許多比賽,比琳目前總共完成了20多場半碼馬拉松、八場馬拉松、三場超級馬拉松,和一場鐵人三項。

匍匐前進滿身傷口的比琳 ©globalnews.ca

這場馬拉松結束後,許多人都想知道她如何辦到的,比琳表示,每一件事情總不像計畫中一樣會實行,總是會突然在改變,但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只要目的地都是一樣的,就找到一條可達到的方式去執行,不管它是艱困還是輕鬆。從這場比賽看出比琳的努力不懈和堅毅的心以及不服輸的意志,非常值得每個人學習。

資料提供/ Competitor Running、Global News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2017-08-27
綜合跑步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76公尺85,波蘭鏈球選手在臺北田徑場留下世大運紀錄。」現場大會播報員興奮高喊,超過萬名觀眾齊聲歡呼,波蘭女子鏈球好手Malwina Kopron決賽第一擲,擲出76公尺85、打破大會紀錄,也是2017臺北世大運田徑賽,場上締造新紀錄的第一位選手。

「我覺得很棒,因為我自己都沒想到,真的很訝異、很意外,所以我第一擲丟完,我嘴巴張大了。」Malwina Kopron先是聽到歡呼聲,才知道自己超越德國名將Betty Heidler在2009年貝爾格勒世大運創下的75公尺83。

不久前她才在倫敦世錦賽拿下銅牌,「因為這面獎牌,我深信自己有能力在臺北世大運、有機會拿金牌,但真沒想到會破我自己最佳、甚至是大會紀錄,真的嚇一跳。」

創田徑鏈球大會紀錄 波蘭女將嚇一跳

22歲Malwina Kopron是近年崛起的年輕好手,76公尺85這成績,躍升成本季次佳的選手,僅落後女子鏈球世界紀錄保持者、波蘭前輩Anita Wlodarczyk。

「我身高不高、但我很壯,深蹲130磅(約59公斤)可以一次舉5下,我透過各種技術,來加強我的投擲技巧、力道和速度,好補強我身體不如其他人的部分。」Malwina Kopron強調未來要在各方面繼續努力。

她說,「接下來每一年都有一場大比賽,歐錦賽、世錦賽,然後就是2020東京奧運,我期許持續突破,最後在東京拿下獎牌,我真的好渴望站上頒獎台!」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