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輕鬆跨越減肥停滯期?你需要這個營養計畫指南
1
想輕鬆跨越減肥停滯期?你需要這個營養計畫指南
2
備戰世大運 運動營養品讓國訓選手如虎添翼
3
美大隻佬減重近50公斤,還贏得馬拉松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輕鬆跨越減肥停滯期?你需要這個營養計畫指南

2018-02-07
知識庫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營養補給

想藉由調整營養來成功減肥好可能是一個令人害怕和沮喪的過程,但實際並沒那麼困難。然而,所有成功飲食的基礎,都由許多相同的原則構成,所以,在製定一個有效和可持續的計劃之前,需要考慮以下的一些重要因素。
 
在這篇文章中,將討論一些關於節食的重點,這樣可以制定自己合適的營養計劃和飲食習慣。

想輕鬆跨越減肥停滯期?你需要這個營養計畫指南

記住能量平衡是關鍵

不論性別與目標,重要的是要記住,首先,能量平衡是體重變化方程中最重要的變量。如果你想要減肥,則需要創造一個負能量平衡。另一方面,如果你對增加體重有興趣,當你在進食時,可能需要在維護能量攝入和輸出間的平衡,或者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管你選擇什麼樣的節食方式,對於幫助減少卡路里的過程,都還是非常不穩定的。可能有些人能以低碳水化合物的方式成功減肥,而另外一些人則得使用一般的碳水化合物,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會受到能量平衡方程式的約束。

因此,美國的營養學博士Rudy Mawer建議若要節食,首先得避免跟風現下流行的方式,應該選擇適合與正確的方法,才可以輕鬆降低卡路里。此外,這樣還能創造一個可持續下去的習慣,即便有一天,你想要恢復正常的飲食方法,但不想復胖,正確的習慣可以讓你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攝取適量的蛋白質

大多數人都知道,若要增加肌肉量,改善肌肉定義或者成功節食,那麼,蛋白質是不可或缺的。這是因為蛋白質為肌肉生長所需提供氨基酸,同時限制了節食時,所失去的肌肉量。

此外,多項研究表明,比起其他成分,蛋白質不但更有飽足感,而且能夠更好地控制選擇的食物類型和數量。不過,近年對於最佳蛋白質攝入量的話題,一直不斷有爭議。有些人說,攝入越多蛋白質越好,但另一些人則認為不需要。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對於有從事規律運動以及阻力訓練的人來說,平均一天攝取1.8克/公斤的蛋白質就已足夠。此外,也有其他研究表明,每日攝取4.4克/公斤並不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以64公斤的人相當於可以攝取115.2g~281.6g的蛋白質。與其不斷討論到底要消耗多少蛋白質,首先我們可以做的是在每天有著固定的攝取量。
 
另外,對於多數女性來說,即使每天只能消耗1.8g/kg是艱難的,Rudy Mawer建議盡可能在飲食中攝入更多蛋白質。雖然你可能無法消耗更多的量,但至少這樣做,能使你處於一個消耗更多蛋白質的好位置。此外,每餐都要有一些高質量的蛋白質,直到你有能力吃更多的東西。

對於有從事規律運動以及阻力訓練的人來說,平均一天攝取1.8克/公斤的蛋白質就已足夠。

碳水化合物也非常重要

對於減肥,碳水化合物往往是第一個被刪除的選項。雖然這樣做可能是減肥的其中一個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大約十年前,關於碳水化合物的戰爭開始了。從那時起,幾乎每個人都嘗試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而真相是在大多數時候,除了生銅飲食者外,我們的身體都需要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來生存。事實上,即使你只是吃了蛋白質,它也會轉化為體內的葡萄糖。另一方面,碳水化合物會導致體重和脂肪增加,它透過一種叫做De Novo Lipogenesis的過程,將葡萄糖儲存在脂肪細胞中並轉化成甘油三酯。

但是,這只有在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遠遠超過人體所需時才會發生。從本質上來說,如果你經常運動,則可以消耗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相反,若經常久坐不動,那麼過量食用碳水化合物便會發生問題,因為你不需要它們來消耗能量。

根據以上的種種,Rudy Mawer建議使用碳水化合物循環代替。只需根據活動持度來簡單地操作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假設最近的訓練量較大,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來幫助消耗更多的卡路里。相對在活動較少的日子,你的卡路里攝取可來自蛋白質和脂肪,同時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你可以保持同樣分量的熱量,但只是根據活動程度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來調整營養素的比例。

碳水化合物也非常重要

按順序減少卡路里

Rudy Mawer表示想減肥的人們在短時間內減掉了過多的卡路里,他表示這樣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傷害。無論有多少的熱情和動力,大多數人還是會先把卡路里的攝入量減半。結果一周後,連一公斤也沒減掉。

當你一次大幅度降低熱量的時候,最初,身體會通過減肥而做出反應。但是,在一兩週之內,身體就會適應生存機制,這代表說你消耗的卡路里比預期的要少,所以體重就會停止減少。若是這樣,那麼你更需要進一步的來減少熱量,結果只會更累更辛苦。

Rudy Mawer建議從根本上降低熱量,並從正常卡路里攝入量的20%開始,有利於減少10-20%的增量。這樣做有助於減少卡路里的攝入,但並不會減少攝入的熱量。從飢餓的角度來看,只減少20%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例如,從2500卡路里減少20%,這樣就只會減少500卡路里,或相當於1餐。

從這裡,你可以根據身體的反應來進一步調整卡路里的攝入量。如果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快速減肥,那麼只需減少10%的卡路里,直到你找到最佳平衡點。

定期從節食中休息

停滯期是節食失敗的首要原因。多數情況下,往往是由於過多的限制,長期的限製或兩者的結合而造成的。

當你節食和限制熱量時,身體會通過減少能量消耗來適應,表示體重下降到了失速的程度,但是透過定期休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通過定期攝取正常的熱量,當作給身體一個休息時間。短暫休息後,仍可以恢復正常的節食習慣,繼續減肥。

以下是Rudy Mawer建議的兩種方法之一。第一,等到減肥停滯期。在這一點上,你的新陳代謝很可能已經適應了,這時候,休息恢復便是必要。第二,預先計劃休息時間。

如果選擇第二種方法,Rudy Mawer建議你的節食計劃每4-6週進行2-5天的休息時間。這樣做可以有效地走在停滯期之前,避免失衡的現象發生。休息時,Rudy Mawer建議回到減肥前的正常的卡路里量攝取。過了一段時間後,再回到節食的計畫中。另外,在這個過程中,仍可每天量體重,以確保不會意外的增加體重。

制定營養計畫的簡易指南

從表面上看,減肥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少吃卡路里,多運動。但這對很多人來說並非易事。

Rudy Mawer建議可採取一個更大腦化的方法,在準備節食前,認識到常見的錯誤。通過關注這些要點,你應該能夠自己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營養計劃。

參考文獻

1. Spiegelman, B. M., & Flier, J. S. (2001). Obesity and the regulation of energy balance. Cell, 104(4), 531-543.

2. Helms, E. R., Aragon, A. A., & Fitschen, P. J. (2014).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natural bodybuilding contest preparation: nutrition and supplementa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1(1), 20.

3. Veldhorst, M., Smeets, A. J. P. G., Soenen, S., Hochstenbach-Waelen, A., Hursel, R., Diepvens, K., … & Westerterp-Plantenga, M. (2008). Protein-induced satiety: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roteins. Physiology & behavior, 94(2), 300-307.

4. Halton, T. L., & Hu, F. B. (2004). The effects of high protein diets on thermogenesis, satiety and weight los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3(5), 373-385.

5. Roberts, J., Zinchenko, A., Suckling, C., Smith, L., Johnstone, J., & Henselmans, M. (2017).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high versus moderate protein intake on recovery after strength training in resistance-train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4(1), 44.

6. Antonio, J., Peacock, C. A., Ellerbroek, A., Fromhoff, B., & Silver, T. (2014). The effects of consuming a high protein diet (4.4 g/kg/d) on body composition in resistance-train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1(1), 19.

7. Acheson, K. J., Schutz, Y., Bessard, T., Anantharaman, K. R. I. S. H. N. A., Flatt, J. P., & Jequier, E. (1988). Glycogen storage capacity and de novo lipogenesis during massive carbohydrate overfeeding in 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48(2), 240-247.


資料來源/rudy mawer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備戰世大運 運動營養品讓國訓選手如虎添翼

2017-04-26
話題新聞運動補給運動營養飲食

世大運即將在100多天之後展開,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選手們莫不如火如荼地準備中,期望能在各項賽事中有好成績。為此,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攜手美商華茂如新公司,今年為選手們贊助了價值350萬元的運動營養品,讓選手們在原有的營養補給之外能有更豐富更細緻的補給選擇。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美商華茂如新公司,今年贊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選手價值350萬元的運動營養品。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一吃、二練、三恢復」,是選手踏上成功之路的三個步驟。其中,「營養補給」在每一個階段,都能提供選手們最強大的支援,也為選手們的成功,規劃了一條「捷徑」。目前世界排名第六的台灣桌球一姐鄭怡靜表示,備戰各大賽會,難免感到焦慮和疲勞,適當的營養品,讓她降低焦慮及疲勞的感覺,還能減緩生理上的不適症狀。

台灣桌球一姐鄭怡靜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中華奧會為國訓中心帶來強大奧援

對國訓中心的選手們來說,台北世大運是時間最接近的一項重大賽會。國訓中心林晉榮執行長說,除了世大運,接下來選手們還要面對許多大大小小的賽事,中華奧會就像國訓中心的兄弟,在今年度致贈多種營養品,總金額額度也相當高,對於長期進駐在國訓中心的選手,是一股強大的支持與鼓勵,有了這些運動營養品的補充,定能讓選手們在競技表現能夠更好、更上一層樓。感謝中華奧會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協助,國訓中心的選手們每天在這裡光是訓練,其效益可能無法明顯看得出來,有了這些運動營養品的投入,加上中心工作人員的協助,讓每一個選手依照他個人體質與訓練需求,能在他最需要的時候予以強化和輔助,那麼對於我們中心選手們整體表現就能發揮最大效益。

國訓中心執行長林晉榮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國訓中心指出,上(105)年度,中華奧會贊助價值150萬元的營養品,嘉惠了1275人次;今年度,運動營養品的贊助總額,提升到新台幣350萬元,並由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營養師挑選出15種營養品,希望帶給國訓中心選手最大的成效。林晉榮執行長也指出,在挑選這些營養品時須先經過中心專業營養師的檢定,還須送到外面相關單位做檢驗,確保其營養成分能夠對選手提供最好的競技表現強化效果。

國訓中心各項運動選手為世大運積極備戰。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中華奧會副秘書長宋守智表示,中華奧會與華茂如新公司已有20多年的合作關係,提供備戰運動員源源不絕的營養補給。國訓中心的選手們接下來要面對的除了世大運,還有各種世錦賽與亞運等等,需要不斷的營養補充,宋守智也強調,未來只要國訓中心提出需求,中華奧會就會給予最大的支持,相信之後的額度絕對不只這次的350萬。

中華奧會副秘書長宋守智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備戰世大運 國訓選手準備好了

桌球一姐鄭怡靜,目前正積極備戰世界大學運動會,她表示自己當然不能讓國人失望,會儘量去挑戰自己的極限做到最好。對於運動營養品,她表示征戰國內外各大賽會,難免感到焦慮和疲勞,但透過營養補給的方式,讓她面對高強度、密集的比賽,可以藉由補充適當的營養品來降低這些情況,為比賽帶來更多的動力。
 
過去怡靜經常覺得訓練及等候比賽的過程,身體不容易調整到最佳狀況;現在,透過運動營養品適時的補給,確實有不同的感受。鄭怡靜強調,現在身體一上場,就能面對高強度對手的挑戰。

桌球一姐鄭怡靜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除了鄭怡靜,競技體操王子李智凱、韻律體操選手古妮臻、徐紫綺、跆拳道品勢女將陳以瑄、李映萱、陳湘婷、射箭好手彭士誠、魏均珩等人,都到場感謝中華奧會與華茂公司提供豐沛的後勤補給。體操王子李智凱此次因奧運國手資格直接免試入選世大運代表隊,但他還是會參與各階段選拔,將其與全大運賽程納入自己的行程表來鍛鍊自己。

李智凱去年拿到里約奧運門票備受矚目,不過他賽前1個月因為訓練傷了右腳內側、韌帶又骨裂,不得已放棄全能項目只比鞍馬,但比賽時出現嚴重失誤落馬無緣決賽,生涯首次進軍奧運不得不鎩羽而歸。回國後李智凱處於養傷、恢復階段,3月赴卡達參加體操大獎賽,他認為表現不理想,「身心都沒有調到最佳狀態」,以戰養戰期望能在世大運找回受傷前的手感。

競技體操王子李智凱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射箭好手彭士誠、里約奧運國手魏均珩近日在國訓中心為世大運備戰勤奮練習,被南台灣的驕陽曬成黑炭也不喊苦。兩人表示,除了射箭的技巧性訓練,他們也會從事許多重量訓練,除了強化自己的肌力,也能提升身體穩定度,讓自己更加神準。對於世大運,他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晉級團體冠軍賽,剛從馬來西亞射箭錦標賽歸來的兩人信心滿滿,對於為台灣留下獎牌顯得從容自若。

射箭好手彭士誠(右)、魏均珩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針對需求 提供適切的營養補給

美商華茂如新公司行銷總監杜可雯指出,因應不同競賽項目、不同選手的需求,中心運科小組會開出營養品需求,例如有的選手要增重、有的要增肌、有的要減重,有的需要強化眼力與專注力等等,他們也從20年來的合作經驗與學長姐的反饋之中學習到很多,不是一種營養品就能適合所有人,所有單項運動都有其特殊之處,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補充。另外,奧運選手所面對的挑戰更大,除了競技表現,心志的強化也是非常重要,如何在強敵環伺的條件之下冷靜應戰才能勝出,在中心多年的訓練與努力無非都是希望在場上「更高、更快、更強」,這實在令她非常佩服,很開心也很榮幸有機會能夠為選手們提供一點微薄的幫助,能夠讓選手們表現得更好,她表示這是如新公司責無旁貸的事,只要各位選手有需要,他們一定會繼續協助下去。

美商華茂如新公司行銷總監杜可雯 運動星球/Oliver Wu攝影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大隻佬減重近50公斤,還贏得馬拉松冠軍

2016-11-13
人物誌瘦身馬拉松故事跑步

當瓊·奧崔 (Jon Autrey) 2015年12月5日在賽後談到他以2小時38分23秒於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 (St. Jude Memphis Marathon) 奪冠時,他聽起來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選手。他說他採取了保守的跑法、平均配速,並適當地補充水分。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身形俐落的跑者曾經是一位美式足球後衛,而且體重曾達125公斤。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來自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奧崔在2015年12月5日贏得了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的冠軍,這是這位32歲債券交易員的第10場超過26英里距離的全馬賽事,其中有兩場是超過50K的超馬賽,他也連續參加過三次波士頓馬拉松。

Jon Autrey 贏得2015 St. Jude Memphis Marathon 冠軍。 ©MARATHONFOTO

但奧崔並不總是跑得很快。事實上,在12年前,他只繞著一個足球場的長度跑,而且當時他的體重是275磅 (125公斤)。

現在,雖然身高192公分的他已經減去了46公斤的體重,他仍然無法相信他會成為一個認真的跑者。

「我總是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跑者,」他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因為想要減肥,然後才開始喜歡跑步的人。」

憑藉堅實的肌肉和爆發力,美式足球總是奧崔比較擅長的運動。他高中時代在伊利諾伊州都在玩美式足球,並慢慢開始接受他自己成為一個大傢伙的事實。

「我的朋友叫我『肥胖傑克』,」他說。「我當時重達125公斤,不過由於我是後衛,所以這不是一個大問題。這只是我的暱稱。」

他在就讀位於伊利諾伊州布魯明頓的伊利諾衛斯理大學時,加入學校被國家大學體育協會 (NCAA) 劃為第三級別(D3)的美式足球隊,但由於在他的大一這年不斷地受傷,讓他對於自己的健康狀況有了不同的思考。

「自從我坐了冷板凳之後,我已經減去了一些體重,因為我並未吃得像一個正常的校隊後衛所應該攝取的數千卡路里的飲食,」他說。「而且我感覺很好。我想知道,如果一直把這種壓力放在我身上是不是值得。」

JON AUTREY 在高中時曾是一個重達125公斤的大胖子。 ©JON AUTREY

由於不確定他受傷之後還能有多少上場的機會,奧崔決定離開學校,回到孟菲斯,他出生的地方。

但是,回到田納西州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轉變過程。他母親當然歡迎他來同住,直到他有能力自立,但她的住家是一房一廳的公寓,並沒有太多的空間給這位19歲的大男孩伸展。「基本上我是睡在地板上,」他說。「並且,我們不得不共用一輛車。」

這樣的不便成了他開始跑步的好動機。「每當我需要去任何地方,我不得不到我媽媽工作的地方去開她的車,」他說。「從我家到那邊大約3公里。大多數日子裡,我會跑過去取車,然後開車到健身房。正是在這個期間,我決定要讓自己瘦下來。」

不想再成為「肥胖傑克」了,奧崔開始以減肥為主要目的而越跑越遠。他承認自己最初是一個圓滾滾的跑者,他會報名參加一場馬拉松,然後密集訓練,接著再一口氣休息好幾個月。雖然如此,他的確天生有種享受跑步的能力。

藉由使用網路上的訓練計畫,他開始以1:30的時間之內完跑半程馬拉松。當他在2009年完成他的初馬,也是這場聖裘德孟菲斯馬拉松,他完賽時間是3小時14分45秒。

2011年,奧崔的體重減到225磅 (102公斤)。那年,他決定報名參加他的第二場馬拉松。不過,賽前訓練還是苦不堪言。他往往跑了幾英里就覺得身體不適,但奧崔無論如何還是完成了比賽,以3小時42分06秒衝過終點線。

「我還是帶著很可觀的肥肚圈在跑步,但它不僅只是體重而已,」他說。「這是我肥胖的來源。以前我總是想要喝啤酒就來上一罐;如果我想要披薩,我就來上一片。然而,我已經意識到,這必須被改變。」
 
於是,他專注於吃得更健康,而且他的速度改變了。在2012年時,他想要讓自己跑進波士頓馬拉松參賽時間門檻,而為了要達到這個新目標,他請了一位教練:凱文·雷勒斯 (Kevin Leathers) 來訓練他。

由雷勒斯提供更優質的訓練、補給的專業建議,以及比賽策略的諮詢,在八個星期後,奧崔在紐奧良搖滾馬拉松跑出他的最佳成績3小時00分51秒,比他以前的全馬PB還快了8分鐘。

在2015年12月,回到他的家鄉孟菲斯,他知道有沒有什麼能打敗在家鄉奪冠的感覺。

「當那場比賽還剩下四分之一英里時,我問一個路旁觀賽者,有沒有人跟在我身後。他們告訴我,後面一個人都沒有,」他說。「這真是像一場夢一樣。在我生命中,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有一天會贏得一場馬拉松。我不得不說這是完美的一天。」

在今年4月,已經減到175磅 (79公斤) 的奧崔也參加了他連續第三場波士頓馬拉松,雖然沒能打破他2015年在波馬創下的2小時36分04秒個人最佳成績,不過仍以2小時57分43秒完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