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中職傳奇張泰山投現身「英語小小棒球尖兵」分享浪人球夢旅外回憶
1
中職傳奇張泰山投現身「英語小小棒球尖兵」分享浪人球夢旅外回憶
2
登山技巧
登山容易腿部無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上下山更加輕鬆愉快!
3
衝浪好手Mick Fanning勇退大白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職傳奇張泰山投現身「英語小小棒球尖兵」分享浪人球夢旅外回憶

2018-02-08
話題 球類 戶外運動 棒球

「森林王子」張泰山新球季將確定落腳業餘成棒的臺灣人壽棒球隊,同時宣告今年為球員生涯最後一年,在季賽開打前投身「英語小小棒球尖兵」冬令營擔任一日教練,藉由指導小朋友們使用Mini Baseball系統球具發掘棒球樂趣外,也大方分享追夢的點點滴滴,除了對於棒球的堅持一圓旅外夢,也發現追求夢想除了熱情,也必須要有強大的工具來輔助,除了球技其中語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鼓勵小朋友一定要把英文學好,才能事半功倍!

中職傳奇張泰山投現身「英語小小棒球尖兵」分享浪人球夢旅外回憶

降低語言隔閡,實力才能更有效發揮

張泰山受主辦單位tutorJr之邀,全程參與冬令營活動,在課程中除了指導小朋友們投、打、跑三項棒球運動重點外,也一同參與用英語教導孩子棒球專業知識、世界球星介紹、棒球趣味故事、加油口號創作,過程中張泰山也像個大孩子般樂在其中。在分享這兩年旅外經驗時,張泰山談到:「這兩年在日本、澳洲打球,深深感受到各國文化上的差異,雖說在棒球上的專業術語相通,但若擁有基本的英文溝通能力,降低語言隔閡,與隊友之間溝通更加精準,團隊默契提昇,球隊戰力才能完整發揮。」

張泰山指導冬令營小朋友體驗Mini Baseball打擊器材

此次冬令營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不同以往的學習經驗,tutorJr特別將棒球運動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希望孩子更能透過課程,增進與同儕之間的互動學習與團隊合作,並與國際棒壘球總會針對學齡孩童推廣的「Mini Baseball」合作,提供參加學童符合國際最高標準的球具設備,以探索的趣味方式體驗棒球運動。結業式將以英語形式展現學習成果,參加者還能獲得專屬球衣、結業證書等,讓孩子們留下難忘又愉快的回憶。

「2018 Mini Baseball師資研習會」熱烈報名中,2/10-2/12北中南依序開課!活動詳情請上https://event.pbplus.me/event/302/info查詢。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登山容易腿部無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上下山更加輕鬆愉快!

2023-03-23
書摘下半身肌群觀念登山戶外運動知識庫

學會不對身體造成負擔的穩定步行方法後,獨攀就會更加輕鬆愉快。儘管如此,在本身就必須承受沉重負擔的登山過程中,就算知道「這樣走比較好」也很難修正。畢竟身體面臨嚴峻考驗時,特別難做出與日常不同的行動,因此必須從平常開始修正步行方法。事實上,在生活中使用正確步行方法的人相當少。首先就先找到身體的縱軸,學會用骨骼支撐身體開始吧。平常多加留意走路方法,使其成為一種習慣是很重要的。只要身體習慣這種走法,登山時自然就能夠走得輕鬆。

登山技巧
登山會膝蓋痛?教你擅用身體縱軸走法讓過程更加輕鬆愉快!

學會正確走路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像下方照片一樣擺出正確的姿勢,這時要特別留意的是軸與重心。此外也要改變步行的觀念,那就是走路時不是只動腳,重心與縱軸也要跟著移動。以身體後側肌肉將身體往前推出的感覺踏出前腳後,利用著地至重心移動這一瞬間的時間延遲,確認接到地面的狀態。若有溼滑、不穩等不安定因素,就要立即修正身體的均衡,或是把重心挪回後腳。未經過確認就一口氣將重量施加在前腳時,容易造成跌倒或扭傷,遭受的損傷也會特別大。正確的行走方式是靠重心移動,縱軸則要在前腳正上方,因此應確認身體縱軸維持筆直後再踏出下一步。

正確姿勢
學會正確走路方法第一步就是擺出正確的姿勢,並特別留意的是軸與重心。

爬升與下降都必須留意軸的移動

爬升時的姿勢與步行方法大致相同,但是因為是走在斜坡上,所以要特別注意別讓重心往後。學會正確步行方法後,能夠實際感受到「啊!不一樣!(步行感覺變了)」的時機通常是抬起前腳的瞬間。讓重心自然移動,並在抬腳的同時維持筆直縱軸的話,會發現登山時的省力程度令人訝異。「能夠用這種方式登山的話……」實際體驗後光是想像就覺得期待。然而放空腦袋走路時,很容易就恢復原本的姿勢,所以請養成定期確認的習慣。

基本步行:

1.抬起前腳

抬起要往前的這隻腳,後腳則要維持筆直的縱軸,重心也留 在原處。這裡要特別留意的,就是避免上半身往前傾。

2.前腳著地

移動重心的同時,前腳以平坦的方式往下踩。這時的縱軸在雙腿之間,並且要利用縱軸與重心移到前腳之間的短促時間,確認落腳處的狀態。

3.將重心移往前腳

將重心完全移至前腳後,縱軸就會豎直在前腳正上方,過程中應使用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接著踏出後腳時,請不要往前踢,以自然往前的方式即可。

基本步行法
基本步行,以筆直縱軸的狀態俐落往前。

上樓梯的動作近似於爬升,所以不妨把握日常走樓梯的機會多練習。若能夠藉此察覺原本的爬升方法與正確的步行方法有哪些差異,將有利於登山過程中的姿勢修正。

爬升方式:

1.抬起前腳

抬起前腳時縱軸與重心都要留在後腳,這時縱軸要維持垂直(垂直於水平面)。 骨盆若能隨著腿部動作抬起會更理想。

2.前腳著地

著地時的腳掌會成平坦狀態,縱軸會落在雙腿之間,並應利用這一瞬間確認落腳處的地面狀態。步行時應運用大腿後側與臀部的肌肉,使縱軸與重心往前移動。

3.重心移往前腳

為了避免身體往前傾,要採用與地面平行的方式,將重心移往前腳。後腳往前時不要用腳尖往前踢,只要自然離開地面即可。

4.用前腳立起

重心移動到前腳後,就立刻形成筆直的縱軸,使身體站在前腳的正上方。同時頭部要抬高,視線望向前方數步之遙,才能夠避免姿勢亂掉。

上坡步行法
懂得善用縱軸,讓移動時省力的程度令人訝異!

下降時的關鍵在於要伸直前腳著地,過程中要避免重心移動過慢。下降時會遇到斜坡陡峭或是沒有好踩腳的地方,所以比較容易小心翼翼,結果就造成身體縱軸彎曲、重心的移動延遲,對膝蓋與大腿前側造成沉重負擔。所以這裡要建議各位大膽地把身體(重量)往前挪動,移動時試著第一個往前的不是前腳腳尖而是骨盆。

試著將重心往前挪動的話,更容易看清楚適合落腳的位置,足部也較易維持平坦的狀態。而步伐縮小一點,則會讓步行更加順暢。另外著地時伸展前腳時,應讓前腳與頭部形成筆直的縱軸。用骨骼支撐身體的方式著地,就能夠避免過大的衝擊力道,膝蓋與大腿前側就不會過於緊繃。這裡的基本原則就是要維持良好的視野,並視情況將注意力在腳尖或視線之間自由轉移。

下坡步行法:

1.伸出前腳

後腳形成筆直的縱軸後,重心留在原位並伸出前腳,這時要避免恐懼心讓動作變得過度小心,並留意縮小步伐。

2.前腳著地

移動重心的同時,前腳以平坦的方式著地。這時並非僅輕緩伸出腳尖,應用整個身體與斜面平行後移動的感覺進行。

3.用前腳站穩

重心移往前腳,並以筆直位在正上方的縱軸站穩。膝蓋維持伸展的狀態,用骨骼支撐起往下的力量,如此一來,衝擊力就不會被膝蓋的屈伸所吸收。

下坡步行法
下降時伸長腳,並以縱軸(=骨骼)落地
上階梯步行法
上階梯時隨著重心俐落移動。
下階梯步行法
下階梯時維持縱軸沉穩落下

資訊

• 文章摘自采實文化 , 山與溪谷編輯部、 黃筱涵譯《一人登山完全攻略》一書。

【本書特色】

1.面向廣、專業性高:本書集結了資深登山者、山難搜索顧問、國際山岳醫師、登山嚮導等專家,以多面向撰寫,能給予適切且專業的建議。   

2.滿足登山愛好者的需求:不只提供了登山的實用技能與解決方法,還分享許多實際案例,彷彿跟著書中的主角身歷其境。   

3.一人登山的安心守則:將本書送給身邊喜歡獨自登山的朋友,照著書中的提點並指示製作計劃書,更為放心。   

4.借鏡日本山林文化:本書雖然以日本山林為主,但登山方法與遇到的危機大多相似參考價值高,還可借鏡日本的搜救方法、安全網,作為台灣改進的參考。

• 更多《一人登山完全攻略》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衝浪好手Mick Fanning勇退大白鯊

2016-05-16
生活戶外運動水上運動話題

衝浪界的傳奇人物、世界衝浪冠軍,澳洲的米克·凡寧 (Mick Fanning) 又多了一則傳奇故事:與大白鯊搏鬥。

2015年7月19日,由 World Surf League 在南非所主辦的 JBay Open 衝浪公開賽,凡寧在出賽時遇到一隻大白鯊來攪局,牠悄悄接近凡寧,然後試圖攻擊,好在凡寧也不是省油的燈,一陣拳打腳踢之後反而嚇走了大白鯊。救護人員也很快乘著水上摩托車趕到,所幸凡寧並未受到什麼傷害,這場冠軍爭奪戰則因為鯊魚攻擊而取消。

凡寧說:「我當時正在等牠咬過來...我朝牠背部揍了一拳。」

專心比賽的凡寧,沒發現後方鯊魚已經悄悄接近。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這隻據說是成年的大白鯊,看看牠雄偉嚇人的背鰭。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與鯊魚一陣搏鬥後重回板上的凡寧。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搏鬥中翻覆的浪板。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凡寧立即被大會工作船救起。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凡寧上岸後接受同伴Kelly Slater的安慰。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上岸後,凡寧看起來還沒從恐懼中平復。 圖片來源:每日郵報
米克·凡寧是三次世界職業衝浪冠軍。 圖片來源:Red Bull

這次的鯊魚攻擊事件,除了引起廣大群眾關注,也引來眾多網友紛紛創作惡搞圖:

圖片來源:huckmagazine
圖片來源:huckmagazine
圖片來源:huckmagazine
圖片來源:huckmagazine
圖片來源:huckmagazin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