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以訴求都會Urban穿著為主的Columbia黑牌推出ICONS系列,以更潮更時尚的樣貌顛覆大眾對機能服飾的印象,讓城市工作者不論是上下班通勤或是穿梭都會輕旅生活、亦或是前往露營或公路旅行,都能穿出最獨特專屬斜槓的生活風格!除了強調復古風格中的搶眼配色外,同時也將自然、舒適的機能外型融入,透過兩截式的實用設計,讓輕旅玩家們根據不同的戶外情境輕鬆切換造型,自在轉換城市與戶外的百變風格。
今年秋天,Columbia延續強勢復興的Y2K風潮,為山系潮人們獻上充滿復古韻味的【Ballistic Ridge™ Interchange Jacket-Omni Tech防水兩件式外套】,男款除了百搭率性的黑色,更推出絢麗的寶藍色,一甩秋冬的暗沉,瞬間點亮整體造型;女款則以長版設計營造出俐落飄逸的視覺效果,應景的大地色則提供可甜可鹹的搭配性。該系列最大的特色,在於運用三點套接兩件式的設計,加上可拆式連帽,使得單件外衣可以有短版、長版的多元穿法,展現「一件多穿」的時尚趣味,更採用「Omni Tech超防水透氣科技」,將微孔科技薄膜密貼合於布料裡層,其比水分子小、比空氣分子大的特性,能幫助外套隔絕水份滲入,且透氣表面能快速散去衣內濕氣,達到長時間的舒適乾爽。
另外兩款【Ballistic Ridge™ Oversized Puffer-極暖連帽外套】及【Ballistic Ridge™ Full Zip Fleece-刷毛外套】則強調保暖性能,在外型配色上使用高彩度的撞色效果,將Y2K的時尚元素發揮的淋漓盡致。值得一提的是,【Ballistic Ridge™ Oversized Puffer-極暖連帽外套】搭載Omni-Heat™ Infinity科技,透過布表覆蓋的金色原點將體熱反射以利於保溫蓄熱,且剩餘空間能將體熱汗氣排出,讓身體維持在最舒適的溫度!從吸睛的設計,到實用的機能科技,Columbia推出的多款新系列外衣,幫助輕旅玩家輕鬆打造由裡到外的自在型格!
除了在外套上的豐富選擇,本季推出的【Ballistic Ridge™ Hoodie-連帽上衣】及【Ballistic Ridge™ High Neck LS Tee-長袖上衣】也相當保暖實用!兩大系列主打舒適材質,長袖上衣的高領巧思適合混搭任何單品,而連帽上衣則是初秋搭配的不二之選!下身則迎來百變實穿的【Sliver Ridge Utility Convertible Pant UPF50快排兩截褲】,兩截式的便利設計,不但露營時方便攜帶,更讓輕旅玩家們根據不同的戶外情境輕鬆調整,一件滿足長褲與短褲的多元造型!
冬季最受歡迎的刷毛,是 Outdoor 咖的潮男、潮女不可錯過的必備單品,Columbia暖心推出的多款刷毛外套及長袖上衣中,又以【Helvetia™ Cropped Half Snap-刷毛半開襟長袖上衣】最具特色!將哥倫比亞的河景與自然景色融入設計,在鮮明的撞色中透露自然景緻獨有的柔和感,其半開襟的刷毛設計,即使是面對變化多端的秋季,也能避免穿得厚重,保持極致舒適。今年秋冬,Columbia打造最潮、最暖心的戶外造型,不論是露營或是輕旅行,一秒變身最潮的戶外達人。
10月份一年一度Columbia週年慶正式啟程!Columbia推出多重優惠驚喜回饋輕旅玩家們,週年慶期間新品全面85折,滿$5,000現抵$500,滿$8,000送品牌毛帽,滿$12,000再送黃金鋁點脖圍!詳細週年慶檔期與活動資訊請追蹤Columbia Sportswear (TW)臉書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Columbia
責任編輯/Dama
「『愛運動‧動無礙』顧名思義就是大家都是愛運動的人,但是後面的『動無礙』就比較難做到,因為我們很喜歡運動,但運動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阻礙。希望透過這個口號,告訴大家我們愛運動,希望大家幫助身心障礙者能『動無礙』。」姜義村教授表示。前身是跆拳道選手、國家級教練的姜義村,大學畢業後放棄獸醫優渥出路,考上研究所投身教育事業。現職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2020年帶領身心障礙者及攜手產官學界人士,組成十隊接力隊伍參加了台東 LEXUS IRONMAN 70.3 Taiwan 的姜義村,前身是跆拳道運動員的姜老師不只是熱愛運動,並長期關注於休閒教育/治療、生命教育、身心障礙休閒、適應體育等。對他來說,這一次帶領身心障礙夥伴們完成鐵人賽事,除了擔心更是開心。
「我們很常看到『無障礙空間』,」姜義村表示:「事實上很多運動場所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是『超障礙』,充滿各式各樣的阻礙,例如說前往該地的交通不便、或者是入場館的報名、相關資訊不足,更不用談很多的賽事並不利於視障者報名,譬如有些比賽需要上階梯下階梯,那輪椅組的就沒辦法報了。」
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有些軟體與硬體的設置是不夠細緻的,致使許多身心障礙者即使有意願嘗試運動,也往往受限於現實的環境。姜義村本身協助轉播過東京馬拉松賽,對輪椅組選手印象深刻:「那你就會知道,這個賽道是輪椅可以完成的。所以希望賽會在規劃賽事時,知道身心障礙者是愛運動的,那麼可不可以讓我們動無礙。」
在此次隊伍的選手中,許多選手非屬耐力運動項目,但為何把目標放在鐵人運動上,姜義村有自己的見解與想法:「我希望讓身心障礙者接觸主流且大眾的運動。目前台灣主流的運動是路跑,一年有上千場的路跑賽事。此外,台灣是個親水的國家,我們有泳渡日月潭、搶灘料羅灣還有泳渡澎湖灣。第三個是單車,我們有很好的單車品牌美利達、捷安特,每年也有數十場單車賽事武嶺、一日北高…。如果這上千場賽事都能對身心障礙者友善,那代表我們很多身心障礙者可以隨時隨地參加比賽。」
「我們滿貪心的,希望能三個願望一次滿足,所以我們就選了鐵人。」姜義村說道:「重點不是讓他們參加奧運距離、競賽型比賽,而是讓他們參與民間主流賽事,那IRONMAN鐵人賽就是我鎖定的。未來進可攻退可守,退的話就是在國內自己玩,進的話就是去國外比賽。」鐵人賽有半程、全程馬拉松距離。游泳距離夠長,而且又是開放水域,那未來選手們也可以挑戰泳渡活動。
透過參加鐵人賽,讓一般民眾跟主辦單位認識到身心障礙者的能力與強悍,那麼未來一些五公里、十公里的賽事,自然就不會拒絕身心障礙者的參與。「我們連辛苦的鐵人賽都能完成了,你怎麼能拒絕我們呢?」姜義村說明:「我是有點刻意逆向操作,先找難度最高的,等大家完賽之後,後來就能接受更多比賽。」
儘管從事特殊教育多年,實際率領身心障礙者參賽仍有不同的感動。「我自己在這次有一個很深刻的體驗,」姜義村說道:「我發現身心障礙者,他們每天都在面對日常生活上的挫折、不如意,所以當我帶他們去比賽,可能一些安排不好或是很累的事情時,他們都覺得還好,怡然自得。」不同於一般人面對突發狀況時的負面反饋,屢經挫折的身心障礙者反而很自在。如同跑步常會說的『乳酸閾值』,身心障礙者在忍受挫折、負面情緒的閾值很高。
雖然貪心地選擇了鐵人三項運動,但姜義村卻表示過程的壓力非常大,甚至在比賽前一晚夜不得眠。「雖然我們是以接力方式完成,但總歸來講,它是開放水域,那不是開玩笑的。還有單車,因為距離騎很遠,所以看不到、顧不到。跑步21公里對一般人都不容易了,何況是身心障礙者,很擔心選手會不會跑到橫紋肌溶解。」他笑說:「我隔天早上還問選手:『你尿尿是甚麼顏色?』『有沒有發燒』。」選手參賽受傷,這是此賽參加鐵人競賽最大的擔憂。
早在參賽之前,本身是國家級運動教練、也是運動選手出身的姜義村在組隊時就逐一對有意願參加者進行評估:「我會去跟他們的老師要相關的運動表現成績,也會去看運動員在他們專業上的表現,推估有沒有能力完賽。」這次組隊的選手條件包含擁有不服輸的個性、有耐力運動經驗以及樂於參與運動。「在這次鐵人賽之後,很多人已經開始準備後面的大鵬灣鐵人賽。有人開始游泳,也有人開始學游泳。」
此外,還需要擔心的則是公眾輿論的壓力。對身心障礙者來說,不可預測的危險是很大的變數。一旦有身心障礙者受傷,撞車甚麼的,一當新聞媒體曝光之後,社會輿論會怎麼看待身心障礙者。「當公眾你一句我一句,就有可能會形成錯誤的共識。」會否從此認定身心障礙者不應該參加運動賽事?反之,如果社會共識將身心障礙者運動視為理所當然,自然就沒有這層壓力。
「事後回頭去看,這一切都是成功,也是值得的。」姜義村笑說:「很多選手都在問甚麼時候還要一起練習,詢問未來還有沒有比賽。」甚至有身心障礙者揪老師一塊報名路跑賽。
營造一個『動無礙』的環境,姜義村表示至少是十年的時間。十年期間,他希望最後的目標是帶選手去夏威夷參加KONA。「一個文化要改變需要時間,」他說:「如果很多人一起推,大家也都支持的話,或許十年之後,你可以看到所有運動賽會都是友善的,不會問你說是不是視障、是不是聽障、需不需要易讀的網頁。」
身心障礙者需要的是被認同,而不是被同情。打破過去『超障礙空間』,身心障礙者也有合理的挑戰,享受運動樂趣的機會。依照不同障礙情形及障礙程度,提供合宜的調整、輔助,任何運動身障者都能嘗試看看,沒有不能做的。一當身心障礙者前往運動毫無阻礙,那麼就能從運動中發覺熱愛與感受自我的價值。讓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有多元的選擇,營造「愛運動‧動無礙」的優質運動環境。
「愛運動 動無礙」Together we move
文章出處/don 1 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