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1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2
武漢肺炎該不該去健身房
武漢肺炎不敢去健身房? 醫生說做到這些事就能安心運動
3
跟著 NRC 訓練,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2018-03-12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跑10K

10公里是個微妙的距離,多數路跑賽事包含此項目,跑者參與時也須比5K賽事投注更多專注;但另一方面,它是5K初跑菜鳥進程到半馬、全馬選手的過渡期,許多參與過半馬以上的跑者從此不會回去參與10K比賽。無論如何,如果您想在年底的大型馬拉松賽季來臨時成為半馬或全馬跑者,從現在練習,到了夏季多參與10K賽事,把跑步底子練扎實吧!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1. 擬訂計畫

為了維持身材而跑和為10K而做跑步訓練不同在於,後者每個訓練都必須有目標。擬定一個適合您生活作息的跑步計畫,並至少挪出10周去完成它;當然,您的實際訓練時間可能少於10周,但必須先空出這樣的期間,當您生病、出國度假時才能有緩衝。

2. 融合多項訓練項目才能進步

一個扎實的10K跑步訓練並不是靠少數良好的練習就能達成,而是好壞交織的訓練過程。即便世界頂尖的菁英跑者都曾遇過棘手問題,所以當您訓練時感到挫折,就調降速度讓它度過。訓練最大重點應是建立信心,然而當您進行訓練計劃時,記住每個項目都不是絕招;將所有訓練項目加總融合起來,才能讓跑步動力流暢運行。

3. 讓跑步變輕鬆

想跑得更遠,就得在每次訓練時跑得更輕鬆。在進行10K訓練時,您可越跑越遠的關鍵是:平衡跑步和變強壯間的身體恢復時間。當您進行「輕鬆跑」,專注於保持「開心的配速」,能幾乎不費力地與人交談,輕鬆跑就能讓您轉變得更強壯、更快、跑距更長。

4. 間歇訓練提高配速

訓練時必須提高配速,在每周固定訓練中挪出一次進行1-2分鐘的間歇跑,速度須快到您能聽見自己的心跳、無發正常談話,之後花同等時間轉為輕鬆跑。在您加入更多間歇跑之前,持續這樣的訓練3-4周(每周1次)。

訓練流程:走路暖身5分鐘→輕鬆跑10分鐘→跑4輪2分鐘間歇跑,並以輕鬆跑與之交錯→緩和跑10分鐘→走路5分鐘

5. 耐力跑

每周(最好在周末)循序漸進增加約800公尺,例如若您現在可跑6K,那麼從6.8K開始,之後7.6、8.4K慢慢往上加。每四個星期縮減回8公里,以讓身體恢復並適應;至於在賽事當周,將長跑里程數降到不超過8公里。

6. 納入少量演練

每次的耐力跑或長跑都是為了賽事而練習,您將思考賽事前一晚和當天早餐要吃什麼、穿什麼服裝、補給品和配速,把全部相關事物演練一次,有助於您的初10K比賽。

7. 和朋友跑或參加跑團

研究指出,有參加跑團訓練的跑者比獨跑者更能始終如一且跑得更遠,雖然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但和朋友一起跑,或加入每周固定的當地跑團,積極性和運動表現上都能有所進步,更促使您達到目標。

研究指出,有參加跑團訓練的跑者比獨跑者跑得更遠

8. 訓練心智

跑步訓練目標大多針對身理,僅有少部分針對心理層面;但賽事當天相反,您必須善用心智。最常見跑者在賽事當天犯的錯誤是前段跑太快,在前幾公里花了過多力氣,到最後燒光精力而無法完賽。

訓練計畫到了最後5周,建議每周花一次進行後段加速訓練,也就是將跑步里程一分為二,前半段輕鬆跑,後半段則加速跑完,這能促進您在賽事中順利跑完難熬的後半段。同時,別忘了先練習您跑向終點站時的完賽笑容。

訓練計畫最後五周請練習您的完賽笑容 ©www.active.com

9. 跑前暖身

賽事開始前,做一段暖身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和調整呼吸。當天一早可洗個溫熱水澡先暖暖身體,賽事開始前10-15分鐘先快走3分鐘,接著輕鬆跑5分鐘,再以10秒以上的提速跑結束。

10. 比賽當周縮減訓練

比賽當周應多休息、縮減跑量和強度,同時刪掉力量訓練項目。賽事當周的跑步訓練唯一目的只要保持腿部放鬆,進行30-40分鐘內較輕鬆的訓練來維持即可。

比賽前15分鐘可開始暖身

資料來源/ACTIVE、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武漢肺炎不敢去健身房? 醫生說做到這些事就能安心運動

2020-02-07
保健COVID-19知識庫跑步觀念健身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不少跑者、健身人等運動咖因為害怕出入公共場所,而避免去健身房、出外訓練。然而,本身是外科專科醫師的跑步教練陳柏長提醒,無論是健身房、操場等運動場所,除了上室內團課可考慮戴口罩,其實一般不需要戴,參加路跑賽也能正常補給,反倒要特別注意以下這些事,就能安心出門運動!

武漢肺炎該不該去健身房
武漢肺炎不敢去健身房? 醫生說做到這些就能安心運動

1. 健身房注意器材消毒

健身場館中的一般健身區,使用者都有相隔一段距離,不用擔心沒戴口罩會被傳染的風險;而健身房基本上隨處都有酒精,在使用器材之前和之後,可以用酒精擦拭碰觸過的地方,避免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至於團體課程,因為是在較密閉空間待上約一小時,因此可考慮使用口罩(編按:僅靜態運動較適合,因為一般運動會有戴口罩使呼吸不順暢、弄濕口罩後影響效用等問題)。

延伸閱讀:《戴口罩跑步有沒有用? 醫生解答5個常見問題》

2. 減少邊跑邊聊天 跑步不擔心

練跑常見的地點包括河濱、公園、操場及跑步機,前兩者是人較稀疏的戶外場所,較不需要特別擔心傳染問題。而操場也算是開放場地,要密集與人近距離接觸並不容易,不過,有些跑者會習慣跟人一起邊練跑邊聊天,那就可能有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的風險,如果擔心這類問題,可考慮獨跑或是戴上口罩。但平常習慣獨自練習的人,基本上不用過度擔心。

另一個跑步常見的問題是,在跑場偶爾可見有人會有「吐口水」的習慣,建議這些人能在這段期間改變這樣的習慣,如果較濃的口水可搭配喝水吞下去,避免別人身心理上的不舒服。此外,跑完步記得回家洗澡、快速補充營養,並且多休息。

延伸閱讀:《買口罩也能練跑增免疫力! 配合口罩實名制上路的3K練跑路線圖》

邊跑步邊聊天
跟人一起邊練跑邊聊天,可能有長時間近距離接觸的風險

3. 已報名的馬拉松賽還要參加嗎?

目前台灣人常去參加比賽的國家包括日本、美國、歐洲、澳洲等地,基本上都已經限制中港澳入境,除了日本目前疫情控制得較晚,可能有爆發風險外,其他國家比賽還是以平常心看待。

日本雖然風險比較高,但是病例數相對公開透明,也有做好隔離,參與大型比賽基本上風險並不高。至於有些人會擔心比賽補給還能吃嗎?因為目前無法證實新型冠狀病毒會糞口傳染,比賽吃喝仍可照常,不用為此而改變補給的方式,甚至是不吃不喝。

2019東京馬拉松
參與大型比賽感染風險不高,也不用為此改變補給方式(圖為2019東京馬拉松,2020年即將於3/1舉行) ©Tokyo Marathon Foundation

大體來說,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指出,無論室內或室外,健康人運動時其實不需要擔心或戴口罩,如果在健身房,使用器材前後做好酒精消毒即可;除非同一運動場地有其他人出現呼吸道症狀,再考慮戴上口罩。不過,民眾如果自己有呼吸道症狀,更應自覺避免去公共場所運動。

台灣無社區感染 不須不必要的恐慌!

陳柏長提醒,武漢肺炎目前在台灣還沒有社區感染情形,雖然可以在一些病患的糞便中找到病毒,但尚無法證實武漢肺炎可以經由糞口傳染。目前防疫專家認為,除非長時間近距離接觸,否則沒有高度被傳染的風險,一般人也不用過度緊張。

事實上,一些防疫專家認為,在捷運密閉空間也不需要使用口罩。但因為目前台灣有些居家隔離者會不依規定趴趴走,或是像日前郵輪防疫出現破口,仍建議在人多擁擠的地方可斟酌使用口罩。

一般民眾除了避免出入高度人口密集場所、醫療院所來減少接觸感染源;還可以透過良好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來增強免疫力。近期武漢肺炎讓民眾不敢出門,許多餐廳也因此變得冷清,但「這些在沒有社區感染的台灣,是不必要的恐慌。」

需要戴口罩的時機

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教授張上淳在防疫宣導影片中指出需要戴口罩的時機有:
1. 看病、陪病、探病的時候要戴 
2. 有呼吸道症狀時務必要戴
3. 慢性病患外出時建議戴

張上淳強調,健康民眾不需要戴口罩,而預防武漢肺炎最經濟實惠的方法就是勤洗手。可以用肥皂濕洗手,也可以使用乾洗手液,而正確的乾洗手一次使用量僅需2-5CC,不需要過多。因此,一般民眾除了口罩不需囤積太多,乾洗手也不需要準備過多的量。

採訪對象/陳柏長醫師、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
採訪整理/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跟著 NRC 訓練,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2017-04-13
馬拉松NIKE路跑跑步話題

人稱「陳大發」的陳意涵,對於跑步已經不只是「熱愛」,幾乎可以算是「癡狂」的地步。從2010年開始跑出第一步,陳意涵每天寧願少睡1小時也要出門跑步,最多一個月可以跑快300公里。即將於4月23日挑戰2017 WOMEN RUN TPE半馬賽事的她,對於自己的成績表現並沒有設限,但是對於開始接觸跑步、即將首次迎戰半馬的所有女孩們,大發以「凡事不過8公里」勉勵她們。她說,沒有甚麼事情是她跑完8公里後還想不明白的,她勉勵女孩們享受跑步和自己對話的美好過程。

陳意涵帶領跑者勇敢迎向半馬

透過NRC相互傳遞正能量RUN BETTER TOGETHER

陳意涵是NIKE+ RUN CLUB APP的愛好者,常和好友們在NRC的運動社群中相互「嗆聲」、彼此激勵。此外,她也會參加實體的NRC訓練課程,「跟朋友一起的時候,我通常會跑得比較快!因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比較愜意慵懶,但是如果去NRC的時候跟著大家一起的時候不知不覺速度又可以變快,是很不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運動的人都會散發出一種舒服的能量!不論是工作還是課業再累,只要想到等一下要去NRC又會遇到一群這麼熱愛運動的人,那種氣息就會互相感染。好像一到了那裡就可以把所有壓力都丟掉、專心地在NRC的時間內享受跑步、一聽到音樂就全身充滿能量,透過NRC可以跟很多跑者相互傳遞更多正能量!」

陳意涵:「一套合適的裝備、一顆愉悅的心, 就是我的必勝搭配。」

合適的裝備就是我必勝搭配

為了精進跑步,陳意涵平時也有利用NIKE+ TRAINING CLUB APP自我訓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不同種類的運動,她也會選擇不同的專業裝備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她說,除了對於裝備外型她有高度的要求外,「不論是服裝還是鞋子也都追求適合的機能性,像是針對跑步跟NTC訓練的不同,就分別需要穿著不同的裝備才能正確幫助到運動的靈活與舒適。」

陳意涵平時常一個人跑步,她表示,她跑步的時候很喜歡放空、專注在自己身體的感受上,比較忙的時候也會思考自己工作上的事情,甚至思考戲中的一句對白就讓她默默的前進了兩公里。她說,跑步幫助她思考,因此,她一想不到解答的事情就會去跑步,「跑步變成我解決問題的一個方式。在運動的過程中,更容易去追尋到問題的答案。」

八公里的跑步哲學

對於剛開始接觸跑步的女孩,陳意涵提出了她「八公里的跑步哲學」。她說,「凡事不過8公里」,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是她跑完8公里還想不明白的,跑完這8公里她總會突然覺得豁然開朗。她認為,跑步是一段可以好好面對自己的時間,因為平時工作或生活繁忙,但是「跑步的時候是最單純的時間,在那個當下可以跟自己的身體當朋友一樣的好好對話。」

不管是跑步或是工作,陳意涵都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她說,從她少女時期至今,她的人生座右銘就是「累到成功為止」,一直以來,她都是秉持這樣的信念不斷鼓勵著自己向前邁進。而今年,她更給自己提出一個的新的跑步目標—完成一場全馬賽事。因此,陳大發也會以同樣的信念鞭策、激勵自己,不管再累,她都會高標準自我鍛鍊,直到成功為止,也期待4月23日在賽道上和所有愛跑步的女孩們一起迎向挑戰,Run Better Together!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