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1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2
陳彥博
陳彥博︰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3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2018-03-12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跑10K

10公里是個微妙的距離,多數路跑賽事包含此項目,跑者參與時也須比5K賽事投注更多專注;但另一方面,它是5K初跑菜鳥進程到半馬、全馬選手的過渡期,許多參與過半馬以上的跑者從此不會回去參與10K比賽。無論如何,如果您想在年底的大型馬拉松賽季來臨時成為半馬或全馬跑者,從現在練習,到了夏季多參與10K賽事,把跑步底子練扎實吧!

給10K初跑者的10大建議

1. 擬訂計畫

為了維持身材而跑和為10K而做跑步訓練不同在於,後者每個訓練都必須有目標。擬定一個適合您生活作息的跑步計畫,並至少挪出10周去完成它;當然,您的實際訓練時間可能少於10周,但必須先空出這樣的期間,當您生病、出國度假時才能有緩衝。

2. 融合多項訓練項目才能進步

一個扎實的10K跑步訓練並不是靠少數良好的練習就能達成,而是好壞交織的訓練過程。即便世界頂尖的菁英跑者都曾遇過棘手問題,所以當您訓練時感到挫折,就調降速度讓它度過。訓練最大重點應是建立信心,然而當您進行訓練計劃時,記住每個項目都不是絕招;將所有訓練項目加總融合起來,才能讓跑步動力流暢運行。

3. 讓跑步變輕鬆

想跑得更遠,就得在每次訓練時跑得更輕鬆。在進行10K訓練時,您可越跑越遠的關鍵是:平衡跑步和變強壯間的身體恢復時間。當您進行「輕鬆跑」,專注於保持「開心的配速」,能幾乎不費力地與人交談,輕鬆跑就能讓您轉變得更強壯、更快、跑距更長。

4. 間歇訓練提高配速

訓練時必須提高配速,在每周固定訓練中挪出一次進行1-2分鐘的間歇跑,速度須快到您能聽見自己的心跳、無發正常談話,之後花同等時間轉為輕鬆跑。在您加入更多間歇跑之前,持續這樣的訓練3-4周(每周1次)。

訓練流程:走路暖身5分鐘→輕鬆跑10分鐘→跑4輪2分鐘間歇跑,並以輕鬆跑與之交錯→緩和跑10分鐘→走路5分鐘

5. 耐力跑

每周(最好在周末)循序漸進增加約800公尺,例如若您現在可跑6K,那麼從6.8K開始,之後7.6、8.4K慢慢往上加。每四個星期縮減回8公里,以讓身體恢復並適應;至於在賽事當周,將長跑里程數降到不超過8公里。

6. 納入少量演練

每次的耐力跑或長跑都是為了賽事而練習,您將思考賽事前一晚和當天早餐要吃什麼、穿什麼服裝、補給品和配速,把全部相關事物演練一次,有助於您的初10K比賽。

7. 和朋友跑或參加跑團

研究指出,有參加跑團訓練的跑者比獨跑者更能始終如一且跑得更遠,雖然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但和朋友一起跑,或加入每周固定的當地跑團,積極性和運動表現上都能有所進步,更促使您達到目標。

研究指出,有參加跑團訓練的跑者比獨跑者跑得更遠

8. 訓練心智

跑步訓練目標大多針對身理,僅有少部分針對心理層面;但賽事當天相反,您必須善用心智。最常見跑者在賽事當天犯的錯誤是前段跑太快,在前幾公里花了過多力氣,到最後燒光精力而無法完賽。

訓練計畫到了最後5周,建議每周花一次進行後段加速訓練,也就是將跑步里程一分為二,前半段輕鬆跑,後半段則加速跑完,這能促進您在賽事中順利跑完難熬的後半段。同時,別忘了先練習您跑向終點站時的完賽笑容。

訓練計畫最後五周請練習您的完賽笑容 ©www.active.com

9. 跑前暖身

賽事開始前,做一段暖身有助於增加血液循環和調整呼吸。當天一早可洗個溫熱水澡先暖暖身體,賽事開始前10-15分鐘先快走3分鐘,接著輕鬆跑5分鐘,再以10秒以上的提速跑結束。

10. 比賽當周縮減訓練

比賽當周應多休息、縮減跑量和強度,同時刪掉力量訓練項目。賽事當周的跑步訓練唯一目的只要保持腿部放鬆,進行30-40分鐘內較輕鬆的訓練來維持即可。

比賽前15分鐘可開始暖身

資料來源/ACTIVE、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彥博︰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2020-07-07
陳彥博新聞跑步話題穿戴裝備GARMIN

超馬好手陳彥博6日出席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Garmin的活動,於樹林三多國中與市民跑者代表,共同捐贈200只Forerunner 45錶款給11所國高中基層田徑運動員。陳彥博不忘以自身經驗鼓勵學生勇敢追夢,並勉勵大家跑步不只追求成績,更是生活、態度,每當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陳彥博
陳彥博︰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Garmin

穿上跑鞋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陳彥博在會中與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運動員分享,跑步不只是升學的工具,是一輩子可以熱愛的興趣,即使畢業了、不再是選手,仍可以繼續跑下去。他說︰「我去各國參加比賽認識的選手,發現他們很多本身職業是牙醫、在華爾街上班、戶外極地攝影師,但同時間也是運動員。而當你穿上跑鞋、換上運動服那一刻,你就是個運動員!」

陳彥博指出︰「很多人問我,如果回到學生時期,你會想做什麼?我會希望除了身為學生運動員,還能同時間學更多事。例如,我就讀體育大學每次晨操結束後,大家回宿舍就打電動,但我去跨系輔修運動傷害防護學系的課程,同學覺得我一個陸上學系來輔修運動傷害防護很奇怪,而且每次上課都被老師釘到死,但會做這些,是因為要去期盼︰除了跑步,你希望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他回憶起2009年第一場海外賽事的糗事︰「當時我很緊張地跟各國選手站在起跑線上,只有我一個亞洲人,外國選手老神在在,問我叫什麼名字?結果我太緊張回答『I’m fine.』,於是,我在第一場比賽裡的英文名字就叫Fine,他一路上都這樣叫我。」 也因此,陳彥博一再強調,無論你是什麼科系,都要把英文念好,因為語言是你靠近世界最快的方法。如果你夢想成為國手,除了注重成績就是語言(英文)。

陳彥博
陳彥博與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運動員分享自身經驗

呼籲運動員注重科學化訓練

科技進步,陳彥博認為現在的運動員需要系統化、科學化的訓練,除了提供科學化數據的相關知識給基層選手,也希望大家更了解涵蓋飲食、訓練、休息、身體結構等專業知識的科學訓練系統。

陳彥博表示,現在我們都需要智慧型手錶和科學化數據來了解自己身體的改變,也包括在比賽中迷航,該怎麼回去原本的賽道?除了靠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判斷之外,現在的冒險已經可以用科技的方式,來讓我們確切知道該如何進下一步。不只冒險,競賽、體育、訓練已不再是單純的「盲練」,而是結合很多數據來更清楚了解自己、幫助超越過去的自己。他舉例自己都會觀察訓練狀態、恢復狀態,並測試中樞反應有沒有變慢;另外,他建議基層運動員寫訓練日記,記下每天早上起床的心跳、身體狀況等,這些都會讓自己慢慢深入訓練。

最後,陳彥博提醒基層運動員,無論任何項目,都要把每一場比賽或訓練當作最後一次,「競技運動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我們不知道機會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能有最佳表現,一定要在能跑的時候,盡全力繼續堅持下去。」

陳彥博接力跑步夢想
Garmin與陳彥博一起支持種子運動員,將跑步夢想接力給台灣未來的希望 ©Garmin

支持運動員不間斷

Garmin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協理林孟垣表示:「自第一支Forerunner錶款推出後,Garmin持續開發符合跑者的專業功能,以大數據分析、進階感測器,為跑者提供最完整的科學化數據。在錶款研發之外,Garmin更透過多元管道支持台灣體壇,積極贊助國內馬拉松國手、職業鐵人等運動員;並重視下一代選手的培訓,自2017年開始,持續贊助中長跑指標學校訓練錶款與基金。在長期支持國內跑步運動發展,與教練、選手深度接觸之下,使Garmin瞭解基層運動員在訓練時,若能有教練以外的設備輔助自主訓練,一定能跑得更好、更遠,讓訓練更有效率。因此推出『去吧!跑出傳奇』買一捐一公益活動。在市民跑者們熱情響應下,公益限量錶款於電商平台上架一小時內搶購一空,還一度搶到平台當機,感受到市民跑者們與Garmin一起支持種子運動員,共同將跑步夢想接力給台灣未來的希望。」

Garmin 與陳彥博、市民跑者代表捐贈200只Forerunner 45
Garmin 與陳彥博、市民跑者代表捐贈200只Forerunner 45錶款給11所國高中基層田徑運動員 ©Garmin
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教練蔡孟儒
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教練蔡孟儒

受贈學校樹林三多國中田徑隊教練蔡孟儒表示,非常謝謝Garmin一直以來都很低調地在照顧台灣基層的田徑選手,包括Garmin設備、比賽經費、跑鞋,以及Garmin的科學系統教學,該校田徑隊18位選手都蒙受照顧。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2017-12-29
觀念馬拉松跑步話題

讓我們面對現實:長跑訓練很難。長距離跑,不只是跑而已,裡面還包含了你投資的時間、身體上的損失……等。在忙碌的日子裡,無論怎麼努力跑,就是跑不到那42.195公里,抑或是要花上好久的時間才能完成。

美國知名運動部落客Jenn Wilson不久前她在芝加哥馬拉松中完成了她人生的初馬,以下是她在訓練的過程中,不斷的碰壁、經歷,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馬拉松訓練方式。不管你是跑步初學者或是一個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這些實用的技巧將幫助你度過艱難訓練的日子。

長跑的4個實用技巧

倒數1-100

在芝加哥馬拉松訓練期間,Jenn Wilson從她的物理治療師Laura Mizumoto博士那裡得到了一個最好的建議。博士表示:「當里程數越來越長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數數。」你可能會問:「數數會有什麼幫助呢?」當一件事情變得困難時,你會不自覺的開始進入內心深處那個黑暗的地方,這時,你便需要一種逃避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開始數到100,也是讓焦點轉移的一種方式,它會幫助你平靜下來,而不是在腦中一中迴旋剩下的時間和你正在經歷的痛苦。一旦達到100,接著開始倒數。當數回零的時候,可以快速的重新評估目前狀況。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感覺好多了,並準備好繼續長跑了。

分割里程數

有很多馬拉松可能會設計一個折返的路線,尤其是跑到半馬以上的距離後。Jenn Wilson很快發現沿著小徑每三公里就有一個飲水機和浴室。因此,她將剩下的距離以每三公里的方式為單位。 慢慢累積到9公里時,只剩下12公里了,這時候,僅剩下1/3的路程,便可以更輕鬆地通過,同時,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數學來分析自己的身體,找出什麼對你最有效,並開始注意跑步中明顯的里程標記。

欣賞旅程

Laura Mizumoto博士也告訴Jenn Wilson要花點時間反思自己的旅程,並在每一英里微笑。就她個人而言,她堅持跑步大約一年半的時間。於是她花時間反思自己已經走了多遠,途中所克服的障礙和跑步帶給她的快樂。配合著上述的方式,真的幫助她度過了剩下的21公里。因此,可以嘗試反思自己的旅程,看看它是如何幫助你繼續前進的。

製訂跑步後的計畫

在跑步之後製訂計劃,不僅會激勵你去在寒冷與黑暗的夜晚出門,還會讓你對跑步完後的成就產生興趣。對Jenn Wilson來說,我她會在長跑之後預定早午餐和與朋友聚會的活動。這些計劃會強迫她按時起床,走出大門,及時做好準備。也代表著,一旦完成了,就會有一餐美味的食物迎接她。而這些都是一種鼓勵,不是嗎?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你還可以繼續尋找一些可行的方法來幫助你度過漫長的旅程。在那些日子裡,雖然不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標。但是你並不孤單。當下,我們只能想著每一英里的痛苦程度,或者當我們開始質疑我們為什麼要跑在第一位的時候。艱難的日子、奔跑和瞬間都會過去,希望這些簡單的東方法能幫助各位度過難關,回到一個更快樂的跑步狀態。永遠記住,你是一位要通過訓練和比賽的起跑線的菁英選手!

資料來源/Womens Running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10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