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美國教練提出4大關鍵 助5K跑者邁向10K
1
美國教練提出4大關鍵 助5K跑者邁向10K
2
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124年來首度取消改為線上馬 參賽者全額退款
3
透過瑜伽,你也可以在跑步中冥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教練提出4大關鍵 助5K跑者邁向10K

2018-03-13
知識庫 跑步 路跑 觀念 跑10K

對許多初跑者來說,「5公里」是他們一開始的目標,而當完成5K比賽後,有些人認為自己有底子了,就直接跳過10K往半馬邁進,殊不知這種想法正是促成賽事變成噩夢的罪魁禍首。擁有美國RRCA和USATF認證跑步教練暨運動生理學家的Sean Coster提出4大關鍵,能有效且安全地幫助跑者從5K晉升到10K甚至更長距離。

美國教練提出4大關鍵 助5K跑者邁向10K ©www.mvtimes.com

關鍵一:管理最大攝氧量

慢跑是種有氧運動,需要身體使用氧氣產生能量,跑步里程數越多,需要的能量自然就越多。據Coster的說法,參加5K和10K賽事的跑者都「在有氧狀態下挑戰身體功能達到最高工作效率」,而關鍵在於根據比賽距離調整消耗的氧氣或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舉例來說,一名菁英跑者跑5K時,最大攝氧量可能落在97-98%,跑10K時可能僅92-94%,跑者在長距離比賽中透過降低速度,確保自己長時間保持運動表現。然而擁有高數值的最大攝氧量不意味著冠軍,因為獲勝關鍵點很多,而最大攝氧量只是其一。

最大攝氧量傳統測量方式是以跑步機或是腳踏車機檢測 ©my.garmin.com.tw

關鍵二:訓練耐力而非速度

當身體進行快跑或其他任何類型的無氧運動,是依靠肌肉內的暫時能量來滿足需求,而不是靠氧氣;肌肉內細胞反應提供暫時的能量爆發,但同時使乳酸堆積在肌肉中,終使能量消耗殆盡、造成疲勞。5K距離短到足以承受較高比率的有氧與無氧運動,10K賽事則主要需要氧氣來運作。

「10K比賽中耐力是王道」,Coster提醒,要讓耐力持久,應找出自己的乳酸閾值,或者在沒有乳酸堆積情況下跑45-60分鐘的最高速度。為了延緩跑者的乳酸閾值,建議每星期應在訓練計畫中加入一個節奏跑(Tempo Run,又稱速度跑、乳酸閾值跑)。

關鍵三:了解配速的重要

穩定配速是邁向10K的最佳方法,發現「10K舒適範圍」前或許會先試錯一陣子,但仍要找到您可以長時間保持的配速。當然,通過更多訓練後配速也相對提升。Coster建議,可根據以往5K的比賽時間,用網路配速計算器來找到您適合的配速,並將其提升到10K;而這個配速無論在短跑或長跑訓練中都須保持一致,練習這樣的速度,能幫助您快速度過10K練習的起始階段。

關鍵四:起跑別太快

在比賽的前2-3分鐘內,您很難衡量這場賽事難度有多高,但如果在比賽一開始跑太快,將讓自己陷於超過乳酸閾值的風險中,且最後沒有任何剩餘能量能支持您完賽。例如10K比賽中,如果您第一英里發現自己跑太快,恐怕為時已晚,這就是為何配速如此重要。

學習起跑時的跑速是需要練習的,嘗試完成一些節奏跑,這樣可以學習對配速的知覺。明白自己配速並把這項能力轉換到比賽中的跑者,通常直到比賽結束,身體狀態都能維持地相當良好。

如果比賽開始時跑太快,超過自身的乳酸閾值,最後將沒有剩餘能量撐到完賽

資料來源/ACTIVE、Personalrunning.com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波士頓馬拉松124年來首度取消改為線上馬 參賽者全額退款

2020-05-29
波士頓馬拉松新聞六大馬馬拉松跑步話題

全球最古老的馬拉松比賽「波士頓馬拉松(Boston Marathon)」宣布取消2020年賽事!因為疫情,比賽已從原定4月20日延到9月14日,如今決定取消,成為波馬舉辦124年來首見狀況。但佛心的波馬主辦單位同時宣布,原參賽者可選擇全額退費,也可選擇參加虛擬線上馬拉松和週邊活動。

波士頓馬拉松是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也是全世界馬拉松跑者的最高殿堂,自1897年創立以來擁有124年歷史,每年於愛國者日(四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舉行,吸引超過3萬名跑者參與。

然而受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美國尚未完全穩定,波士頓體育協會(B.A.A.)28日宣布,第124屆2020波士頓馬拉松將改為9月第二週線上虛擬舉行。

B.A.A.執行長Tom Grilk說:「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護馬拉松跑者以及我們的工作人員、參與者、志工、觀眾和支持者們的健康。雖然我們無法在9月將世界帶進波士頓,但我們計畫把波士頓帶向世界,參加這場歷史性的第124屆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
波士頓馬拉松是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也是全世界馬拉松跑者的最高殿堂 © @BostonMarathon

賽事相關報名費 全額退費

費用部分,已報名參加原定4月20日賽事的跑者,可獲得比賽相關報名費(含參賽報名費、獨角獸俱樂部、賽前及賽後派對)全額退費,退款訊息將在未來幾週內透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參賽者。

9/7-14波士頓線上馬 + 周邊活動

另外,所有4月20日的參賽者都有資格參與第124屆波士頓馬拉松虛擬線上賽事,資格包含5月28日之前選擇退款的報名者。線上馬可在9月7-14日之間任何時間進行,並且必須在6小時內完成26.2英里(42.195公里)距離,所有完成線上馬的選手,將獲得官方的波士頓馬拉松計畫、T恤、獎牌和號碼布。

同時,B.A.A.也將在9月7-14日馬拉松週舉辦一系列虛擬活動,開放給美國和全球參賽跑者參與,活動包括線上座談會、冠軍訪談,並可下載內含有賽事象徵元素的波士頓馬拉松工具包,更多詳情事後將陸續通知。

 

波士頓馬拉松獨角獸
波士頓馬拉松代表標誌獨角獸 © @BostonMarathon

至於2021年波士頓馬拉松預定於4月19日舉行。

資料來源/B.A.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透過瑜伽,你也可以在跑步中冥想

2017-04-11
運動心理觀念跑步瑜伽知識庫

瑜伽的冥想意思是指,靜坐並盤腿坐一個位置,閉上眼睛思考,並專注於呼吸,這對跑者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所有跑者在跑步時,都必須專注於呼吸上,吸氣時內心數ㄧ,吐氣數二,並配合腳步,這樣可以讓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在跑步完放鬆許多,思緒也會變得更加清晰,所以,許多跑者都可以透過呼吸冥想來讓跑步狀態越來越好。

跑者透過瑜伽冥想 ©jellyfish.co.uk

女子馬拉松運動員——寶拉·拉德克里夫(Paula Radcliffe):「當我從一數到一百時,並重複三遍以後,我就差不多跑了一英哩(約1.6公里)左右的距離,數數可以讓我把注意力放在當下,而不是一直想著還剩多少英哩要跑完,我只需要專注呼吸、邁步,然後沈靜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是寶拉·拉德克里夫曾經分享的數數心法,這個方式不僅可以用來計算距離,同時也是一個增強專注力的技巧,不過,需要專心地從一數到一百是需要好好練習的,有時候思緒會不小心被拉開,這時,就可以嘗試不斷重複的從一數到十,吸氣數一,吐氣數二,這是個簡單卻能有效地讓心思專注集中的方法,特別適合冥想的新手跑者來練習。

一般來說,冥想適合任何領域的運動員來使用,如果如果你從來沒試過靜坐冥想,或是前面提過的專注呼吸練習,那麼,可以先以瑜伽姿勢來放鬆身體,或是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再開始練習冥想,在做跑步冥想之前,先建議從練習靜坐冥想開始,冥想能讓你在安靜的環境下檢視心靈狀態,不會受到交通、天氣和其他跑者干擾,它能讓跑者在跑步的當下,對自己的心與意識有更高的掌握度。

在冥想時,請確定沒人會干擾或打斷,接著,可以開始盤腿坐或是跪坐在地板上,背部挺直,閉上眼睛,當你熟悉冥想過後,就可以試著在平常跑步時,練習做跑步冥想,當跑步的路線越熟悉越好,在路途中,遇到一些石塊與風景越熟悉,就越不需要分心該往哪跑,這樣,既可以更專注在心靈上。

瑜伽冥想

如果你是鐵人三項運動員,你可以將這個方法運用在游泳或是單車上面,規律的數數,不僅能讓思緒又一個單純的重心,也可以把兩項或三項運動更加連結在一起,在單車項目中,可以在右腳踩下去時,就數一次,左腳踩下去實再數一次,這樣可以讓你兩腳的失利更加平均,而不會只有愛踩下右腳或左腳時特別用力,而運用在游泳項目時,也是一樣,每一次划出手臂時都數一次,這樣才能讓兩手施力更為平均,將一數到十的冥想法運用在鐵人三項裡,可以讓思緒更加集中,並且讓比賽時有更一致的步調可以銜接。

簡而言之,不管任何領域的運動員,像是馬拉松、鐵人三項等,可以多花時間練習冥想,長久下來,心思也會變得越來越專注,不會在跑步或是其他運動過程中,受到其他突發狀況引響,並能跑出更好的自我。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