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1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2
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開戰 台灣好手號召免費進場捍衛主場
3
伸展真的能增加身體靈活性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2018-03-16
知識庫 跑步 訓練動作 觀念 跑10K

跑步愛好者都曾在速度上遇過瓶頸,這時多數人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甚至認為「我的極限就如此」。然而美國鐵人三項界名人Dan Empfield曾說過「我相信幾乎每位45歲健康男性的身理潛力,都能讓他們在45分鐘內跑完10公里」,何況更年輕的你。別以為自己不可能!試試以下Dan Empfield建議的方法,幾周後將發現,身體會自己帶您達成出乎意料的10K速度。

5種練習讓你邁向45分跑10K

Tips 
以下訓練最重要的前提是:任何速度訓練都應該是身體準備好之後才能進行,如果身體告訴你無法達到,甚至有心臟疾病等健康問題者,寧願避免做過多速度訓練。

 1  專注跑步

專注跑步並非不做游泳、騎自行車等其他交叉訓練,而是避免做太多交叉訓練。像菁英選手每周約練跑190-260公里(120-160英里),所以他們沒有很多剩餘時間能做其他訓練。
 
當然,你絕不用停止其他訓練,在建議的里程數:每周至少56公里、盡量保持80-100公里的要求下,你如果沒有剩餘做時間騎車、游泳之類的交叉訓練,沒關係,幾周後您將獲得新的跑步速度,並能撥空做交叉訓練。練跑天數上,你可能認為不用每周跑5-7天佔據所有日子,但如果要挖掘出潛力就非這麼做不可,甚至平均每天不只跑一次,因為某些日子早晚都跑。

 2  1天練跑2次進步快

任何菁英泳者都會嘲笑「每天沒游兩次泳還能真正進步」的想法;跑步也如此,很少國家級以上的選手一天不練跑兩次,甚至有些人一天跑三次。因此,每周選1-3天練跑兩次,將大幅幫您提升跑速、實現目標。

 3  訓練忍痛能力

並不是每一次都要跑快,而是將快跑控制在全部跑步訓練的三分之一左右,而當您加快速度訓練時,速度必須真的很快、很吃力。跑快可能帶來的運動傷害也是訓練之一,這個概念是,我們必須訓練抵抗疼痛的能力,因為如果沒有受過痛苦的訓練,將會在壓力一來時馬上放棄變快。
 
當跑速變快,運動表現自然提升,持續忍受高度痛苦的時間也增長,因此,增強疼痛接受度的唯一方式就是把自己放在痛苦中。而當你能在快受不了卻仍盡力向前跑時,運動表現自然會進步。

 4  適當舒緩

運動強度高的訓練日隔天,可搭配較輕鬆的訓練來讓身體恢復。一般來說,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但也不是每次都如此精準,例如同一名跑者有時做一天強度高的訓練,隔天需搭配一天低強度訓練,但身體狀況良好時,也可能兩天強度高搭配一天強度低,身體會告訴你恢復了沒,只要記住「做你身體想要的」。
 

恢復速度取決於年齡,同時也要視身體狀況調整

 5  在平坦跑道上全力快跑

訓練速度的快跑與其他痛苦程度高的運動在質量上完全不同,例如越野跑會使人強壯,但它和快跑不同,不會因為越野跑而跑得更快。要提升跑速,請選擇在平坦跑道上進行如節奏跑、法特雷克跑、間歇跑的速度訓練,這將打下良好基礎。要注意的是,速度訓練一定要選擇完全平坦的地形,以你最大的努力全速奔跑,因為這樣的地形無處可躲、沒有找藉口的機會,才能真正回歸跑步本質。

至於為什麼訓練要比比賽速度來的快?首先,這是讓身體裡控制能量轉化的粒線體知道如何運作的最好方式;其次,幾天速度訓練後,你將會發現身體會跑地更有效率,增加你的「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

速度訓練應選擇地形平坦的跑道

資料來源/ACTIV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開戰 台灣好手號召免費進場捍衛主場

2018-05-24
賽事新聞跑步話題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將於這周五、六(5月25、26日)在台北田徑場點燃戰火。這場台灣最高等級的田徑賽事邀請里約奧運銀牌等國際菁英前來挑戰,被視為亞運的前哨戰。今(24日)下午世界菁英和台灣好手齊聚台北田徑場為賽事造勢。跨欄王子陳傑、單月雙破全國紀錄的跨欄好手陳奎儒,號召民眾一起免費進場,盼能回到世大運滿場人為台灣選手加油的盛況。

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開戰 台灣好手號召免費進場捍衛主場

這屆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邀請到世界排名第一的跳遠選手曼永加(Luvo MANYONGA)、2014馬拉喀什世界盃400公尺跨欄冠軍佛瑞德里克斯(Cornel Edwin FREDERICKS)、2018大英國協運動會100公尺及4X100m接力銀牌布魯因特傑斯(Henrico BRUINTJIES)、2017台北世大運200公尺銀牌古達雷.龔塔(Gunta LATISEVA-CUDARE)、2015多倫多泛美運動會100公尺跨欄金牌及鑽石聯賽金牌哈里森(Queen HARRISON),各國好手齊聚台北田徑場。
                      
賽事焦點包括「台灣最速男」楊俊瀚對上布魯因特傑斯,兩人在100公尺賽道上同台競技;「跨欄王子」陳傑則對上南非跨欄好手佛瑞德里克斯,賽事精彩可期。

台灣跨欄王子陳傑將對上南非跨欄好手佛瑞德里克斯

陳傑在記者會中被問到強者對決的想法,他充滿信心回答「都沒在怕的!」反倒希望外國朋友能好好享受比賽、欣賞台灣的熱情,藉由彼此競爭創造好成績。即將參加雅加達亞洲運動會的他表示,正好可將佛瑞德里克斯當成亞運可能遇到的假想敵,並練習在遇到世界高手時如何保持自己的節奏、把實力發揮出來;而他比完這場賽後六月將去日本,在日本修正需要檢討的地方、為亞運準備。
 
剛在全大運以13秒50刷新男子110公尺跨欄全國紀錄,又在國際田徑總會世界挑戰賽大阪站飆出13秒49奪金,同時也是亞洲最佳成績,陳奎儒今年狀態相當良好。他表示,大阪站摘下個人首金對自信心增加很多,在公開賽希望延續大阪的狀態,以平常心面對,說不定能再破全國紀錄。
 
「2018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於5月25、26日在台北田徑場展開,活動全程免費入場。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田徑協會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伸展真的能增加身體靈活性嗎?

2017-09-14
觀念伸展跑步話題

對於多數的跑者而言,每次運動前後努力的徹底伸展,身體與肌肉就會變得更加靈活。但在過去的十年裡,關於靈活性增加的話題經常引起激烈的爭論。我們最常聽到的探討是:伸展到底會降低還是增加受傷的風險呢?它會提升跑步能力,或者不但沒有幫助,反而降低效率呢?

伸展真的能增加身體靈活性嗎?

直接伸展VS被動伸展

來自里斯本大學和其他地方的一組研究人員在《斯堪的納維亞體育科學與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新的評論文章,對於上述的兩種相互競爭理論進行了研究。

他們將這個研究分為機械理論與感覺理論,機械理論是指反覆伸展可以改變受影響的肌肉、肌腱或關節的機械性能,或者透過延伸使它們減少僵硬和抗拉力。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堅持伸展的程序最終能夠在不施加更多張力的情況下讓關節彎曲更多(或者相反,施加更少的張力達到相同的角度)。

另一種可能性是感覺理論,此研究的作者認為伸展只是教導肌肉和肌腱在伸展時承受更多的張力。因為你願意,你可以直接彎曲或伸展到更遠的地方,而不是因為關節的機械性能發生了變化。

伸展也許變得更靈活 但仍需更深入的探討

為了研究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匯集了26項研究的結果,在這些研究中測量了關節、肌肉或肌腱在持續三至八週的伸展程序後的力學性能。每項研究的參與者每周至少伸展兩次,每周平均的活動總伸展時間需少於20分鐘。
 
研究結果較支持感覺理論。參與者確實變得更加靈活,並且願意在伸展時承受更大的拉力,但是在測量的機械性能中僅看到微小的變化。
 
當然這個結果仍有許多的疑點存在。最明顯的是,有些人認為八個星期可能不夠長。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樣,在類似的持續時間內對重量訓練的研究傾向於發現神經肌肉強度增加,但在肌肉本身中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即生長)。而伸展也可能如此:最先出現的是神經變化,但身體變化則需要更長時間。
 
關於引起身體變化所需的伸展類型、持續時間和強度也有很多問題。在這項分析的研究中,有23個人進行靜態伸展,三位是動態拉伸,另外三位則是進行一種叫做本體感覺神經肌肉的促進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研究的作者並不是一位反對伸展的研究者。事實上,此論文的主要作者Sandro Freitas曾經發表過一項小型研究,他確實在強化八週伸展的計劃中看見肌肉被延長,其中受試者們維持了長達7.5分鐘的不休息伸展運動。

最後,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結果,而不是機制。那些主張長期伸展的運動者,依然會把靜態伸展當作跑步前的必作程序,他們認為這是長期性的試驗而非短期。那麼,伸展到底能不能夠預防運動傷害呢?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來證實這是有幫助的,也因此此問題並沒有正確解答。不過,對於很多菁英運動員或者教練們來說,他們仍堅信伸展對於運動表現來說有一定的幫助。
 
現在,如果有一件事要從這個薈萃分析中脫穎而出,那麼大概只有不了解伸展的外行人吧!如果你真的想改變肌肉和肌腱的屬性,你就必須持續不間斷的好幾個地伸展程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
  • 跑步訓練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增肌
  • 瑜伽
  • 核心訓練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徒手訓練
  • 上半身肌群
  • 飲食
  • 瘦身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