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想打造出易瘦體質,這個訓練絕不可忽略!
1
想打造出易瘦體質,這個訓練絕不可忽略!
2
關於BMI數值對我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3
藥球的爆發力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打造出易瘦體質,這個訓練絕不可忽略!

2018-03-20
知識庫 瘦身 觀念 增肌

相信有很多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如果我跑步都會變瘦、都能燃脂了,那我還需要去做重量訓練嗎?首先你要先搞清楚這兩個運動訓練方向與目的是不同的,跑步屬於有氧訓練,能提升心肺功能,但不能幫助身體刺激及增加肌肉量,而重量訓練剛好相反,它可以刺激與增加肌肉量,然而增加肌肉量對於要打造易瘦體質這件事,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好處?

 1  提高基礎代謝率

當你想要變瘦的同時,你除了體重、體脂、TDEE這些之外,你還要搞懂什麼叫做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簡單的說BMR是指人維持生命所需的基本熱量,意思是說你就算整天都躺著,它也要消耗這些卡路里,要如何提高基礎代謝率?首先你要知道1kg的肌肉,可消耗100大卡左右的熱量,這代表著肌肉量越大你的基礎代謝率(BMR)就越高,你身體所能消耗的卡路里也就越高,所以,重量訓練最主要就是增加肌肉量,提升你的基礎代謝率,對於打造出易瘦的體質有著非常大的好處。

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算法:
男生=66+(13.7 X 體重kg)+(5 X 身高cm)-(6.8 X 年齡)
女生=655+(9.6 X 體重kg)+(1.7 X 身高cm)-(4.7 X 年齡)

 2  改變身體成分比例

影響身體外型有三種東西:骨架、肌肉與脂肪,這三種東西只有骨架你不能改變,但你可以改變肌肉與脂肪,在你身體裡所佔有的比例,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Top Model般的身材,那你就必須增加肌肉量,減低體脂率,所以重量訓練正好可以有效的增加肌肉,讓你在減肥的過程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能,記住,越多的肌肉會幫助你更快有效的燃脂變瘦。

 3  練出完美的好身型

你有羨慕過那些肌肉線條明顯的人嗎?相信我,他們絕對都不是只靠跑步有氧,這些運動練出來的,因為,只要是長時間從事跑步的人,他們的肌肉纖維都屬於比較細長的狀態,而要呈現出塊狀與線條分明的肌肉外型,就必須要適當的刺激肌肉纖維直徑成長,所以,想要擁有結實的腹肌、手臂和翹臀等等,除了有氧運動之外,絕對都需要搭配適當的重量訓練。

想要更快速有效的燃脂瘦身,你就必須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兩者並行,這樣,除了可以有效的提升心肺功能外,還可以增加體內的肌肉量,提升基礎代謝率,完美打造出一身易瘦的絕佳體質!

資料來源/MEN’S FITNESS、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BMI數值對我們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2018-08-15
觀念飲食方式飲食減脂瘦身知識庫

你是否常常聽到BMI數值超過多少就是過胖或低於多少就是過瘦!但BMI數值到底是什麼?它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對人的體重與身型來做分類?這樣的方式到底對我們來說有這麼重要嗎?以下我們就針對BMI數值來做解說,讓你可以知道到底BMI值要注意多少!

你是否常常聽到BMI數值超過多少就是過胖或低於多少就是過瘦!但BMI值真的這麼重要嗎?

肥胖率翻升一倍

早在1980年,只有大約10%到14%的20歲以上的成年人被認為是屬於肥胖的身型,直到今天肥胖患者的數量約為30%,考慮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自20世紀的1980-2008年以來,全世界肥胖症患病率幾乎是增加了一倍以上,2008年世界上10%的男性和14%的女性肥胖(BMI≥30kg/ m2),男性為5%女性為8%,估計有2.05億男性和2.97億20歲以上的女性肥胖。因此,減少目前在BMI圖表的「超重」或「肥胖」範圍內的兒童和成人的數量,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自20世紀1980-2008年以來,全世界肥胖症患病率幾乎是增加了一倍以上!

女性比較容易肥胖

在全球範圍內,由於超重或肥胖,每年至少有280萬人死亡,估計有3580萬(2.3%)的全球DALYs是由超重或肥胖引起的。超重和肥胖會導致對血壓,膽固醇,甘油三酯和胰島素抵抗的不良代謝影響。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隨著體重指數(BMI)的增加而逐步增加中。另外,世界衛生組織美洲區域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超重均為62%,肥胖組為26%),東南亞區域最低(男性和女性超重均為14%,肥胖組為3%),由一些統計的數劇來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產生肥胖的現象,在世界衛生組織非洲,東地中海和東南亞地區,女性的肥胖患病率幾乎是男性的兩倍以上。

因此,世衛組織目前根據體重指數(BMI)值對人的體重進行分類,然而BMI測量是基於與身高相比的體重而製定的,但仍然存在一些爭議,因為主要是由於在了解某個人的獨特身體成分,例如:性別、年齡和種族如何去影響體重時的局限性。
 
基於證據表明身體脂肪不是導致某個人比同等身高的人體重更重的證據,我們必須知道肌肉質量、骨密度甚至液體等因素也會影響一個人的體重。有些人認為,由於體重指數測量值忽略了這一點,儘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肥胖相關疾病的風險很小,但運動員或肌肉比例較高的人,往往因為這樣就會被歸類為超重的族群。

某些地區的女性肥胖率是男性的兩倍。

另一方面,標準化的BMI圖表仍然被認為是監測一個人健康體重變化有用的工具,也是WHO方便跟踪處理肥胖疾病的工具。跟據一些研究表明,如果你的BMI越高罹患某些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這些疾病包括常見的健康致命原因,例如心臟病、高血壓、2型糖尿病、腸胃道消化問題、呼吸問題、睡眠呼吸暫停和某些癌症類型等疾病。那麼你應該依靠BMI圖表來確定你的健康狀況,還是轉向運用其它的方法和測量?

BMI究竟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知道BMI(身高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是根據身高和體重衡量你是否體重狀態的指標數值,它適用於成年男性和女性以及所有年齡段的人,換句話說一旦你是成年人,你的BMI分數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急劇變化。在醫生和某些衛生單位BMI測量被用作確定這個人是否有肥胖風險的一項關鍵評估數值,另外,與BMI一起評估一個人肥胖風險的主要工具是腰圍測量和膽固醇和血糖水平測量,這是與肥胖相關的疾病和病症重要風險評估因素。

與BMI一起評估一個人肥胖風險的主要工具是腰圍測量和膽固醇和血糖水平測量。

什麼是BMI圖表?

如上所述,BMI或體重指數通過一個公式來計算,這個公式考慮了一個人的體重與身高的比較,再經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為大家所提供易於計算的BMI計算器,只需要幾秒就可以計算出你的BMI指數,用來判別你的分類。由於BMI沒有將體脂肪率計算在內,所以一個BMI超重的人實際上可能並非肥胖,例如有在從事健身的人來說,由於體重內有高比例的肌肉重量,但在BMI計算公式內所算出來的數值可能會超過30,因此,會被歸類為肥胖I級(中等肥胖)這類,但有可能他的體脂肪比例很低,因此就不需要執行減重的程序。

標準化的BMI圖表分為四類:體重過輕、體重正常、體重過重與肥胖,而肥胖又可以分為三級!

結論:
這些理想的身高和體重表被批評為方法上的缺陷,例如不考慮遺傳或年齡差異等等的因素,因此它們已經被研究人員只做為參考的數值之一,根據營養學的報告指出,自20世紀70年代左右以來BMI已經取代了其它預測或測量肥胖的方法,儘管BMI計算方式有很多的批評與爭議,但也可初步的經由BMI測量結果簡單快速的辨別出是否有過重或過輕的狀態,所以,目前還是有許多的醫生與研究機構會採用BMI來做檢測。

資料參考/draxe、twojce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藥球的爆發力訓練

2016-09-08
訓練動作重量訓練瘦身減脂藥球爆發力健身知識庫

「爆發力」是指在最短時間內使人體本身移動到盡量遠的距離。顧名思義,這種力量就像火藥爆炸一樣,能在一瞬間崩發出巨大的能量。爆發力實質是指不同的肌肉間的相互協調能力,力量素質以及速度素質相結合的一項人體體能素質。
 
而爆發力的組成是由兩個重要有部分組成,就是「速度」與「力量」。 而藥球訓練之所以能夠提升爆發力或運動上面的表現,關鍵就在於動作的速度與出力的姿勢,目的是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最大的力量。

爆發力 ©membersfitnessclub.com

爆發力區分為下列三種

1 高爆發力(High power):即30秒內的運動。
2 中爆發力(middle power):即30秒至5分間的運動。
3 低爆發力(lower power):即5分至15分間的運動。

根據此種區分方式,肌力與速度屬於高爆發力,肌耐力屬於中爆發力、耐力屬於低爆發力之範圍。也就是說大多數的運動皆需要爆發力。

【延伸閱讀】:藥球的五大基本訓練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