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你知道升醣指數對身體產生多重要的影響
1
你知道升醣指數對身體產生多重要的影響
2
不是珍珠奶茶 手搖杯含糖量最高竟是這一杯!
3
想加速肌肉恢復?睡前做運動再攝入蛋白質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知道升醣指數對身體產生多重要的影響

2018-04-17
知識庫 飲食 飲食方式 減脂 觀念

無論你是想要增肌或減脂,一定都有聽過挑選低GI的食物來吃,可以避免身體堆積過多的脂肪,然而GI到底是什麼?它對於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多少的影響?只要你懂得如何選擇低GI的食物,就可以讓你在減脂或增肌的過程中,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到底升醣指數,它對於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多少的影響?

知識便利貼|什麼是GI升醣指數: 
升醣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是用來衡量進食醣類2小時內,血糖上升的一個指標,這個概念是由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大衛·詹金斯教授(David J. Jenkins)和同事,於1980~1981年研究最適合糖尿病人飲食時所發展起來的,主要是用來衡量醣類(碳水化合物)對於血糖量(Blood Sugar)的影響。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能迅速分解,並快速將葡萄糖釋放到人體循環系統內的醣類,都可稱為高升醣指數(高GI),反之,能緩慢分解食物並逐漸將葡萄糖釋放到人體的醣類,就稱為低升醣指數(低GI)。大多數的醫療機構將升醣指數,由0~100來區分為高升醣指數、中升醣指數及低升醣指數這三種,而升醣指數越高的食物,就越容易加速血糖濃度上升,進而引發胰島素大量分泌,讓人容易產生飢餓感而誘發食慾及增加進食量,其後果就是讓脂肪大量且快速的堆積於體內,所以採用低GI飲食,可達到控制血糖與減脂的目的。
(資訊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升醣指數由0~100來區分,為高升醣指數、中升醣指數及低升醣指數這三種! ©bodybuilding

影響升醣指數的原因

由上面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GI主要是用來衡量醣類(碳水化合物)對於血糖量(Blood Sugar)的影響,所以,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結構越簡單,它的升醣指數就會越高,所以,單醣類澱粉比多醣類澱粉更快被身體吸收,另外,在食物的纖維含量、型態及烹調方式,都會影響到GI值的高低。一般來說越粗糙、加工過程越少及纖維含量越高的食物,相對GI值都會較低,但GI值低的食物不代表熱量就越低,它取決於你的處理方式與搭配飲食,適當的增加蛋白質或將高GI食物搭配低GI食物,也可以減緩血糖上升與胰島素的分泌。

進食醣類2小時內,血糖水平上升的一個曲線圖! ©bodybuilding

胰島素如何調節血糖

說到GI升醣指數就不可不說胰島素,因為它參與調節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謝和控制血糖平衡的重要過程,可促使肝臟、骨骼肌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醣原,所以,當你的血糖指數很高的時候,胰島素就會將醣份從血液中轉移到細胞內,使葡萄糖可以進入身體內部並體功能量,如當血糖低的時候,胰島素就會釋放儲存於肝臟內的肝醣,這個過程有助於保持身體的運作,並能確保體內血糖的自然平衡。

GI升醣指數跟脂肪的關係

這裡大家一定都會問GI升醣指數跟脂肪又有什麼關係?它們雖然沒有很直接的對應關係,但GI高低跟胰島素的分泌有著密切的關係,高GI值的食物很容易讓血糖急速上升,血糖只要一上升胰臟就會大量分泌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但胰島素是一種儲存型的賀爾蒙,它會將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脂肪儲存起來外,還會保護它們不讓脂肪燃燒,讓你無法使用體內的脂肪作為能源消耗它,所以,想要降低脂肪在體內的儲存,除了減少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攝取外,還必須減緩胰島素的反應,讓燃脂效果更好。

胰島素幫助肌肉成長

其實胰島素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可怕,它對於肌肉的成長與建構可有一種功不可沒的角色,因為,胰島素可以幫助胺基酸進入骨骼細胞,促進肌肉蛋白合成與修復肌肉組織,所以如果你吃了蛋白質卻沒有醣類來引起胰島素的分泌,那對於肌肉的成長與建構就達不到它的功效,因此,適當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組合,對於肌肉增長有著絕佳的功效。

資料來源/barbend、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是珍珠奶茶 手搖杯含糖量最高竟是這一杯!

2019-06-04
飲食話題新聞

根據董氏基金會今(2019)年1-3月對手搖杯飲料進行調查,常見手搖杯飲料含糖量最高的不是珍珠奶茶,竟然是曾因「人生短短幾個秋」而爆紅、許多人認為喝起來比較「健康」的蜂蜜檸檬蘆薈。若以一杯500ml計算含糖量高達86克,整杯喝下肚,遠超過添加糖每日建議攝取量上限的1.7倍。太常喝小心真的讓人生「縮短幾個秋」!

不是珍珠奶茶 手搖杯含糖量最高竟是這一杯 ©bastillepost

這項調查於今年1-3月間進行,針對大台北地區共22間連鎖手搖杯品牌、55間分店,根據熱銷品項隨機調查169款飲料的糖量及熱量。結果發現,含有食材配料或是以酸味為基底的飲料(如檸檬、烏梅、洛神等),通常被誤以為比較「健康」,但其含糖量普遍較高,其中最高的是「蜂蜜檸檬蘆薈」,接著黑糖烏梅檸檬蜜、洛神冰茶高踞前三名。

根據國民健康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不包括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如牛奶和水果。若以成人每日攝取2,000大卡算,添加糖所添加的熱量不得超過200大卡,大約是50公克的糖。然而,調查以每杯500ml全糖計算,含糖量前12名竟每杯都超過成人每日糖攝取量的上限!

調查另外以熱量排名,相思逗珍奶一杯500ml達505大卡熱量最高,如果喝700ml容量,其熱量逼近男性成人每日總熱量的25%;以70公斤的成人計,喝一杯要要慢跑超過1小時才能消耗掉。

手搖飲店另外一個隱形肥胖殺手是,調查發現以1杯540ml紅豆珍珠鮮奶茶全糖為例,實際含糖量約40克、熱量約373大卡,但業者標示糖量卻只有18g、熱量54大卡,與實際數值分別相差了2.2倍、6.9倍。雖然業者有說明不包含配料,但消費者可能不清楚這樣的標示,以為自己喝了少少的糖和熱量,實際上體型越來越寬還不知兇手是誰!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加速肌肉恢復?睡前做運動再攝入蛋白質

2017-02-24
運動恢復運動傷害運動營養飲食知識庫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晚上睡覺之前喝一些溫牛奶是有助於睡眠的。而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喝牛奶之前先進行一定的低強度鍛煉能夠加快勞累了一天的身體的恢復速度。

睡前做運動再攝入蛋白質,有助於加速肌肉恢復

先訓練再喝蛋白質,肌肉恢復提高30%

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大學的研究者以24位年輕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讓他們在吃過晚飯之後的2個小時內喝一杯蛋白質奶昔,完後立刻上床休息。其中,有一半的研究對象是在喝奶昔之前進行一個小時的下肢抗阻訓練,另外一半則靜坐不動。

在先前的研究中,這支研究團隊發現,睡前攝入蛋白質會提高睡眠期間肌肉的恢復。而在這項研究中,先進行訓練再喝蛋白質的受測者,和不運動的人相比,夜間的肌肉恢復提高了30%之多。

這樣的結果不只是對於健身者很重要,對於馬拉松跑者來說,它們因長期跑步容易引起肌肉的損傷,肌肉的恢復和生長除了依靠自身之外,還需要外界的幫助。肌肉組織的快速恢復,代表跑者的身體恢復也會加速,從而可以嘗試更好的訓練。

肌肉組織恢復快,身體恢復也加速

該項研究的領導者喬恩·特羅梅倫 (Jorn Trommelen)說:「比如,肌肉會合成更多的線粒體。」線粒體是細胞中制造能量的結構,它的數量增多,也就代表著人體內的能量越多。所以,產生更多更好功能的線粒體對於有氧運動者來說是最大的益處。而這項研究也正式提供了一種增加線粒體數量的方法。

該研究中,受試者進行的運動時間為1個小時,包括15分鍾的飛輪騎乘,六組10次的腿部推蹬和伸展運動。特羅梅倫表示「任何數量的身體活動都能夠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即使運動強度不高。即便是走路也可以讓肌肉蛋白質合成增加,自主重訓或者啞鈴練習也能夠達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即使沒有器材,跑者們依然可以進行睡前運動,比如棒式,或者深蹲、抬腿與捲腹運動的結合,這些都能達到相似的效果,而且方便簡單。

關於蛋白質的攝入量,本次研究中為受試者提供的是每次20克。除了蛋白質奶昔之外,還有牛奶、雞蛋等多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選擇。

知名教練德魯·瓦騰伯格Drew Wartenburg對於這樣的研究給予評價,『這些關於肌肉蛋白質恢復的研究是很值得考慮的。』他的隊員偶爾也會在睡眠之前攝入一些蛋白質,包含在訓練最困難的階段。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