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粉紅健走嘉年華三千人齊步走 毛小孩超萌示範護波5招
1
粉紅健走嘉年華三千人齊步走 毛小孩超萌示範護波5招
2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3
馬拉松賽前,是否應該參加半馬比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粉紅健走嘉年華三千人齊步走 毛小孩超萌示範護波5招

2018-05-07
話題 跑步 健走 活動

2018粉紅嘉年華5日在圓山花博公園舉行,共三千位民眾齊步走,不只以健走提前歡慶母親節,也為宣導乳癌防治而走。粉紅健走今年邁入第8年,適逢狗年,活動邀請網紅毛小孩「麥可&噗優」現場帶領三千人開走,更為大家示範讓媽咪不受乳癌威脅的防癌5招超萌版。

粉紅健走嘉年華三千人齊步走 毛小孩超萌示範護波5招

毛小孩示範「握、呸、趴、轉、抱」

乳癌的成長速度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台灣癌症基金會趁母親節前夕舉辦粉紅健走,今年超人氣網紅、也是領有狗醫生證照的「雪橇犬噗優」,和她的好夥伴麥可一起加入。兩位毛小孩以「握、呸、趴、轉、抱」等超萌動作帶領示範防癌5招。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提出乳癌預防5招:定期篩檢、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體重控制、勿太晚生育。而兩隻毛小孩以握手(用手手討蔬果吃-蔬果彩虹579);趴下(趴下伸展運動-規律運動);呸(吃多了也要懂得節制-體重控制);抱抱(愛的抱抱-避免晚生育);轉圈(不要在診間猶豫不決-定期篩檢)示範給大家。

超人氣網紅汪星人「雪橇犬麥可噗優」示範防癌5招

每個人都可能中標  逾9成乳癌患者非遺傳

乳癌長年高居國人婦女癌症發生率首位,且快速上升中。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5年癌症登記年報顯示,台灣有13,543人罹患乳癌,即每天有37人被診斷為乳癌,發生高峰約在45-69歲間。
 
賴基銘提醒,別以為沒有乳癌家族史就能高枕無憂,事實上,超過90%的婦女罹患乳癌主因不是遺傳;乳癌發生率快速攀升與飲食型態西化、缺乏運動、肥胖、太晚生育,甚至環境荷爾蒙的影響都有關。

乳癌防治關鍵年齡40歲

乳癌發生率的成長是國內十大癌症之首,賴基銘分析,以乳癌發生年齡層來看,近4位(3.7位)乳癌病人中就有一位發生在40-49歲,而近6成的乳癌發生在40-59歲中年女性,因此對乳癌防治而言,40歲是一個關鍵年齡。
 
據統計,0期及1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分別高達97.5%及95.5%;第2期發現存活率達89.4%;但若延至第4期發現,5年存活率僅為27.8%,因此防癌5招裡的「定期篩檢」尤其重要。目前政府提供45歲以上婦女,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若有二等親家族史的女性則可提前到40歲就開始篩檢。

台灣癌症基金會粉紅健走開啟寵愛媽咪禮盒,一起「護乳旺健康」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2018-11-19
跑步人物誌故事六大馬馬拉松高齡

2018芝加哥馬拉松賽道上,當每個人都在為長跑之王Mo Farah奪冠並改寫歐洲全馬紀錄而歡呼、為大迫傑刷新日本全馬紀錄而震驚,一位韓裔美籍的70歲阿嬤Jeannie Rice,正以3小時27分50秒打破70歲分齡組別的世界紀錄,更成為世界上首位在70歲跑進「330」的女子選手。在2019這一年,71歲的她又接連在俄亥俄州阿克倫城半程馬拉松賽,以1:37:01破半程馬拉松分齡世界紀錄;在柏林馬拉松跑出3:24:48,打破自己去年創下的分齡世界紀錄。是什麼力量讓她練成史上最速阿嬤﹖原來她跟大迫傑的名言「無視極限」不謀而合,Rice阿嬤是「無視年齡」。

全球跑最快阿嬤Jeannie Rice﹕無視年齡! ©ligarunning

Jeannie Rice在2018年芝加哥馬拉松賽道上,打破了2013年德國Helga Miketta創下的3:35:29紀錄,並將世界紀錄前推超過7分鐘,成為全球跑馬最快的阿嬤。

因為發福意外開啟跑步生涯

Rice目前在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以東的小鎮擔任房地產經紀人。她出生於韓國,早在19歲就赴美定居,當她34歲時返韓探親,每個拜訪過的表兄弟和阿姨們,都認為她在美國鐵定受了苦、挨了餓,於是餐餐請她吃大餐,礙於禮貌,Rice只能吃好吃滿,把滿滿的「好意」塞進肚。
 
回到美國,身高約158公分的Rice意外發福了7磅(約3.18公斤),這一胖,開啟了她的跑步生涯。起初她隨意穿網球鞋跑步,但很快地她發現自己擅長跑步,只需要少少練習,就能在地區性賽事中得到不錯的分組名次。
 
1984年,Rice以3小時45分佳績完成初馬,第二次馬拉松更推進到3小時16分,而2018芝加哥馬拉松,已是她35年跑馬生涯中第116場馬拉松比賽。在這期間,她也因為馬拉松而跑遍世界各地,如中國長城、紐西蘭、捷克布拉格、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西班牙馬德里、愛爾蘭都柏林以及冰島。

Jeannie Rice在芝加哥馬拉松跑出3:27:50世界紀錄 ©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最速阿嬤是怎麼練成的﹖

為了準備芝加哥馬拉松,Rice做了7次20英里(約32公里)以上的長距離訓練,每周跑步里程達65英里(約104公里)。平常,她凌晨5點30分就開始和地區跑友一起練跑,其中大多是男性,每一位都比她年輕,她表示「跟強大的跑友一起跑步相當有幫助。」
 
除了長距離跑步,Rice也常做5公里或10公里的速度訓練,更曾跑出1英里6分38秒佳績。而她一年有5個月為了避冬,特別從俄亥俄州搬移到佛羅里達州那不勒斯,在這充滿跑步活力的城市中練跑。
 
「跑步是一種你可以在生命的任何階段暫停和恢復的運動,且不用依賴其他人。」Rice說﹕「我打過壁球、網球,但這些都必須有一個球伴才能完成;而跑步的有趣在於,你可以跟任何年齡、性別的跑者競爭,也可以擊敗那些年輕小夥子。」

Jeannie Rice獲得70-74歲組別1英里冠軍,也創造美國最快1英里分組紀錄 ©Carter Sherline Frog Prince Studios

年齡不是限制  目標是六大馬分齡冠軍

Rice並沒有因為年齡而寬待自己,她表示「我根本不覺得自己70歲,這數字太糟糕了,我寧願50歲!」不過她也深知,等到80歲時可能無法像現在這樣跑,而這個時機遲早會到。
 
雖然不知能跑到幾歲,但Rice已制定好了下一個目標:在每場世界六大馬拉松的分齡組別中獲得勝利。在創世界紀錄同時,她已在波士頓馬和芝加哥馬奪下分組冠軍;在11月初的紐約馬,雖然她未達原目標:破自己創下的70歲組別世界紀錄,但仍以3小時40分33秒佳績摘下分組冠軍。至於柏林馬是明年計畫;倫敦馬雖曾參賽過,但因為沒獲得分組勝利,也計畫重回賽道。Rice坦言﹕「我不想只是參加,我要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10daily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前,是否應該參加半馬比賽?

2017-02-07
跑步知識庫全馬訓練半馬觀念馬拉松跑步訓練

相信有許多要進入到全馬的跑者都有一個共同疑問:全程馬拉松賽前減量期期間,我是否該參加一次半程馬拉松的比賽呢?假設離我的初馬比賽日剩下兩週的時間,而半馬的距離與我現在的訓練距離恰好相同,我參加半馬比賽好還是不好?

賽前減量期就是恢復期

身為運動生理學家與1350多名跑者教練的蘇珊‧保羅表示:不好!在全馬比賽前減量期參加半馬,坦白地說,對於大多數馬拉松老手來說賽前兩週的減量期期間參加比賽都不好。
 
跑量的累積實現不需要全馬賽前參加一次半馬比賽,賽前減量期就是恢復期,因此你要完全放鬆身心,為即將到來的全馬比賽做好各種準備。減量期的訓練計劃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充分的恢復時間,同時也是為了保持你的訓練水平不下降,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關係。

減量計劃期,三週最恰當

賽前減量期讓肌肉糖原能夠恢復到最高值,讓代謝酶、抗氧激素以及其它一些激素恢復到正常水平,讓肌肉、肌腱與韌帶以及其它一些人體連接組織得以恢復和加強。賽前減量期期間,你的身體會異常忙碌,而不是你所想像的輕鬆無負擔。
 
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一般都需要兩周到四周減量計劃期,最常用的是三週減量期計劃。三週減量期計劃會要求全馬賽前兩週的跑量是10到14英里的跑量(即約16.1公里到約22.5公里)。這樣一個距離的跑步訓練與同等距離的比賽大不相同,主要差別是在強度上。跑步訓練煮是要我們傾聽身體的聲音,如有必要,我們可以選擇減少跑量或是降低配速,但在比賽當中我們大概不太會這樣做。

了解身體的儲存能量,降低賽中的傷害

比賽當中,我們可能會選擇勇往直前,而不是去傾聽身體的呼喊。比賽的高強度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雖然我們難以確定具體的傷害是什麼,但我們必須知道如何不失能量的恢復與補償身體在馬拉松比賽中所遭到的不舒適。
 
如果我們能在身體裡安裝一個像汽車油量表的東西,那可是在好不過的事情了。通過觀察身體油量表,我們就可以知道身體裡燃料儲量還剩多少?甚至有可能在只剩下一半燃料儲量時,我們可能仍然以為撐到最後沒有問題,直到了14-16英里(即約22.5到約25.7公里)馬拉松比賽的撞牆期,才如夢初醒,明白身體裡的燃料早已燒盡,但卻也來不及了。

所以賽前減量期的目的是為參加馬拉松比賽而做好充分的準備,請牢記這個最主要的目的,若想參加半馬比賽,就等參加了全馬比賽並且讓身體完全恢復好再做打算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