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PUMA螢光夜跑風潮引爆!大膽突破星升級
1
PUMA螢光夜跑風潮引爆!大膽突破星升級
2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3
女性馬拉松先鋒人物 葛曼美智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螢光夜跑風潮引爆!大膽突破星升級

2019-04-08
話題 跑步 賽事 活動 PUMA

國際運動品牌 PUMA 所舉辦的『PUMA螢光夜跑-台北站』於4月6日在大佳河濱公園盛大舉行,這場眾所矚目的大型路跑賽事今年正式跨入第13個年頭,已經累積超過 20 萬名跑友共襄盛舉,不但將城市夜跑風潮帶往世界各國,每年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跑友專程來台朝聖。秉持 ForeverFaster 的品牌精神,PUMA 在 2019 賽事中特別規劃了多項創新內容,以嶄新且多元豐富的面貌展現出 PUMA 螢光夜跑獨特魅力,除了正式納入 AIMS 國際賽道認證、與知名插畫家「寶寶不說」推出螢光夜跑 LINE 專屬貼圖及多項聯名紀念商品外,PUMA 更首度強力號召次世代年輕族群加入螢光夜跑行列,首屆「螢光夜跑-校園星 Run 組」鎖定全台大專院校的年輕學子們揪團參加,盛大邀請宥勝、涂善存攜手 Erika 領軍活力超跑藍隊;大元、洪詩、寶兒、庭萱合體組成青春啦啦綠隊;簡廷芮、簡婕、簡廷倪、與吳岳擎帶領螢光偶像紅隊;蔡旻佑、袁詠琳、夏語心、何紫妍共組星光熠熠黃隊,眾星熠熠齊聲響應,為 2019 PUMA 螢光夜跑注入熱血星能量,沸騰氣氛直掃全場,星光持續延燒 high 翻整個夜晚。

PUMA螢光夜跑風潮引爆!大膽突破星升級

宥勝領跑5K當暖身 備戰明年突破國際化路跑記錄

熱愛挑戰極限運動的宥勝,近期四處冒險,滿足突破記錄的冒險夢,自完成長征南極壯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挑戰記錄的慾望又如同野火燎原,此次 PUMA 螢光夜跑獲得 AIMS 與 IAAF 國際認證,為了創造國際化的專業記錄,宥勝立刻開始備戰 PUMA 螢光夜跑,將今年 5K 領跑當作暖身,期待未來再次參賽挑戰。現場只見宥勝幹勁十足,準備帶領跑友衝破起跑線。許久未推出戲劇作品的宥勝也不忘把握機會宣傳,在螢光夜跑現場帶來回歸螢光幕的好消息:「我很久沒演戲,這次客串女兵日記來回味一下拍戲的感覺!不過工作再忙碌,都一定會盡情享受運動飆汗的快感,這次參與 5K 校園星 Run 組領跑也讓我重新開始鍛鍊跑步,期待之後可以創造更好的記錄!」

宥勝領跑5K當暖身 備戰明年突破國際化路跑記錄

大元、寶兒、洪詩與庭萱穿PUMA大秀青春活力

大元、寶兒、洪詩、與庭萱近期都為了各自的新作品努力,也不斷自我鍛鍊,讓自己保持在最好的狀態,今晚女孩們身穿全套 PUMA 訓練裝備相約挑戰 PUMA 螢光夜跑,大方秀出靠運動維持的好身材,大讚 PUMA 運動穿搭兼具時尚與運動機能性,運動時也能散發自信魅力。大元表示:「現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非常耗費體力,因此平時也會自主鍛鍊,腳上這款超人氣 PUMA JAAB XT 女力訓練鞋款兼具機能與時尚性,是我的運動好夥伴!」。洪詩也將挑戰戲劇演出「有你在遠方」,首度與坤達對戲,備感壓力的洪詩表示:「這次參加 PUMA 螢光夜跑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還好有姊妹們、青春啦啦綠隊的跑友們為我活力應援,讓我們可以一起突破自我極限,女力萬歲!」

青春啦啦綠隊大元、洪詩、寶兒、庭萱大秀青春活力

蔡旻佑、袁詠琳穿 PUMA 專業跑鞋練跑不打烊

蔡旻佑、袁詠琳出道時以創作才子、才女形象風靡全台,近年不斷挑戰自我極限,鍛鍊出一身精實肌肉線條,為了7月推出新專輯,也透過運動維持超強肺活量,蔡旻佑笑說:「我也是一直都有在訓練跑步,對於唱歌很有幫助,只是我怕曬黑,都只能晚上才出來跑步,對於跑鞋我有挑剔的眼光,但這款 PUMA Hybrid NX 專業訓練慢跑鞋讓我充分感受它強大的避震跟回彈性,讓我可以持續每天夜跑訓練不停歇!」。袁詠琳也表示近期為了 PUMA 螢光夜跑以及 4/11 的演唱會「回到袁點」持續鍛鍊中,希望在出道 10 週年的時候,讓大家看到更突破的自己,就像 PUMA ForeverFaster 的精神,持續挑戰更好的自己。

蔡旻佑、袁詠琳、夏語心、何紫妍共組星光熠熠黃隊

吳岳擎與涂善存擔任校園星Run組領跑 爭搶校園新一代男神稱號

零死角鮮肉吳岳擎出演鬥魚深情的單子一角,圈粉無數,偶像魅力席捲校園,近期也迅速推出新作品回歸螢光幕,此次再度挑戰經典校園愛情劇愛情白皮書,跟隨劇組至校園宣傳時,受到大批學生歡迎,連男生都大讚吳岳擎帥氣;外型俊俏的涂善存出演飛魚高校生爆紅,健康暖男形象融化眾多少女心,此次雙帥加入校園星 Run 領跑,展現活力自信,爭搶新一代校園男神封號。

簡廷芮、簡婕、簡廷倪、吳岳擎領軍螢光偶像紅隊

青春校花簡廷芮 邀親姊妹挑戰PUMA螢光夜跑

以我的少女時代,青春校花陶敏敏爆紅的 Dewi 簡廷芮因朋友愛上跑步,甚至成功跑完半馬,這次力邀神基因親姊妹簡婕、簡廷倪加入 PUMA 螢光夜跑,擔任 5K 校園星 Run 組領跑員,三姊妹人美心更美,全力呼籲支持 PUMA 玩扭蛋送愛心公益活動,看見此次特別規劃的螢光夜跑扭蛋車、寶寶不說聯名商品及貼圖,Dewi簡廷芮大呼:「好可愛!這次扭蛋所有收入都會捐贈給「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作為推廣肝病防治用途,療癒心情的同時還可以做公益!」。

PUMA螢光夜跑活動合照由左至右_簡婕、簡廷芮、簡廷倪

而下一站 PUMA 螢光夜跑-高雄站亦即將於 4/13(六)在高雄夢時代-時代大道開跑,PUMA再度用行動點燃全台夜跑熱情,一起跑動台灣最美城市。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2023-12-14
知識知識庫跑步跳繩兒童書摘親子運動

想讓孩子健康地成長,達到理想身高,父母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陪孩子運動。大量的研究證實,有運動習慣的孩子的身高比不運動的孩子普遍高 2-3 公分。在新書《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中,作者潘慧醫師提出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本文適合給 3-5 歲兒童的家長參考。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有運動習慣的孩子比不運動高3公分! 醫:做到這點才能快速結實長高

運動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我們體內有一種激素叫「內啡肽」(endorphin,亦稱腦內啡),它是一種由腦下垂體和下視丘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還能幫助人緩解壓力。而運動可以幫助人體分泌更多的內啡肽,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運動完之後,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心理往往會感覺愉悅、快樂。孩子運動之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其次,運動之後孩子因為比較疲憊,睡眠品質就會明顯提高,而生長激素的分泌峰值就是在睡眠時,好的睡眠會促進人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孩子睡得越好,個子自然會越高。

我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在給孩子進行檢查之後,我多半不會給他開藥,而是幫助他調整飲食結構,並且給他制訂運動計畫。一般來說,孩子按照我給的醫囑有規律地進行運動,不出 3 個月,他的身體就會變得比原來更好。半年或者 1 年之後,我們給孩子測量身高,多半會發現孩子的生長速度比以前快了。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提高
孩子運動後體內的內啡肽會提高,情緒會更加積極,而積極的情緒本身就能促進生長發育

再次,適當的運動還對骨骼生長有幫助,能夠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增加骨的血液供應,讓骨骼得到更多的養分。這樣一來,骨骼就能快速地增長,骨骼的品質也會變得更好。比如,骨骼的橫徑增寬、骨髓腔增大、骨的重量增加、骨皮質增厚、骨密度增加。總體而言,運動會讓我們的骨頭生長加速,而且越長越結實。

不同年齡適合的運動形式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形式,儘量遵守孩子身體發育的規律。

適合 3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3 歲的孩子處於運動的起步階段,身體還比較弱小、柔嫩,不太適合複雜的運動。這個時期,我們要特別關注提高孩子手腳協調的能力。醫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感覺統和,簡單來說是孩子大腦和身體配合的能力。手腳越協調,孩子將來的大腦發育就越好。

這個時期,我們最提倡的是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再大一點以後,可以讓孩子慢慢地跑。父母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遊戲來督促孩子跑動,比如捉迷藏、老鷹捉小雞、玩皮球、追氣球、追肥皂泡泡等。 除了正向的跑以外,還可以通過變向跑,比如故意把玩具放到身後,不斷地改變方向,讓孩子來追玩具,這種變向的跑動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腳協調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 再接下來,可以跳繩、跳格子。通過增強孩子的協調能力,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運動,更喜歡運動。

3歲爬行、攀登
對於3歲的孩子最提倡爬行、攀登,比如爬樓梯、爬沙發等

適合 4 歲孩子的運動形式

這個年齡層的孩子,活動能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試著多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到太陽底下邊運動邊進行日光浴。

可以去戶外做操、跑步、打球。比如隔著 1-2 公尺給孩子一個球,讓孩子主動去抓球。通過這個過程,能夠提高孩子手指的精細運動能力,全面提高運動協調的能力。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4歲的孩子活動能力已提升,可多進行戶外運動

5 歲以後哪些運動能促進身高發育

從 5 歲開始,就要進一步提高運動的強度,並且選擇多樣性的運動方式了。比較適合這些「大孩子」的運動形式是伸展性運動,比如健身操,還可以增加一些彈跳性的活動。

對於 5 歲以上的孩子,我最推薦的是跳繩。我在北京協和醫院是有名的「跳繩教授」,恨不得讓所有小朋友都去跳繩。跳繩能夠促進孩子的手腳協調,是非常有效的感覺統合訓練方式。另外,跳繩這項運動對於場地沒有限制,如果室外空氣不好,在室內跳繩也是很方便的。

 

跳繩
5歲以後可以增加彈跳性的活動,最推薦跳繩

另外,適當進行全身性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這些都是能夠擠壓軟骨板的運動,軟骨板受到刺激就會快速地增長,同時促進孩子長高。 總體來說,要引導孩子愛上運動,並且養成持之以恆運動的習慣。這對孩子來說,是受益終身的。

最後還要強調一個誤解:很多父母一想到讓孩子長高,就讓孩子做「吊起來」的運動,比如拉單槓、雙杠。這類運動看起來好像會讓孩子長高,事實上拉開的是關節間隙,而不是真正讓孩子的長骨變長。

 

我小的時候,媽媽特別喜歡要求我背著書包,雙手抓住門框上面,掛在門框上,希望我能長高。但是我掛著掛著發現胳膊「越變越長」了。實際上,這並不能促進長高,因為拉開的是關節間隙,不久就會被「打回原形」。

資訊

• 文章摘自莫克文化 ,潘慧著《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一書。

【本書特色】

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 10 公分!
本書由內分泌科醫師、兒童生長發育專家潘慧,統整了超過 10 萬名兒童、青少年長高的案例,一步步教父母關於孩子從 0 到 14 歲生長發育的知識和技巧。讓你抓住孩子的生長黃金期、挖掘孩子的生長潛能,讓他比預期多長至少10公分!

★內容專業,涵蓋完整面向
•這是關於孩子該如何健康成長,兼具專業、系統化和通俗性的指導用書。
•內容包括身高監測、避開長高的迷思、飲食習慣、睡眠方法、運動方式、情緒管理、輔助手段、專家解惑,並加值提供大量增高食譜。

★以年齡分類,實用性高易執行
適用年齡涵蓋從孩子出生(0 歲)到青春期(14 歲),全書架構以 0-3 歲、3-7 歲、8-14 歲區分。內容附有清晰直觀的身高監測表格、資料圖、插圖、增高食譜等工具,便於父母幫助孩子管理身高。

• 更多《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資訊 請點此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性馬拉松先鋒人物 葛曼美智子

2016-11-23
人物誌馬拉松故事跑步

原籍日本、出生於青島,後移民美國的葛曼美智子 (Miki <Michiko> Gorman),在70年代中期曾贏得波士頓和紐約城市馬拉松各兩次冠軍,她在20世紀新興的女子馬拉松領域中,帶領美國選手和比賽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她分別於1973年與1978年創下女性選手在一個認證馬拉松比賽中最快的全馬(2時46分36秒)與半馬(1時15分58秒)成績。 1976年,她還以2小時39分11秒跑出當時女性跑者歷史上第二快的馬拉松完賽時間,這同時也是她的個人最佳紀錄。

如果女子馬拉松被列入1976年的奧運會,或者如果國際田總 (IAAF) 世界錦標賽在當時已經創立,葛曼肯定會是一個領先的金牌參賽者。可惜的是,這些榮譽後來讓瓊·貝諾瓦·薩繆爾森 (Joan Benoit Samuelson) 和格蕾特·魏慈 (Grete Waitz) 取得。葛曼在當時最耀眼的成就,就是連續贏得1976年紐約城市馬拉松、1977年波士頓馬和紐約城市馬雙賽的3次冠軍。她的傑出表現讓這兩個比賽被定位為世界上最頂尖的年度馬拉松之一。

葛曼美智子(Miki Gorman) ©daniellemika.com

青島出生 移民美國 開創女性跑馬先例

雙親都是日本人,卻於1935年8月9日出生於青島的諏訪美智子(原名,後冠夫姓為葛曼),是因為當時她父親服務於日本皇軍而派駐於中國。二戰期間,她與她的雙胞胎弟弟從東京被美軍轟炸夷為平地之前撤離。在8歲時,她幫助她的小兄弟生存下來,並每天來回走6英里去上學。

1951年,日本從失敗重新崛起的初步跡象之一是派馬拉松隊到波士頓去參賽,其中包括冠軍得主,日本的馬拉松開創人物田中茂樹。

「但是,在當年的日本,沒有女人跑過馬拉松。女性不能做如此公開的事,」葛曼在2010年如此對《跑步時報》的記者說。因此,她被視為日本女馬拉松選手著名人物的先行者,其中包括兩屆奧運會金牌得主,同時,也是一位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女性美國選手。

©MastersTrack.com

因為想增重才開始跑步

1963年,時年28歲的她搬到美國,在賓州的卡萊爾工作與修讀大學。她嫁給商人邁可·葛曼,並與他一起搬到洛杉磯。

在那裡,她成為了可能是唯一一位想藉由跑步增重的人。

「我瘦小的身材總是讓我很難堪(5英尺/152公分、87磅/39公斤)。我先生帶我去健身房,他是那裡的會員,於是我就開始跑,」她在2010年表示。

儘管健身房裡的男性成員有些不以為然,她仍堅持這項運動,並遇到了她人生的第一個導師。他鼓勵她參加健身房裡的100英里/24小時室內賽。第一次參加,她在86英里停了下來並筋疲力盡,但第二年她又報名參加,最後完成了這個年度室內超跑賽四次。

她還嘗試對於女性來說稍微比較熟悉的越野跑,並開始勝出。她認識了來自匈牙利的運動員兼教練拉茲洛·塔柏里(Lazlo Tabori),他當時居住於洛杉磯並指導賈桂琳·韓森以及其他傑出男女選手。

©BOSTON GLOBE/GETTY IMAGES

進入馬拉松世界 席捲各大賽事獎牌

葛曼嘗試越野跑之後,終於來到馬拉松的大門。在當時,女性跑者剛剛被賽事正式認可,並只有七個成績在3小時之內,第一個紀錄是來自澳洲的阿德莉安·畢姆斯於1971年在墨爾本的華勒比所創下的2小時46分30秒。在1973年12月葛曼的初馬,加州卡爾弗城的西半球馬拉松賽上,她跑了2小時46分36秒,僅僅比畢姆斯的紀錄慢了6秒鐘。然而,畢姆斯的成績雖然經過準確測量,但比較像是試跑,故並未被認可,因此葛曼的成績便成為世界紀錄。當時葛曼38歲。

四個月後,她贏得1974年波士頓馬拉松女子冠軍,官方紀錄為2小時47分11秒。1975年,她在紐約城市馬僅次於金·梅里特。接下來,她在1976到77年間連續贏得紐約城市馬與波士頓馬3次冠軍。當她在紐約城市馬贏得連續第三次冠軍時,她已經42歲,同時是一位新手母親。

葛曼於1976年在紐約創下她的個人最佳成績(PB),2小時39分11秒,(當時世界最佳成績是韓森的2小時38分19秒),真是一個令人驚艷的表現。她在這場第一次五個行政區城市馬拉松裡超前第二名多麗絲·赫儀提居·布朗14分鐘,一路上包括鵝卵石、柵欄、急轉彎、人行天橋和一層層的階梯。而且,途中,相對迷你的葛曼,與一隻大聖伯納犬在一條狹窄的橋發生碰撞。

1977年4月18日,時年41歲的葛曼以2:47:11贏得波士頓馬拉松女子冠軍,右邊則是以2:14:46贏得男子冠軍的Jerome Drayton。 ©runningmagazine.ca

行事低調 冠軍小巨人罹癌辭世

雅芳婦女路跑聯誼會曾安排葛曼和她的孩子回到日本作為形象大使和日本女性跑者的榜樣。而她的半程馬拉松世界紀錄在1978年來到,但那場半馬她是抱傷上場,傷病也結束了她的馬拉松生涯。葛曼因為個性害羞和退休因素,她放棄了這項運動,並搬過去與她女兒一起住,她當時是一位住在溫哥華的頂尖瑜伽老師,之後她們搬到加州卡爾斯巴德至今。

儘管始終不願意接受外界榮耀,葛曼在2009年被紐約路跑協會(NYRR)譽為「1970年代的代表跑者」,並進入USATF名人堂(1996年)、美國路跑俱樂部(RRCA)名人堂(2001年)、國家長跑協會(NDR)名人堂(2010年)、紐約路跑協會名人堂(2012)等等。 1981年,一部名為《リトルチャンピオン迷你冠軍》(在美國稱為《我的冠軍》)的影片記錄了葛曼的生活。

葛曼美智子在2010年被診斷為癌症晚期,2012年在她出席NYRR名人堂儀式前夕被宣告康復,但她身上的癌症於2013年復發。與癌症抗爭五年之後,她2015年9月19日在美國華盛頓州貝靈漢市逝世,享年80歲。

晚年的葛曼與女兒丹妮爾·米卡。 ©daniellemika.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