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不用上健身房4招伏地挺身擺脫鬆垮手臂
1
不用上健身房4招伏地挺身擺脫鬆垮手臂
2
紐約這家 Asphalt Green「AG6」健身房 用互動燈光標誌激起你的「運動第六感」
3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負責人Eason呂家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用上健身房4招伏地挺身擺脫鬆垮手臂

2018-05-22
知識庫 健身 上半身肌群 胸部肌群 肩部肌群 徒手訓練

你總是太忙沒有時間上健身房嗎?但又想要擺脫鬆垮的手臂!那俯臥撑(push-up)又稱為伏地挺身就是一個最簡單又便利的訓練動作,它不用任何器材對於場地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在家裡找個平坦的地方進行即可,再加上伏地挺身沒有性別的問題,男女老幼都可以隨時來個幾下,所以,也可稱做最簡單的徒手訓練動作之一。

俯臥撐可鍛鍊到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以及核心肌群的穩定。

但是,伏地挺身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想把動作做到標準還真的不簡單,再加上它能同時訓練到胸大肌、肱三頭肌、三角肌以及核心肌群的穩定,因此,要先學會標準的基本動作之後,再去做一些角度的變化能刺激不同的肌肉部位,這篇就位大家介紹4個伏地挺身的基本動作與變化動作,讓你用一點時間在家也能練出精壯結實的手臂線條。

 1  基本伏地挺身

首先,雙手打直手掌貼地,雙手寬度略比肩寬,肩膀放鬆背部打直,腳往後伸直腳尖著地,臀部夾緊下壓,由側邊看過去身體會呈現一條直線,開始操作時,身體維持一直線,手肘彎曲上身直直往下,到手肘超過背部高度時,再撐起身體回復到起始位置即可,在操作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核心的緊繃,臀部不可往上抬起要維持一直線。

操作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核心的緊繃,臀部不可往上抬起要維持一直線。 ©Popsugar

 2  屈膝式伏地挺身

當你要開始做基本伏地挺身時,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一整組的動作,這時後千萬別氣餒,我們可以改用修改後的屈膝式伏地挺身來做肌力強化,首先,從雙膝跪地雙手同樣與肩同寬,雙腿往上微翹交叉以穩定下半身,同樣,肩膀放鬆背部打直,臀部夾緊保持核心緊繃,上半身會呈現一直線,手肘彎曲上身直直往下,到手肘超過背部高度時,再撐起身體回復到起始位置即可。

屈膝式伏地挺身非常適合肌力不足的初學者或女孩們練習。 ©Jenn-FIT

 3  上斜板伏地挺身

學會了基本伏地挺身的標準動作之後,我們就可以再進一步學習上斜板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需要一個台階或是椅子,預備動作與基本版一樣,但我們要將雙手往高處放,呈現頭高腳低的姿勢,這樣可以訓練到我們的下胸肌,預備動作完成之後,其餘的操作要領就跟基本伏地挺身一樣。

這樣的動作可以訓練到我們的下胸肌。 ©trainer.ae

 4  下斜板伏地挺身

接著我們就來訓練上胸肌與三角肌前束,這個動作跟好與上斜板伏地挺身相反,呈現頭低腳高的姿勢,你一樣需要一個台階或是椅子,預備動作操作要領就跟基本伏地挺身一樣,要注意台階或是椅子不用找太高的來做,對於肩部的壓力會較小也比較能刺激到上胸肌。

下斜板伏地挺身主要會訓練到上胸肌與三角肌前束。 ©khoevadep.vn

資料來源/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紐約這家 Asphalt Green「AG6」健身房 用互動燈光標誌激起你的「運動第六感」

2016-08-04
話題趨勢趣味健身

健身房也許總是像個沉悶的空間,伴隨一些人的嘶吼聲,在其中做訓練似乎真的很痛苦。

但總是有人能夠想出一些更有趣的方式來改變你的訓練。最近紐約一家叫做 Asphalt Green 的運動中心,在其上東城分館(The Upper East Side gym)推出了一種新式的健身房「AG6」。

私人健身房Asphalt Green 推出AG6互動教室。 ©inhabitat.com

訓練視覺化 燈光效果刺激感官好有趣

特別的地方是在於,1800 平方英呎的面積內,牆面和地板上有很多會發光的圈圈和數字,就像是跳舞機和遊戲場的陳設,以刺激視覺的方式讓來此運動的會員能與環境中的各式裝置做互動。

AG6的命名也很特別,AG當然是該場館名稱的縮寫,數字6則是負責人Jennifer Coccia對於這個課程的期待:激起你的「運動第六感」。「在一般的訓練上你已經具備力量、靈活性、彈性、耐力、速度等五種能力,我們這種訓練方式能夠喚起你的第六種,也就是肌肉記憶。」Coccia說。

你可以按照地板上亮起的圈圈和數字來改變開合跳、波比跳 (burpees)、啞鈴上舉等等的姿勢和落腳點,啞鈴單臂划船、側棒式、登山者式等各式訓練動作,或是將球迅速投向牆上亮起的燈圈……總之,這個特殊的健身房將一切常見的動作都遊戲化了,以電腦程式通過聲音與燈光指引你一步一步闖關,做完這組換到下一關。

©kaylainthecity.com
©Asphalt Green
根據指示丟球。 畫面翻攝YouTube
阻力帶立定跳。 畫面翻攝YouTube
根據牆上亮燈指示觸摸熄燈。 畫面翻攝YouTube

該健身房互動教室官網:
https://www.asphaltgreen.org/ues/programs/fitness/training/ag6/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負責人Eason呂家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2016-07-26
知識庫體適能故事專訪健身

從國小開始練劍道出身,以優異劍道成績保送體大、直到畢業,Eason呂家豪從未想像過沒有劍道的日子,總是維持劍道比賽場上名列前茅的好成績,更讓他難以想像的是,有一天自己被從競賽場子刷下來,會是怎樣的沮喪心境,初次嘗試轉換跑道的健美比賽,讓他嘗到失敗的苦,而這場曾讓他難以忍受的痛,卻在日後成為他新的生活重心與事業發展新方向。這些故事,則是在他當兵退役後,遇到亞洲盃健美國手教練吳金龍,而開始的。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負責人Eason呂家豪

不服輸,努力求好個性

現職是專業健身教練的Eason,精壯的身形、自信的神氣,很難想像他也曾歷經沮喪失意、人生目標茫然的歲月,看著40多坪、終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事業起步的據點-- 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以往的辛苦,似乎早已拋諸腦後。

體大畢業後,Eason曾為了就業而感到茫然,暫時放下木劍後,游泳教練成了他畢業後謀生的工具,因長久的運動習慣,也讓他養成上健身房的習慣,就在那裡,他遇到了開啟他接觸健美運動的啟蒙老師-吳金龍,當時在他的鼓勵下,參與訓練、並參加了健美比賽,但因準備時間過短,幾乎連決賽都搆不上邊、就慘遭淘汰,嘗到人生第一次慘敗的痛苦,讓他甚至灰心到連健身都不想碰,但吳教練卻不放棄他,後來幾經思考,自己不過是個小人物,何德何能、受到堂堂一個國手教練如此關心器重,於是振作再起,利用工作前跟工作後,每天2次辛苦訓練,為了達到教練要求,即使練到頭暈、想吐,仍舊堅持不放棄,「如果沒有準備好,我就不要上去,但是當你一旦決定踏上一個舞台,就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不服輸、充分準備好自己,一年後終於挑戰成功,拿到人生第一面健美金牌,也讓當初看他笑話的人,對他另眼相看。

專業健美底子,更能精準直擊不同健身需求

後續雖然也參加過幾次健美比賽,也都獲得好成績,但Eason卻只把健美當興趣,對於未來的事業發展,則在開始接觸健美後,就立定了將健身事業做為未來的明確方向。他也不諱言健美的獎牌光環背景,對於他從事健身教練工作,加分不算太大,甚至有時還會造成一些誤解,像是「健美出身是不是只會訓練出很壯的男生?」、「我是女生,根本不適合找他當指導教練吧?」,但事實證明,正因為經歷健美的精準、扎實訓練背景,不但對於各種健身訓練強度控制、每個運動角度些微變化所造成的效果掌握、甚至搭配飲食調整、針對不同訓練過程給予營養強化的知識等,幾乎更高於一般健身教練,因此能契合學員需求的面向更廣,且不論男女,都能針對不同需求,給予精確的建議與對應的訓練方式,學員粉絲也因此越來越多,為了讓學員們有更舒適自在的健身空間,因此有了開設專屬的運動工作室的想法。

從健身到飲食營養,全方位經營思考

從小到大,運動、健身幾乎已成為Eason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跟呼吸空氣一樣的自然與必要,也讓他幾乎連個性、做事態度都深受影響,像是從劍道、游泳教練、健美到經營健身工作室,雖然看似都是很不一樣的運動,但卻都有著共通的影響,那就是讓他學到了「堅持」這兩個字,只要是遇到有興趣的事,一定是認真又執著地去學,包含健身、經營健身工作室也是一樣,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為了讓健身效果更具效率,他開始思考把飲食、營養概念結合到健身運動上,最近他正在著手實驗一項計畫,那便是把健康餐結合健身運動。因為發現到很多人健身做很多,但成效總不如預期,又或是常在運動後又大吃了一頓,或是運動前後,沒有適當的營養來搭配,因此不論怎麼訓練都不見成效等,因此有了提供健康餐盒的構想,研發過程中,Eason又發揮了「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神,把自己當白老鼠,去實驗各種不同健身需求的營養搭配方式,像是透過健身後搭配健康餐,來讓體脂下降更快,這樣的思考,不但是考量到均衡營養攝取與安全飲食之外,也能解決許多人健身前後,不知如何適當飲食的困擾,他把健美所學到的扎實營養知識,搭配運用到自己的健身事業上,也將經營觸角走的更寬廣。

Eason與他一手打造出來的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

Eason呂家豪/profile

私人健身教練,曾獲得全國健美比賽金牌,2015年7月於台北開設私人教練指導健身房「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

撰文/周麗淑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