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跑步減重千萬別犯的4種錯誤方法
1
跑步減重千萬別犯的4種錯誤方法
2
美國知名瘦身女王一年狠甩62公斤!只需遵守1項秘訣即可達成
3
每位跑者都是認真的跑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減重千萬別犯的4種錯誤方法

2018-05-23
話題 跑步 瘦身 觀念 瘦身攻略

跑步加上飲食控制是最熱門的健康減重方式之一,但如果你只在乎體重機上的數字增減,小心傷害身體!曾有一名美國田徑選手為了跑更快而減重,結果脛骨受傷、出現疲勞性骨折徵兆,反倒讓他錯失奧運選拔賽,更連續三年無法下場參賽。別用自以為健康的減重方式造成身體毀滅性傷害,開始減重前,先看看以下失敗案例和錯誤示範。

跑步減重千萬別犯的4種錯誤方法

失敗案例

美國田徑選手Allie Kieffer於2011年,以9:35.89的成績在美國田徑室內錦標賽3000公尺項目獲得第三。雖然Kieffer已經非常快,但她還想更快,而她常常聽別人說「想跑更快就必須減重」,這讓體脂肪只有17%的她總是陷入「每個人似乎都比我瘦」的思維裡。因此,當Kieffer在轉戰菁英賽場時,開始削減熱量和脂肪攝取。
 
減重結果Kieffer掉了10磅(約4.5公斤),並得到參加奧運田徑選拔賽的資格;然而,她同時出現了脛骨壓力反應(疲勞性骨折的徵兆),不完全因為跑步受傷,而是她每天都花數小時追蹤自己吃的食物。Kieffer表示,我每晚帶著飢餓的肚子趟在床上,節食基本上毀了我的跑步生涯,傷病使我無法參加2012年奧運選拔賽,也持續三年無法在田徑賽中發揮表現。
 
美國跑步協會2017年全國跑步調查報告顯示,新手想提升表現的方式中,減重僅次於訓練。然而節食不一定是跑步的最佳夥伴,人們總以為必須靠限制大量的卡路里來減重,但如果跑步時這樣做,只是把自己陷入蠟燭兩頭燒的困境,可能的後果還包括運動傷害、倦怠、暴飲暴食。
 
重點是,這些菁英跑者可不是唯一用跑步和節食減重的人,相信你或周遭朋友都曾用過類似方法,以下是常見錯誤觀念和建議的健康減重策略。

美國田徑選手Allie Kieffer因節食導致三年無法重回比賽 © WORDPRESS.COM

 錯誤  1 不給肌肉燃料

當你為了減重而切斷碳水化合物或不吃一餐,你並沒有給身體足夠的營養來避免肌肉損害。

健康策略:
跑步時大量燃燒儲存在肌肉中的肝醣,所以訓練後需要40-50克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肝糖儲存量,例如2-4份水果,或是燕麥或糙米等複合式碳水化合物。訓練後補充的碳水化合物與適量蛋白質不會儲存成脂肪,而是被肌肉利用、作為肌肉修補的燃料,如果你想減重,跑後別吃下雙倍的量,例如在晚餐前跑完,那麼直接吃晚餐別吃點心了。

 錯誤  2 切斷過多卡路里

假設你的身體每天需要2,000卡熱量來維持體重,但當活動量增加、練跑里程數增多,身體的熱量需求可能增至2,500卡。如果攝取的熱量低於這個水平,體重下降到某個零界點,新陳代謝將減慢以彌補身體缺乏的燃料,這也意味著你的身體進入了「飢餓模式」(又稱代謝損害)。身體一旦進入飢餓模式,就幾乎不可能減輕體重了,身體為了應急而節約熱量並將之儲存成脂肪,結果身體開始減肌肉而不是減脂肪,跟你希望的減重目標背道而馳。

健康策略:
與其大砍攝取卡路里,不如每天稍微減少250卡,這樣每周可能減去0.2至0.3公斤,即使在訓練期間也不會轉成飢餓模式,同時能確保身體有足夠燃料應付訓練。
 
為了提升運動消耗的卡路里,每周可增加3次20-30分鐘的重量訓練,讓身體在休息狀態時,精瘦的肌肉每磅仍可燃燒5卡熱量,就算躺著都能消耗卡路里。不過,脂肪消耗是熱量的一半,所以建議將高強度的短距離快跑也加入訓練;據一份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研究發現,在跑步中增加4-6次30秒衝刺的人,比定速慢跑的人多減少2倍體脂。

在營養均衡的前提下每天稍微減少250卡,每周就可能減去0.2-0.3公斤

 錯誤  3 迷信流行減肥法

想減重的人往往被一些最新減肥趨勢吸引,例如無糖人造甜味劑、零脂肪食品等。然而,你的肌肉不能拿人造糖作為燃料,所以在跑步前吃下人造糖製成的食品,你會更快陷入疲勞,因為肌肉沒有得到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如果你總是喝脫脂牛奶,不只掉入「吃脂肪會變胖」的錯誤觀念,也無法得到全脂牛奶給人較長時間的飽足感;再者,好脂肪有助吸收更多人體需要的維生素與抗氧化劑。

健康策略:
節食應著重在天然食物和份量控制,例如限制糖的攝入量,並使用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和微量酵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的天然糖類來源(如蜂蜜),取代一般精緻糖。

 錯誤  4 因減重失去跑步樂趣

為了減重,你大可以用手機app紀錄每天攝取的卡路里、嘗試空腹跑步,或者禁止自己吃巧克力等喜愛的食物、告訴自己「我不能吃那個」,而這些剝奪飲食自由與樂趣的方法,正是多數人節食的方式。
 
然而每個人都有體重的「設定點(set point)」,也就是體重恆定維持的範圍,一般來說在10-15磅(4.5-6.8公斤)之間,如果你減到低於這個範圍,大腦會啟動保護機制,透過誘發飢餓素避免體重再減輕,而通常大腦會戰勝你減重的意志力。
 
健康策略:
放棄你的「禁吃食物」名單,採用其他替代方案,例如改善睡眠品質、補充豐富能量,藉由好的睡眠與飲食提高運動動力和表現,訓練本身就能幫助減重。你的心態應該調整為無論體重、體型如何,都要出外跑步,把自己塑造成一位熱愛運動的跑者,而不是為了減重而去跑步的人。

建議使用天然糖類來源(如蜂蜜)取代一般精緻糖 ©artikel.co

事實證明,文章開頭的失敗案例Kieffer經過3年中斷後重返賽場,她總是吃得營養豐盛,且隨時聽取身體飢餓的信號,她的體重增加6磅(2.7公斤)、脛骨傷害復原,去年她以2小時29分39秒取得紐約馬拉松比賽中美國女子第二名。她表示:「如果我在飢餓時補充一些健康食物,我似乎能做得更好。而現在我也重新發現了跑步的樂趣。」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nutrinot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知名瘦身女王一年狠甩62公斤!只需遵守1項秘訣即可達成

2020-05-18
故事飲食方式飲食瘦身人物誌

減重瘦身這件事情必須要持之以恆才能達成,然而許多人都試過了很多方法,不是半途而廢就是方法用錯,最後導致後都徒勞無工。但是請別灰心,來看看這位美國知名瘦身女王只遵守了一項秘訣,就能在一年內狠甩62公斤(約125磅),然而秘訣跟成果實在太吸引人,導致美國各大媒體都紛紛前往採訪。

©Instagram/instantloss

減重瘦身秘訣法則就是「J.E.R.F」

這位美國知名瘦身女王名叫布麗塔妮·威廉姆斯(Brittany Williams),她原先體重幾乎接近現在身型的兩倍。為了要改善自己的體態,他找尋所有減重方法,最後她發現要控制飲食才是最主要的關鍵。為此她開始找尋最理想的飲食方式來達到瘦身目標。其中,她發現吃原型的食物是最有效果的,因此他自創了一套飲食法叫做:(Just Eat Real Food,J.E.R.F法則)。然而在她的家中,幾乎不太出現任何乳製品、精製糖和麩質的食物,因為本身有自體免疫疾病的問題,許多營養學家也都會建議,如果要減重,至少要限制穀物、糖類和乳製品的攝取量。

食物是補充身體的能源,而體態和身體的感受正是對於能源的反應。但她心裡希望讓身體獲得自然、不加工的食材能源,味蕾就有了不同的感覺,雖然知道自己一開始要接觸這些原型食物非常困難,但唯持之以恆才能成功。在這段過程開始,她首先限制穀物攝取,但其實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她幾乎很少吃穀物,大約一周2次會煮上半杯有機糙米,或是食用有機燕麥,同時也限制了乳製品的攝取量。偶爾會吃點起司,像是帕瑪森和切達起司等。此外,她也很少碰糖,偶爾才會吃一些生蜂蜜或是等級A/B的有機楓糖漿。她表示,多數美國人都有腸漏症,正是因為糖攝取過多所導致腸道菌失衡。

原型食物示意圖 ©fool.com

大量吃原型吃蔬菜

威廉姆斯表示,每一餐她都會吃大量蔬菜,而且每天會嘗試吃彩虹蔬菜。所謂的彩虹蔬菜就是攝取多色的水果和蔬菜,然而原型的蔬菜更能攝取到所需要的維生素和營養素她也會限制水果攝取量,因為水果本身就含有糖,不想要在減重時攝取過多的糖分。如要吃水果,她就會吃半顆蘋果,或是在果昔內放半根香蕉或一把莓果。這樣大概就是一天吃的水果份量。如果像是檸檬這種低熱量的水果則除外,因為檸檬本身含糖量很低。此外,蛋白質跟健康的油脂也非常重要。像是雞蛋、雞肉、椰子油、酪梨油、堅果,它們都是好的優質食物。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rittany Williams(@instantlos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4月 月 16 日 上午 7:15 張貼

1天至少要喝10杯水

大家都知道喝水能加速燃燒熱量,根據威廉姆斯強調,他自己每天喝至少10杯230CC重的水量。由於人體需要水分讓腸道蠕動將毒素排出,同時水也能提升燃燒熱量的速率,增加最多70%的代謝率。每次用餐時她會提醒自己,胃只有拳頭般大小,如果吃下超過的量那就會撐大。按照此方法飲食,意味著得少量多餐。一整天下來,通常會吃主要的三餐,加上1~2份的點心,但是喝水這部分絕對不能少。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rittany Williams(@instantloss)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19 年 7月 月 23 日 上午 7:44 張貼

但威廉姆斯也表示,成功減肥方法沒有什麼秘辛,其實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不二法門。正確攝取、適量的飲食,加上配合正確的用餐方式,也不會因為想吃叻特食物去打電話叫外送。

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位跑者都是認真的跑者

2017-07-13
話題觀念跑步

你是一位什麼樣的跑者呢?是速度型跑者?還是以目標導向的長距離練習為主呢?還是,你純粹是因為興趣而跑步,只要身體的感覺對了,自己也會開心。也許,你鞭策自己不管是哪一場賽事,都有一個破PB的目標。
 
那麼,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認真的跑者嗎?

每位跑者都是認真的跑者

有一些跑者,當他們完成了5k或是10k的路跑賽後,便會與其他人表示自己是認真的跑者,他們也與你一樣,穿著專業的運動服裝,汗水撒在地上的每一角落,他們甚至會興奮地跟其他人談論時間、距離或是跑步的技巧和術語。但當你聽到他們在談論時,心裡有什麼感受呢?是否覺得他們太過驕傲呢?

認真就是一種蛻變的過程

其實,你可以回溯過往的跑步生涯中,是否認為自己是一位認真的跑者?或許那時的你,不穿可愛的背心和短褲,也不會在大型的公園或田徑場奔跑以及與其它的跑者交談,更沒有合適的衣服,以及合適跑步的運動鞋。
 
但有趣的是,那時候的你幾乎每天都跑步,將這件事情認真以對。雖然跑的距離不長,但卻成為一個必要的習慣,你允許自己按照這樣的方式在喧鬧的城市街上奔跑。
 
跑著跑著的某一天,當你無意間在公園或是空曠的地方遇見一群看似專業的跑友們正在努力地訓練,從中,除了專業,也夾雜著許多歡笑,你忽然覺得,自己也好想成為他們的其中一員。於是你下定決心,用自己存下來的錢,前往鞋店買了第一雙專業的跑鞋。
 
第一次走進鞋店,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鞋子?你告訴店員想買一雙跑鞋,但卻不知道自己的程度以及合適的鞋款。於是你自信的告訴他:「我是一位跑者,我需要一雙好的鞋子幫助我能跑得更好。」最後,你終於選到一雙既好看又實穿的鞋子,拿到鞋子的那天,你興奮地穿上它不斷的拍照,並迫不及待地開始跑步,因為那時的你知道;作為一位認真的跑者,除了努力練習外,也需要一些專業的裝備,所以現在的你,就是一位認真的跑者。

你是一位認真的跑者嗎?以下的幾點請先評估:

•你經常跑步嗎?
•你希望透過跑步來達到某種人生目標嗎?
•你喜歡跑步嗎?
•你期待週末的到來嗎?因為終於能投入更多的時間練習了。
•你是否認為自己是跑者,即使其他人根本不跑步?
•你有跑步夢嗎?
•當你在路上開車或騎車時,會懷念跑步嗎?
•當你將運動衣著穿在身上時,即使此刻沒有在跑步,是否仍感覺精神的振奮呢?
 
以上的問題,如果有許多是的答案,那麼恭喜你,你是一位認真的跑者。其實,這個意思即是當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認真的跑者時,也表示你對待跑者的認真程度。

高調傳播跑步美好也是認真的表現

即使你不熟悉像vert、PR或VO2 max等術語,這並不代表著你對你所選擇的運動不認真。說實在,即使知道這些東西對你有什麼幫助嗎?也許有,但跑步不會因為你不知道這些酷炫的術語,或者沒有厲害的裝備而遠離你,因為你做的事情,是讓你的身體向前移動,雙腳暫離地面,感受全身動起來的暢快,這也是跑步的含意。

有些跑者,儘管規劃了滿滿的目標,每週花費超過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著各式各樣的訓練菜單,但他們依然不認為自己是一位認真的跑者。其實不必這麼嚴謹,當完成目標的時候,你可以謙虛以對,相反,你也可以為此慶賀一番,尤其是在忙碌的生活中,你還能夠持之以恆達標,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

很多人不喜高調,擔心因此而顯得自負。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跑步是你生命中重要組成的一部分,那你更應該自豪地與他人分享這份成功,包括你的家人、朋友及同事,當他們從你身上見證到這份力量時的某一天,沒有跑步的他們,便會開始想著靠自己的力量嘗試跑步。所以盡情的傳播吧!至認真的跑者們。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