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5K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Ezra Frech:「運動使我忘記殘缺,殘缺更讓我明白運動的美好!」
1
Ezra Frech:「運動使我忘記殘缺,殘缺更讓我明白運動的美好!」
2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3
單車艾客Eric Hsu: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Ezra Frech:「運動使我忘記殘缺,殘缺更讓我明白運動的美好!」

2016-10-12
人物誌 戶外運動 跑步 球類 故事

如果你在一出生時,發現左手只剩下一根手指頭,腿嚴重畸形,還要透過手術截掉左腿,把一個左腳指移植到左手。想像到這樣的畫面,你會怎樣面對你接下來的生活?光是身體上的折磨以及殘疾的外型,就會讓許多人難以接受,更別提心理上的恐懼。

可是現在,有一位10歲的小男孩真的遇到了這個情況,但他卻靠著自己的努力、靠著強大的內心,用「運動」的方式為自己增添更精彩的生活!

Ezra Frech ©twitter

“我天生就是這的樣子,我也無法改變這個現實,而當我每次運動的時候,我不覺得自己和其他人有什麼不同。此時,我完全不會去想起他事情,我會全神貫注在球場上。“對於自己的選擇,10歲的Ezra 是這麼解釋的。

Ezra:“如果我一天不運動,我會覺得我全身不對勁,我覺得運動是當我感到難過、孤單,或是其他負面情緒時的唯一宣洩出口。”

Ezra 他會參加他能夠參加的所有體育運動,像是:籃球、足球、橄欖球、跑步。為了能夠完成其他人可以輕鬆做到的動作,他要付出幾十倍的努力,好強的他並不願意和同年紀的孩子說起自己的痛苦。

Ezra Frech ©gettyimages.ie

Ezra 從小就是 NBA 洛杉磯湖人隊 (LA Lakers) 的球迷,當年在湖人隊的Pau Gasol,是Ezra 最愛的球星。在他一歲時,第一個接觸的運動就是籃球,他的運球以及傳球不輸給一般正常的小孩。只要ㄧ提到NBA,Ezra 便能很快地將球員的名字倒背如流。在美國 ABC 電視台安排下,他在4歲時與他的偶像Gasol 見面,讓他興奮不已。在每天辛苦努力的成果就是能讓Ezra 可以完成那些我們認為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動作。像是:胯下運球、轉身過人、帶球上籃。如果Ezra 不用受這些殘疾的折磨,他會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運動員。

Ezra:“我喜歡競爭,我喜歡這種感覺,我喜歡在壓力下的刺激感,當我站上球場,我的思維會變成比賽模式,這會讓我覺得我身體裡有火焰在燃燒,但是當我每走一步,心裡都非常擔心,因為裝著義肢走了一整天,我的身體必須承受很大的壓力,每天晚上,強烈的疼痛都會讓我痛不欲生。”

Ezra與Pau Gasol ©LinkedIn

但是,面對著自己身體的殘缺,他沒有抱怨也沒有像身體妥協。在他的眼裡看到的是更多是自己所擁有的東西。Ezra :“我有很美好的人生、有最棒的家人,還有一雙很棒的腿,我真的很慶幸我的人生中充滿了這麼多美好的人和事物。”

談到自己的現況,Ezra 的話語中充滿了滿滿的正面能量:“人的一生本來就充滿著挑戰,而我的人生路上有一面小小的牆擋住了我,但是只要我不斷踢球、上籃、奔跑,我就感受不到那面牆的存在。運動使我忘記了我的缺陷,我的缺陷更讓我明白了運動的美好,我會對自己充滿自信,堅強面對人生。”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2017-08-22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跑步話題

2017年台北世大運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星光熠熠,由短跑名將布瑞爾(Leroy Burrell)與傳奇選手劉易士(Carl Lewis)帶隊,以休士頓大學學生為主力組隊參賽,今天記者會上,布瑞爾喊出,相信選手實力,至少能為美國隊拿下十面獎牌。

美國田徑代表隊今天早上在台北田徑場進行首日練習,再由總教練布瑞爾、教練劉易士帶領其中3名選手阿爾曼(Valarie Allman)、小布瑞爾(Cameron Burrell)與瑞吉(Reggie Jaeger)出席媒體記者會。

奧運名將帶隊 美國田徑隊力拚十面獎牌

曾多次以選手身分參與奧運的布瑞爾與劉易士,都對此次台北世大運開幕典禮讚不絕口,布瑞爾透露,去年九月他們開始關注這項賽事,劉易士堅持一定要組隊參賽,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參與世大運能夠與各國選手競爭、接觸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國際盛會。

奧運史上奪下九面金牌的劉易士也說,參加世大運對於學生選手而言,就像事先參與奧運一樣,是非常寶貴的經驗,此次美國田徑代表隊成員年齡介於18歲至20多歲,由20多位休士頓大學學生與其他學校共同組隊參賽。

兩位教練在美國都有帶領田徑學生社團。劉易士認為,在代表隊就像個大家庭,教練與選手的關係就像父母與孩子,當選手有好成績,教練們替他們開心,有困難也一同承擔。他們希望,選手們此次來台參賽,不只帶來好成績,更能體驗不同國家的文化。

就讀史丹佛大學的阿爾曼,代表參加鐵餅項目,她笑說,自己兩年前參加過韓國光州世大運以及今年倫敦田徑世錦賽,每個賽事都有不同意義,像世大運這樣的綜合賽事,可以看見不同運動項目,學生選手們能聚集在一起,與各國選手交朋友,對於選手而言非常有幫助。

來自肯特州立大學的瑞吉則稱讚,對於台北世大運開幕相當印象深刻,將台灣文化呈現地淋漓盡致。他認為,在世大運可以跟各國精英運動員競賽交流,另外「身為一個旅客我很興奮可以多嚐嚐台灣美食。」他笑說,要拍下這裡吃到的食物、見過的風景,在網路上跟朋友們分享台灣的好。

劉易士也說,自己過去到許多國家參賽,他下定決心,每次出國比賽都要認真體驗當地文化、嚐當地美食,因此到每個國家都相當珍惜;他也告訴隊上選手,要讓台灣透過比賽認識最棒的美國文化,並在世界各國面前表現美國最棒的一面;不只為國家爭取最佳的成績,更得為田徑界作出貢獻。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單車艾客Eric Hsu: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2016-08-02
故事單車專訪戶外運動人物誌

從帶動小摺熱,擴展到假日騎公路車出沒於各大山道,Eric Hsu所屬的山羚羊SNY cycling team,是個相當重視家庭的車隊。但所謂的「重視家庭」並非攜家帶眷來騎單車,而是在每個週末裡僅規劃半天的行程,其他時間都留給家人;騎車時,小心不要受傷,因為若要長期養傷,會對家庭造成很大的影響;騎車後,最好帶伴手禮回家;回到家不能打瞌睡,就算硬撐也要醒著陪伴家人。總之,心中要有家,不能棄家於不顧;唯有在家人的支持下,才有可能長期持續參加騎車活動。

單車艾客Eric Hsu

帶動小摺熱潮 重視家庭生活

Eric表示,他們都是相約在某處一起出發騎向某座山的山頂,例如汐止五指山、九份不厭亭等,到達目的地後就解散,回程各自騎最短的回家路線。有趣的是,每次到中午11點左右,大家的手機就會輪流響起,傳來家人的呼喚:「爸爸,你什麼時候要回來?」就算離家還有幾十公里,車友們都會回答:「快了快了,等我一下。你們中午想吃什麼?我買回去。」然後撐著疲累的身體,加速騎車回家。

Eric可說是當年帶動小摺熱風潮的先驅之一。他說,當時從事設計師工作,作息經常日夜顛倒,身體自然也不好,而有了運動健身的想法。他們想到單車可以上捷運,又發現小摺攜帶起來很方便,便開始帶著小摺坐大眾交通工具到各地騎車。他們甚至到迪化街訂作小摺的布套,把它當成行李帶著走。當時的社群約有1000人。

騎車聯繫緊密感情 環島祈福為車友集氣

騎車騎久了,他們開始覺得騎車是件好玩的事,對於性能也越來越挑剔,紛紛棄小摺,改騎公路車。目前車隊約有100多人,都是從2007年一起騎小摺到現在,感情非常好。

山羚羊車隊每年會舉辦五、六個大型騎車活動,例如,從太魯閣爬上武嶺的「東進武嶺」已舉辦三年;還有避開危險的蘇花公路,從七星潭附近的奇萊鼻燈塔騎到墾丁鵝鑾鼻燈塔的「東雙塔」等。2015年,因為車隊裡有幾位車友遭遇年輕家人意外過世的變故,特別規劃環島祈福活動,找了全台9座知名廟宇,要把車友們的祈願與祝福拿到廟裡過香爐;由於每個人的假期有限,因此他們將以廟宇為集合及解散點,接力完成這條環島路線。

環島的意義是在於風景 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Eric偏好邊騎車邊看風景,相較台灣的東西兩岸,他認為西岸適合停留玩耍,而東岸適合騎車看風景。他最喜歡J形環島路線,從高雄出發,騎台26省道、200縣道、台9省道到台東,再往北騎到花蓮。他說,有些人花三天騎車環島,沿途不斷趕路,無暇欣賞風景,只看到自己的腳和便利商店,最後雖然證明了自己的體力很好,卻沒有什麼意義。

對Eric來說,騎車也是修行,因為一路上不全然是平坦大道,總會遇到上下坡。每當遇到上坡道,就必須選擇要繼續騎或是放棄。但是,就算是再陡的坡道,就算踩不動了,下車用牽的也能往前進,不知不覺增強了勇於挑戰的毅力。在工作中遇到瓶頸時,他就會想:「只是一個上坡而已,總會到達目的地的;但要是站在原地哭,就絕對到不了。」此外,在每個時間點也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因此騎車是沒有終點的修行。

改變思考 接納更多可能

想要加入山羚羊車隊,必須要有車隊成員牽線;若想要擁有車隊的車衣,則必須出席兩次,並想辦法讓大家認識才行。原本車隊成員以男性為主,最近開始有幾位女生加入。由於體力上的差異,他們為了配合女車友,騎速變慢了,停留的休息點也與以往不同,甚至路線也會在女車友的建議下有所改變。Eric說,這也讓他們換種角度來看待騎車這件事:拚命騎也不是方法,工作都那麼拚命了,騎車時應該放鬆點才對。

針對新手,Eric提醒,單車是很私人的,包括座椅的高度、握把的角度等等,全都因人而異。若想要挑戰長程路線,一定要依照自己的身材來挑選單車,買了單車之後,甚至還要配合最近的體型變化或當天的身體狀況做調整。若是勉強自己的身體去配合車子,很容易受傷。

撰文/洪禎璐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5K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