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PUMA XO聯名系列 文藝復興跨界街頭潮流
1
PUMA XO聯名系列 文藝復興跨界街頭潮流
2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累積13金14銀4銅
3
科技為運動喝采──科技部以多元成果展現對國家運動員的應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XO聯名系列 文藝復興跨界街頭潮流

2018-05-30
配備館 綜合 PUMA 運動時尚 鞋子 穿搭指南

致力追求最快速的運動品牌 PUMA 與其全球品牌大使威肯 (The Weeknd) 自2017 年合作推出 PUMA XO 聯名系列,搶眼時尚單品襲捲街頭潮流圈,吸引全球眾多潮流媒體關注,無論是威肯粉絲、球鞋迷、時尚媒體、或是潮流名人等,都深陷於西洋潮流狂人的時尚之作。乘著大家對 PUMA XO 的高度期待,今年夏天再度以堪稱神級聯名時尚單品強勢回歸,全新商品以「精粹文藝復興」為主題,靈感來自於現代街頭與文藝復興兩大跨世代藝術碰撞出的精采火花,並取其精隨轉化為出色設計單品,其中尤以經典 PUMA XO Parallel 靴款的全新經典黑白配色最為吸睛,再次震撼運動時尚街頭。

PUMA XO聯名系列 文藝復興跨界街頭潮流

全新 PUMA XO 聯名系列完美地將運動機能概念融入街頭潮流意象,自信優美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威肯(The Weeknd)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經歷,融合豐富的色彩、優質面料、與工藝技術,衍伸出令人驚艷的東方與西方文化融合之作。全新 PUMA XO 系列以「精粹文藝復興」為主題,並與世界知名 MV 導演 Warren Fu 攜手,Warren Fu 身兼插畫家與視覺設計師等多重身份,設計產出原創性濃厚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圖像,包含老舊文稿與出色的圖騰,結合過去與現代經典以成就永恆,完美演繹街頭潮流與運動美學交錯碰撞出的時尚火花。

PUMA XO

PUMA XO 經典靴款 Parallel 取自軍風裝備為靈感,本季採用純黑鞋面以皮革拼接製成,堆疊式橡膠鞋底刻紋獨特有型,十足彰顯當代厚底鞋履時尚,鞋側刻劃上麂皮純白 PUMA 經典彎刀標誌,鞋舌壓印上 XO 品牌圖騰,延續以往低調俐落的超現代時尚設計。除了服飾及鞋款外,本季也同步推出造型帽款及後背包、斜背包等配件,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穿搭新選擇。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累積13金14銀4銅

2019-03-19
新聞綜合話題

中華台北特奧代表團傳來傑出的戰報,競速輪滑300公尺吳靜鳳一金、張文雅、吳佳宏各得一銀,200公尺雙人接力賽共一金二銀;保齡球隊單人賽周噫敏、郭優各下一金,胡雅凡、黃鈺儒各得銅牌;融合滾球隊潘建宏、李東東個人賽各得金牌;桌球隊單打宋雅雯、吳宜璉各得銀牌,溫凱君銅牌;田徑200公尺董政杰銀牌,鉛球陳芷妤銀牌。截至當地時間3月17日止,我代表團累積獎牌數總計13金14銀4銅。

融合滾球對周季緯接受Humans of New York專訪,結束後記者挑戰這位金牌國手最拿手的腕力!

這次我國代表團中,有幾位是曾參加世界賽的運動員,但更多是第一次參賽的運動員。每個人一開始,都是先接觸一個自己有點會、有點興趣的運動,然後一次一次練習,接著有機會參加比賽,經過全國選拔賽、 四階段賽前集訓,最後站在世界舞台,勇敢展現自己最好、最厲害的那一面。融合滾球隊周季緯,來自雲林的虎尾農工,一年前完全無法想像一年後的今天能在世界賽拿金牌,甚至接受國內外媒體的採訪;還有桌球隊吳宜璉,今天在循環賽時與對手比數僵持不下,讓場邊加油的教育部體育署葉丁鵬主秘、代表團黃敏惠理事長、桌球隊謝順榮領隊,不禁熱切大喊「加油」、「穩住」、「你可以的」。這二位運動員都是第一次參加世界賽,完賽後接受採訪,在鏡頭前害羞靦腆,但他們的確在特奧舞台上大放異彩,翻轉自己的人生,相信接下來他們的故事將會激勵更多特奧運動員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吳宜璉在場上面對膠著局面,仍然沉著應戰,最後單打賽榮獲銀牌。

賽會時間已經經過一半了,有些運動員已經完賽,有些仍在循環賽中奮戰。我代表團運動員除了努力自己的競賽項目,也互相到彼此賽場加油,賽事中學習忍耐比賽的高壓,賽場上也培養溫暖的友誼。看見外國隊伍的熱情,這二天我團的運動員也逐漸放開了,笑容的角度更大了,牙齒露出的顆數更多了,眼中閃耀的光芒更亮了,就像要把這股生命改變的喜悅感染給周遭的人似的,令人感動。請大家繼續為運動員們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科技為運動喝采──科技部以多元成果展現對國家運動員的應援

2017-09-30
新聞話題綜合

為了向2017世大運台灣運動英雄致敬,並透過運動科研成果呈現運動菁英們訓練的秘訣,科技部於今(30)日舉辦「科技為運動喝采」展示及座談活動,部長陳良基特別邀請許淑淨、郭婞淳、鄭兆村、許凱貴、蘇佳恩、王維琳、陳奎儒、雷千瑩、莊佳佳、王翊澤、馮勝賢及朱木炎等數十位菁英國手們同聚座談,除了聽取國手們對科技研發的意見,並強調未來將持續強化投入運動科研的資源,讓科技的研發能量成為台灣運動競技表現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科技部舉辦運動科研成果展暨研討會為運動喝采。

科技部近年來對於推動體育運動學領域發展不遺餘力,在運動科研成果的表現也有相當亮眼的成績,本次的展示特別推出「運動科學-卓越競技」、「運動產業-幸福經濟」、「全民運動-樂活人生」等三個面向:

一、運動科學-卓越競技

競技運動與科學是密不可分的,透過系統化的運動科學介入以技術診斷了解動作的形成;血液分析監控訓練強度;心理素質能維持較高的競技狀態…等,提供較有效率的運動訓練,同時兼具提升競技運動表現及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如何藉由科技創新的元素轉譯至競技運動仍是當前各國運動科學專家研究之首要課題,例如:利用技術診斷進行動作修正;減少運動傷害及增進運動表現的機能運動服裝;透過感測科技運用監控運動強度及創新訓練系統建構多元化訓練處方等,皆是希望結合新世代的科技產品與競技運動,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透過科學研發更佳營養補給為選手備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與知名羽球品牌Victor合作研發智慧型球鞋。

就如羽球運動本身十分強調移位之速度與敏捷性,羽球選手必須具有快速且多方向性的移位技巧,台灣師大之研究團隊與本土羽球品牌Victor執行科技部產學計畫開發功能性羽球鞋,再度提升運動鞋扮演之功能。針對羽球的運動特性進行解析,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研究為理論背景,作為功能性開發設計之依據,結合目前現有的材料與生產技術,開發設計更具效率、減低運動傷害及增加運動表現的功能性羽球鞋,以提供羽球選手於大量之下肢負荷運動過程中兼顧表現提升與傷害防治考量之羽球鞋,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協助世大運羽球男子單打王子維與女子單打戴資穎順利摘金。也透過運動生物力學系列研究,也成功開發慢跑鞋,成為中華奧會國家代表隊指定用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團隊獻上智慧型球鞋給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試穿。
陳部長試穿智慧型球鞋試揮拍。

此外,舉重一直是國際賽事的重點奪牌項目,今年世大運台灣更是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下兩面金牌,讓舉重項目受到更多注目,因為舉重不受體型限制,也依照體重分比賽量級,是非常適合台灣的運動重點項目。近年來運動科學領域蓬勃發展,克服了實驗室動作分析系統的缺點,不受到使用場地儀器空間的限制,測試儀器的可攜帶性提高,同時也結合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使用,在進行訓練或測試之後可以馬上給予教練或選手直接的回饋,並監控抓舉與挺舉過程中所發生的一舉一動,也提供影像的即時判讀,同時再分析相關參數,例如水平方向位移、最大高度、接槓位置、垂直速度等,判斷所有抓舉與挺舉過程中槓鈴上會產生的所有特徵,與教練及選手進行溝通討論,觀察選手的表現再給予不同的技術指導。運動科學的中介,讓舉重訓練可以獲得量化,更能提高訓練的效益,也可以減少運動傷害的發生。

運動科研強化選手競技表現。
射箭國手雷千瑩示範科學訓練成果。

二、運動產業-幸福經濟

運動產業在台灣雖屬近年因運動風潮而竄起的產業,但在台灣經濟發展結構上亦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以21世紀以來運動產業占世界各國GDP的比例在1.13%~8.00%之間,全球運動產業的年產值已超過5仟億美元;廣義的全球體育運動產業年產值達7,000億美元,美國一年的運動產值就達4,984億美元,占全年GDP2.6%(如附圖)。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估計,全球運動產業未來3年產值成長率將超過6%,是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1%的兩倍。運動產業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火車頭的產業,運動相關的新創事業也正在萌芽,進而平台化,未來可以繼續開創下一波產業機會。

另外,運動營養增補產品的種類包括蛋白質、胺基酸、肌酸、鐵、綜合維生素、乳酸菌及礦物質等相當多元,這些運動增補品對於運動員除了給予能量補給外,更能降低疲勞、增加瘦體組織及肌力、減少體脂肪、改變體重、促進有氧能力及促進運動表現等,而全球產值運動營養增補產品市場銷售額從2013年的300億美元,預估2020年成長至525億美元。因此,對於運動產業全球市場的大餅,台灣更要積極努力搶進,占有舉足輕重的關鍵席,未來期待體育運動科學團隊能夠積極研究並將研究成果產業化。

亞洲VS.美國運動產業規模 經濟日報/提供

三、全民運動-樂活人生

如何藉由身體適能提升促進全民健康,如何採用實證的運動科學證據建立正確而有效的運動處方,皆是非常重要的。科技部在體育運動學有關全民健康議題的研究,有相當良好的成果,這不僅對我國社會大眾健康提升有很大的助益,也可以進一步提供衛福部及教育部在政策擬定或推動業務的參考。

郭婞淳示範使用身體組成分析儀器。

舉例而言: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中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退化與失智症問題將是重要的課題,有氧運動能提升心肺適能,肌力運動能增加肌肉力量,這已是為一般大眾所知的,但這兩種運動對大腦認知功能的提升是否有不同效果,從體育運動學的相關計畫研究發現,事實上,這兩種運動模式是會產生不同的神經認知與血液生化指標效果,進而對中老年人不同的認知障礙產生特殊的助益,而屬於球類項目的開放式運動,和跑步游泳有關的封閉式運動對大腦各腦區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同樣地,中老年婦女最關心的骨質疏鬆症問題,高衝擊式的跑步跳躍運動,和有氧但低衝擊的游泳運動,對骨頭品質也是會產生相當不同的效果。

有關兒童方面,過去研究發現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兒童在抑制性控制上有很大的問題,他們無法克制自己好動與衝動的行為,藉由運動科學相關研究發現,運動介入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候群和自閉症學童,會因運動處方內容有效改善動作技巧、人際關係與溝通等能力,在程度上有相當明顯的差異。

整體而言,運動是一種預防醫學,雖然社會大眾知道運動是一種促進健康最有效的方式,台灣運動人口也越來越多,但如何藉由正確而有效的運動方式來提升身體適能,進而達到全民健康的真正目標,需要更多深入的實證性研究加以釐清,未來科技部在體育運動學的全民健康研究方面,將為我國民眾建立更多正確而有效的「運動處方」,除了提升身體適能達到全民健康,更能為我國降低龐大的醫療成本。

研討會實況。
科技部陳部長與菁英國手座談。

資料提供/科技部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