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1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2
World Gym Online線上影音平台
不出門也能運動!World Gym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出專業的健身教學APP
3
運動訓練後只補充蛋白質
重量訓練後只狂補充大量蛋白質並不會讓肌肉更快速成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2018-06-15
知識庫 健身 觀念 下半身肌群 臀部肌群

「深蹲」這個動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姿勢,你可以看到嬰兒或是小孩他們在做蹲下這個動作時,就很自然而然的張開雙腿做出標準姿勢,那為何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卻要開始學習如何「深蹲」?因為,人類會隨著年紀增長骨頭與關節之間的連動性變差,再加上常時間的一些不良姿勢導致肌肉遺忘了這個動作。因此,在這篇將針對想要開始學習深蹲的初學者,或已經開始深蹲確遇到很多問題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做好徒手深蹲這個動作,讓你在健身的路上走的更順利。

「深蹲」這個動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姿勢。 ©girlsgonestrong.com

深蹲其實是一個看似簡單確又暗藏著很多細節的動作,因為這個動作將牽動身上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肌肉,所以我們必須要先從最基礎的徒手深蹲訓練基本姿勢,唯有將基本功做好做扎實,才能讓接下來的訓練課程與動作項目更加順利安全,現在就讓我們好好仔細的閱讀下去吧!

 要訣  1 腳掌重心
把腳底翻過來,你會發現有三個最突出的球狀物會直接接觸地板。深蹲時,整個身體重心要平均分布在腳掌這三個點上,腳趾則輕貼地面不會完全離開地板,但也不需要用力往下摳(如果會的話,代表你的重心太前面了可以稍微往後移動重心,直到腳趾可以略微離開地板而不至於跌倒),所以,一個穩定的深蹲動作裡腳掌這三個點都不會離開地面。

一個穩定的深蹲動作裡,腳掌這三個點都不會離開地面。

 要訣  2 腳踝
深蹲還不夠熟練時,重心會隨著下蹲的高度變化在腳掌上跑來跑去,使得腳踝可能會往內或往外(絕大多數往內),連帶造成往上的所有關節排列出現問題(想像地基不穩時,房子就東倒西歪)。因此,正確的深蹲必須確保動作全程腳踝保持中立。

正確的深蹲必須確保動作全程腳踝保持中立。

 要訣  3 膝蓋與站距
每個人適合的站距會稍有不同。雖然「兩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是很常聽到的深蹲站距指導,但絕大多數人很難在這個站距下維持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以及脊椎中立,多數人適合的站距會是比肩膀寬、腳尖略微朝外的自然站姿,你可以先從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開始嘗試,並且逐步調整直到找到一個最舒服、能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且脊椎維持中立的站距,那就是最適合你的站距,下面是深蹲的三種站距,其中「中站距」適合多數人。
 
不管採取怎樣的站距,膝蓋在蹲下彎曲時都必須沿著腳尖的方向移動(第二與第三腳趾的方向),因為膝蓋是個樞紐關節只能在同一個面上活動,如果往其他方向折會造成關節的壓力與其他傷害。

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且脊椎維持中立的站距,那就是最適合你的站距。

 要訣  4 脊椎與骨盆
雖然深蹲是練腿的動作,但是脊椎與骨盆的排列會影響到髖關節的位置與周圍的肌肉(臀大肌、腿後肌群、股四頭肌,都是深蹲最主要的肌肉),再加上負重深蹲時,重量都是在上半身,會額外給脊椎壓力。為了讓背部肌群維持出力,脊椎必須在深蹲時「盡量」全程維持一直線,讓這個額外壓力由背部肌肉吸收,而不是脊椎本身。

為了讓背部肌群維持出力,脊椎必須在深蹲時「盡量」全程維持一直線。左圖為脊椎中立,下背自然弧度約1~3隻手指寬度。

 要訣  5 肩膀與肩胛骨
深蹲時上半身姿勢良好,主要是靠脊椎附近的肌肉群幫忙,但是我們上半身有個很特別的結構叫做「肩帶」,主要由鎮骨與肩胛骨構成,像披肩一樣罩著肩膀一圈,當我們有意識地做出「胸口往上提起,肩膀往下壓」的動作時,這塊肌肉會收縮幫助我們穩定上半身讓脊椎保持直立。
 
要注意的是,「胸口往上提起」的動作和「肚子往前凸」是不一樣的,前者會讓你感覺挺胸、上背部的肌肉出力與腹部略微用力,但後者會讓你感覺下背部用力、腰部往前突以及肚子放鬆,這樣反而讓整個脊椎變比較不穩定。

要注意的是「胸口往上提起」的動作和「肚子往前凸」是不一樣的。

 要訣  6 呼吸節奏
建議以負重多寡來判斷深蹲時的呼吸方式。重量較輕的時候(徒手深蹲或可以做到10下以上),可以保持自然呼吸或是蹲下全程均勻吸氣站起過程均勻吐氣。重量較重時(10下以內力竭),建議吸飽氣後全程憋氣動作完成後站定再把氣吐掉。憋氣時由於體腔內部壓力上升,初學者、運動經驗少及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可能會頭暈,可以先將重量放輕直到不會頭暈且能動作正確地重複做10次以上再增加重量。

總結

綜合以上的各種深蹲的步驟與細節,可以總結出找到正確深蹲姿勢的流程!

深蹲六大要訣,你都學起來了嗎?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健美女大生著作《健身從深蹲開始 10 大深蹲重訓全圖解》一書。

本書特色 
深蹲是塑身、減重、重訓之王
臀緊實,腿有力,膝蓋強健
做這個就夠了!

「深蹲」關鍵字網路搜尋第一名的健身教練
10大深蹲重訓全圖解

減重、減脂、增肌、維持健康基礎有效的動作=深蹲
把深蹲學好練好,所有健身動作輕鬆上手
游泳、跑步、打球、爬山……帶你上山下海,運動場叱吒風雲

專業教練健美女大生為健身初學者量身打造:
拆解步驟與細節,做正確不會痛的深蹲
找到適合自己的深蹲站距與範圍
維持健康、增肌、減脂,該怎麼練
安排會進步、符合身體強度的練習課表
享受新手甜蜜期,穩定打好進階的基礎
破除人云亦云的迷思,傳授良好的運動觀念
從初階到進階,從徒手到負重
提升體能與體態,打造你夢想的好身材、好肌力

基本知識 x 學習步驟 x 練習課表 x 訓練計畫 x 動作詳解 = 正確健身觀念一次學會
 
• 更多商周出版《健身從深蹲開始 10 大深蹲重訓全圖解》一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出門也能運動!World Gym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出專業的健身教學APP

2022-07-06
健身菜單伸展重量訓練新聞徒手訓練瑜伽動作有氧運動健身話題

在疫情未平緩之下,你不敢去健身房運動嗎?全台第一大健身品牌─世界健身俱樂部,今天宣佈「World Gym Online線上影音平台」正式上線,持續用專業、優質的教學內容,服務愛運動的你。

World Gym Online線上影音平台
不出門也能運動!World Gym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推出專業的健身教學APP

超越25萬下載量

World Gym整合線下與線上資源,以健身房經營經驗以及會員課程偏好,精準規劃,打造最專業的健身教學APP。無論你是否為World Gym會員,只要下載World Gym APP、完成註冊,就能登入選取課程,開始訓練。課程規劃6大主題,包括:「重訓、有氧、瑜珈及冥想、伸展、訓練營、實況團課」,讓會員隨時隨地,跟著專業師資動起來。World Gym APP目前已突破25萬下載數量,榮登APP Store健康與健身類下載排行第一名!

World Gym Online
World Gym整合線下與線上資源,於今日正式宣布專業健身影音平台上線。

6大課程200支影片

World Gym Online以6大分類課程、超過200支影片,在每星期都會推出新課程更新;且不同於市面上其他影音平台,可隨選5分鐘至30分鐘的影片長度,多種運動時間、讓你自由選擇,還能自建待播清單,依照每位會員的訓練強度,隨時重播、暫停或調整;同時,可以結合運動科技裝置MYZONE-Switch,於上課過程中透過數據顯示、監控努力程度。

「全台唯一」專屬訓練計畫

世界健身俱樂部台灣區總裁柯約翰,記者會中特別提及,「World Gym 是全台第一家實體健身房,整合線下及線上資源,開發經營數位影音平台,功能強大、服務完整。World Gym Online擁有『全台唯一』的訓練計劃功能,即專業教官為你量身打造2至5週的訓練計畫」;無論是上半身/下半身訓練,或是虐腹或核心組合等,所有線上課程的創新編排,都要讓會員居家健身,依個人需求選擇,燃燒滿滿的卡路里!成為World Gym會員,下載、就可以觀賞免費教學影片;訂閱影音會員,全方位教學素材、一次滿足。

World Gym Online正式上線, World Gym除了邀請教育部體育署蒞臨指導,更特別邀請品牌最佳盟友─喬山健康科技與會,因著共創台灣運動健身產業榮景,與提供卓越優質數位內容的初衷一致,喬山健康科技持續支援高規格攝影棚和製播團隊,傾力分享硬體資源。兩大領導品牌整合軟硬體優勢,卻也各擁獨創數位內容差異化,World Gym Online透過手機下載APP、並可投影至電視,利用不同裝置、作出了市場區隔,讓服務更進階。

精挑教練群擁有專業與顏值

最專業的健身教學APP,更不能少了專業教練群,透過World Gym百萬健身之星活動海選,第一季精挑20組高顏值,同時擁有專業證照和豐富教學經驗的有氧老師和教練。

World Gym Online正式上線後,也將持續徵選優秀人才,並採取每一季、淘汰賽的方式,累積教學影片點閱率、觀看時數等,評選師資晉級;會員除了透過影音平台,自主訓練,也能透過最紮實的身體力行,支持自己所喜愛的專業師資。

非會員享30天免費體驗

想知道更多World Gym Online的豐富資訊和精彩課程嗎?線上影音平台採會員訂閱制,現在下載World Gym APP,World Gym會員可享有90天免費影音體驗,非會員30天免費體驗,全台No.1健身教學平台,線上等你一起飆網運動。

Google Play

App Store

資料提供/World Gym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重量訓練後只狂補充大量蛋白質並不會讓肌肉更快速成長!

2020-10-28
運動營養運動補給飲食方式重量訓練健身話題增肌

大家都知道蛋白質對於肌肉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然而,在運動訓練過後只補充大量蛋白質就可以嗎?其實,與單純攝取碳水化合物相比,結合部分蛋白質(每小時0.2–0.4克/公斤)與較少量碳水化合物(每小時0.8克/公斤)的餐點,已被證明具有同等或更有效促進糖原恢復的作用。

運動訓練後只補充蛋白質
重量訓練後只狂補充大量蛋白質並不會讓肌肉更快速成長!

這是因為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刺激了更大的胰島素輸出,進而加速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胺基酸被肌肉細胞吸收,進而促成的糖原和蛋白質的合成,並鈍化運動後皮質醇的升高。皮質醇會抑制蛋白質合成速率,並刺激蛋白質分解代謝,攝取蛋白質可以刺激肌肉合成,抑制蛋白質分解並促進阻力各耐力運動後肌肉中的正蛋白質平衡。

耐力型運動

最早證明運動後攝取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飲料的優點,來自1992年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進行的一份研究。他們發現,與僅含碳水化合物的飲料相比,含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飲料(112克碳水化合物,40克蛋白質),使糖原儲存量增加了38%。隨後的其他研究也注意到類似的結果。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測量2.5個小時劇烈騎行的自行車手在運動後4小時後補充碳水化合物飲料(80克碳水化合物,6克脂肪),與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混合飲料(80克碳水化合物,28克蛋白質,6克脂肪)的差異,後者呈現更高的肌肉糖原水平。

耐力型的運動該怎麼補充
耐力型運動採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飲料,可以減少運動後的肌肉損傷和肌肉酸痛。

巴斯大學和拉夫堡大學研究人員進行一項聯合研究,與喝碳水化合物的飲料相比,飲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飲料後在後續運動表現要好得多。參與實驗的跑者經過4個小時的恢復期後,能夠跑更長的時間,在此期間他們每小時攝取了含有0.8克碳水化合物和0.3克蛋白質/公斤的飲料。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研究人員發現,在高強度騎行後的2小時攝取碳水化合物,與攝取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混合物的騎行者相比,後者不僅改善了第二天的耐力表現,還比只攝取單一碳水化合物的那些車手能夠多騎行63.5 分鐘。詹姆斯.麥迪遜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飲料還可以減少運動後的肌肉損傷和肌肉酸痛。

肌力型訓練

與單獨攝取碳水化合物相比,在肌力訓練後食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也可以提高恢復能力和肌肉蛋白質合成(MPS)。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的研究人員指出,含有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質和胺基酸混合物的補給飲料後,與提供相同熱量但僅含碳水化合物的飲料相比,運動員反應出來的蛋白質儲量水平更高。

肌力型運動的補給方法
肌力訓練後食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可以提高恢復能力和肌肉蛋白質合成效率。

據紐約伊薩卡學院的研究人員稱,與純碳水化合物飲料或安慰劑相比,肌力訓練運動後立即食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更能促進肌肉組織生長,以及加速糖原補給。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提供舉重運動員在運動後飲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又於隨後的24小時內量測,發現他們有更高的合成代謝激素(例如睾固酮激素)和較低水平的分解激素(例如皮質醇)。

加拿大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實驗參與者,在肌力訓練後,攝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能夠增加肌肉蛋白質的吸收。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一項研究綜述得出結論:肌力訓練運動後飲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飲料有助於增加糖原存儲,刺激蛋白質合成並抑制蛋白質分解。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