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1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2
打造鐵人泳者結實上半身的5組訓練動作
3
大雨澆不熄熱情 2017草根盃公園健身大賽圓滿落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初學者要做好深蹲的6大基本要訣

2018-06-15
知識庫 健身 觀念 下半身肌群 臀部肌群

「深蹲」這個動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姿勢,你可以看到嬰兒或是小孩他們在做蹲下這個動作時,就很自然而然的張開雙腿做出標準姿勢,那為何我們隨著年紀增長卻要開始學習如何「深蹲」?因為,人類會隨著年紀增長骨頭與關節之間的連動性變差,再加上常時間的一些不良姿勢導致肌肉遺忘了這個動作。因此,在這篇將針對想要開始學習深蹲的初學者,或已經開始深蹲確遇到很多問題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做好徒手深蹲這個動作,讓你在健身的路上走的更順利。

「深蹲」這個動作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姿勢。 ©girlsgonestrong.com

深蹲其實是一個看似簡單確又暗藏著很多細節的動作,因為這個動作將牽動身上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肌肉,所以我們必須要先從最基礎的徒手深蹲訓練基本姿勢,唯有將基本功做好做扎實,才能讓接下來的訓練課程與動作項目更加順利安全,現在就讓我們好好仔細的閱讀下去吧!

 要訣  1 腳掌重心
把腳底翻過來,你會發現有三個最突出的球狀物會直接接觸地板。深蹲時,整個身體重心要平均分布在腳掌這三個點上,腳趾則輕貼地面不會完全離開地板,但也不需要用力往下摳(如果會的話,代表你的重心太前面了可以稍微往後移動重心,直到腳趾可以略微離開地板而不至於跌倒),所以,一個穩定的深蹲動作裡腳掌這三個點都不會離開地面。

一個穩定的深蹲動作裡,腳掌這三個點都不會離開地面。

 要訣  2 腳踝
深蹲還不夠熟練時,重心會隨著下蹲的高度變化在腳掌上跑來跑去,使得腳踝可能會往內或往外(絕大多數往內),連帶造成往上的所有關節排列出現問題(想像地基不穩時,房子就東倒西歪)。因此,正確的深蹲必須確保動作全程腳踝保持中立。

正確的深蹲必須確保動作全程腳踝保持中立。

 要訣  3 膝蓋與站距
每個人適合的站距會稍有不同。雖然「兩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是很常聽到的深蹲站距指導,但絕大多數人很難在這個站距下維持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以及脊椎中立,多數人適合的站距會是比肩膀寬、腳尖略微朝外的自然站姿,你可以先從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開始嘗試,並且逐步調整直到找到一個最舒服、能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且脊椎維持中立的站距,那就是最適合你的站距,下面是深蹲的三種站距,其中「中站距」適合多數人。
 
不管採取怎樣的站距,膝蓋在蹲下彎曲時都必須沿著腳尖的方向移動(第二與第三腳趾的方向),因為膝蓋是個樞紐關節只能在同一個面上活動,如果往其他方向折會造成關節的壓力與其他傷害。

全程腳掌重心穩定且脊椎維持中立的站距,那就是最適合你的站距。

 要訣  4 脊椎與骨盆
雖然深蹲是練腿的動作,但是脊椎與骨盆的排列會影響到髖關節的位置與周圍的肌肉(臀大肌、腿後肌群、股四頭肌,都是深蹲最主要的肌肉),再加上負重深蹲時,重量都是在上半身,會額外給脊椎壓力。為了讓背部肌群維持出力,脊椎必須在深蹲時「盡量」全程維持一直線,讓這個額外壓力由背部肌肉吸收,而不是脊椎本身。

為了讓背部肌群維持出力,脊椎必須在深蹲時「盡量」全程維持一直線。左圖為脊椎中立,下背自然弧度約1~3隻手指寬度。

 要訣  5 肩膀與肩胛骨
深蹲時上半身姿勢良好,主要是靠脊椎附近的肌肉群幫忙,但是我們上半身有個很特別的結構叫做「肩帶」,主要由鎮骨與肩胛骨構成,像披肩一樣罩著肩膀一圈,當我們有意識地做出「胸口往上提起,肩膀往下壓」的動作時,這塊肌肉會收縮幫助我們穩定上半身讓脊椎保持直立。
 
要注意的是,「胸口往上提起」的動作和「肚子往前凸」是不一樣的,前者會讓你感覺挺胸、上背部的肌肉出力與腹部略微用力,但後者會讓你感覺下背部用力、腰部往前突以及肚子放鬆,這樣反而讓整個脊椎變比較不穩定。

要注意的是「胸口往上提起」的動作和「肚子往前凸」是不一樣的。

 要訣  6 呼吸節奏
建議以負重多寡來判斷深蹲時的呼吸方式。重量較輕的時候(徒手深蹲或可以做到10下以上),可以保持自然呼吸或是蹲下全程均勻吸氣站起過程均勻吐氣。重量較重時(10下以內力竭),建議吸飽氣後全程憋氣動作完成後站定再把氣吐掉。憋氣時由於體腔內部壓力上升,初學者、運動經驗少及有心血管問題的人可能會頭暈,可以先將重量放輕直到不會頭暈且能動作正確地重複做10次以上再增加重量。

總結

綜合以上的各種深蹲的步驟與細節,可以總結出找到正確深蹲姿勢的流程!

深蹲六大要訣,你都學起來了嗎?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商周出版,健美女大生著作《健身從深蹲開始 10 大深蹲重訓全圖解》一書。

本書特色 
深蹲是塑身、減重、重訓之王
臀緊實,腿有力,膝蓋強健
做這個就夠了!

「深蹲」關鍵字網路搜尋第一名的健身教練
10大深蹲重訓全圖解

減重、減脂、增肌、維持健康基礎有效的動作=深蹲
把深蹲學好練好,所有健身動作輕鬆上手
游泳、跑步、打球、爬山……帶你上山下海,運動場叱吒風雲

專業教練健美女大生為健身初學者量身打造:
拆解步驟與細節,做正確不會痛的深蹲
找到適合自己的深蹲站距與範圍
維持健康、增肌、減脂,該怎麼練
安排會進步、符合身體強度的練習課表
享受新手甜蜜期,穩定打好進階的基礎
破除人云亦云的迷思,傳授良好的運動觀念
從初階到進階,從徒手到負重
提升體能與體態,打造你夢想的好身材、好肌力

基本知識 x 學習步驟 x 練習課表 x 訓練計畫 x 動作詳解 = 正確健身觀念一次學會
 
• 更多商周出版《健身從深蹲開始 10 大深蹲重訓全圖解》一書資訊請點此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打造鐵人泳者結實上半身的5組訓練動作

2019-06-24
初鐵515動學堂訓練動作鐵人三項健身

結實的核心是所有運動員都必須擁有的,當有足夠的核肌群力量時,不僅能在運動過程中幫助身體平衡以及能保護脊椎外,還能改善姿勢不良以減少身體不適症狀。然而對於鐵人三項的選手來說,擁有良好的核心更為重要。

打造鐵人泳者結實上半身的5組訓練動作

棒式 Plank

棒式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對於強化核心有相當大的幫助。過程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

步驟1:俯臥姿,雙手肘撐地,雙腳與肩同寬放置地面預備。

步驟2:用肚子和腿部的肌肉將身體從地面撐起,用雙手肘和腳趾支撐身體重量並保持呼吸,維持30秒。

棒式 Plank

直腿捲曲 Straight Leg Crunch

直腿捲曲是核心運動中最簡單的動作之一,利用腹部收緊來加強核心的力量。過程中,請沿著脊椎一節節慢慢捲起、躺下,勿過快或過慢。

步驟1:雙手交叉,放頭後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預備。

步驟2:從第一節脊椎開始,一節節慢慢捲起。

步驟3:沿著脊椎一節節慢慢放下躺回地面,連續動作,做1分鐘。

直腿捲曲 Straight Leg Crunch

單腳橋式 Single Leg Bridge

單腿橋式是一個針對核心與下半身的訓練,同時它是橋式的進階版,也是穩定臀部肌群最有效又簡單的動作。

步驟1:平躺於地面,雙腳屈膝併攏預備。

步驟2:臀部夾緊往上提起,使身體呈一直線。

步驟3:右腳向前延伸,身體保持一直線。

步驟4:放下左邊骨盆,利用支撐腳的力量推起停留5~10秒。

步驟5:放下右邊骨盆,利用支撐腳的力量推起停留5~10秒,左右交替,做1分鐘。

單腳橋式 Single Leg Bridge

四肢伸展 Hip Raise And Lower

四肢伸展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利用腹部的放下和升起加上四肢的支撐力量來加強核心和手臂、雙腳的力量。

步驟1:雙手肘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步驟2:腰部慢慢向下沉至地面,停留5秒。

步驟3:腰部拱起 腰部拱起,使身體呈三角形,停留5秒,重複動作,做1分鐘。

四肢伸展 Hip Raise And Lower

伸臂屈腹 Arm Reaching Crunch

伸臂屈腹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使用核心將肩膀及上半身沿著大腿抬起,可鍛鍊腹直肌的力量。

步驟1:仰臥,雙手放置大腿上,指尖指向膝蓋方向預備。

步驟2:用核心及雙手將上半身沿著大腿抬起,停留5~10秒。

步驟3:慢慢往下回到地面,但頭不要碰到地面,重複前面動作,做1分鐘。

仰臥下壓抬腿 Leg Drop Pulls

仰臥下壓抬腿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利用雙腳的延伸和彎曲來加強腹部核心的力量。

步驟1:將雙手放於身體兩側,雙腿舉起呈垂直於地面預備。

步驟2:緩慢下降雙腿,保持膝蓋和雙腳併攏,使雙腿呈一斜線。

步驟3:雙腿慢慢收回,肚子保持收緊,重複來回,做1分鐘。

仰臥下壓抬腿 Leg Drop Pulls

資料來源/ACYIV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大雨澆不熄熱情 2017草根盃公園健身大賽圓滿落幕

2017-10-09
賽事話題街頭健身健身

第二屆草根盃公園健身大賽於10月8日在新北市板橋八德公園熱烈展開,今年賽事分為上槓組與徒手組兩個組別,吸引20多位台灣各地街頭健身好手前來參加,比賽後半雖有傾盆大雨攪局,但參賽者不減熱情,依然在雨中奮力競賽,最終上槓組由地主強者廖書緯奪冠,徒手組由知名街健達人VIC(彭羿旻)拿下第一,為本屆大賽畫下完美句點。

2017第二屆草根盃公園健身大賽,徒手組由彭羿旻奪冠,邱仁政亞軍、地主廖書緯第三。

8日下午八德公園風和日麗、涼風習習,比賽在其極富特色的健身場地進行。本次賽事移師於此,除了因為與當地「八德健身團」合作,也是看中這裡場地寬廣、有多種器材可供使用,包括高低雙槓/單槓等等,讓大家可以盡情發揮。八德公園健身場歷史悠久,有許多「阿伯」級使用者,在賽事尚未開始時還見到一位阿伯在為器材上油,可見大家都是自發性地來愛護此地的器材。

主辦單位總召陳玠言(Jeff)教練表示,會舉辦草根盃這項比賽,就是希望能推廣街頭健身這項運動,讓更多人可以來實際參與,從中學習技巧與觀念,並將之深化到自己的練習之中,向下紮根,從而讓街頭健身成為更加普及的全民運動。為此,他們不計時間心力投入,並自掏腰包籌辦這項賽事,幸好得到GYME FIT與童力體操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讓這個比賽能夠付諸實行。

草根盃賽事總召陳玠言(Jeff)說明比賽規則。

暴力上槓難度高 體力大考驗

比賽先進行暴力上槓組,比賽規則為身體從懸吊姿勢下開始,手肘伸直,上槓至手肘伸直,身體不限制任何擺動,但不允許單邊先過槓的情況產生,如果放單手或是腳碰到地板 該組嘗試就算終止。競賽時間一分鐘,暴力上槓成功次數最多者獲勝。如遇到成績相同者,體重較重者獲勝。暴力上槓考驗選手的全身肌耐力與體力,是此次三個競賽項目中最難的一項,各位選手莫不摩拳擦掌,只為在場上有最佳表現。

暴力上槓從下方將上半身提升到槓上方,同時需保持下半身挺直,需要全身的協調性與肌耐力的配合。

本屆各組採一對一PK賽進行,主辦單位將實力相近的選手兩兩配對,優勝者便可以獲得獎品,所有選手成功次數最多者則為總冠軍。暴力上槓組首先由周士博選手以18下達到高標,接下來地主隊廖書緯最後以20下奪得第一,大勝PK的VIC 17下,為賽事締造第一個高潮,接著,在連番激烈競爭之下,最後童力體操代表周鵬豪以19下拿下第二,雖然沒打破目標20下,不過也以穩健表現締造佳績。

街健達人VIC彭羿旻做起來輕鬆愉快。

徒手組雙槓撐體 考驗上身肌群

接下來進行徒手組的雙槓撐體比賽,比賽時間同樣是每項均為1分鐘,看誰能做出最多下標準動作。徒手組這組競賽的目的是在比兩項的平均表現,比較能看出選手的真正實力。雙槓撐體主要鍛鍊下胸肌、肱三頭肌與三角肌,可快速強化胸肌,是新手應該掌握的街頭健身訓鍊項目。其中兩強對決「台大真強者」邱仁政與廖書緯對決,強強激盪之下果然奏效,邱仁政做出令人振奮的81下、廖書緯則為74下,最後VIC在PK對手缺席之下締造91下驚人成績,也打破他自己去年89下記錄。

雙槓撐體考驗上身肌群。
邱仁政與廖書緯兩強對決,精采刺激。

徒手組引體向上 大雨澆不熄選手熱情

徒手組進行引體向上比賽時,突如其來的大雨打亂了節奏,眾人在雨中決定繼續進行比賽,雖然因為器材溼滑影響成績,不過參賽者終究還是完成了比賽,雨勢也在最後兩三組進行時停歇,讓大家鬆了一口氣。這個項目由張銘哲以42下拿下第一,不過因為徒手組是以兩項總和計算,因此最終是由VIC彭羿旻以總和127下(撐體91/引體向上36)奪冠,亞軍則落在兩項皆強的廖書緯,總和112下(74/38),險勝邱仁政的111下(81/30)。

大雨澆不惜選手熱情,比賽在雨中繼續進行。

高手表演 林立新與蔡褌懋小露身手

本次賽事請來街頭健身世界盃大賽台灣站冠亞軍蔡褌懋與林立新分別展技,呈現本次賽事所沒有的花式動作,令全場觀眾無不看得嘖嘖稱奇,讚嘆連連。兩大強者的現身更讓全場氣氛嗨到最高點,這些較為進階的花式動作除華麗的表演性質,對於身體的協調性和技巧也更為要求,是每位有志從事街頭健身者都想練的夢幻動作。

林立新表演花式動作。
蔡褌懋展技。

趣味競賽號召在場民眾一起來 人體國旗大絕招

主辦單位在比賽之間安排了趣味競賽,號召現場民眾參與,贏家就可以獲得精美禮物,吸引各路好手捲起袖子來參加。首先進行人體國旗比賽,由保持動作最久者勝利,果然本活動各路好手聚集,一時之間所有人都展現自己苦練多時的成果,煞是好看。第二段進行的是雙槓撐體接力賽,由參與者排成圓圈一個接一個做下去並報數,撐不下去就被淘汰,最後留下四位選手獲得大會禮品。

人體國旗競賽參與者展現苦練多時的成果。
雙槓撐體接力賽看誰撐得最久。

第二年舉辦 彰顯徒手健身精神

本屆賽事為第二年舉辦,本屆取消負重的方式,彰顯街頭徒手健身的精神,台灣地區高手、玩家雲集,甚至新加坡街頭健身社團負責人也專程來台取經,除了吸引大批民眾聚集圍觀,也引來原來就在本地健身的資深玩家們,在競賽之餘紛紛登槓展技,這些滿頭霜髮的阿伯們,做起暴力上槓等動作可是一點都不含糊,可謂前輩級人物,為本次活動增添許多傳奇性色彩。

工作人員合影。

活動在抽獎、頒獎以及合影之後圓滿結束,不過玩家們熱情絲毫未減,仍在原地暢談交流,把握機會向心目中的偶像人物請益,令人感受到街頭健身族群無私的向心力與和諧的氛圍!

地主八德健身團合影。
暴力上槓組冠軍廖書緯(中)、亞軍周鵬豪(左)與第三名周士博(右)。

地主強者廖書緯 暴力上槓奪冠

暴力上槓組別冠軍廖書緯是地主八德健身團員,已經從事健身6年時間的他最早是在軍中培養出興趣,並在假日抽空前來此地練習,後來遇到其中成員才加入,其中還曾前往澳洲打工度假兩年,曾遇到當地非常強的健身者,也深受激勵成為自己精進動力。他表示暴力上槓最重要的就是協調性,尤其是在上槓時要做到轉手的動作才能順利上去,這部份若自己練習可能無法領會而不能突破,建議有志者可以多向前輩請教轉手技巧。

暴力上槓組冠軍廖書緯。

街健達人VIC彭羿旻  徒手組無懸念掄元

近年竄紅的街頭健身達人VIC彭羿旻,近日才與台大真強者邱仁政合出街頭健身書,本日賽事中也輕鬆以總和拿下徒手組雙槓撐體加引體向上冠軍。已小有名氣的VIC表示,來參加草根盃主要是感謝與力挺主辦單位推廣街頭健身的用心,也希望發揮示範與號召的作用,讓更多人關注這項尚稱小眾的運動,之後主辦單位舉辦任何活動他也一律都會挺到底。VIC表示,這個比賽是要在一分鐘之內做出最多合格次數,這非常考驗肌耐力和心肺耐力,建議有志參加者除了練習動作之外,平時也要強化這些方面的耐力。

街頭健身達人VIC彭羿旻在徒手組兩項加總之下無懸念奪冠。

萬綠叢中一點紅 街頭健身女性嶄露頭角

本次賽事一大亮點是有兩位女性朋友參加,顯示已經有越來越多女性朋友關注並投入這項運動。中美混血的范凱婷其實已經從事這類健身運動多年,並曾參加今年的街頭健身世界盃台灣站比賽獲得美技獎。網路暱名范小凡的她常常在社群網路貼出自己從事各種訓練的照片和影片,她表示自己接觸街健約1年半,其實多半在健身房練習,「因為有冷氣」(笑)。她也會參加戶外的團練,並期許未來有更多女性朋友一起來加入這種超級熱血的運動,她是在網路上看到這些動作覺得很帥,心想「我也可以」就開始練了。

另一位女性林巧玲是現場報名的,她表示自己是受到偶像VIC的號召前來,本來是想來請教他一些事情,並在VIC的鼓勵之下報名參賽,她表示自己平常就很喜歡拉單槓,而且其實巧玲是一位消防隊員,目前在台北市服務,平時就需要做許多體能訓練,VIC對於她在引體向上的表現也大為讚譽,表示就連許多男生都做不到她的水準!

參與活動的女性朋友,左為范凱婷,右為林巧玲,中為主辦單位林芝韻。

連兩屆擔任裁判 Daway與丁香力挺草根盃

草根盃主辦單位邀來健身界知名「南瓜兄弟」的 Daway Hsu擔任裁判,他同時是人氣臉書社團「健身計畫」的發起人之一。大偉雖然多數時間致力於健美,不過對於各種運動都非常支持,也非常認同主辦者的理念,希望能夠一起將街頭健身這種運動讓更多人參與。大偉表示,這項運動還在推廣階段,他來參與主要目的也是希望激起更多熱情,讓大家在比賽時更加投入。

另一位裁判「丁香」丁俊賢2013、2014年皆曾代表台灣參加街頭健身世界盃決賽,來自台灣街頭健身元老團隊「三重幫」。他表示雖然這個比賽目的是推廣,但是他們還是要將標準把關好,不要讓大家有爭議。大偉也表示就連幾位優秀選手有做不到位的動作,他們都會扣除不會放水。在競技運動,裁判的角色就是給出標準,讓大家能在這其中盡情發揮。丁香表示自己也是選手過來,知道比賽時會有怎樣的狀況,在評分時標準會放到哪裡,這都是需要拿捏的。他也表示,人體國旗雖然對一般人來說較難,但是以趣味競賽的方式來進行,就可以用群體的力量來激勵大家一同努力達標。

草根盃兩位評審丁香(左)與Daway(右)。

撰文、責任編輯/Oliver Wu
攝影/鄧穎謙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