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3/12日上午盛大開跑,逾8千名跑者在寬廣的國道上邁開步伐,為臉部平權而跑。中華民國路跑協會與陽光基金會持續攜手做公益,陽光臉部平權活動大使任家萱Selina不只為10公里組鳴槍,更親自下場領跑3公里組賽事。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表示,「台灣每7人就有1人因外貌受到不友善對待,近來口罩解禁,許多人關心容貌焦慮的問題,我們也更應該正視臉部平權的需要,期許脫下口罩的同時,每個人都能秉持臉部平權的精神,尊重並公平對待每張不一樣的臉。」
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是全台唯一封國道跑的馬拉松,為了擴大民眾參與機會,今年續開不限年齡的3公里組別,吸引許多首跑族參與體驗。今天全台各地前來參賽的陽光選手共有130人,成員從8歲到71歲都有,希望透過賽事的參與,能將更陽光、正向的觀念帶給社會大眾,期望大家都能欣賞、尊重並平等對待每一個人。現場許多跑者踴躍捐出晶片,支持臉部平權希望工程,一同推動更友善的社會環境。
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共分馬拉松、半程馬拉松、10公里和3公里組,馬拉松組出現久違的外籍兵團,連續幾週在國內賽事頻繁出賽的肯亞選手出盡風頭,一舉囊括馬拉松組男女冠軍。男子組Jamin Ekai Ngaukon以2小時32分55秒輕鬆摘冠,女子組則由上周雙北城市馬拉松冠軍的Jemimah Wayua Musau奪得,成績2小時56分17秒。
台灣長跑好手張景敦前年參賽,因為疫情的關係沒有外籍選手,順利把冠軍留在台灣,去年小輸林秋杰屈居第二,今年在外籍選手捲土重來後再次名列亞軍的他表示,「本來想說最近這批肯亞選手在台灣應該會參賽,賽前預估能跑進前5名就不錯,還好最後還是堅持出賽,結果反而拿下意外的第2名,接下來繼續以賽代訓,穩穩把每一場比賽跑完。」
陽光臉部平權活動大使任家萱Selina睽違七年再次以跑者身份參與賽事,在完成3公里比賽後她提到,「很開心和大家一起為臉部平權而跑,跑在國道上是非常難得的經驗,今天和陽光跑者(燒傷顏損朋友)起跑前互相打氣、一起完成賽事非常開心!邀請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臉部平權,讓每個人都能發揮實力、展現獨一無二的美力。」
今年有58名跑友響應臉部平權理念組成「臉權跑團」,賽前不僅邀請陽光基金會進行臉部平權宣導活動,今天也以特殊彩繪面具跑上國道,臉權跑團表示:「以『跑步』結合『社會倡議』的公益行動,讓『跑步』有了不同的意義。我們就像是種子部隊,透過實際行動及每位跑友的社群影響力,讓更多人看到臉部平權,為燒傷及顏面損傷朋友們發聲。」臉權跑團今年五月也將會在河濱公園堤防上塗鴉彩繪臉部平權圖樣,期盼引起更多跑友好奇,願意多認識、理解臉部平權主張,一起響應臉部平權運動。
知名YouTuber-The DoDo Men嘟嘟人,兩位內容創作者Eric和Ian曾在2022年完成三天內環島快閃慢跑50公里,馬拉松一直是他倆想完成的人生清單,完賽後的兩人笑道,「這次進行4小時內完賽全馬的挑戰,很辛苦但很值得,今年結合公益號召粉絲們一起報名參加,其實也是我們一直都在告訴大家要跳脫舒適圈,勇於嘗試生命中一直想做,卻沒去做的事。跑幾K不重要,重點是一起跑起來!」最後不忘喊口號「Don’t dream it. Just DoDo it!」
資料提供/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責任編輯/林彥甫
隨著跑步強度和長度增加,許多跑者都會經歷上背部、肩胛骨之間的痠痛,在新手跑者的身上更是常見。事實上,肩頸會痠痛絕非只有一個原因造成,若發生這個情況,很可能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已出現痠痛的現象,運動只是將這個問題放大而已。
在處理肩頸痠痛的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上交叉症候群。是指頭部與肩關節區域前側與後側的「肌肉力量失衡」,最常發生在一整天坐在辦公桌上使用電腦且持續維持不良姿勢的族群。肌肉力量失衡型態可用人體側面觀:兩條交叉的斜線代表,若兩條斜線的長度正常,那麼肌力也會正常,反之,一旦過度緊縮、伸長,都會導致無力、痠痛。
跑步的時候,我們多會將注意力集中於跑步。若無特別注意,頭部就容易伸出,再加上平時工作的姿勢不良的雙重之下而造成肩頸痠痛。所以,跑步時特別會肩頸痠痛的原因,是平常的姿勢不良造成的放大效應,不見得是特別是跑步所引起,更多的是生活的姿勢不良以及其他方面原因總結而成。
其次,電腦是大多數上班族幾乎每天使用的工具,而電腦的位置通常在人們的前方,因此,無論如何我們的身體都要往前側工作。久而久之易造成圓肩、駝背、上交叉症候群等症狀。比起其他部位,肩頸相對來說也是較複雜的區域,因此建議除了跑步以外,平時還需多加入核心肌群的訓練,才能夠慢慢改善跑步時肩頸痠痛的症狀
許多跑友會擔心若有長期肩頸痠痛之問題,是否會發展成50肩?五十肩又名沾黏性肩關節炎,意思是:肩關節因為某種原因,像強力膠一樣黏起來了!因此,會有肩關節於前面、側邊、外轉、內轉都無法順利動作的症狀。事實上,50肩的問題要比一般的肩頸痠痛更為嚴重許多。50肩患者通常分為兩類;一是原發性事件:年紀到了,自然發生。另一種則是次發性的;有過外傷、拉傷、手術後,都有可能引發50肩。所以一般的肩頸痠痛並不會痛到這麼外面的位置,多在零星的區域。
不只是跑步,幾乎所有的運動都一樣,只要姿勢不良,都會引發肩頸酸痛問題。我們一般會用簡單的方法去評估:分別用一根、兩根、三根手指頭的距離測量;如果頭的位置只超過1跟手指頭的距離是正常的、超過2根的痠痛程度約是5-6分,如果3根手指頭的話,建議要諮詢專業的教練或醫生讓頭部矯正回正確的位置。
在上班或是運動當中,肩頸痠痛的難耐程度會促使你想在當下緩解。建議可以先收下巴讓頸椎的肌肉用力,調回正確的姿勢伸展,讓頭部不要前傾。之後要多訓練,解決上交叉症候群的問題。
上斜方肌伸展
步驟1:收下巴,左手放在右側頭部並施加壓力,停留10秒
步驟2:換邊,右手放在左側頭部並施加壓力,停留10秒
其實,若肩頸長期痠痛不癒,很多時候都是下半身、骨盆、全身骨架已經出現不平衡。人的身體在活動時,需要平衡,因此,當其中一腳有過受傷的歷史或者是肌力不足的情況下,身體就會需要另一邊的肌肉力量來代償、維持平衡。
身體的核心有兩個部位:一個是腰腹部核心,另一個就是頸椎核心,又稱頸部深屈肌。大多數的人都知道要訓練、按摩頸椎後方的筋膜,卻不知道其實前方的頸屈肌無力其實才是造成痠痛的大魔王。
將網球夾在下巴與脖子之間,頸椎用力,可隨時執行。下巴往胸部約用5分力,每次夾20秒,放鬆10秒,共執行3-5分鐘。
此訓練可以讓頭部重新回到正確的位置。
頸椎核心肌群常因姿勢不良而無力,需積極加強訓練。
步驟1:正躺後,在後頸處放置毛巾以提供適度彈性回饋感。
步驟2:配合呼吸,吸氣時預備,吐氣時將下巴微往內縮,感受毛巾被壓扁感覺,接著「以最小力氣」維持住。
步驟3:最小力氣維持時,維持正常輕度呼吸,感受頸椎核心施力感。
運動時間:每次30秒/共3-4組。
每個人的筋膜都是有一定的彈性伸展範圍,因此筋膜容忍度也不同。柔軟度較差的民眾,只要姿勢跑掉,很快就會感到疼痛。舉抽菸為例:有的人抽了幾年就致癌,但有些人抽了30年還是一如往常。這是因為他身體的容忍度較高,我們運動時若已經感到疼痛,即是筋膜太緊繃狀況較嚴重,需積極處理。
除了跑步之外,當我們在進行重量訓練時,許多運動者的左右兩側看起來會有些許不同,這也是因為些許的筋膜不平衡而造成的。不見得是動作出錯。運動主要的目的是達到健康的目的,不必為了少許的動作不完美而增加運動的心裡壓力。
然而無論肩頸、上半身的問題為何,絕對不可忽略下半身、骨盆、全身骨架的問題。因此堡醫師還是會建議先從下肢改善開始做起。身體的骨架會歪,一定是從腳的不平衡開始,所以在治療疼痛點前,首先可以從找回全身的平衡開始。
*想了解更多關於如何顧好下肢的方法,請點選《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金石堂 https://goo.gl/cWGdyg
誠品 https://goo.gl/Fmfh1A
圓神書活網 https://goo.gl/HqNRyU
目前任職於台北原力復健科診所,致力於打造全世界最棒的復健科診所。善長運動傷害治療、功能性增生注射、Redcord懸吊、運動治療、鐵人三項、肌力與體能訓練。
著作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證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ACSM-CPT 1038238)
Cyriax 脊骨矯治
懸吊訓練 Redcord Neurac1認證
台灣運動醫學會隊醫研習
KBC 壺鈴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