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髖關節屈肌受傷的常見原因與如何處理
1
髖關節屈肌受傷的常見原因與如何處理
2
飲食將能提升免疫力
想運動又怕武漢肺炎或流感?重量訓練時的防疫三大飲食要訣
3
排除12個痰濕可能,即可徹底瘦身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髖關節屈肌受傷的常見原因與如何處理

2018-07-05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下半身肌群 運動傷害 運動恢復

當我們要來關注髖關節屈肌常見的受傷原因與解決方法前,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是髖關節屈肌(Hip Flexor)?通常我們將彎曲該關節的肌肉稱為屈肌,而構成髖關節屈肌的肌肉統稱為髂腰肌(iliopsoas)或臀部內側肌肉(inner hip muscles),也可以說髖關節屈肌是骨盆區域和大腿上部的一組肌肉,它能有助於抬高膝蓋並保持骨盆和大腿對齊,這樣可以幫助預防膝蓋方面所產生的問題,不是只有運動員或是跑者才需要有個健康強壯的髖關節屈肌,沒有健康強壯的髂腰肌(iliopsoas)要踢腿、跑步、衝刺甚至坐著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更加了解造成它受傷的原因以及損傷時該如何處理!

髖關節屈肌受傷的常見原因與如何處理?

髖關節屈肌與運動的相關性

當一個或多個髖關節屈肌被拉伸或撕裂時,就會發生髖關節屈肌的應變,首先,你要知道髖關節屈肌可以讓你彎曲膝蓋並彎曲臀部,這些彎曲都會在跑步或移動時所產生的運動行為,例如短跑、踢腿和改變行進方向,都可能拉伸和撕裂髖關節屈肌。

當我們在短跑、踢腿和改變行進方向,都可能拉伸和撕裂髖關節屈肌。

而髖關節屈肌是最常見的跑步傷害,據Runner's World(跑者世界)的報導,裡面提到Reed Ferber博士看了283項檢查跑步相關傷害的研究報告,並得出以下的結論:弱髖關節穩定肌與跑步損傷之間的聯繫,比非典型足內翻(腳內旋)更具決定性。另外,卡爾加里大學合作的跑步傷害診所的主任費伯,描述了在運​​行中構成人體的動力相關連,這裡他也指出典型的機制是腳向內塌陷,也稱為內旋,然後,這使得小腿在內部旋轉從而導致大腿也在內部旋轉。
 
如同上面所說的研究報告,可以知道這些所有的功能性都相互連接,使臀部和核心區域成為身體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加上來自威斯康星大學的密爾沃基大學研究報告指出,ATC的Jennifer Earl博士為一群健康的女性跑者開了八個星期的髖關節強化項目,除了在項目結束時顯示出可預測的髖部力量增加之外,跑步者還表現出明顯更少的內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這些參與者在踝關節的內旋平均都減少了57%。

髖關節屈肌為何會受傷

臀部通常被稱為球窩關節,因為大腿骨的球狀頂部在骨盆中的杯狀空間內移動。而當你的臀部肌肉相當穩定且健康的時後,要傷害它時就必須透過相當大的外力才會造成,這也就是為何常見髖關節屈肌受傷的都是從事武術、足球、曲棍球以及跑步相關的運動員。當然有一些特定的因素可能導致髖部屈肌應變,如肌肉萎縮、鍛煉前不熱身、肌肉僵硬、過度訓練、創傷或跌倒都會造成傷害,典型的髖部損傷包括滑囊炎、脫位和骨折。當然在某些疾病上也會導致髖部受傷或出現問題,例如骨關節炎可導致疼痛和運動受限;髖部骨質疏鬆症可導致骨骼容易斷裂,這兩種情況常在老年人身上見到。

常見髖關節屈肌受傷的都是從事武術、足球、曲棍球以及跑步相關的運動員。

如何處理髖關節屈肌受傷

如果你遇到髖屈肌拉傷,首先會感覺到大腿與臀部相交的前部區域會有點輕微的疼痛、痙攣或劇烈疼痛,這時後你走起路來會一跛一跛的。如果再延重一點受傷部位的瘀傷和腫脹就會變得更加明顯,這時可能就需要拐杖或是支撐物來減緩肌肉之間的壓力。如果你不幸因為運動發生了以上的症狀,請在受傷後的幾天或幾週內按照下列步驟執行,並立即去看醫生做好治療。
 1  立刻休息。
 2  停止任何導致疼痛的活動。
 3  每3-4小時將該受傷區域冰敷20分鐘,並持續2-3天的冷敷治療。
 4  如果發生疼痛或腫脹的部位,在上述建議方式的兩週後沒有改善,請趕快諮詢你的物理治療師或專科醫生。

上述的處理步驟是屬於發生當下立即處理的方式,但還是建議受傷後立即冰敷接著直接去給醫生檢查及觀察,否則髖關節屈肌造成長久性的嚴重傷害,便會影響你日後的生活方式及運動訓練!

資料參考/barben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想運動又怕武漢肺炎或流感?重量訓練時的防疫三大飲食要訣

2020-03-12
話題COVID-19飲食方式觀念保健

在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及流感越來越嚴重的期間,你是否想認真運動卻又害怕會被感染呢?然而,作為一個健身人除了日常生活的個人衛生要注意之外,我們還還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增強自身的免疫力來保護自己?這篇我們將從飲食方面來進行建議。

提升免疫力的三個飲食關鍵
重量訓練時的防疫三大飲食要訣,讓健康從身體做起!

只要有接觸運動生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們人體有著一套非常完善及精密的免疫系統,這套系統將會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進行學習並不斷的進化,因此,就有能跟上病毒個應變與繁衍能力,注射疫苗就是一個增加抗體很好的例子,我們人體的免疫能力在這個基礎上,甚至會比藥物的防治方式要更為有效也更加的安全,因此,透過日常的飲食方式來進行提高免疫力,就是一個十分良好的方式。

飲食三大重點

1.請勿大量減少熱量攝取

有許多的人在減脂或減重期間,都會想透過創造熱量赤字來達到目的,然而,大量的減少攝取熱量將會使身體產生熱量平衡的問題,為減少對身體帶來壓力,這個時期大家應避免進行極端的熱量控制,即便目標是要減脂,亦應該盡可能維持在熱量平衡(Maintanence Calories),或者每日只減少1-200卡路里攝取量(更多的熱量削減會降低身體其他機能的表現)。

2.提高有助氧化與抗炎食物攝取

身體發炎就是一切疾病的元兇,因此,提高有助氧化與抗炎食物攝取就變得更為重要,從抗發炎飲食金字塔可明顯看到金字塔的基礎以大量無澱粉蔬果、優質蛋白質及好的油脂為主,所以,有不少蔬果或天然食物都具有抗氧化性,像是蘋果、石榴、芭樂、苦瓜籽、苦瓜、海藻、燕麥、洋車前籽殼粉、各種菇類與洋蔥等,都可以多多攝取。

3.多吃酵素維持腸道健康

人體的腸胃道需要很多種類的酵素來協助維持健康,但其實許多食物中就存在這些對人體有益的酵素,食物中的酵素主要為澱粉酵素、脂肪酵素及蛋白質酵素,然而,這四種水果含有大量的酵素成份:青木瓜、奇異果、鳳梨以及香蕉,適當的實用都可以有助於腸道的健康。

飲食的三大重點
除了持續的運動之外,飲食方面也必須注意這三大重點!

另外,在這段期間大多數的人都會減少外出用餐,這時候你就可以自備食物進一步的控制食物的營養素攝取比例與熱量,再加上增肌減脂成功與否除了熱量攝取數值有關,另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食物的營養素,雖然食物的熱量相同但不同食物的生物可用價值 (Bioavailability) 和營養並不相等,舉例說同樣熱量的砂糖和穀物,在身體中被利用在增肌上的效率就有很大的分別。

所以,為了能更進一步強化免疫能力及減低訓練造成的生理壓力,在食物選擇上建議大家應增加含有抗氧化及抗炎等功效的食物攝取,無論是考慮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方面,都應該以健康優質的食物做為首選。

資料參考/draxe、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排除12個痰濕可能,即可徹底瘦身

2017-07-17
書摘保健瘦身知識庫

人體無法正常代謝所產生的殘留物、老廢物質,即為痰濕,如果痰濕累積在體內過久就會造成身體機能異常,也就是「痰濕症」,等於西醫的「代謝症候群」。女性、有虛冷症的人,以及過了中年的男性,都是最容易產生痰濕堆積的對象。痰濕一旦堆積,就如同「垃圾留在屋內」,是導致腹部贅肉、下半身肥胖最主要成因!

除此之外,也是引發慢性鼻炎、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腸躁症、心臟疾病、慢性疲勞、腦血管疾病、成人痘、各種癌症、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的來源。

肥胖的問題出在痰濕,而非體型

如果減肥經常用挨餓的方式,瘦了卻又一再復胖,代謝功能會每況愈下。一旦代謝不佳,痰濕便會開始堆積,接著陷入代謝更差的惡性循環中,最後演變成透過一般的飲食控制或運動方式都瘦不下來的惡性肥胖。碰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先解決痰濕問題。

老年肥胖亦然。如同暖氣正常運作,房間才會變暖一樣,我們的身體循環功能要好,身體才會健康、減肥才會順利。可是,一旦上了年紀開始老化後,人體的所有功能便會衰退,以致人體的循環功能也跟著減弱。循環功能變差後,就容易堆積痰濕;痰濕堆積後,循環狀況就會變得更差。

即使吃得一樣多,活動量也沒變,可是一旦上了年紀,體重就會增加。這種情況下,應該先解決痰濕問題。只要解決痰濕問題,循環功能就能獲得改善,身體也會跟著返老還童。

下半身肥胖是我國女性最煩惱的體型問題。因為上半身和下半身常常差了一個尺碼以上,所以大家多半希望減肥時下半身能多瘦一點。下半身肥胖是經常水腫的女性會有的特徵,而水腫又是痰濕症的代表症狀。有水腫問題的話,早上臉部會浮腫,眼睛周圍也會腫得很嚴重,而且早晚體重差異十分懸殊。一到晚上,下半身就會水腫,以致鞋子變緊或襪痕變得相當明顯,甚至覺得身體有如千斤般沉重,嚴重的話,手腳末端還會發麻刺痛。吃太鹹、身體疲累或太晚吃宵夜的話,這些症狀會變得更嚴重。

若是經常水腫得很厲害,可能會擔心是不是腎臟功能出問題了,但即使去醫院做了檢查,大多數人的腎臟功能都是正常沒有異狀的情況。水腫多半是因為水分代謝出了問題,也就是水分長期滯留在組織內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海綿吸飽水分的狀態。

而水腫的起因,同樣也是痰濕症導致新陳代謝失調。因此,只要解決痰濕問題,就能改善水腫,使能量代謝變好,並且達到下半身尺寸明顯縮小的效果。治療痰濕症後,大家常說「身體變得更輕盈了」或是「原本不合身的褲子,現在穿起來剛剛好」,這都是水腫消失後所造就的結果。

別灰心喪志!現在就開始進行排濕瘦身法

不是只有減肥的人會碰到停滯期或瓶頸,像我這種「唆使」別人減肥的醫生也會碰到瓶頸。跟努力相比,當患者的成果不甚理想或是失敗次數增加時,我也會感到意志消沉。

「應該再少吃一點嗎?」
「這樣的運動量還不夠嗎?」
「不順利的原因是什麼?」

但在進行排濕瘦身法後,我得到了解答。因為患者的身體狀態和體質跟之前大有出入,所以現在必須使用不同的減肥方式,而痰濕就是其中的關鍵所在。老年贅肉、腹部贅肉、局部肥胖、下半身肥胖等,沒有瘦不下來的贅肉。只要解決痰濕問題,無論是什麼贅肉都能剷除。

水腫多半是因為水分代謝出了問題,也就是水分長期滯留在組織內的狀態。

 ✔  有消化不良的問題且容易脹氣,就算吃得不多,肚子也會鼓鼓的不太舒服。
 ✔  容易水腫,早上戴戒指會不合,或是晚上穿鞋子會太緊。 
 ✔  身體總是很沉重的感覺。
 ✔  容易入睡,但是早上爬不起來。
 ✔  陰天時渾身痠痛,去一趟三溫暖流些汗就會好多了。
 ✔  覺得頭很重,有時會頭暈。
 ✔  對每件事沒什麼興趣,且性慾不振。
 ✔  腹部肥胖而有慢性腰痛與膝蓋痛的問題,治療後會舒緩一些,但是過一陣子又會開始痛。
 ✔  不愛喝酒,也不愛吃油膩食物,但是健康檢查時曾被診斷有脂肪肝的問題。
 ✔  即使上完大號或小便也不覺得舒暢。
 ✔  不太喝水。
 ✔  皮膚偏白,但是有斑點令人困擾。

診斷結果
0~2個
你還不用太擔心,藉由規律的飲食習慣和持之以恆的運動,就能控制體重。

3~5個
你是痰濕症危險群,難以透過一般的減肥方式控制體重,因此有必要治療痰濕症。

6個以上
強烈懷疑你有痰濕症,而且除了肥胖問題外,你也需要醫治其它疾病,因此必須藉由治療痰濕症來徹底調整你的身體。

書籍資訊
◎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洪泰雄著作《排濕瘦身法:9天排除體內痰濕與毒素,肥胖、浮腫、疲勞、慢性病一次解決》一書。慶熙大學韓醫學系畢業後,於同校的研究所取得針灸系的碩士與博士學位。曾任大韓女韓醫師協會企劃理事、大韓女韓醫師協會學術理事、九老韓醫院針灸科科長,現為李京熙韓醫院院長,並為韓醫減重專家。研發了「排濕瘦身法」。

本書特色
        ‧排濕瘦身法的特徵是它既簡單又簡短,但是效果顯著且不會復胖,與挨餓減肥法截然不同。
  ‧飲食方法很明確,一共只要實行9天,身體就能出現改變,且食材及藥材都容易取得。
  ‧書末附錄實踐手冊,幫助記錄9天的瘦身療程,有效管理飲食。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