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第一雙Air Max 1問世,Nike首創將Air空氣的概念具象化,並推出一系列生活休閒風格的Air鞋款,但使用的氣墊原本都是針對跑鞋性能設計的。Air Max 270採用的氣墊和其延續款,則是第一款100%生活休閒風格的Air鞋款,簡單俐落好搭配的外型加上經典大氣墊,可滿足全天穿著的需求。
Nike邀請「跨欄王子」陳傑演繹Air Max 270「顛覆傳統,顛覆想像」的形象
Nike Air Max 270,NT$4,900
2 PUMA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PUMA 去年以「TSUGI」系列鞋款掀起一陣東瀛時尚浪潮,打造次世代的街頭運動風格。延續東瀛設計魂,今夏再次推出以全新色調搭配羅紋線條的新改款「次世代潮履霸主 TSUGI JUN Sport Stripes」。
UA SpeedForm Slingshot 2以彈弓發射時迅捷優美的弧線打造鞋型,鞋身以針織技術排列整齊的凹凸設計,如人孔蓋造型,低調中帶有街頭風格;鞋底刻紋則象徵了斑馬線的元素,同時利用刻紋方向的轉換提升抓地力,並搭配高耐磨的透明外底橡膠提升耐用度與牽引力,更融入鐵欄杆、紋身等象徵性街頭元素,以大膽創意碰撞出反骨的街頭氣息。輕盈貼合的鞋身與中底打造全天穿著都舒適的腳感,讓率性自在的你即便只是外出幾分鐘,也能在街頭巷尾隨時想跑就跑,讓整座城市化作你的運動場。
過去有很多文獻討論臺灣國民政府如何透過體育運動貫輸「儒家文化」,桎梏臺灣的體育發展(例:Chiang et al. 2015; Yu and Bairner 2011),但從臺灣卡巴迪的例子來看,訓練模式以運動員為中心 (player-centered approach),每個成員都需要徹頭徹尾的參與,這使大部份的運動員除了善於作賽外,也善於觀察、帶領、教導和分析賽事,給運動員一個較全面的發展。
當威暘跟我分享這番話時,正值臺灣剛剛跟巴拿馬斷交,媒體上也討論著臺灣被孤立的狀況,在國際體壇上,同樣地,臺灣常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以代表隊稱號來說,他們不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參與國際賽事,只能以「中華臺北」,2008 年北京奧運,甚至被主辦國建議稱為「中國臺北」(Bairner and Hwang 2010),在種種原因之下,很多運動員都會覺得臺灣在國際體壇上常站在一個較邊緣的位置。
1. Bairner, Alan, and Dong-Jhy Hwang. 2010. “Representing Taiwan: International Sport, Ethnic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46(3)231-248.
2. Chiang, Ying, Alan Bairner, Dong-Jhy Hwang, and Tzu-husan Chen. 2015. “Multiple Margins: Sport, Gender and Nationalism in Taiw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Science 4(1)19-33.
3. Yu, J.W. and Alan Bairner. 2011. “The Confucian Lega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7(2):21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