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L四強即將引爆台北小巨蛋!精彩決賽將於本週六(4日)登場,為讓更多球迷可一睹賽事盛況,Yahoo TV LIVE直播3月4日至5日為期兩天的精彩賽事,共邀球迷即時跨螢觀戰,隨時掌握第一手戰況!Yahoo TV自直播105學年度HBL高中籃球聯賽以來,累積收看次數超過2,000萬,平均每場吸引超過9萬瀏覽人次,相當於塞滿7.4座台北小巨蛋註1,平均每人瀏覽時間長達55分鐘,觀賽黏著度高!而與高中體總打造的官網至今累積超過700萬瀏覽量,超過5成流量來自行動裝置!
隨著決賽即將開打,Yahoo TV跨螢直播流量可望再創新高,成為虛擬世界中的「超級大巨蛋」。同時Yahoo奇摩也公佈網友冠軍預測票選結果和「HBL四強熱搜名人榜」!網友票選中松山高中制霸網路人氣,最具冠軍相註2!Yahoo TV也特地於開打前夕召集HBL男子四強隊伍學長,為各自母校喊話較勁,並號召球迷透過Yahoo TV直播留言、集氣支持學弟順利封王!
超人氣前HBL學長現身,包括「松山三傑」之一的許軒瑜、「高苑三分火砲王」廖勗淵、有「能仁微笑射手」美稱的簡祐哲,與曾勇奪104學年「HBL MVP」殊榮的南山吳季穎,特別從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UBA賽事中抽空前來拼場,為即將爭奪冠軍寶座的母校學弟們集氣應援!
平常忙於自身比賽行程,學長們無法到場觀戰時,但常在手機上觀看Yahoo TV直播HBL賽事,掌握即時戰況。冠軍賽前夕,四位學長特別齊聚一堂為母校互相拚場,同時貼心準備象徵奪冠的幸運補品為學弟們添加好運!學長們對自家學弟表現都深具信心,許軒瑜說:「向來有綠色神盾之稱的松山,可運用滴水不漏的防守,封鎖敵方出手機會,創造優勢。」廖勗淵則表示:「南霸天的高苑整體戰力均衡,又有強力助攻,能創造對手很大壓力!」而吳季穎則提到:「南山具雙塔優勢,板凳深度也夠,穩紮穩打奪冠希望非常大!」 簡祐哲指出:「能仁的射手陣容易在快速得分的情況下,短時間與對手拉開差距,將是致勝關鍵!」此外,也呼籲廣大球迷們,一起上Yahoo TV收看直播觀戰集氣!
HBL冠軍爭奪賽登場,賽事邁向最後高潮,Yahoo TV投入直播HBL系列賽事以來,成績亮眼。Yahoo奇摩傳播媒體事業群副總經理邱瀅憓分享,「從搜尋趨勢與網友參與洞察HBL決賽熱潮,發現隨戰況越來越激烈,『賽程表/戰況』、『線上直播』關鍵字搜尋量分別激增1.5倍和2倍註3。而Yahoo TV直播聊天室留言互動與PK對戰功能,讓球迷在線上一同加油集氣,觀賽更有趣!而八強賽事留言量較資格賽躍升55倍,顯見球迷對於賽事直播、互動參與的高度需求。未來我們也將持續帶進更多元、優質的運動賽事直播,為廣大的運動迷們提供更完善的直播互動平台!」
Yahoo TV也從瀏覽量觀察出網友最愛HBL10大精彩賽事排行榜,可以看出強隊對決、緊湊懸疑的戲碼最受網友青睞。其中八強(準決賽)、複賽系列賽事熱度高,搶下9個席次。而衛冕軍能仁家商在預賽時力拚到延長賽,以些微差距拿下上屆冠軍南山高中;以及對松山高中八強戰役時在落後12分的緊急情勢中上演大逆轉,破雙山戲碼吸引大量瀏覽量,強占網友最愛精彩賽事前二名!
| 網友瀏覽Top 10精彩賽事 | |||
| 階段 | 比賽日期 | 對戰隊伍 | |
| 1 | 預賽 | 2016/12/4 | 南山高中VS.能仁家商 |
| 2 | 八強 | 2017/2/11 | 松山高中VS.能仁家商 |
| 3 | 八強 | 2017/2/5 | 能仁家商VS.南湖高中 |
| 4 | 八強 | 2017/2/8 | 南湖高中VS.松山高中 |
| 5 | 複賽 | 2017/1/14 | 松山高中VS.高苑工商 |
| 6 | 複賽 | 2017/1/12 | 能仁家商VS.南山高中 |
| 7 | 八強 | 2017/2/7 | 松山高中VS.泰山高中 |
| 8 | 複賽 | 2017/1/13 | 南湖高中VS.松山高中 |
| 9 | 八強 | 2017/2/12 | 南山高中VS.松山高中 |
| 10 | 複賽 | 2017/1/11 | 南山高中VS.泰山高中 |
ahoo奇摩也公布「HBL四強10大熱搜名人榜」。綜觀排行,松山高中頭號戰將高國豪,全能表現超吸睛;松山高中主將-中鋒長人林正、也是U18成員林蝶的弟弟,姊弟雙雙躍升榜上;高苑工商人氣球員田浩備受矚目,而能仁家商則是後衛谷毛唯嘉上榜;另外,南山吳沛嘉、李家慷也都是網友熱搜球員。
女子組部分,以「雙十」成績帶領普門高中大破衛冕軍淡商的正妹劉昕妤,穩佔熱搜榜之冠,另外羅培甄、羅培儀姐妹,以及南山高中上籃建功的粘詩婕、與隊友李吟娸等皆成熱搜對象;而在準決賽時有「生化人」稱號的永仁高中主控方曉晴,雖無緣搶進10大熱搜名人榜,但在網路上仍具高人氣!
| HBL四強10大熱搜名人榜 | |||||
| 男子組 | 女子組 | ||||
| 1 | 松山高中 | 高國豪 | 1 | 普門高中 | 劉昕妤 |
| 2 | 高苑工商 | 田浩 | 2 | 滬江高中 | 林蝶 |
| 3 | 南山高中 | 吳沛嘉 | 3 | 滬江高中 | 陳育緹 |
| 4 | 松山高中 | 林正 | 4 | 普門高中 | 羅培甄 |
| 5 | 能仁家商 | 谷毛唯嘉 | 5 | 南山高中 | 黃楷媜 |
| 6 | 能仁家商 | 林彥廷 | 6 | 普門高中 | 林岑 |
| 7 | 南山高中 | 李家慷 | 7 | 普門高中 | 羅培儀 |
| 8 | 南山高中 | 黃建智 | 8 | 南山高中 | 粘詩婕 |
| 9 | 能仁家商 | 謝亞軒 | 9 | 南山高中 | 李吟娸 |
| 10 | 松山高中 | 呂蔡瑜倫 | 10 | 南山高中 | 何宣儒 |
註1:資料來源:Yahoo奇摩內部數據。Yahoo TV直播HBL系列賽事至今累計超過900萬不重複瀏覽人次,平均單場賽事瀏覽人次近9萬,相當於可塞滿7.4座小巨蛋 (台北小巨蛋每場賽事可容納12,477個座位)。
註2:Yahoo奇摩推出HBL冠軍球隊預測票選活動,自2月25日上線共募集超過5,000位網友投票,目前由票選結果由松山高中奪冠(53.9%),最具冠軍相!而其他各校奪冠率依序為南山高中(32.8%)、高苑工商(7.2%)、能仁家商(6.1%)。活動網站請瀏覽:http://bit.ly/2mrGQqG
註3:資料來源:Yahoo奇摩內部數據。相關關鍵字在複賽期間較資格賽期間的搜尋量成長數據。
資訊、圖片提供:Yahoo! TV
自1979年Air Tailwind中首次應用以來,Air氣墊科技就是Nike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最初的八年裡,它只是以一種感受得到卻隱藏著的形式一直存在著。 1987年,Air Max系列將Air氣墊科技以可見式的設計展現了在人們面前,一場革命就此開始。之後Air Max氣墊科技迅速擴展,從跑步到籃球,從訓練到網球都可見其身影,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生活化產品。 30年後,Air Max的發展持續在進化。
2017年3月26日的Air Max Day,我們將一起來慶祝並紀念Air Max 1誕生30週年,正是這雙鞋把Air氣墊科技的創新推上顛峰。
為了慶祝這一盛事,一系列復古、混合及創新產品將於三月陸續推出,其中還包括令人引頸以待的VaporMax,全新的Air Max氣墊系列將印證Nike前所未有的強大氣墊科技發展潛力。
Air Max 1是一切的開端。 1987年發布的Air Max 1首次將可見式Nike Air緩震技術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款由 Tinker Hatfield設計的運動鞋最初的配色有三個標誌性的顏色,包括經典的白紅灰配色和白藍灰配色。這次,該標誌性的鞋款以令人期待的外形回歸。
以首次發佈於1998年並廣受歐洲女性喜愛的Air Max Plus為設計靈感,Nike Air Max Jewell是迄今以來第二雙女生專屬的Air Max鞋款。
Air Max 90 OG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了認可,尤其是它鮮艷的配色。在Air Max 90 Flyknit中,兩項全新創新科技的使用,讓這雙標誌性的鞋款更加輕盈:Flyknit鞋面更是增加了靈活性,而全新中空鞋底能夠減輕重量,增加舒適性。
Air Max 1 atmos是2016年Air Max Day中“Vote Back 100票選經典”活動中,無庸置疑獲得最終票選勝出的鞋款。它融合了經典的Nike意念和一絲不苟的色塊設計,突出了鞋身上的翡翠色Swoosh標誌。這雙鞋由Nike與日本知名零售品牌Atmos聯名設計,於2006年隨“Zoo Pack”系列一同發表 。
這雙LD-Zero由日本傳奇街頭服飾設計師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為2016年Air Max Day設計,它採用以1970年代Nike LD1000鞋款為靈感的簡約鞋面設計,並搭配2006年首次問世的Air Max 360氣墊科技,從而創造出這款兼具經典風格和現代舒適感的原創設計。
這雙Air Max 1 三十週年紀念鞋款混合了Air Max歷史上炙手可熱鞋款的精選材質,將眾多廣受追捧的設計元素融為一體。鞋面上混合了包括原著鞋款的紅色鞋頭、深受喜愛的“Safari”印花,以及向其他經典細節致敬的設計元素。
為了慶祝Air Max 1誕生30週年,Air Max 1 Ultra 2.0應運而生。作為至今具創新性的Air Max 1,中空ultra鞋底也讓它成了Nike有史以來最輕盈的Air Max鞋款之一。鞋舌上的“3.26”標誌著Air Max 1的誕生紀念日。
歡迎見證Air氣墊科技的重生。透過靈活的Flyknit鞋面和經過徹底革新的Air 氣墊緩震系統,Nike Air VaporMax重新點燃了Air氣墊革命,毫無疑問地宣告了Nike Air氣墊科技革新,再次登上藝術殿堂寶座。
Nike將陸續發布更多鞋款及驚喜來慶祝這標誌性的鞋款紀念日,敬請瀏覽Nike.com了解更多資訊。
資訊、圖片提供: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