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1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2
高蛋白飲食很花錢?一張圖秒懂4大類省錢蛋白質食材與營養價值
高蛋白飲食很花錢?一張圖秒懂4大類省錢蛋白質食材與營養價值
3
素食主義與運動表現
不吃肉的素食運動者必需要了解這幾個潛在的營養問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2018-11-15
知識庫 飲食 運動生理 觀念 增肌 運動補給 營養補給

當你發現自己長肌肉、身形變瘦或體力變得更好的時候,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持續到健身房運動真的是有效。但就運動科學的觀點來說,透過運動所帶來的效果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身體組織的變化與運動能力的提升。而身體組織的變化包含體脂肪的減少、肌肉變得更加粗大等等;運動能力的提升就包含了肌力增加、心肺功能變好與肌耐力提升這些情形,上述這些都是透過持續運動與體能訓練所產生的變化。那營養與飲食在運動中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會影響我們的運動效果與表現嗎?這篇我們將以「水分」與「能量」補給這兩塊來做說明。

不同的飲食補給會影響運動與訓練效果嗎?

水分補給的重要性

當我們在運動時肌肉會開始消耗許多的能量,身體內的溫度也會隨之提升,而當體溫持續上升人體的運動效能就會隨之下降,為了不讓身體的溫度持續攀升,身體就會出現流汗的機制;但當身體持續發汗卻沒有補充水分的時候就會產生水分不足的現象。根據Hamilton MT等學者於1991年所做的實驗結果來看,運動中補給水分能抑制體溫的上升,就能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因此,在水分的補給必須分為運動前、運動中與運動後這三塊來做思考;一般來說運動前2小時以攝取500-600cc的水分為主;運動前10-15分鐘則以少量多次來攝取400-500cc的水,運動中則以每次補充200-300cc的水來降低體溫及心跳率;運動後1-1.5小時則補充白開水或葡萄糖水(葡萄糖水每小時建議不超過50g),如果你需要補充電解質的話,則建議每日攝取鈉1100-3300毫克、氯1700-5100毫克、鉀1875-5625毫克。

運動中補給水分能抑制體溫的上升,就能提高體能訓練的效果!

運動訓練所需的能量

關於這點你一定要先知道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營養素比例就會不同。如果是偏向肌力與爆發力型的運動訓練項目,就必須補充大量具有蛋白質的食物以達增強肌肉的成長,但也同樣需要醣類的攝取讓增重效果顯著;如果是偏向耐力型運動訓練,則需要攝取大量容易消化的醣類,需要的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10克的醣類,最有名的就是肌肉肝醣超補法(glycogen supercompensation)。
 
以運動營養學來說,血液內的葡萄糖和肌肉內的肝醣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血液內的葡萄糖濃度又稱為血糖值,而碳水化合物與脂肪是運動訓練時重要的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有多重要呢?如果我們在運動訓練過程中,不適當的補充碳水化合物,將會讓身體的血糖值降低,大約3小時之後我們身體將無法繼續運動,相對之下,如果我們能適當的補充碳水化合物就能讓訓練繼續下去。根據Bergstrom等學者於1967年實驗出來的結果指出,運動前的肌肉肝醣越多就能讓身體運動到精疲力盡的時間延長,同時,也根據這項實驗改變運動前的飲食組合,會使得肌肉中的肝醣含量跟著發生變化,所以只要在運動前攝取碳水化合物較高的食物,就能提高肌肉內的肝醣含量。

不同的運動項目所需要的營養素比例就會不同。

肌肉肝醣在常規的訓練之下會有相當程度的減少,但我們只要在訓練之後補充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就能讓身體在隔天訓練之前恢復;但如果你在運動之後攝取碳水化合物較低的食物,體內的肝糖量補充不足,到隔天與第三天的訓練時,肝醣量將會比第一天訓練前要更少;由此可知,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維持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肌肉肝醣濃度,可有助於提高運動訓練的成效。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蛋白飲食很花錢?一張圖秒懂4大類省錢蛋白質食材與營養價值

2024-06-11
知識庫書摘增肌補帖增肌營養補給飲食

每天該攝取多少蛋白質 ?

蛋白質與脂質、醣(碳水化合物)並稱三大營養素的營養素,除了能提供身體能量,還是肌肉、骨骼、內臟這些身體部位、機能與荷爾蒙的原料。一旦攝取不足,肌肉量就會減少,讓我們看起來又老又憔悴,動不動就會覺得疲勞,思考力與續航力跟著下降。每天從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維持足夠的肌肉量,能提升代謝與免疫力,也能讓外表維持美麗,心靈保持健康。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2020)」的資料指出,18 歲以上的男性的每日蛋白質攝取建議量為 60 公克,女性為 50 公克。由於這只是標準值,還是要根據體型或是活動量計算。如果是坐辦公室,從事靜態工作的人,每公斤攝取 1 公克蛋白質就夠了,如果是常常活動的人,則是每公斤攝取 1.5 公克蛋白質較為足夠。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

然而,想維持健康、增加或維持肌肉,餐餐都吃高蛋白質食物總是滿足了身體、瘦了荷包。新書《餐餐 30 克高蛋白料理:9 位營養師設計,銅板價也能輕鬆做出美味增肌餐》特別邀集有專業營養師證照的料理研究家,設計出符合每餐每人可攝取 30 公克以上蛋白質,且每人餐費換算不到台幣 50 元的銅板價料理。以下是這些省錢高蛋白料理的建議食材與挑選方法。

健康攝取蛋白質的秘訣

提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的祕訣是?
一餐至少攝取兩種以上的蛋白質,就能提升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加點雞蛋、納豆、豆腐,或是小魚乾與起司都不錯。

分成三餐攝取,也可以搭配點心
很難一口氣攝取大量的蛋白質,而且過度攝取只會代謝排出體外,或是轉換成脂肪,所以請透過三餐+點心均衡地攝取蛋白質。

均衡地攝取動物性與植物性蛋白質
雖然動物性蛋白質比較容易吸收,但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所以要記得攝取膳食纖維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

格外注意讓人「變胖」的蛋白質!
脂肪含量較高的肉類或魚類都是高卡路里的食材,所以千萬不要過度攝取。肉類或魚類加工食品的蛋白質含量通常不高,所以最好與其他富含蛋白質的食材搭配。

高蛋白省錢料理常用食材的營養價值表

高蛋白省錢料理常用食材的營養價值表
高蛋白省錢料理常用食材的營養價值表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主婦の友社著,許郁文譯《餐餐30克高蛋白料理 :9位營養師設計,銅板價也能輕鬆做出美味增肌餐》一書。

【本書特色】
高蛋白質含量、省錢又美味,銅板價也能做出30g+蛋白質套餐
  
9位有營養師證照的日本料理研究家,提出 50 份套餐 + 109 道替代菜色的銅板價料理,讓想攝取充足營養、想增肌的你。
★50 份套餐輕鬆上桌、109 道料理無限混搭
★營養師掛保證,每套餐皆超過 30g 蛋白質
★增肌減脂特別單元每套餐含醣不到 15g!
★高 CP 值省錢料理,吃高蛋白質餐不用50元

• 更多《餐餐30克高蛋白料理》資訊 請點此 

餐餐30克高蛋白料理
餐餐30克高蛋白料理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吃肉的素食運動者必需要了解這幾個潛在的營養問題

2020-08-17
觀念運動營養運動補給飲食話題

葷食與素食哪個對於運動表現比較有利?這個話題在運動訓練營養裡呈現出兩面的說法,有許多的人都認為採用素食飲食做為基礎,將無法滿足運動訓練的營養需求,而食用肉類飲食將是增加肌力與肌耐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傳統的想法都認為素食者相較於葷食者身體更虛弱、肌肉量與肌力較小,但這樣的觀點並沒有任何的研究可支持。

素食主義與運動表現
不吃肉的素食運動者必需要了解這幾個潛在的營養問題。

反之,在1977年美國飲食協會與加拿大營養師協會,一份關於素食飲食的聲明文件中指出,運動訓練可透過素食飲食滿足訓練所需的營養素。雖然,聲明文件有這樣指出,但一定有許多的人對於吃素在蛋白質的攝取量,是否能提供肌肉成長有眾多的問號,這篇文章將針對這個問題來做一些說明,如果你也是素食主義的運動人,請務必要仔細閱讀。

素食飲食與蛋白質量

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肉類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然而,蛋白質卻分為動物性及植物性蛋白質兩種,雖然,採用素食飲食的蛋白質含量的確比非素食者要來的低,但素食飲食往往都能達到或超過一般人在蛋白質的建議攝取量(RNI),可是有規律進行運動訓練的人,往往在蛋白質的需求上比起一般人來的要多,一般人建議攝取量為每日每公斤體重0.75g;運動員建議攝取為每日每公斤體重1.2-2g,這也是大家對於素食主義者是否能在運動中,補充足夠肌肉成長及提升運動表現的蛋白質量呈現出疑問與迷思。

肉類提供蛋白質來源
大家長期對於素食主義者是否能在運動中,補充足夠肌肉成長及提升運動表現的蛋白質量呈現出疑問與迷思!

在許多的研究報告中皆指出,只要補充各種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並攝取每日足夠的熱量能源,大多數的素食運動者都可以額外滿足蛋白質的需求量。另外,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建議素食運動者,在蛋白質的攝取上要比非素食的運動者多出10%的建議量;才能彌補植物性食物中必需胺基酸含量較低的問題。另外,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多項的研究中指出,每餐(包含運動後)攝取約20g左右的蛋白質量,是啟動肌肉成長與運動後恢復最佳的攝取量;與普遍看法相反的是,即使是肌力型訓練者也可經由素食飲食中獲得足夠的蛋白質,因為,肌肉組織增加的限制因素,似乎與總熱量的攝取有關而並非蛋白質的攝取量。

素食者需補充肌酸

肌酸是許多健身者或運動員都熟悉的運動補充品,然而,素食運動者也需要補充嗎?答案是肯定且比一般飲食者更需要補充。這是由於素食者的肌酸含量往往比葷食者來的要低,也正因為肌肉肌酸含量較低,因此,當素食運動者開始補充肌酸後,可將肌酸攝取進入肌肉的能力提升,並可能需依賴三磷酸腺苷-磷酸系統(ATP-PC system)的運動項目發揮更好的表現,例如採用無氧且重複型的運動訓練項目。

重量訓練補充肌酸
補充肌酸能提供需依賴三磷酸腺苷-磷酸系統(ATP-PC system)的運動項目發揮更好的表現。

素食運動者的隱患

這如同任何一種飲食方式的改變,重點都在於妥善的飲食規劃,並盡可能多取得素食飲食的相關營養知識。有許多專業級的運動員都會採用素食飲食,除了本身可能的信仰與道德原因之外,有更多的人是為了能減少脂肪;因為他們認為採用素食飲食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因此,就會有部分的素食運動者出現蛋白質與其它營養攝取量的不足,這樣失調的營養攝取將無法支撐一連串的體能訓練,所以,簡單來說素食主義並不是造成運動成果下降的元兇,反而是營養失調所造成的結果。

在素食運動者身上最常見的就是蛋白質、鐵質、Omega-3和維生素D的缺乏,另外,純素者可能還會缺乏維生素B12及鈣。這些營養成分將會影響運動表現及身體健康狀態,並可能會增加疾病、疲勞與受傷的風險性,但只要透過選擇食用替代性的食物,就能輕鬆避免這些營養素不足的問題,並獲取維持最佳健康狀態和運動表現所需要的營養素。

資料參考/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