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步
  • 伸展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PUMA X BARBIE 超夢幻跨界超級女神
1
PUMA X BARBIE 超夢幻跨界超級女神
2
Reebok神級運動內衣Pure Move Bra 質感灰色亮相
3
奧運她時代:性別平等才是奧林匹克的理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X BARBIE 超夢幻跨界超級女神

2018-12-03
配備館 綜合 鞋子 PUMA 生活流行 運動時尚

全球知名運動品牌 PUMA 旗下最具經典的代表性鞋款 PUMA SUEDE,在 20 世紀街頭、流行文化、音樂、和時尚領域皆有深遠的影響,堪稱近代鞋履跨領域文化的經典象徵,PUMA SUEDE 今年正式邁入第 50 週年,為重現光榮年代, PUMA 更輪番與世界知名品牌及設計師攜手合作推出多款運動時尚單品,每每造成搶購熱潮,也讓時尚潮人們引領期盼每一次的合作火花。秉持 Forever Faster 品牌精神,只有 PUMA 能夠超越 PUMA,今年聖誕節,PUMA 再度丟出時尚震撼彈,邀請到超級天后級人物一同合作聯名,她不是潮流界的名牌設計師,也不是藝能界的時尚巨星,而是紅極超過 60 個年頭的超級女神「Barbie 芭比娃娃」。與時尚流行 ICON Barbie 攜手合作,PUMA 為街頭感十足的 SUEDE 披上浪漫彩紗,以夢幻但自信篤定的新女力形象重現 SUEDE 經典,推出包含服飾、鞋款、與配件等全系列 SUED 50 x Barbie 聯名時尚單品,且正式對外宣布將於 12 月 7 日浪漫登台。

PUMA X BARBIE 超夢幻跨界超級女神

除此外,PUMA 更加碼推出超限量神秘隱藏版聯名芭比娃娃組,開賣當日才會驚喜亮相;而購買全系列 SUEDE 50 x Barbie 聯名時尚單品,滿額再送台灣限定版 PUMA x Barbie 霓虹幻彩聖誕時尚包。這波來勢洶洶的 PUMA x Barbie 聯名熱潮,勢必將再度在台掀起一波運動時尚巨浪,女孩們準備好了嗎?一起入擁超級女神芭比的無敵魅力吧!

PUMA X BARBIE 超夢幻跨界超級女神

Barbie 自 1953 年首度曝光以來,憑藉其迷人的多變外型和勇敢無懼的自信態度,讓她持續擁有居高不下的超人氣魅力,芭比不僅僅是全球女孩的閨密、偶像,更是夢想的實現,出道至今已變身超過 200 種外型的 Barbie,此次與 PUMA 的運動聯名更在她個人履歷中添加一筆鞋履設計師的獨特資歷。即將於 12 月 7 日獨家發售的PUMA x Barbie SUEDE 50 聯名鞋款,以純黑經典麂皮鞋面包覆,滿版 Barbie Logo 設計的蜜桃紅緞面彎刀劃過鞋側,一路延伸至鞋後跟,繫上芭比最愛的蝴蝶結妝點,鞋舌特別加入 PUMA 和 Barbie 聯名 logo,搭配特製 SUEDE 50 週年紀念鞋盒,絕對讓芭比迷們驚聲尖叫!除此之外,PUMA 更特別加碼推出全台超限量 12 組夢幻芭比精裝禮盒組,內含限定版覆盆粉 PUMA SUEDE 鞋款外,更搭贈限定超夢幻 PUMA x Barbie 聯名芭比娃娃,將於 12 月 7 日開賣當天才會神秘驚喜亮相,芭比迷們只能敬請期待了。

PUMA x Barbie SUEDE 50 聯名鞋款

PUMA x Barbie SUEDE 50 聯名系列商品,同步推出精彩服飾及配件單品,PUMA x Barbie 黑色超短版上衣同樣以滿版 Barbie Logo 為設計,胸下彈性下擺搭配超顯眼的桃紅色 PUMA 字樣,貼合穩固外更顯曼妙好身材,背後交叉肩帶加上鏤空網眼設計小露性感;另一款復刻經典絕不可錯過的單品則是 PUMA x Barbie T7 長厚連帽外套,採用 100% 純羊毛製成,T7 長袖邊條印上黑色 Barbie logo 圖騰,繫上緞面亮眼蝴蝶結,盡顯滿滿 Barbie 夢幻浪漫。此外,女孩們最愛的 PUMA x Barbie T7 緊身運動褲,側邊條同樣印上滿版 Barbie Logo,小腿後側印有金色顯眼 PUMA 字樣,如同芭比的自信魅力光彩耀眼。而時尚穿搭配件可不能少, PUMA x Barbie 黑色棒球帽,正面以 PUMA x Barbie 蜜桃粉 Logo 點綴,反面繫上芭比必備緞面蝴蝶結,浪漫滿分;PUMA x Barbie 後背包則使用金色拉鍊設計,黑粉色肩背帶以金色 Barbie Logo 裝飾,繫上黑色緞面蝴蝶結調和街頭與夢幻的交界,可愛融合性格的新女力態度讓妳完美駕馭。

PUMA x Barbie SUEDE 50

PUMA x Barbie SUEDE 50 聯名系列商品包含服飾、鞋款及、配件,將於 12 月 7 日浪漫登台,超限量 12 組夢幻芭比精裝禮盒組也將同步開賣。因應耶誕歲末的到來,PUMA 加碼送上聖誕大禮,凡購買 PUMA x Barbie SUEDE 50 聯名系列商品滿 5,000 元,即可獲得 PUMA x Barbie 霓虹幻彩聖誕限定時尚包。這個冬天,就讓 PUMA 跟 Barbie 陪伴女孩們一起度過超浪漫夢幻的聖誕假期吧。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eebok神級運動內衣Pure Move Bra 質感灰色亮相

2019-02-13
運動配備REEBOK生活流行綜合配備館

每個運動女孩都該有一件神級運動Bra!Reebok自2018年推出PureMoveBra以來,運動與健身房女性的好評不斷。該款新推出質感灰新色,就是要在年後減重潮讓Reebok PureMoveBra與專業教練,帶著女孩一起戰勝體脂、動起來。

Reebok神級運動內衣Pure Move Bra 質感灰色亮相

不分支撐度   減少運動中50%多餘晃動

運動女孩在挑選健身裝備時,總會煩惱隨著不同運動強度要穿上不同支撐度的運動背心,例如瑜珈需要低支撐、慢跑要中、高支撐,才能帶給胸部最合適的包覆性能。而Reebok突破此規則,攜手動態反應科技先驅,於2018年推出PureMove Bra。
 
PureMoveBra擁有突破性的全新動態感測科技,採用STF (Sheer Thickening Fluid)材質,提供女性加倍的支撐力,並帶來絕佳穩定感,可避免過度的反彈力和不必要的晃動,降低胸部晃動程度高達50%以上。此外,取代傳統襯墊,以無裁切的服貼胸型編織工法,讓女性在任何激烈運動下都能將胸部緊密地包覆,彷彿第二層肌膚的貼服,卻能同時增加支撐力,讓女孩們運動時外在能穩穩當當,也維持心理的安定感。

Reebok結合諸多科技打造的PureMove Bra,讓全球Reebok Woman愛不釋手,包括好萊塢影星Gal Gadot、熱愛健身的新生代超模Gigi Hadid、知名演員Nathalie  Emmanuel與Danai Gurira攜手演繹,其中Nathalie  Emmanuel更展現時而優美時而充滿力道的運動姿態,完美詮釋PureMove Bra在各種運動情況下的極度舒適包覆感與穩定度。
 
Reebok PureMove Bra產品特色
.可呼吸透氣孔:前側與背部的孔洞,保持運動中透氣的絕佳舒適感。
.自然服貼胸型:取代傳統襯墊,以無裁切的服貼胸型設計,彷彿第二層肌膚的貼服。
.智慧型支撐:革命性面料可針對任何動作自動調整,依運動情況保持襯托與支撐。

PureMove Bra取代傳統襯墊,以無裁切的服貼胸型編織工法,在任何激烈運動下都能將胸部緊密包覆

跟著教練3動作   超簡易運動瘦起來

過年連假在家接受父母餵食,假期後妳的體脂肪增加了嗎﹖年後是不是該好好Fit一下!為了協助女孩們年後找回健康體態,Reebok特別邀請知名健身教練Candice示範3種女孩們可以輕易做到的有效運動,有助對抗脂肪囤積。
 
1徒手深蹲:運用下半身力量讓膝蓋彎曲再伸直,反覆動作鍛鍊,不只策動下半身肌肉,還能帶動全身肌群。
2躺姿腳踏車:透過反覆的手肘與膝蓋交錯接觸,鍛鍊腹直肌與腹外斜肌。
3上斜板伏地挺身:雙手放置於固定式的椅子或桌子上,呈現頭高腳低的斜度做伏地挺身,除了能很好地鍛鍊下胸肌、三角肌、肱三頭肌,還能帶動核心肌群,剛入門鍛鍊的女孩也可以輕鬆上手。

資料來源/Reebok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她時代:性別平等才是奧林匹克的理想

2016-08-11
綜合趨勢奧運里約奧運新聞話題

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2016里約奧運正在進行中,各項運動的比賽結果也陸續出爐,運動員們籌備4年的時間,為的就是這個世界級的舞台,無論男女,這一刻就是發揮實力的時候,拚盡全力,過去的辛苦在這一瞬間也值得了。
 
此次的奧運盛會上,有許多新秀小鮮肉脫穎而出,更有不少寶刀不老的名將,依然實力滿點。不僅如此,在女性運動員之中,也有不少女性運動員成為會中的焦點。包含美國43歲選手Kristin Armstrong ,奪得人生第三面自行車奧運金牌,同時她也為美國女子自行車創下最老女車手的歷史。現年41歲的丘索維金娜(烏茲克)體操選手,打破了前保加利亞名將約夫切夫保持的連續6屆參賽紀錄,此次是她第7次參與奧運盛會了。美國橄欖球隊隊長女將波特,歷經脖子斷掉、癌症的考驗,如今她克服種種逆境,在奧運會上表現積極進入決賽,可說是打不倒的勇者。「女性」、「穆斯林」是許多人心中的負面標籤,但非裔美籍的擊劍女將穆罕默德天,勇敢站上奧運舞台,雖於女子擊劍個人賽中16強止步,但她要用這樣的行動來告訴大家「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非裔美籍的擊劍女將穆罕默德天告訴大家女性也有權掌握自己的人生 ©time.com

舉重在多人的刻板印象中,是男性才會去碰觸的項目,若女性也接觸舉重,往往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像男生的女生」、「女大力士」…等不入耳的形容詞。而我們的台灣之光許淑淨,不負眾人的期望,在女子57公斤級的舉重項目上勇奪金牌,她不僅是奧運會上舉重項目的焦點人物,更是台灣的驕傲。柔道選手連珍羚為台灣拿下第4名的好成績,為台灣柔道寫下歷史,令人嘆為觀止。

柔道選手連珍羚為台灣拿下第4名的好成績 ©sfgate.com

女性運動觀念的展開

今天,女子已成為奧運會上的重要組成,是靠前輩觀念的改變和努力而來的。回顧奧運場上女性的歷史,遠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女性不被允許參與任何有關奧林匹克活動 ,一旦遭受逮捕,便是死刑定讞,沒有選擇的餘地。

1896年第一屆雅典奧運仍沿襲古奧運制無女子參與名額,當時有一位希臘女子斯坦瑪塔‧拉維瑟 (Stamata Revithi) 為了反抗此規定,在馬拉松比賽結束的第二天,沿著相同的路線跑完全程以示抗議,雖沒有任何作用,但是女性也可以運動的觀念,也在那個時刻悄悄延展開來。

希臘女子斯坦瑪塔‧拉維瑟 ©blogspot.tw

男人可以的,我們也可以

那個正在發展的時代,每一分每一秒的變動皆很大,或許是斯坦瑪塔·拉維瑟的馬拉松故事被看到,因此在1900年的巴黎奧會上,便開放了女子項目的網球及高爾夫球,當時有11位女性參加,其中美國高爾夫球選手瑪格麗特·艾伯特以及英國網球女子單打選手夏洛特‧庫柏 (Charlotte Cooper)分別拿下了項目金牌,成為第一位女子奧運會冠軍。這樣的結果不僅打破奧運會的歷史,同時也代表女性對奧運會的參與不再僅限於比賽,她們已經走出觀眾席,登上領獎台,開始讓更多人了解男人可以的,我們也可以。

1900年英國網球女子單打選手夏洛特‧庫柏 ©leftfootforward.org

奧運史上的第一位花樣滑冰女將

緊接著在1908年冬季奧運會上花樣滑冰項目也正是被列入比賽項目,英國女子選手瑪奇‧賽耶斯 (Madeleine Cave Syers)也在這個項目之中獲得金牌的殊榮,她的丈夫愛德嘉也與她一樣是滑冰選手,就當時保守的社會來說,能夠讓女性,尤其又是自己的妻子參與世界運動比賽,也算是及其偉大的事。

英國女子選手瑪奇‧賽耶斯 ©y2u.co.uk

一劍刺進奧運會

1912年斯德哥爾摩再加入女子游泳及跳水的項目,分別由澳大利亞芬妮,她是首位打破女性世界紀錄的選手以及瑞典選手海爾馬獲得這兩個項目的金牌。1924年的巴黎奧運,已經有超過100位女性角逐。女子劍客首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賽場,她們參加的是女子花劍個人的比賽。33歲的丹麥選手艾琳‧奧希爾 (ellen osiier)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女子擊劍冠軍,她在全部比賽中,一共刺中對手80劍,只丟34劍獲勝。

丹麥選手艾琳‧奧希爾 (ellen osiier)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女子擊劍冠軍 ©wikiwand.com

跑出第一面銀牌

1928年原本要將800公尺的項目列入其中,當時的日本選手人見絹枝獲得銀牌的殊榮,但大會卻觀察到數位女性跑者在完成800公尺的終點時出現衰竭的情況,認為此運動有礙健康,不予負荷,所以取消該項目。三年後規則再度修正,人見絹枝重新獲得獎牌,可惜身體狀況不好的她,也在獲獎紀念日的當天過世,但她卻是為亞洲人寫下第一面銀牌的英雄。

日本選手人見絹枝 ©blogs.yahoo.co.jp

女生只能當家庭主婦?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女子田徑項目雖已被列入其中,但僅能角逐標槍、跳高及鐵餅這三個項目。美國田徑選手狄德里克森贏得了標槍冠軍。1948倫敦奧運,運動成就輝煌的荷蘭籍 Fanny Blakers Koen 是首位以母親身分在奧運會創下新標的成功女性。她分別贏得了100公尺短跑、200公尺短跑、4X100公尺接力賽、100公尺低欄,共四面金牌。同時也凸顯了女性,不是只能擔任家庭主婦,在社會地位上一樣能有傑出的表現。當年也加入了女子賽艇項目,來自丹麥的卡倫霍夫贏得金牌。
 

荷蘭籍 Fanny Blakers Koen 是首位以母親身分在奧運會創下新標的成功女性 ©thestar.com

強而有力的女騎手

自巴黎奧運的100位女性至1952年,已有超過500為女性參與。此屆奧運最亮眼的是在馬術比賽中,來自丹麥的女騎手哈爾特奪得銀牌,是首位女性選手對抗男性選手的騎術競賽。哈爾特自小患有小兒麻痺,留有殘疾,且在比賽的過程中還有孕在身,當時的人皆稱她為「不是冠軍的冠軍」,也打破了傳統對於女性體力一定比男生弱的觀念。

丹麥的女騎手哈爾特 ©news.e993.com

點燃女性的權益

雖然女性能參與的項目越來越多,不論是點火炬手或是宣誓員仍僅能由男性擔任。但在1956年的冬季奧運會上義大利籍的滑雪女選手 Giuliana Chenal Minuzzo擔任宣誓運動員一職,她雖然已經結婚,但對於運動的熱情卻從沒減少過,也在幾屆奧運賽上有著不錯的成績。4年後的墨西哥城奧運會上,西班牙航海家的後裔Enriqueta Basilio也成為奧運會史上第一位點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更說明了女性地位再度被提高。

Enriqueta Basilio是奧運會史上第一位點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820am.blogspot.tw

擲出頭天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女排以及1976年的女籃、手球、划船等項目也紛紛加入至奧運會的項目之中。到了1980年,女子曲棍球的項目也被列入其中,但當時最轟動的是 奧運史上最成功的母女檔─蘇聯籍女性跑者Irina Nazarova,以及她於1952年(田徑項目中)鐵餅比賽中得獎,在接力賽項目中贏得了一面金牌,當時的蘇聯隊也在曲棍球的項目中獲得冠軍,在那個混亂的時代,可謂女性出頭天,不虞此例。

射出女性的尊嚴

1992年之前,奧運會的飛碟射擊不設女子項目,這項男女混和的比賽雖允許女性參加,但是始終只有男生能拿到金牌。中國選手張山以223中的成績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在飛碟射擊混合比賽中奪冠的女運動員。她打破多年來歐洲選手對這一項目壟斷的第一位中國女性。她的成績引起了國際射擊界的震驚,稱讚張山是不可思議的冠軍。同年,女子柔道也被列為正式項目,並由中國選手庄曉岩獲得金牌,不僅是女子柔道的第一面金牌,也為中國再添一頁歷史。

中國射擊選手張山拿下女子射擊第一面金牌 ©360doc.com

滑出女子時代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新增女子羽球單雙打、壘球、山地自行車、足球、沙灘排球以及輕量級賽艇,羽球則由印尼選手王蓮香奪得。過去在女子舉重、雙人跳水、鐵人三項以及跆拳道僅能以表演賽上場,在2000年西尼奧運會的時候,終於被列為女子的正式項目了。德國選手比爾吉特‧費雪 (Brigit Fischer)在皮艇比賽中獲得兩塊金牌,她成為奧運史上第一位時隔20年後重新奪取冠軍的女運動員。女子舉重的四個公斤級數,則被中國選手全權包下。在早期僅有男子舉重的時代,得獎者大多是美國或是保加利亞的選手,亞洲地區的國家,經過許多努力和革命,最終後來居上,在奧運場上擁有亮眼的表現。

德國選手比爾吉特‧費雪 (Brigit Fischer)在皮艇比賽中獲得兩塊金牌 ©sports.dbw.cn

女性平等,奧林匹克理想才能實現

奧運會經歷了112年的發展,2008北京奧運會將男女平等的主題推向高潮。本屆奧運會上,女運動員的人數多達4540名,參賽男女運動員接近比例1:1,女子項目也不斷在增加中。從1900年首次女性登上奧運殿堂至今,女運動員人數、女子參賽項目數以及女子運動管理者人數逐漸增加,運動成績更大幅提高。女子運動在奧運會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意義超出了競技比賽的範疇。

過去我們總認為男女的先天條件本來就有差異,但現在有專家指出,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在未來數十年內,個別項目有可能出現女性成績超過男性的情況。

此外,國際奧委會的大門也越來越像女性敞開。1996年,在國際奧委會組織的第一屆世界女性運動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指出:只有女性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獲得平等,奧林匹克理想才能真正實現。

從1980年到1990年,共有七位女性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2005年前,女性在國家或是地區的奧委會決策語機構執委會比例達到了10%,而在2010年,這個比例已達到20%。

奧林匹克的宗旨就是自由和平等,這是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也是運動的靈魂。「平等」包括公平競爭和自由平等,體育做為社會文化的裁體,正在將奧林匹克文化精隨展示世人的同時,更將社會文明的進步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奧運男女平等符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必將越來越明顯、完善。

唯有平等才是王道 ©en.wikipedia.org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10K
  • 核心肌群
  • 跑步訓練
  • 跑步
  • 伸展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