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冬天護心四大絕招&四大食物
1
冬天護心四大絕招&四大食物
2
運動後應該怎麼吃
便宜沒好貨?運動後你會選馬鈴薯還是能量棒來恢復肌肉
3
運動受傷後就該這樣吃!5類必吃的食物請收藏
陳怡錞
陳怡錞

冬天護心四大絕招&四大食物

2018-12-27
運動部落 飲食 專欄 陳怡錞營養師

冬天氣溫驟降容易使血管收縮,是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好發季節,若本身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一定要多加注意,尤其是「三高」患者,心臟冠狀動脈承受不了溫度突然變冷的刺激,造成痙攣而引發心肌梗塞,或是血管變得狹窄、失去彈性、血栓阻塞而導致中風。

冬天護心四大絕招&四大食物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台灣的冬天雖然沒有高緯度國家一般寒冷,但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據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統計,冬天因心血管疾病就醫比率增加約1-2成。為了幫助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度過危險期,Donna營養師除了提供基本生活原則,更運用自己的專業,列舉出護心的食物建議,不只在冬季,對平時預防血壓飆升也相當實用。

冬天護心 4 大絕招

一、注意保暖
根據統計,一天當中最容易發生中風的時間點有兩個,分別是清晨以及洗澡時。因此,家中若有長輩或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床頭邊準備外套,起床時加個外套再下床;洗澡時也要先等水熱了之後再脫衣服,以免身體碰到冷水而血管收縮。

二、控制好三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務必配合醫生的治療,並且改變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可大幅降低中風機率。平常在家可以每天量血壓,尤其天氣變冷或身體不舒服,一天可以多量幾次,若有血壓偏高情形,盡快回診請教醫師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進階閱讀:這樣吃血壓穩妥當、膽固醇降不下來的兇手)

三、多起身活動
多活動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室內或室外的活動都很好,室內例如:甩手功、抬腳、太極拳或在室內走動;室外活動則務必做好保暖,有流汗也要立即擦拭避免受寒。運動前可以先喝杯溫熱開水,並做些暖身準備,讓身體溫暖起來再開始運動。

研究顯示,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每周合計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可降低1/4心血管疾病再發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天要避免激烈運動,若運動中覺得很喘、胸悶、胸痛、頭暈,就要立刻停下來休息並就醫檢查。

四、注意室內溫度平衡
家中不同空間的室內溫度盡量要維持均衡,避免在室內移動時溫差過大,而室內溫度較低的地方通常是浴室、房間、頂樓、陽台…等,必要時可以使用暖爐來調整室內溫差,但使用暖爐設備務必要注意通風。

每周5次,每次30分鐘,每周合計150分鐘的中度運動,可降低1/4心血管疾病再發率

冬天護心 4 大食物

一、高纖蔬菜和全榖根莖
例如:黑木耳、秋葵、菠菜、甜椒…等都是膳食纖維含量高的蔬菜;並且多用全榖根莖類(糙米、五穀飯、燕麥、地瓜等)來代替精製的白飯和白麵,如此都可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有助於穩定血糖和血脂肪,避免血液過於黏稠。

二、黑色食物
例如:黑豆、黑木耳、海帶…等,中醫論點說黑色食物入腎經,非常適合冬天吃。而以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黑豆種皮含有豐富的花青素,花青素有助於保護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而黑木耳和海帶都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減少食物當中的糖分和油脂吸收,穩定血糖和血脂肪。

三、魚和堅果
魚和堅果含有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低LDL壞的膽固醇、增加HDL好的膽固醇,並且可以促進血管擴張、降血壓,有助於預防三高和心血管疾病,是護心相當好的油脂來源。魚類當中以深海魚和青背魚類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是較高的,例如: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等;堅果則以亞麻籽的Omega-3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可選擇亞麻籽油、印加果油來當作涼拌的烹調用油。

四、原貌食物
「原貌食物」指的是維持原始樣貌沒有加工的食物,原貌食物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成分和膳食纖維,通常也較有飽足感,可以避免過度進食造成的高血糖和高血脂負擔。平時應盡量遠離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可能含有較多的鈉、糖和脂肪,對於心血管是較不利的。

魚和堅果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促進血管擴張、降血壓,有助預防三高和心血管疾病
/ 關於陳怡錞 /
陳怡錞

Donna營養師,本名陳怡錞,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碩士班畢業,曾任專業減肥中心營養師,並擔任保健食品公司專業講師(營養師)多年,專精保健食品與預防醫學領域。擁有千場演講經驗的營養保健講師,一個致力於預防保健的營養專家。 現職:錞盈生物科技公司執行長、安民家醫診所營養師、知名保健營養講師。

部落格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FB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營養保健專家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便宜沒好貨?運動後你會選馬鈴薯還是能量棒來恢復肌肉

2020-04-30
飲食話題營養補給運動補給飲食方式運動恢復

當你開始從事運動訓練的時候,一定都有聽過或吃過能量棒!它們總是標榜能量棒可以快速的恢復體力,並且比一般的運動零食要便宜。然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運動之後要快速補充肌肉能量與加速恢復時,使用常見的運動能量棒和飲料並不會比較廉價,反而,食用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會比能量棒差,例如馬鈴薯條或是馬鈴薯煎餅這類的食物。

運動後應該怎麼吃
運動後想要加快肌肉與體能恢復你會選馬鈴薯還是能量棒?

質疑與實驗

關於運動後肌肉恢復的飲食選擇這點,美國米蘇拉州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簡稱UM)的前生理與運動代謝中心主任布倫特·魯比(Brent Ruby)教授,提出了許多的質疑並展開有關運動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與肌肉醣源重新合成的研究。

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將運動能量棒、能量飲料與含有大量澱粉的食物,例如馬鈴薯煎餅、義大利麵以及薯條來進行比對;在這一項計時試驗中將測量兩種食物補充,受測者的骨骼肌中能量存儲並維持其表現的能力。我們的肌肉使用多醣原來存儲能量,在劇烈運動期間,肌肉會以分解這種醣原生成葡萄糖並將其用作體內的燃料來源。

美味的馬鈴薯條
美國米蘇拉州蒙大拿大學前生理與運動代謝中心主任Brent Ruby教授,針對馬鈴薯與能量棒對於肌肉恢復做了實驗。

而體育科學家也發現,肌肉中儲存的醣原含量有助於有氧運動時的表現,包括自行車、游泳和跑步等運動。在這項新研究之中,受測者所騎的自行車測功機,是一種高科技健身車可以測量氧氣消耗和功率輸出等測量值。

測試的方法是找來八名女性和八名男性參加了一項交叉研究;參與者在每次訓練前禁食12個小時,在之前的24個小時內不進行運動以及飲用酒精和咖啡因。受測者完成了90分鐘的循環醣原消耗試驗,然後休息了4小時。運動後0和2 h分別餵食兩種碳水化合物(1.6 g kg -1)的運動補給品或馬鈴薯產品,在恢復過程中收集了肌肉活檢(醣原)和血液樣本(葡萄糖與胰島素);之後,受試者再完成了20公里的自行車計時賽。

能量棒也是常見的運動補給品
有的人認為運動後吃能量棒會快速的吸收,因此,它也成為許多運動員隨身攜帶的零食。

醣原耗盡

在研究中以密集的90分鐘來進行耗盡醣原的過程,目的是為了減少肌肉中醣原的儲備量,在恢復期和點心之後,再以20公里的自行車計時賽做為結束。研究人員在恢復期的開始和結束時對每個參與者進行了肌肉活檢,以測量糖原水平。他們使用了經皮穿刺活檢針技術並進行了抽取,另外,研究人員還在每種小吃之前和之後以及在計時賽之前,抽取受測者的血液樣本。

結論

研究人員最後發現兩種飲食方式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以馬鈴薯為基礎的食物與運動能量補給品,都能充分且有效的補充肌肉中的醣原,Ruby教授說,以往有許多的耐力型運動員,喜歡討論它們如何努力的訓練以及用哪些特殊的飲食方式,然而,在實驗過後就可以知道,其實,只要攝取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不用太過於複雜的飲食方式,就可以充分的補充肌肉醣原。

另外,Ruby教授認為兩種飲食方式在補充女性醣原與男性一樣的有效;然而,這樣的研究報告與其餘的體育研究者的「女性的營養策略和性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卻是相反,這些研究人員認為女性運動員從運動中恢復期間,必須具有獨特的飲食要求。

資料參考/link.springer、medicalnewstoda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受傷後就該這樣吃!5類必吃的食物請收藏

2016-11-28
知識庫運動恢復營養補給運動營養飲食

大多數的運動員在他們的生涯職業中,至少一定會有一次因為訓練或是比賽受傷,有些人還甚至超過2次以上,連一般的健身者也沒有例外。無論是肌腱傷害或是肌肉拉傷或是骨頭受損,我們人體都必須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回復到健康的狀況,但是在幫助人體受傷恢復的同時,不單單只要靠休息來恢復,搭配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以下由美國知名營養學家和健身專家 Liz Applegate 博士列出幾類食物讓透過運動受傷的的人可以攝取並快速修復受傷的身體。

運動受傷後的正確飲食觀念

 1  碳水化合物

透過健身追求體態而受傷時,請別因為正在受傷沒時間運動而減少卡路里的攝取,如果不補充卡路里就會造成人體延緩修復過程,即使你沒有在運動、或是減少活動量,身體的代謝在受傷後還是會繼續進行,這是因為身體必須要燃燒卡路里來產生新的組織細胞去重建受傷的肌肉和肌腱。

人體最少在每隔五個小時就要進食,適當的進食維持人體能量,不僅可以控制體重還可以加速受傷的部位修復。

碳水化合物 ©goqii.com

 2  蛋白質

在人體的肌肉受傷時,總是希望能夠盡快消除疼痛以及盡快恢復,這時候建議積極攝取蛋白質,因為蛋白中含有構成肌肉的「纈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等胺基酸,這些氨基酸有助修復已受損的肌肉組織,同時也要攝取能提高蛋白質代謝的維生素B6,在肌肉受傷期間,建議在每餐中加入優質的蛋白。

最好的蛋白質攝取來源有:雞蛋、雞肉、瘦牛肉、豬肉、海鮮和豆類食品以及低脂乳製品,每日食用的量要控制在60到90公克即可。

蛋白質

 3  OMEGA-3S

OMEGA-3S的脂肪對於維持人體關節和心臟健康是相當有益處的,在因為運動受傷的時候攝取OMEGA-3S,它們也會抑制肌肉發炎的症狀。根據美國知名學家所研究的資料顯示,飲食中攝取愈多omega-3s,可以減少肌肉萎縮的發生以及增加關節的潤滑度。

在肌肉受傷期間,每週至少吃兩份富含omega-3s的海鮮,像是鮭魚、酪梨,也可以把含有亞麻籽的食物,像是堅果或橄欖油加入食物裡。

OMEGA-3S ©medicalnewstoday.com

 4  維生素D

維生素D在人體骨骼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重建壓力性或經常性骨折都需要透過維生素D來修復,當人體只要曝曬在太陽底下就會自動合成維生素D,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裡因為陽光很少露臉,所以自然合成的維生素D就會減少,因此並需透過飲食攝取來增加維生素D就顯得非常重要。

在受傷期間請多多攝取富含維他命D的食物,像是鮭魚和以及牛奶、優格(最好是無糖),並且記得每天須補充1,000到2,000IU的維他命D,才能有助於受傷的骨骼修復以及重建。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wellnesscafe.hu

 5  槲皮素 

槲皮素(quercetin) 是植物黃酮類的一種維生素,也是非常強效的抗氧化劑,它大多數存在於許多蔬菜跟水果裡面,像是蘋果、洋蔥、藍莓,另外有研究也顯示固定攝取含有槲皮素的食物有助於減少肌肉傷害後所造成的發炎狀況。

在人體受傷期間,把富含槲皮素的藍梅或是草莓加入煮好的燕麥裡或是優格裡、把蘋果當點心或在晚餐裡加入洋蔥等方法都相當健康有效。

槲皮素 ©liveinternet.ru

攝取正確的食物才能助於我們減少身體的恢復期並加速修復,讓人體達到理想狀態。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