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減重時,都認為白飯是澱粉質且多糖容易致肥的食物,因此都戒掉了吃白飯的習慣,甚至找了其他食物來代替白飯來增加飽足感,但是殊不知,反而吃進更多糖分與熱量。其實,白飯對減肥有很大幫助,戒掉白飯不能減肥之餘,還有可能變得更胖!
我們身體裡面可以轉換成能量的營養素有三種:醣類、蛋白質、脂肪。醣類主要來自米飯等主食和水果類,人體需要能量的時候,醣類的效率是最高,所以身體第一個使用的是醣類,如果沒有用完的話,就變成肝醣儲存。相反地,如果醣類使用完且沒有再補充時,身體就開始找蛋白質下手,然而這些蛋白質就是肌肉,但肌肉的運作佔了基礎代謝率當中的四成,如果肌肉耗損,無疑地就伴隨了基礎代謝率的下降,因此每天固定會消耗掉的熱量也就沒有那麼多,等下次進食比較多時就會胖得更快。
然而蛋白質要轉換成能量,需要腎上腺皮質醇等相關的賀爾蒙來驅動,血清素在這個過程中會被抑制,血清素如果被抑制,你的心情會變得很低落,很想吃非常甜的食物來彌補,此時,你吃的就不只是澱粉,而是加了大量油跟糖的垃圾食物了。根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證實,每天攝取適量澱粉可以增加體內血清素合成,讓你的心情比較穩定,但如果長期避開白飯,就會有以下這幾種壞處:
當我們人體沒有攝取碳水化合物時,大腦會覺得身體內的糖分不足,此時就會分解妳的肌肉,緊接著就會造成身體的基礎代謝慢慢變差,因此脂肪會逐漸累積,導致身體越來越胖。
根據美國研究發現,戒掉碳水化合物來減肥的人,很可能會對記憶力還甚至是思考能力有影響,此時不僅影響到日常生活外,減重之路也會跟著失敗。
對於女性來說,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時,會影響腦部神經組織,而腦部下視丘的自律神經跟內分泌系統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最終會導致生理期不順或經痛。
白飯裡面有碳水化合物,如果攝取的成分太少的話,會造成腸胃裏面的壞菌繁殖增加,然而腸胃裏面的壞菌變多了,便秘會使得髒東西無法排出體內,此時皮膚也會因為這樣變的更差。
資料來源/明醫網、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全台成人不分男女、每2人就有1人過胖,而兒童更是每3人就有1人!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也發現,竟高達8項與肥胖有關,多種趨勢皆顯示肥胖成為「國民慢性病」已是嚴峻議題。兒科醫師更直指,門診觀察兒童很多時候是「被動式肥胖」,多因受到大人不良的飲食習慣連帶影響,導致不想胖也難的窘境⋯
肥胖造成的健康衝擊,遠比你我想像中的更嚴重。依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全球肥胖人口趨勢,目前全球約每7人就有1人肥胖;但到了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其中則有3.4億為兒童及青少年。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區暨家庭醫學部主任林文元表示,國內成年人肥胖比例以每年4.1%幅度攀升,兒童與青少年的增幅更達5%。他說,「小時候胖不是胖」其實是錯誤迷思,在肥胖兒童中,超過7成成年後會繼續肥胖,而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更超過健康體重者的3倍,將導致罹癌與死亡風險增加。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表示,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布的最新肥胖研究指出,目前全球超過10億人口患有肥胖症,比1990年增加4倍多;而台灣民眾的肥胖問題更不容小覷,成年人過重及肥胖率為50.3%,換算每2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國、高中生的過重、肥胖率則約27~30%,代表青少年每3人就1人體重超標。
倪衍玄說:「成年人的肥胖重於改善,兒童及青少年則應重在預防。」他舉門診觀察指出,常常看到家長帶著小孩來諮詢兒童肥胖問題,但其實從爸媽或祖父母的飲食生活型態就能看出,「兒童的肥胖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大人習以為常的外食、垃圾食物等不良影響,讓原本沒有肥胖問題的兒童,也可能受到被動性的影響。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賈淑麗則警告,根據2022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癌症、心臟疾病、新冠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8項疾病與肥胖有關,呼籲體重紅字者盡早正視肥胖衝擊,建立良好生活型態,避免陷入更大健康風險。
林文元提醒民眾,「少吃多動」是萬年不敗的正確減重方式,重點在於要吃對食物,少吃是指少吃垃圾食物、戒除消夜,以利控制熱量;同時要搭配運動,減少脂肪增加肌肉,也能穩定維持減重成效不易復胖。若減重成效不佳或已出現疾病徵兆,建議諮詢減重專科醫師,透過藥物及手術制定個人化減重計畫,才能安全有效的減重。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經歷
現任肌力與體能教練、跑步教練
體適能訓練規劃、運動健身課程講師
長照計畫與樂齡族群體適能執行機構之合作夥伴
Resistance Training Specialist (RTS) 國際阻力訓練認證專家
PoseMethod姿勢跑法國際認證教練
Boot Camp Level 1 國際認證教練
職業運動員、藝人及演員指定體適能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