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把握月經「前、中、後」這樣吃,不僅養身還能瘦身!
1
把握月經「前、中、後」這樣吃,不僅養身還能瘦身!
2
藥球 Medicine Ball:實現明星球員的夢想
3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把握月經「前、中、後」這樣吃,不僅養身還能瘦身!

2019-04-11
知識庫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瘦身攻略

許多女孩們在每個月的幾天都會受到「好朋友」的干擾,尤其是患有經前症候群的女性們更加辛苦!在月經來潮時,要面臨漲乳、頭痛、疲倦、情緒低落、失眠和食慾增加等症狀超辛苦,但妳們知道,竟然可靠「吃」來改善這些不適!根據營養師趙函穎在自己社交平台上分享月經前、月經中及月經後的飲食菜單,能夠有效降低生理期所帶來的不適,還可以透過這些食物在月經後成功消除水腫、幫助瘦身,這麼棒的食譜怎麼能不收藏!

把握月經「前、中、後」這樣吃,不僅養身還能瘦身! ©INSTAGRAM/hanyingchao

月經前這樣吃

許多許性在月經來臨前都會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像是便秘、情緒低落、疲倦等,這時,高纖維微甜的食物就能穩定想吃甜食的慾望,以及又能有飽足感。然而,為了讓避免經前症候群狂吃暴食的妳,此時可以食用香蕉、豆漿等食物,這幾種食物都有豐富的營養素,且能維持皮膚的健康、促進皮膚再生的胺基酸,同時裡面的礦物質鉀、鎂有助於預防水腫以及便秘的困擾。

月經前這樣吃:香蕉、豆漿、地瓜 ©indiamart.com

月經中這樣吃

然而在生理期間能吃什麼?趙函穎表示,月經來臨時,女性們會氣血虛以及肚子痛、頭痛黨狀況,此時可用薑幫助循環,然而苺果類花青素也可以幫你舒緩疼痛。建議可以煮點黑糖老薑豆漿飲用,溫溫熱熱能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可以暖宮補血,還能滿足妳的口腹之慾。豆漿裡含有優質蛋白質以及胺基酸,在晚上飲用除了能睡個好覺外,還能幫助燃脂。另外,若要吃水果,則建議攝取櫻桃、藍莓等溫性水果,裡面其含有豐富花青素,具有消炎止痛效果,對於養顏美容有幫助。

月經中這樣吃:黑糖、櫻桃、藍莓 ©cookeryshops.com

月經後這樣吃

最後,月經走後千萬別忽略飲食!趙函穎表示,月經後是「黃金瘦身期」,此時身體荷爾蒙回歸平穩,暴飲暴食狀況消失,此時建議大家可多攝取蔬菜、水果,來幫助消水腫。建議可挑選含有豐富茄紅素的大番茄、高纖維木耳、玉米筍以及花椰菜等具有抗氧化、含硫化合物和玉米黃素的蔬菜。另外,還可以多攝取含有Omega-3的魚肉來幫助壞膽固醇代謝,在最後一階段還可以攝取豆腐、豆漿等好蛋白質,相對而言脂肪含量較低,加上適當的伸展、運動即可消除生理期帶來的水腫。

想看更多有關減重內容,搜尋臉書: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或是部落格: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讓趙函穎營養師帶妳成功走向瘦身之路。

月經後這樣吃:鮭魚、木耳、玉米筍 ©wanista.com

趙函穎也提醒,若本身經血流量大且容易因為失血過多造成頭暈體虛者,平時也建議多攝取牛肉能夠讓氣血順一點,生理期也能順順來、順順的走,對於之後減重也比較順利。不能吃牛肉者,也可以從別的肉類、蔬菜攝取礦物質鐵來補充。

資料來源:INSTAGRAM、ETTODAY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藥球 Medicine Ball:實現明星球員的夢想

2016-08-31
藥球健身配備館瘦身運動器材減脂

外表看似籃球的藥球,其效果卻是全方位360度的訓練,利用正確的姿勢與動作,不僅能訓練到全身的肌肉,還能緊實核心肌群,是一項相當有效用的健身器材。

藥球

藥球的起源

藥球,英文名稱為Medicine Ball,乍聽之下似乎是有藥效的樣子,其實是跟發明的背景有關。這要追溯到3000年前,波斯的摔角選手為了增強體能,使用囊狀的袋子裡頭加入砂石來增加重量作為訓練體能的工具。到了古希臘時期,名醫希波克拉底利用動物皮裡頭裝載砂石設計出藥球,他認為藥球是受傷的病人重新恢復運動能力不可缺少的工具,他也建議人們盡可能多在平時使用,因為藥球還有維持健康作用。

古希臘時代的藥球訓練 ©jandan.net

Medicine ball中的medicine這個詞,長久以來都和health同義。之所以用Medicine這個詞,是想強調透過在普通訓練中加入藥球,可以達到預防的作用。雖然藥球這個工具已經被大家使用了幾千年,然而這個名字本身卻只有數百年的歷史。真正喊出藥球這個名字的是1889年的Roberts教授。當年在《科學美國人》上的一篇文章中,Roberts創造出「medicine ball」這個詞,用於強健身體、幫助消化、讓人重獲健康或者保持強健體魄的球。由於health和medicine在當時屬於同義詞,所以稱之為medicine ball。
藥球也可稱為重力球,其標準尺寸接近28-30公分。對於初學者的男生,其重量通常為3公斤起跳;女生則為2公斤。常用於復健治療和重量訓練。它在運動醫療領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全世界,它受歡迎的程度也與日俱增。

©popsuger.com

藥球的製成要素

通常,藥球表層是由皮革或聚乙烯覆蓋的尼龍表層所構成,裡面則由砂礫填充,使其增加重量。有些藥球內部還有高密度的物質所组成的半球,其厚度不一,與外部的橡膠表層似乎融為一體。隨著時間與科技的進步,其它藥球的表層有一層薄橡膠囊袋和一層厚橡膠所構成,他們可以增加藥球的彈跳性能。如果藥球表面粗糙的話,很容易磨損。其他類型的藥球包括由凝膠填充聚氯乙烯球或固體的聚氨酯做成的药球。根據設計重量和密度,材料也各不相同。

藥球有分不同的材質、顏色及重量 ©blackmountainproducts.com

有一些藥球的製造商會在球的表層或內部做上做1-2個手把,因而改變球的形狀。手把還可作為皮帶,保護手的安全。我們能夠用一隻手或是兩隻手抓住手把,進行迴旋球的運動。與直徑更大的球相比,手把鑲入球內能讓使用者抓得更牢。使用者還可以把手把放在他們的腳邊以增加下半身的重量。
另外,藥球也可用碰撞地面或牆壁。使用者也可以將藥球繫上繩子。為了安全起見,繩子的長度要足夠能讓使用者把繩子繞在手部周圍。力量距離身體越遠,完成訓練就需要越多核心力量和能量。

有手把的藥球 ©sportsdirect.com

藥球訓練方式與效果

藥球也被職業拳擊選手用來提高腹部肌肉的力量。把球扔在拳擊手的腹部以激起肌肉的反彈。其他運動員用藥球來提高他們的核心力量。其中一個最常見的運動就是讓運動員用它們的胸膛來控制球,並把球用力推给另一個運動員。而另一個運動員則需要以他的胸膛來接住藥球。這個訓練能加強手臂、胸部和腿部的力量。投擲藥球也是SPARQ系統的组成部分之一。SPARQ是一個專門針對核心訓練的系統,用來檢視核心力量,整個身體力量以及協調性。不同的測試包括讓運動員將球從頭頂向後拋,越遠越好。或是跪著把球從他們的胸部推出最遠距離。與此同時,藥球也被廣泛的運用於學校作為輔助的健康訓練。例如:舉球或利用球來進行其他練習,提高某一特定肌肉的力量。用藥球來訓練如果要有效,每次訓練至少要30到40分鐘,至少應有8-10組的訓練項目組成,每個動作至少2-3次,每周兩到三次。恢復時間則每36到48小時最為恰當。

藥球很適合做雙人的訓練 ©healthedcouncil.org

看似普通的一顆球,其訓練效果相當廣泛,如果你想要開始健身卻還沒有找到方向者,建議可以利用這個健身器材來體驗一下,結合重量與身體力量的感覺,熟悉之後,還可以結合其他器材,如:瑜珈球、壺鈴、沙袋…等綜合訓練,相信很快就會愛上它的。

©womenshealthmag.co.uk

【延伸閱讀】10組打造堅實核心的藥球訓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考特醫師:讓科學破除迷思,用運動更了解運動

2016-08-04
專訪健身人物誌飲食運動營養史考特醫師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的作者史考特醫生,在部落格裡分享了許多利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相關議題,最近更匯集了這些資訊,集結成書《Dr.史考特的一分鐘健瘦身教室》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些根據證實的觀念,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史考特醫生他健身的小故事

一分鐘健身教室作者史考特醫師

健身不需靠天分,有練就有分

身材看似健壯的史考特醫生,曾因為小學老師的一句話,使得他對運動一直缺乏著信心。從小討長輩喜愛的他,外婆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因此當他還是個小嬰兒時,外婆便鮮少讓史考特在地上攀爬,而使得他在運動時,總是比不過同儕間的靈活,小學老師對他的評語也總是:「這孩子四肢不協調。」每每聽到這句話,史考特的內心總相當受傷,他不斷地嘗試各種項目,高中更常是參加籃球隊比賽,為的就是不想放棄突破自己,但最終都是以淘汰收場。
 
雖然在運動方面喪失信心,但喜歡讀書和研究的他,經過許多努力,也順利進入醫學系。到了大五的時候,他看見同學們紛紛到健身房,加入健身的行列引起史考特的興趣,於是他也跟著他們開始加入健身的行列。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不但從健身中找到前未有過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對於自己身體的協調度重新產生信心。史考特說:「遺傳雖有優劣之分,但只要肯健身,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強。」

史考特醫師從健身中找到運動的成就感

利用研究,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優勢

喜好研究的他,對於任何一件事情絕不會單單只有執行,能夠有機會去研究其中含意對他來說才是做一件事情的意義。在健身的過程之中,他也認識到許多同好,有的目的是減肥、有的則是增長肌肉讓自己看起來更帥更美,但總和起來,就是想要更健康美麗。不過令他更好奇的是難道減肥,真的只要一直運動就可以成功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根據和研究,造成這些結果呢?

只要光靠努力運動就可以成功瘦身嗎?

於是他便利用課餘時間,運用自己的專長開始研究健身和瘦身間的關係。他查找了許多文獻資料和科學研究的背書,對照網路上所流傳各式各樣關於瘦身的文章,寫下一篇篇關於瘦身迷思的研究。也在當兵時期,將這些研究集聚成文章,在一分鐘健身教室中分享給大家。
 
史考特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例如:到底是先進食再進行有氧運動,還是先進行有氧運動在進食,哪個燃脂較快?。大部分的人或許會覺得,若不進食就開始運動,容易有低血糖的情況產生。「目前的醫學研究認為,一個人即使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若沒有使用糖尿病藥物,發生低血糖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飯前或飯後運動其實對於減脂的效果差異不大,對於順序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偏好即可。

喜好研究的史考特醫師認為飲食運動和科學有著很深的關係

讓運動與科學成為知識的橋樑

但研究規研究,無論再好的科學想法,難免有反對的聲音。

雖然許多人因為史考特的分享而受益良多,也為自己的生活改變了不少。但也有另一派的人認為自己一直以來的練法並未造成不好的後果,所以對於他的理論也出現過不少反對的聲音…但史考特並未被這些聲音所打倒,他說:「要研究一個新觀念,皆必須透過實作。」這些關於運動飲食的科學研究,也都是科學家們找了運動員或適合的人選來實體操作而得出的結論,所以一切皆是有根據的說法。「我只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史考特說。

史考特醫師希望將這些東西,把最新、最好的科學拉攏,做為知識的橋樑

預防勝於治療

憑著打破傳統迷思和有用的科學知識,史考特的一分鐘健康教室短短時間便在業界廣為流傳,在當兵期間認識了一位復健科醫師前輩,剛好也是史考特一分鐘健身教室的讀者,這位前輩給予史考特許多的鼓勵,也建議尚未選擇專科的他來考慮加入成為復健醫學的一份子,因為這不僅與自己所研究的東西相結合,還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用復健醫學的專業來幫助更多病人 史考特醫師提供

復健科的角色主要是幫助患者重回社會或其工作崗位,也因著這個選擇,讓史考特看到了更多可惜的案例。預防勝於治療,每每看到這些病人他也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一開始就不要讓這些人中風、身體衰弱的方法?若我們都能照著運動科學和營養學的角度去做,會不會就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呢?

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想要做的事,所以只要一有機會,他也會建議病人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雖然目前所做的有限,但他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在醫療上做不同的突破,除了寫作之外,也能讓自己的興趣結合醫學,幫助大家改善身體健康,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多配合營養和運動來改善自身許多不舒服的地方

挑戰,就是不斷向上的感覺

除健身外,未來他也想嘗試滑雪這個刺激的項目。滑雪是一個從開始到末了恐懼永遠都會在的運動,即便已有了許久的經驗,但若在沒有專業人員指導的情況下,仍然伴隨著一定的危險性。因著它的刺激性和危險性,會讓人有一種不斷往上、挑戰自我的感覺,相對來說,所得到的成就感,遠比其他運動來要來的多。
 
「健身除了訓練肌力外,其實是教你正確的發力和動作。」史考特說。而這些運動、營養和科學更是密不可分的。假設你有三高的問題,除了運動,飲食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市面上的養生食譜百百種,但實際操作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困難,所以他也建議大家,若想照著食譜製作自己的食物,可以尋找真正有在煮菜的作者或分享者參考,因為會煮飯才懂得真正的料理,會運動才明白其中的難度,這樣才能解決你真正的需要。

史考特與他的太太小食怪,史考特用科學打破迷思,而小食怪則經營一分鐘健康私廚,教導大家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食物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