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養成快走訓練的4大技巧!讓你不用跑步也能有效完成燃脂目標
1
養成快走訓練
養成快走訓練的4大技巧!讓你不用跑步也能有效完成燃脂目標
2
下腹凸問題根源
仰臥起坐對消凸肚沒用﹖ 1招改善下腹凸問題根源
3
體脂肪是否越接近零才會對人體越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養成快走訓練的4大技巧!讓你不用跑步也能有效完成燃脂目標

2022-08-16
知識庫 瘦身 減脂 有氧訓練 有氧運動

一講到有氧運動你是否就直接聯想到「跑步」呢?其實,近幾年來還有一個運動方式比跑步要更容易上手,也非常適合大家做為運動入門的首選項目,那就是「快走」!由於快走這項運動對於膝蓋的壓力大約只有體重的2~3倍,相對於跑步時所承受4~5倍的壓力來說要來的小,因此,也非常適合體重過胖的人來進行訓練,再加上這項運動也屬於中等強度,所以也非常適合想要瘦身減脂的人來進行練習。然而,要如何有節奏的「走」才能達成目的?小編就用這篇告訴你快走的4技巧,有興趣的人就只細看下去吧!

快走燃脂
養成快走訓練的4大技巧!讓你不用跑步也能有效完成燃脂目標

快走的步行速度

在2018年《運動醫學》(Br J Sports Med)的一項研究,將中等強度的速度定義為60歲以下成年人每分鐘約100步(約3英里/小時),但這樣的速度取決於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如果體能較佳的人有可能必須要將速度提升至4英里/小時,或是更快的速度才能進入中等強度的訓練區間。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每小時走3英里(4.82公里)已經是正常符合中等強度的速度。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顯示,步行時中等強度活動的範圍是每小時2.5~4英里 (mph),中等速度為2.5~3.5英里/小時,而輕快的速度為3.5~4英里/小時。

快走的速度
你快走的速度要達到多少才能算中度運動呢?

快走要注意的4個技巧

如果你平時就有在進行快走練習,但並沒有達到所謂中等強度訓練區間的速度,那你就必須要調整你的快走技巧,以達成這項運動訓練的目的。大多數的人都可以透過調整姿勢、步輻和手臂的擺動技巧,來達成提高步行的速度,這邊也要提醒大家,穿著輕鬆的運動鞋和舒適的運動服裝也可以提高速度喔!

快走的服裝
用輕快舒適的服裝搭配軟底運動鞋,也能提升快走時的速度。

步行教練朱迪·海勒(Judy Heller)表示,當你懂得採用快速步行的正確技術時,就會有機會每小時提升0.5~1英里的速度,這相對於能在一英里的距離減少2~4分鐘的時間。她也特別強調,一開始你必須要先放慢速度來練習正確的姿勢,一般來說快走的技巧分為以下這4大類:

1.走路的姿勢

正確的行走姿勢,除了可以讓走路更加輕鬆之外,還能減輕頸肩處的肌肉壓力。

1)行走時身體不要向前或向後傾斜。

2)將肚臍向脊椎處收緊(如同收緊核心一般)但不要過度收緊。

3)要保持正常呼吸,千萬不要屏住呼吸。

4)讓眼睛朝前看不要往下看,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前方20英尺處。

5)放鬆下巴以避免造成頸部肌肉的緊張。

6)讓肩膀下垂並放鬆並略微向後收。

7)行走時身體站直,不要拱起背部。

8)頭部應該向上挺直,下巴與地面呈現平行狀態,就能減少頸部和背部的壓力。

9)走路時頭部應保持水平;所有動作都應該從肩膀向下進行。

快走的技巧
懂得快速步行技巧之後,就有可能每小時提升0.5~1英里的速度。

2.手臂擺動位置

走路時使用適當的手臂位置和運動可以幫助你走得更快並增加訓練強度。

1)上臂與下臂呈現90度的彎曲。

2)走路時不要拿任何東西在手上。

3)保持手臂和肘部盡量靠近身體,而不是朝外。

4)將手臂與腳部相對性的移動。例如:當你右腳向前右臂則向後,同時左臂便向前。

5)手臂移動的方向應該是前後而不是對角線,同時大部分的狀態也應該是水平,另外手臂向前伸時盡量不要超過胸骨。

3.行走的步伐

當我們開始行走時,就必須要注意腳部的移動方式。

1)從腳後跟到腳趾都運用滾動的方式踏出每一步。

2)在每一個步幅結束時,都運用腳掌和腳趾進行推動。

3)如果你覺得自己無法用滾動和推動來移動步伐時,請注意是否為穿著硬底鞋款所造成的問題。

4.採取自然步幅

快走除了上述的三點之外,歩幅也十分的重要!但這邊所講的步幅並非延長或刻意加大,而是採取自然的步幅來進行。

1)當你在進行快走練習時,試著讓腳後跟停留在地面的時間變長,然後運用腳趾的力量來進行移動。

2)當你試圖想要增加速度時,就必須要讓腳跟跟靠近身體,同時注意腳是否向前過度伸展而造成錯誤的姿勢。

快走動作影片:

訓練快走的注意事項

當你養成將快走成為訓練的一部分時,就必須要先從慢走搭配上述的4個技巧來練習。同時,你也可以以悠閒的速度進行5分鐘的熱身,接著以快速的行走10分鐘來訓練,最後再運用5分鐘輕鬆的步伐來做為緩和動作,在訓練的過程中可能會感受到肌肉或脛骨的痠痛感,因此,建議你可以每週增加5分鐘的訓練時間來做為目標,慢慢的增加到能一次快走30分鐘的程度。

資料參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Br J Sports Me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仰臥起坐對消凸肚沒用﹖ 1招改善下腹凸問題根源

2021-03-24
保健伸展觀念瘦身知識庫書摘

明明控制飲食、多運動,為什麼下腹還是一樣凸﹖其實,你現在的胖肚子,說不定只是裡面的東西凸出來而已!生活中要是無法保持良好姿勢,再怎麼靠運動或飲食控制來降低體重,也永遠無法擺脫「凸肚子體型」。為什麼?因為從肚子裡蹦出來的,其實是失去容身之處的內臟!

下腹凸
仰臥起坐對消凸肚沒用﹖ 1招改善下腹凸問題根源

駝背擠壓內臟,導致下腹凸出

為了方便大家想像,就讓我來說明一下吧。駝背的話,就會像下圖插圖一樣導致胸部收縮,肋骨的位置也會下降。這樣一來,掉下來的肋骨就會將下面的內臟壓扁。但是因為肚子的空間有限,被壓扁的內臟無處可去,只好往前凸。這就是造成下腹部凸出的原因之一。

 

胸腔空間導致下腹凸出
胸腔空間導致下腹凸出

要是不改正會使肋骨下降的姿勢,那麼做再多的腹肌訓練,肚子裡的東西還是會蹦出來。結果就是腹部的贅肉橫生,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樣。首先,要把掉下來的肋骨拉上去,留出一個可以收納腹部內臟的空間。

肚子裡面本來就沒有空間了,卻為了「讓肚子凹下去」而以仰臥起坐等收縮腹肌的方式來把肚子收緊,這會使心臟和內臟遭受更多的壓迫。別說瘦下來了,壓迫造成的血壓上升和血液循環變差,實際上對身體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讓往外凸的內臟回歸正確位置

請站在鏡子前面,將手貼在腰上,上半身向後仰。首先,肋骨會向上抬。同時,肚子也會連同肚臍周圍堆積的脂肪一起被拉伸,看上去很清爽。明明脂肪量沒有變化,光是這樣肚子周圍就能瘦一到兩圈嗎?

這是因為往外凸出的不僅只是脂肪,還有因駝背以及被掉下來的肋骨壓扁而「無處可去的內臟」。

因此,若能把掉下來的肋骨拉上去,將內臟所在的空間擴大的話,之前只能往外凸的內臟就能順利地回歸正確位置。一開始做拉伸腹肌,肚子就能當場變薄,從這點來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而且,在持續拉伸腹肌的過程中,人會自然地得到力量,讓整個身體恢復到平衡的舒適狀態。不用說內臟能回歸到最佳位置,就連血壓和自律神經也能自然地調整好。越是輕鬆愉快地做拉伸腹肌,效果就越值得期待。

 

拉伸腹肌
拉伸腹肌能幫助往外凸的內臟順利回歸正確位置

你現在的胖肚子,說不定只是裡面的東西凸出來而已。這很有可能會讓你看起來顯得比實際的體脂率還要更有肉,實在很吃虧。

讓我們用拉伸腹肌來鍛鍊腹部周圍,保持良好姿勢吧!光是這樣,肚子就能順利凹下去。

資訊

•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中村尚人著
《後仰就會瘦 : 10秒就能消小腹,適合所有人的革命性拉伸瘦體操》一書。

本書特色

拉伸就能瘦?我不想努力了!
三個月瘦4.9KG、腰圍小2.9CM!
小腹的真相就是──
被重力壓扁的肌肉+下降的肋骨+擠成一團的內臟
不需要器材,沒有飲食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做,
一天3次,利用地心引力消小腹、練曲線,輕鬆擁有易瘦體質!

本書中的後仰拉伸動作,能一次鍛鍊4種腹肌+背肌,打開身體燃燒模式,10秒就能輕鬆瘦小腹。實際執行效果是收縮腹肌的1.2倍,疲勞感卻只有1/3!一次性滿足身體所有舒適條件,有革命性的效果 ╳ 革命性的輕鬆 ╳ 革命性的改變!

• 更多《後仰就會瘦》資訊 請點此

《後仰就會瘦》
《後仰就會瘦》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脂肪是否越接近零才會對人體越好?

2017-08-07
觀念體脂肪減脂瘦身知識庫

對許多減重者來說,體脂肪以及體重機上的數字是萬惡的源頭,除了想降低這些數字外還希望身材越來越勻稱、健康。但是並不是體脂肪越低身型以及健康才會越好,因為人體需要脂肪來保護身體器官、運作身體機能,當體脂肪過低甚至接近於零時,不僅不健康且人類根本無法存活。

體脂肪是否越低才會對人體越好? ©egionathletics.com

脂肪的功效除了保護身體器官、增強免疫系統、潤澤皮膚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儲存能量。一克的糖類或蛋白質所能提供的熱量是四大卡,而同樣一克的脂肪則能提供九大卡,以儲存能量來說,脂肪是效率最高物質。

磷脂質是構成細胞模的成的主要之一,全身每個細胞都需要它。為了達到細胞膜的柔軟性,所以磷脂質上的脂肪酸成分都最好儘可能都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加上細胞膜上的磷脂質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擊並受到傷害,因此攝取足夠的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質,才能時時修復受傷害的細胞膜,因此脂肪是體內細胞構成所不可或缺的物質,如果當脂肪一旦缺乏,細胞將無法構成,生命體也不會存在。

除此之外,體脂肪還有許多不同功能。像是男性與女性的賀爾蒙、腎上腺皮質素、腎上腺素等,都是由脂肪所構成,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脂肪就會沒有賀爾蒙,當賀爾蒙水平被打亂時,就會引發許多問題。但是,人體需要的脂肪量應該要多少比較好呢?首先,所謂的「必須脂肪酸」如果長期缺乏至一定的量,就會有生命危險。

一般來說,男性的脂肪量必須高於體重的4%;女性所需則為12%。女性所需要的數值較高是因為脂肪與懷孕、生產等功能有著密切相關的關係,女性從懷孕到生產與哺乳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從懷孕到分娩的階段更需要各種由脂肪所製造的賀爾蒙來調整,根據一些統計,女性體脂肪一旦低於12%時,月經就會停止,這可視為一種不能生育的警訊。

女性從懷孕到生產以及哺乳都需要脂肪來當作能量來源。 ©wordpress.com

在頂尖運動員中,還是會有一些體脂肪低至8%的女性,雖然是是為了爭取世界冠軍所以把自己訓練到這個程度,但對於身體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這狀態下,女性賀爾蒙可能會缺乏外還會導致骨質酥鬆,持續劇烈運動甚至可能會造成疲勞性骨折而不得不提早運動生涯,所以即使是女性選手在非賽季時,也最好不要讓體脂肪低於12%比較好。至於男性體脂肪如果低於至於男性體脂肪如果低於4%也是非常危險的,在過去參加許多含有爆發性比賽時的選手,如果體脂肪含量降在6%左右時,身體就會沒有多餘的能量,在比賽中也無法發揮平時的爆發力。因此,男性運動員應該以10%體脂肪為目標,即使有了體重限制的運動項目,也應該以稍微低於10%為目標。

總而言之,如果體脂肪真的接近零,只會對身體有壞處沒益處。

資料來源/鍛鍊肌肉大事典:徹底解決心中的 201 個疑問、Naturally intense、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