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有效的建構起肌肉,一般人都知道訓練過程與飲食搭配同樣的重要,尤其,在營養素這方面蛋白質與肌肉的修復及成長更為重要。然而,要補充蛋白質最方便又最自然的食物就是雞蛋!但是,你認為雞蛋要吃全蛋還是只吃蛋白,對我們肌肉成長比較好?接下來,美國最新公佈的這項研究,將告訴你要怎麼吃才能完整的攝取肌肉成長需要的養份。
根據2017年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所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整個食物來源中消耗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素,可能比僅僅吃蛋白質能更有效的幫助肌肉生長!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來了10名受過阻力訓練的男性,它們平均年齡都在21歲左右、體重都約88公斤以及體脂肪約16%左右,並將他們分為吃全蛋與只吃蛋白這兩組,在他們進行完腿部的訓練之後,全蛋組每個人在5分鐘內吃下3顆全蛋,這將會產生18g的蛋白質與17g的脂肪;另一組只吃進相同18g蛋白質的蛋清,而脂肪量攝取為0g。
然後,研究人員在兩個月和五個小時後,對他們肌肉進行活組織檢查與血液,進行全身亮氨酸的評估,藉此,測量他們的肌原纖維蛋白質合成反應,或者他們的蛋白質纖維在訓練所引起的組織先為破壞後的修復速度。最後,研究人員發現,吃全蛋組與只吃蛋白組相比,吃全蛋所引起的蛋白質纖維修復和恢復都有著顯著增加。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 Urbana - Champaign)的運動生理學家Nicholas A. Burd博士解釋,研究人員雖然無法100%正確的判定,吃進整顆雞蛋究竟為何會造成肌肉在修復與恢復上的大量反應,但這可能與Food synergy(食物協同作用)與食物成分理論,所引發的蛋白質合成理論相關,這將會比飲食中單單只攝取蛋白質這項成份要好的多。
關於食物成分理論Nicholas A. Burd博士也指出,全雞蛋內除了擁有蛋清之外,還有所謂的蛋黃!而蛋黃內含有「脂肪」包括ω-3脂肪酸DHA、「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和K以及礦物質如磷和鐵等等,所有這些非蛋白質食物成分可能有助於膳食氨基酸,以支持訓練後的肌肉修復和成長反應,雖然,只吃蛋清也同樣可以攝取相同的蛋白質含量,但確缺乏全蛋才有的營養成份。
這個研究對你的意義代表著什麼?雖然,你以前就知道訓練後吃進足夠的蛋白質能有效幫助肌肉成長,但經過這些最新研究的成果表明,你必須吃進真正天然的食物或是搭配上Food synergy(食物協同作用),所以,攝取蛋白質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吃進蛋白質或是喝進高蛋白粉,因為,這些食物或食品它們往往缺乏能構成全蛋營養所帶來的其它營養素。現在,你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了吧!
資料參考/draxe、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天氣濕冷難耐,很適合喝點熱湯來暖暖身體,但對於正在減肥的朋友們,要注意湯類的選擇,避免越喝越胖!營養師分享「減重期」適合喝、不適合的湯,幫助減肥的朋友在喝湯時避免地雷。不過,沒有什麼食物是一定最好或不好,頻率跟份量才是重點,希望大家都可以把握喝湯的技巧,暖暖過冬天。
研究指出,餐前喝碗低熱量的湯,可以有效減少正餐的熱量攝取,因此許多正在減肥的朋友會選擇喝湯來瘦身。營養師何沂霖在臉書粉絲頁發文分享,適合在減重期喝的湯,最好的分辨方式是以清淡為主,建議避免較濃稠的湯底;她也指出,其實喝湯的頻率跟份量才是重點,不論是外食或自己料理的朋友都要注意。
清湯:像是海鮮清湯、青菜豆腐湯、蕃茄蛋花湯、紫菜湯、蛤蜊湯、蚵仔湯等,這類湯底幾乎只是一般調味,而且可以攝取到蔬菜及蛋白質,是減重期很不錯的選擇。若自己煮的朋友,很推薦在家裡可以隨時備一些曬乾的紫菜,想喝碗熱湯時,切點薑絲煮個水,放入紫菜以及打個蛋,就有一碗好喝營養的「紫菜蛋花湯」。
排骨湯:像排骨湯、雞湯,香菇雞湯、蘿蔔排骨湯等加入肉類熬煮的湯,都是減重期適合喝的湯,這類湯有些會加入玉米、山藥、蓮藕等全穀雜糧當配料,正餐主食的攝取可以減半。須注意是,外食的湯多是長時間久煮,容易增加普林的生成,痛風有發作過者須減少飲用,或可自己燉煮。
味噌湯:味噌是一種發酵的豆製品,發酵食品裡的益菌們對我們的腸道也很好,配料常見有鮭魚、豆腐,都是好的蛋白質來源,自己煮可以加點高麗菜或紫菜,這樣就能一次攝取蔬菜跟蛋白質。
濃湯:濃湯的烹飪方式基本上是奶油+澱粉製作而成,成份看起來就是液態麵包,加上常見的玉米、南瓜等配料都是澱粉類,如果又加一層酥皮,所攝取的熱量、油脂、澱粉都會超標,因此不建議減重期喝濃湯。
酸辣湯、羹湯:勾芡是台灣很常見的一種烹調方式,主要烹飪方式太白粉加水。一般煮菜通常都是選用勾薄芡,但是酸辣湯、羹湯的的勾芡就會比較重;肉羹、魚羹都是屬於會加入澱粉再製的加工食品,並不是純的原型蛋白質食物,整碗吃下來缺乏纖維,且澱粉、油脂都會攝取過多,因此也是減重時期不建議選擇的湯品。
火鍋湯:火鍋的湯底通常都是泡出來的,加上各種食材長時間的燉煮,若還有許多火鍋料,食物的農藥、油脂、亞硝酸、防腐劑都會溶在湯裡;若又是麻辣湯底、牛奶湯底,就又容易攝取過多的油脂,因此若真的想喝,建議選擇昆布或者蔬果等清湯底,在煮食材之前喝會好一點。
如果正在減重的朋友,偶爾想解解饞怎麼辦?何沂霖表示,其實偶爾喝羹湯、濃湯還是可以的,但是記得正餐的澱粉可以減半,另外再額外多準備蔬菜跟蛋白質食物,例如低脂肉、海鮮、蛋、豆腐等,不過建議 1 個月喝個 1-2 次就好。
很多人會自己料理馬鈴薯、南瓜等濃湯,這些湯的成分真的很單純、天然,但打成泥的澱粉食物,加上長時間烹煮,原本是低升糖的食物,就會變成高升糖,因此若是有血糖問題的患者,議還是以「原型」的方式攝取,避免處理過後容易加速血糖的上升。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