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金牌Matej Tóth的飲食改造
1
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金牌Matej Tóth的飲食改造
2
吃素會中風?專家: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葷食者低,但中風機率高
3
吃什麼就胖哪裡!「肥胖部位圖」驚人曝光
鄭匡寓
鄭匡寓

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金牌Matej Tóth的飲食改造

2018-12-04
運動部落 飲食 營養補給 運動營養 低醣飲食 飲食方式 專欄 鄭匡寓

有一篇運動專欄作家 Alex Hutchinson與 Jeff Woo對談的文章很有趣(附註3)。

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金牌Matej Tóth的飲食改造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隨著近年生酮飲食、低碳飲食觀念在台興起,針對飲食法的爭論也從未停歇。進一步,生酮飲食、低碳飲食對於運動表現上的影響,贊同者與反對者都各自能提出不少研究和個案支持自己的論點。而身為生酮飲食愛好者的作者,提出了2016年里約奧運男子50公里競走冠軍-斯洛伐克選手MatejTóth在飲食改造前後的差異性,並分析經低碳調整代謝靈活性的好處。這樣難能可貴的頂尖選手個案,不失為持各種論點者在有氧耐力運動項目上的參考。

Alex Hutchinson以前是支持高碳水化合物的運動作家,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數據與證據,他也開始出現動搖或是不去刻意談。搜尋資料時發現2016年里約奧運競走50公里金牌MATEJA TÓTHA也是低碳水化合物運動員,所以對此保持開放的態度。

為此我google了一下,這位斯洛伐克的運動員馬捷‧托特(MatejTóth)是誰?他是一名來自斯洛伐克的競走選手,在2015年世錦賽、2016年奧運賽,為斯洛伐克雙雙奪下有史以來的第一面奧運金牌。儘管後來有所謂的禁藥風波,但最終檢測仍是還給他一個公道。(附註2)

馬捷自2014年開始限制醣類攝取(過渡時期),10月時身體已經累積很好的代謝靈活性,日常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自15-30%不等。他還沒開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之前儘管就有很好的成績,但2014年之後陸續在競走50公里世錦賽、里約奧運50公里賽奪下金牌。這也是少數碳水化合物運動員跟奧運有所連結的事件(我想不算少,只是畢竟斯洛伐克語言我完全只能用翻譯軟體)。

文章中提到,經過低碳水化合物調整代謝靈活性的好處包含:
1. 改善(優化)物理性能(沒有能量下降、節省糖原、相同的速度下心跳率降低)
2. 減少體育訓練對健康的影響(燃燒的碳水化合物越少,代謝壓力和損傷的程度就越小)
3. 職業生涯結束後運動員的生活質量
4. 與優質碳水化合物結合,可以提供巨大的競爭優勢

斯洛伐克競走選手MatejTóth,贏得2016年里約奧運競走50公里金牌 ©Alchetron

後話:文章內有時候用MATEJA TÓTHA,有時候用去掉兩個A的 Matej Tóth。我其實不是很懂斯洛伐克的用語方式。所以就以大數據搜尋的Matej Tóth為主。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素會中風?專家: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葷食者低,但中風機率高

2019-10-07
話題觀念飲食保健

素食者的中風風險較高?根據英國牛津大學一項大型研究EPIC-Oxford顯示,素食者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比葷食者低22%,但中風風險卻高20%。然而牛津大學博士童·塔米(Tammy Tong)推測,可能是素食者的膽固醇較低(過低膽固醇與幾種中風有關),或者素食較常缺乏B12。英國飲食協會營養師菲利浦(Frankie Phillips)則強調,該研究僅能證明兩者相關,素食者先不用恐慌,多吃素食仍有許多健康助益。

©aaptiv.com

吃素降冠心病風險,但中風風險卻升高

根據英國《The Guardian》(衛報)報導,吃肉不僅破壞環境,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加工肉品與腸道癌症有關,素食風潮因而興起。不過,童·塔米教授表示,針對長期素食對於健康的潛在危害和影響卻所知甚少。對此,研究團隊分析一項飲食與健康的長期大型研究EPIC-Oxford的數據,從1993年起追蹤了48,000人長達18年,其中有16,000多名素食者(奶蛋素居多,少量全素),7,500人則是魚素者。團隊詢問受試者飲食習慣,據此分成葷食、蛋奶素、全素和魚素者。研究顯示,考量年齡、性別、吸菸狀況和社會經濟狀況等因素後,與葷食者的冠心病風險比較,魚素食的風險少13%,素食者低22%。然而,素食者的中風風險卻高20%。總體而言,在10年間,素食者與葷食者比較,罹患冠心病的人數在1,000人中可減少10例,但中風人數增加3例。童·塔米教授解釋,素食者的冠心病風險較低,與過去研究一致,原因可能是素食者「膽固醇、BMI、血壓、糖尿病發病率都較低」。但針對素食者中風風險較高,其中較低的膽固醇與某些中風類型有關,也可能是素食者較常缺乏B12。

素食者勿慌,吃素仍有健康益處 

不過,英國飲食協會營養師飛利菲利浦透過研究發布給《BBC》表示,該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只能揭露素食者與中風有關,但不能證明吃素造成中風,因此吃素不代表不健康。相反的,多吃素食仍有許多健康益處,雖不代表每個人都要成為素食者,但要確保所有營養素均衡。

©tgp.com.ph/blog

定期健檢不可忽略

針對愈來愈多的素食者,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推出新版的飲食指南,也針對素食者提出建議,每日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1份約等於半碗飯碗量,生菜約1碗,水果1份約半碗至1碗),每天攝取的全穀類應占一天主食攝取量的1/3。同時,葵花油、沙拉油、橄欖油雖然是不飽和脂肪酸,但在高溫下容易氧化,因此,最好不要用於油炸,最好依調理方式經常更換用油。長期吃全素可能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適時補充維生素。衛生署素食飲食指南中則建議,海帶、紫菜等藻類、香菇、杏鮑菇、珊瑚菇等菇類富含維生素B12,可多從這些蔬菜中攝取。

©mymed.com

吃素後定期的健康檢查仍不可少,特別是不少人覺得自己吃素以後,就能跟心血管疾病絕緣,甚至於本來固定的用藥,也自認吃素後三高一定會改善,擔心長期服藥會傷身,而自行減藥、停藥,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也可能因為三高未妥善控制,導致病情加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什麼就胖哪裡!「肥胖部位圖」驚人曝光

2019-05-22
話題生活觀念飲食方式飲食

許多想兼顧身材的人,除了要有規律運動外,也需要靠飲食來調理。根據日本推特(Twitter)曾流傳一張肥胖部位圖,該圖指出,當你吃了哪些食物時,身體該部位就會跟著肥胖!當你看到這張圖時,是否還敢不忌口大魚大肉?為了要擁有勻稱的身材,可以透過這張圖來監督自己的飲食方式,對減重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幫助。

吃什麼就胖哪裡!「肥胖部位圖」驚人曝光 ©abcnews.go.com

該張肥胖部位圖來自《わかった!こうして食べれば太らない》一書(中文譯:了解了!原來這樣吃就不會胖)」,此書是針對女生最煩惱的身體部位來詳述說明,想必現在許多女性要開始忌口了!以下為導致全身肥胖的食物:

頸部、胸部:熱牛奶、起司、紅肉和魚類

肩膀:油炸肉類、紅酒

手臂:肥肉、奶油、冰淇淋

腋下:沙拉醬、橄欖油

後背、胸下:薯條、洋芋片等馬鈴薯製品

肚子:米飯、麵包、餅乾、豆類和南瓜

小腹:麵類、甜點、糖果、水果乾、地瓜

腰間肉:奶油燉菜、豆漿

臀部:甜甜圈、炒青菜

臀部下側肉:肉類、碳酸飲料、優格、冰淇淋

大腿:蛋糕、甜麵包、壽喜燒、滷肉

膝蓋:巧克力、餅乾、啤酒

小腿:肉類、調味料、鹽分

腳踝:雪糕

吃什麼就胖哪裡!「肥胖部位圖」驚人曝光 ©みんなのくちこみ.net

但此圖有營養師認為,關於局部肥胖的問題有7~8成與基因有關,像是常聽人家說:「我都容易胖肚子、我腿容易胖,或是我本身有易胖體質」等,但若在20~30歲後因工作、飲食、生活開始變胖,那麼從飲食調整與控制就能幫助該部位甩肉! 然而少吃壞油可以瘦上半身;少吃澱粉和多動可以瘦下半身,這是真的!

像是圖片裡提到食用起司、牛奶容易胖上半身,由於牛奶可能含有大量乳脂肪蛋白質,因此會造成手臂、胸部比較肥厚,同時也有許多愛吃澱粉類食物的人,像是白飯、麵包等,都會造成肥胖,加上時常久坐關係,此時容易養成胖臀部、胖大腿,但是,通常只要排便不太順暢,就容易有小腹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少吃蔬菜、水果,以及水量不充足,都有可能該部位肥胖。但是,上圖那些食物不是都不能吃,做好飲食管理,盡量少碰。

局部肥胖的問題有7~8成與基因有關 ©undraga.space

每個人減重方式因人而異,若本身有便秘問題,一定會因堆積而胖小腹,此時也建議大量食用膳食纖維、搭配水以及好的油脂,像是攝取擁有Omega-3的好油脂魚類,以及避攝取過多免精緻澱粉導致便秘,若愛吃甜食的人,也不需要完全不吃,因減重須循序漸進,別讓自己餓肚子來避免惡性反撲。再來是極度愛吃肉的人,同時也要加倍攝取蔬菜,要用多餘的菜來代謝肉類的油脂。另外,愛吃澱粉者可以找替代品,像是地瓜有許多膳食纖維且非常飽足感,對於減重的人來說非常適合。

資料來源/ ETTODAY、《わかった!こうして食べれば太らない》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