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增肌最佳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 美國權威分析22項研究告訴你
1
增肌最佳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 美國權威分析22項研究告訴你
2
槓鈴臥推時你必須注意的4種原則 避免壓胸危險的發生
3
核心緊實訓練 CORE MUSCLE TRAINING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肌最佳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 美國權威分析22項研究告訴你

2019-05-16
知識庫 健身 增肌 觀念 微肌男子

你知道在短時間內鍛鍊出結實肌肉的最佳方案嗎﹖網路上訓練文章滿天飛,這篇文說你每組該重複6-12次、另一篇又說每組4-6次;專家A說你應該在不同日子鍛鍊不同部位的肌肉,專家B則建議每週3次全身性鍛鍊…是不是越看越混淆、不知該相信誰﹖擁有「教練的教練」美稱的美國科學化肌力訓練領域權威人物Christian Finn,統整22項具可信度的科學研究,告訴你怎麼選擇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讓增肌更有效!

增肌最佳訓練頻率、組數與次數 美國權威分析22項研究告訴你

Q1﹕你每週應該鍛鍊肌肉多少次﹖

首先,我們要先問問,每個部位的肌群多久該訓練一次﹖有些人說每週一次大量的練習是增肌的最佳方法,一個典型的訓練課表包括﹕週一胸部、週二背部、週三肩部、週四腿部和週五手臂。雖然這樣的課表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其實還有更好的選擇。

A﹕ 許多研究顯示,更頻繁地鍛鍊肌肉,可以提高肌肉生長速度。在一份2015年的研究中發現,每週鍛鍊3次肌肉的受試者比每週練1次的人,能更快速地建立肌肉。研究人員比對每週練1次、2次和3次的受試者,他們得出以下結論﹕大肌肉群(四肢和軀幹等大運動的肌肉群,例如胸大肌、臀大肌及股四頭肌)每週至少需要訓練2次,才能達到最大限度的生長。

為什麼要2次以上﹖主因肌肉生長的關鍵-「蛋白質合成」會在訓練結束後提升1-2天,但幾天後又會恢復正常,當你每週只訓練1次,肌肉會在訓練後花費幾天「成長」,但如果你讓每個部位的肌肉群在訓練後休息一整個星期,將會錯過許多刺激成長的機會。

想盡快增肌的人,建議每週訓練每個部位的肌肉群2-3次。如果你是訓練多年的老司機,或是想專注於加速某部位的肌肉生長,那麼,每週訓練4次會有顯著效果。

許多研究顯示,更頻繁地鍛鍊肌肉,可以提高肌肉生長速度

課表範例

方案一﹕每週2天

週一﹕全身
週二﹕休息
週三﹕休息
週四﹕全身
週五﹕休息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加拿大研究人員比較在同樣訓練量下,每週鍛鍊2次和3次的差別。結果發現兩者在肌力和肌肉大小的增長上幾乎相同。

方案二﹕每週3天

週一﹕全身
週二﹕休息
週三﹕全身
週四﹕休息
週五﹕全身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更頻繁的訓練意味著你可以將全身拆成兩個或三個部分做訓練,但仍要保持每週至少兩次刺激同一肌肉群。

方案三﹕每週4天,上、下半身分部訓練

週一﹕上半身
週二﹕下半身
週三﹕休息
週四﹕上半身
週五﹕下半身
週六﹕休息
週日﹕休息
上、下半身輪流鍛鍊,加上間隔一天和周末休息,這是Christian Finn多年來最喜歡的分部訓練方案。

方案四﹕每週4-5天,推/拉/腿分部訓練

Day 1: 胸部、肩部、肱三頭肌
Day 2: 背部、肱二頭肌
Day 3: 休息
Day 4: 腿
Day 5: 休息
推/拉/腿(push/pull/legs)訓練不以週計算,而是以5天為單位,每部位的肌肉群每隔5天都會訓練到一次。

方案五﹕每週4-5天,上、下半身分部訓練

Day 1: 下半身
Day 2: 上半身
Day 3: 休息
Day 4: 下半身
Day 5: 上半身
Day 6: 休息
你也可以採上、下半身分部,固定訓練2天休1天,然後重複這一輪。但前提是你必須有能力在這樣的頻率下有好的恢復,而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Q2﹕初學者應該避免分部訓練,採每週3次全身性訓練﹖

A﹕ 事實上,只要訓練計畫和正確飲食,初學者仍可以在每週4-5天的分部訓練上得到好的成果。在美國貝勒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初學者運用每週4天的訓練方案,在短短10週內增肌12磅(約5.44公斤)。另一項為期12週的試驗中,未經訓練的初學者接受5天分部訓練,並使用牛奶作為運動後的營養補給,他們在這不到三個月內增肌近9磅(約4公斤),並且沒有增加脂肪。

另一方面,已經不是菜鳥的健身人,仍可以透過每週3天的全身性訓練來增肌。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一群已有多年舉重經驗的男性,透過每週3天進行3個月的全身性常規訓練後,獲得了近10磅(約4.5公斤)肌肉。

即使是有多年經驗的人,仍可透過每週3天的全身性訓練來增肌

Q3﹕訓練時該做多少組﹖

A﹕ 根據「訓練劑量-反應關係」,你做的訓練組數和肌肉生長的速度有關。換句話說,你做的組數越多,你的肌肉增長的越快。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情況可能讓更多組數適得其反,例如每週訓練10組各肌肉群,其成效可能是每週訓練5組的兩倍;但並不代表每週20組是10組的兩倍。因為每個肌肉群都有一個理論上的「最佳」訓練組數,高過或低過這個數量,可能使增肌速度相對慢。再者,訓練量的多寡取決於肌肉受到刺激時,如果整體訓練量過高,你的肌肉將不會做出反應,而增肌效果也大打折扣。

你一定想知道組數最佳的「甜蜜點」該怎麼算﹖這取決於你的基因、年齡、訓練過多久時間、進行的運動類型、飲食,甚至是生活中的其他身心理壓力來源,無法一言以蔽之。不過,你可以先參考以下初步標準﹕每個肌肉群每週訓練10-12組是個好的起始點,之後你可根據身體反應往上或往下調整,增加必須以漸進式,每週增加1-2組為宜,千萬別一夜之間瘋狂倍增你的訓練量,否則增加運動傷害機會。

Q4﹕訓練次數跟增肌有關嗎﹖

傳統觀點認為,低負荷高次數的阻力訓練能增加肌耐力,但對增加肌肥大貢獻不大。而重負荷低次數則被認為是養成肌肥大的「最佳方式」,因為重負荷會對肌肉纖維產生大量張力,這樣才能快速地刺激肌肉的生長與發育。

A﹕ 重負荷並不是讓肌纖維產生大量刺激的唯一方法!較低負荷而較高次數的訓練,也會刺激你的肌肉並產生大量的代謝壓力、增加肌纖維活化。更有許多研究顯示,較輕負荷與較高次數在刺激肌肉生長上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例如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0-40次重複刺激的動作,與10-12次重複刺激動作,同樣能刺激肌肉增長。這樣的結論不僅在做什麼都有顯著效果的初學者上;研究人員發現,即便對平均有4年健身經驗的人來說,每組重複20-25次與每組8-12次,經12週訓練後,肌肉生長並無顯著差別。

不過,用較高次數和較低負荷來增肌,也不一定是好主意。因為在高次數下訓練到力竭是非常痛苦的,甚至比重負荷低次數困難的多;此外,就增加肌力的表現而言,重負荷低次數仍然較好。總而言之,想增肌的你必須記住﹕只要努力訓練,輕、中、重負荷都可以成動地增肌!

重負荷低次數的阻力訓練被認為是養成肌肥大的最佳方式 ©GETTY IMAGES

資料來源/MUSCLE EVO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槓鈴臥推時你必須注意的4種原則 避免壓胸危險的發生

2018-04-23
胸部肌群上半身肌群觀念重量訓練健身話題

在健身房裡槓鈴平板臥推訓練,是一種使用槓鈴的自由式重量訓練項目,它主要是在鍛鍊你的胸肌、肩膀與肱三頭部位的複合式訓練,也是一個大家都很愛練的動作之一,然而,這樣的訓練項目卻充滿著潛在的危險,無論是在國外或是國內健身房裡,都發生過多起的槓鈴壓胸意外事件,因為,它訓練的肌肉部位跟槓子下降的位子,很接近我們人體呼吸重要的喉嚨與胸部區域,當意外發生時輕者可能只是受傷,重著就可能有喪命的危險,所以,當你要開始用槓鈴平板臥推來做訓練時,你就必須注意這4種原則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槓鈴平板臥推是一種很好的訓練項目,但潛在著許多危險的因子!

 原則  1 不在沒有補手或安全設備下提升重量

無論你是否是健身新手或是老手,都必須要在有補手(觀察員)或是安全裝置下,來進行80%重量以上的1RM高強度訓練,通常初學者都會採用固定式器材-史密斯訓練器(Smith machine),由於它是屬於固定式器材,再加上固定軌道可以防止槓鈴左右搖擺,所以很多新手都喜歡拿它來做訓練,但是,雖然它是固定式器材,但還是需要將兩旁固定假上的安全設計掛上,以臥推防失手時槓鈴壓胸的危險。而健身一段時間的人,就開始會採用平板臥推(Bench Press),由於這樣的訓練沒有固定的軌道,因此,需要介入的核心穩定度與風險性也更高,尤其是槓鈴要移出或是回歸的時候,最容易失手造成壓胸甚至壓到喉嚨,所以,最好在執行這樣的訓練時,能有1~2個補手(觀察員)在旁邊協助,除了可以觀看下槓時的正確位子,最重要的就是防止意外的發生!

初學者常使用的固定式器材-史密斯訓練器(Smith machine),兩旁的安全扣環記得掛上! ©American Grit

 原則  2 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與肌力

我們在健身房訓練的時候,有時候很容易被週邊的氛圍影響到,尤其是男生都會比較誰推的比較重,來當作一種炫耀的訓練方式,當我們一昧的增加重量時,卻忘了這樣的動作是否已經超過身體肌力的負荷,如果你可以在250磅的位置上進行最大的訓練重量,千萬不要突然增加到285磅的重量,因為這將會造成胸部肌肉撕裂外,還會讓槓鈴掉到你胸部或是喉嚨的風險增加,如果你想做提升最大肌力訓練,請以5磅為一個單位來做增加,另外,如果你有補手(觀察員)請告知他,你將進行高強度的力量突破式訓練,一個好的捕手就會將他的手放於槓鈴上,引導你的槓鈴下降並保持槓鈴的平衡,避免突發性的傷害發生。

一個好的捕手就會將他的手放於槓鈴上,避免突發性的傷害發生。 ©Stack.com

 原則  3 保持使用訓練型運動手套

當你在使用槓鈴做平板臥推時,通常的槓鈴都是使於光滑表面,如果在加上重量訓練時手掌心開始出汗,這就會讓訓練過程中的危險大幅上升。所以,選擇使用一個好的訓練型運動手套,它可以避免因為手掌出汗產生槓鈴打滑的情形發生,所以,在選擇訓練型運動手套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在掌心與手指處,都有加上防滑的保護墊材質,另外,建議選擇有護腕式的手套,除了能防止手滑與長繭外,還能保護及避免手腕關節不舒服。

在選擇訓練型運動手套,最重要的是手掌與指間的防滑處理! ©1ZOOM.Me

 原則  4 確認身體已經熱身與拉伸

在你躺上平板開始操作臥推這個動作之前,你應該要先做好熱身與拉伸肩膀、胸肌、背肌、三頭肌與腿部肌群的動作,因為這些肌肉群都關係著接下來要做的臥推動作,如果不好好的將這些肌群拉伸並熱身開來,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就會產生無法預期的危險,這也是最多人會去忽略的事情,為了確保安全與訓練成果,請做好熱身與肌肉拉伸的動作。

資料來源/Nutribal、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核心緊實訓練 CORE MUSCLE TRAINING

2016-06-01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健身動學堂

核心緊實訓練 (Core Muscle Training)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熟悉後,可將左右腳伸直來增強腹部核心的力量。

核心緊實訓練

鍛鍊肌肉群:腹部核心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掌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STEP 2 變成肘撐

左肘、右肘分別放下貼地,變成肘撐,身體保持水平,停留3秒。

STEP 3 變回掌撐

接著左手掌貼地,在右手掌貼地,肚子收緊,身體撐起,停留3秒,重複來回,做1分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