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吃一顆粽子的熱量 等於101登高賽爬幾輪?
1
吃一顆粽子的熱量 等於101登高賽爬幾輪?
2
乳糖不耐症的你該怎麼補充高蛋白
3
蔬食樂 SOOTH ROAD:運動廚房必備,風、光、水、養、氣悉心培育的科技蔬菜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吃一顆粽子的熱量 等於101登高賽爬幾輪?

2019-06-06
話題 飲食 營養補給 觀念

端午節快樂!粽子節當然要吃粽子,但你確定要吃這麼多嗎﹖據調查,一顆180公克的北部蛋黃粽熱量就有675卡,每天兩顆,1星期可讓你胖1.2公斤;換算60公斤成人只要吃一顆下肚,就得登台北101 2.3次、慢跑72分鐘、走路或騎自行車近4個小時才能消耗掉一顆粽子的熱量。多吃幾顆,小心連假3天運動都瘦不回來!

一顆粽子熱量有多少﹖ 101登高兩次才消耗掉

粽子分類多樣,鹹粽最常見分為北部粽、南部粽,還有湖州粽、客家粿粽,以及甜口味的粽子,依照不同製作過程與材料,熱量也有所差異。北部粽製作是將餡料與糯米加油拌炒,雖然香味逼人,但熱量也最高,據國民健康署調查,一顆北部蛋黃粽約675卡,吃一顆熱量等於吃一個便當,但你不一定吃得飽,還可能再加顆南部粽。

南部粽未加油,以水煮或蒸熟的方式製作,一顆南部蛋黃粽仍要615大卡。湖州粽也不容小覷,是以泡過醬油的圓糯米搭配醃漬過的帶油豬肉,一顆香菇蛋黃粽熱量也約618大卡;而客家粿粽體積較小,熱量約555卡以內。甜味粽常見鹼粽、豆沙粽、冰粽等,雖然體積較小,也有300-600不等的熱量,且吃甜粽可能額外沾糖,還得另外計算。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建議,一般鹹粽熱量約等於一個便當,如果以粽子當正餐,建議一天吃1-2兩餐粽子為限,以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如果想選擇較低熱量的粽子,可選擇客家粿粽、南部粽、五穀養生粽,購買時可查看營養標示,減少高熱量及高油脂的餡料。

除了糯米,栗子、蓮子、芋頭等常見的粽子食材都屬於澱粉類,吃太多容易胃脹氣、血糖升高,建議將粽子當正餐時,一餐只吃一顆不過量,可另外搭配一盤時令蔬菜、鮮菇湯、涼拌小黃瓜等增加飽足感;飯後也可搭配幫助消化的水果(約女性的一個拳頭大),例如含有消化酵素的奇異果、鳳梨、木瓜等,讓營養更加均衡。

以粽子當正餐後,可搭配幫助消化的水果,如奇異果、鳳梨、木瓜等 ©thirteenthoughts.com

特殊體質者請注意!

• 糖尿病患﹕注意碳水化合物及油脂的總量,可做同質性份數代換,例如一顆肉粽相當於一碗半的飯量,一顆鹼粽相當於一碗飯量,並用代糖取代砂糖,避免血糖過高,如有糖尿病患者,建議一天一顆肉粽為限。

• 腸胃功能不佳者﹕粽子屬於糯米類,如有腸胃功能不佳,建議先吃半顆,避免一次吃過多導致胃脹氣等腸胃不適。

• 腎臟疾病者﹕注意沾醬鹽分的攝取量,如醬油膏、甜辣醬等,另外也需注意高磷的全穀類,像是五穀米、蓮子、麥片、糙米等。

• 高血脂者﹕建議選較低脂的肉品,例如雞胸肉、豆乾丁、豬瘦肉等,減少高油脂食物如蛋黃、三層肉、豬油拌炒的餡料。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國民健康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乳糖不耐症的你該怎麼補充高蛋白

2018-11-02
知識庫增肌飲食方式健身觀念飲食

蛋白質是人體肌肉必備的能量來源之一,尤其是針對想要增肌的人來說更是一個不能或缺的元素,一般來說,我們都可以透過吃肉或是攝取豆類製品,來補充身體所需的蛋白質以滿足修補肌肉所需的量,那為何需要喝高蛋白呢?這塊就要談到人體的消化與吸收的速度與效率,因為,當我們運動完後的30-60分鐘為肌肉吸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能用最快速的時間讓身體吸收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就能有助於肌肉的修補與成長,但也別以為只要喝高蛋白就會長出傲人的大肌肌!因為,我們人體的肌肉纖維,是必須經過適當的負重訓練;讓其獲得輕微的損傷與修復之後,才能有所成長,所以,高蛋白就成為了大家快速補充蛋白質最好的方式。但為何有許多的人只要一喝高蛋白就會產生腹痛或腹瀉的症狀?其實,這就是患有「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英語:Lactose Intolerance),又稱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

知識便利貼|何謂乳糖不耐症?
乳糖是牛奶及其它乳製品中天然存在的一種糖。乳糖不耐(英語:Lactose Intolerance),又稱乳糖消化不良或乳糖吸收不良,有關乳糖的食物不耐症,是指人體內不能有效消化攝入的乳糖、並產生不良反應的一種狀態。其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內缺乏水解乳糖所必需的乳糖酶。攝入一定量乳糖後,乳糖不耐的人群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腹脹、腹瀉等。
 
在嬰兒期乳糖不耐比較少見,可導致嬰兒無法進食乳品而死亡,因此,絕大多數的乳糖不耐狀況是在嬰兒期之後發生,成年乳糖不耐很常見,全球約75%的人成年後會出現乳糖不耐症狀。在後天發育中攝取牛奶能獲得大量營養成分,因而在體形上,乳糖不耐占比極高的東亞人就較歐洲人和中亞人矮小。成年乳糖不耐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其發生率在不同族群中區別很大:在東亞地區可高達90%,而在北歐只有10%。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乳糖不耐症的類型

 1 先天性乳糖不耐症
這類的人非常罕見,因為他們先天就缺乏乳糖酶酵素,所以一出生就無法喝母奶。它們必須選擇無乳糖的奶粉或是乳製品來補充基本的營養。

 2 原發性乳糖不耐症
只限於成年人由遺傳因素導致,其原因是缺乏一種產生乳糖酶持久性的等位基因,因此,隨著年齡逐漸的長大乳糖酶的產量會逐漸減少,這類型的人不是完全不能食用乳製品,而是要控制食用量來避免症狀的發生。
 3 繼發性乳糖不耐症
這個又稱暫時性乳糖酶缺乏,是各種原由因造成的小腸損傷導致影響乳醣酶的分泌,常見的病因包括腸胃炎、腹瀉、化學療法、腸道寄生蟲及其它環境因素。這個屬於暫時性的症狀,當疾病痊癒之後,乳糖的消化能力也就會漸漸恢復。

乳清高蛋白選擇

當我們了解乳糖不耐症的原因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乳糖」是影響的關鍵因素之後,在乳清蛋白上我們該如何選擇?因為,大多數換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並不是一接觸乳糖就會產生不良的症狀,而是要攝取一定的量之後,才會產生不適的症狀!所以,除了可以挑選市面上已經除去「乳糖」的分離式蛋白粉之外,還可以透過搭配麵包、蔬果或其它食物一起食用,增加腸道內有限乳糖酶的作用時間,提高身體對乳糖的接受性。這樣你也可以適當又方便的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修復增長肌肉組織。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蔬食樂 SOOTH ROAD:運動廚房必備,風、光、水、養、氣悉心培育的科技蔬菜

2017-09-07
飲食推薦場館場館資訊

熱愛運動的你,相信也很在意飲食的營養和健康,蔬菜尤其是在運動補給上很重要但常被忽略的一環,因為蔬菜中常見但也常被視為有害物的硝酸鹽,其實適量攝取有助於血管擴張,降低身體耗氧需求。要如何選擇適合運動族群、方便料理又營養豐富的蔬菜?免清洗可直接食用的「科技蔬菜」也許正是你的好選擇! 現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酸雨、霧霾和廢水污染土壤,影響農作物的品質,食安問題成為危害大眾健康的一大主因。一群科技業者因緣際會轉而投入「植物工廠」的研發,將水耕蔬菜安置在「風、光、水、養、氣」、溫濕度嚴格控制的無塵潔淨室中栽培,以LED替代太陽光源,培育出高品質、無農藥、低生菌數、無重金屬、低硝酸鹽的科技蔬菜,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蔬食樂」。

在封閉空間以LED作為光源培育出的科技蔬菜為傳統農業另闢蹊徑。

關於植物工廠的概念,日本早在30多年前已經開始研發,台灣則是在2012年興起,當時有許多科技業者投入,紛紛將倉儲廠房改種蔬菜,這種用高科技種出來的蔬菜掀起一片嚐鮮潮,光景大好。不過,隨著時間、技術與市場的考驗,許多大型工廠在這幾年紛紛關閉,就連發源地日本,指標性的大廠東芝也在去年忍痛結束經營兩年多的植物工廠生意,鎩羽而歸,原因是沒有讓消費者認識科技蔬菜的價值,因價格偏高、銷售不敵傳統農作栽培的蔬菜,投資大量成本無法回收。

「蔬食樂」科技背景起家 闖出一片天

在台灣南部崛起的「蔬食樂」,創辦人之一鄒淵翔也是光電科技工程背景,和兩位工研院同事攜手創業,不但產量穩健成長,還連開三家餐廳,闖出科技蔬菜一片天。鄒淵翔表示,自己創業之初,本來是想把握植物工廠風潮做光電技術的研發和設備輸出,但眼見市場無法有效拓展,也需要向客戶證明自家的產品可用,加上親人紛紛罹癌,想要自己生產出真正對身體好,無農藥、無蟲卵的蔬菜,於是便投入種植研發。

鄒淵翔表示,台灣植物工廠在LED照明技術與應用已相當成熟,也有相當優質的農業技術,但缺乏一個完整與創意的上下游連結通路,因此他創立蔬食樂品牌,期望將台灣最強的LED照明、環控系統與農業技術整合,並找對銷售管道,將產、銷、研串連,形成一個強大的整合型平台,建立消費者對於植物工廠農產品的信任。由於鄒淵翔等人的精準眼光與經營方式,蔬食樂從一開始5公斤的月產量,在短短五年之內暴增千倍,目前一個月產量已高達5噸,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蔬食樂」創辦人鄒淵翔

說服消費者就是要讓他們「知味」

過去消費者對於植物工廠所種出來農產品的看法總是:沒種在土裡,也沒曬過太陽的作物不能吃。鄒淵翔想扭轉這種觀念,第一步就是從務農的家裡著手。當他雙親知道他放棄工研院高薪工作來種菜,還是以他們無法理解的方式,當然堅決反對,直到他將第一棵親手種出來的菜拿回家給媽媽吃,但刻意未告知是在植物工廠種出來的,媽媽吃過之後表示沒臭土味,很好吃,還問他是哪裡買來的,他才據實以告。直到現在,媽媽還常會問他,「工廠裡有沒有多的菜,可以拿回來」。言下之意的肯定,讓鄒淵翔吃下定心丸。

層架式栽植方式,發揮空間最大效益。

消費者對於科技蔬菜的不了解所帶來的恐懼和疑問,是造成這種新型產業失敗的主因,因此鄒淵翔一開始打造品牌,就是要建立一個溝通管道,連結消費者的信任度,讓大家理解這種蔬菜的優點和價值,才有長久經營的可能。而食材最直接的推廣方式便是讓消費者試吃,讓他們吃到每一種蔬菜應有的味道與口感,同時讓大家知道蔬食樂提供的是無添加物、保留食物原味、安心又好吃的農產品,如此才有可能建立品牌信任感。

以自家生產的科技蔬菜研發一系列美食,蔬食樂已經開設三家實體店。

「風、光、水、養、氣」 種出元氣好蔬菜

信任感建立之後,接下來就是產品特色的發揮。蔬食樂的蔬菜種子大多來自歐洲,目的就是要讓大家有機會嘗試市面上吃不到的菜,不跟一般農民競爭。也由於產地特性,這些蔬菜大多需要較低溫的環境,因此蔬食樂的培育室中,幾乎隨時都是冷氣開放,還有風扇吹送微風,將最新鮮的空氣輸送到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棵菜在比人還要受寵愛呵護的條件之下快樂成長,種出來的菜當然鮮綠勁脆、爽口好吃!

蔬食樂的植物工廠,除以冷氣和除濕機調節溫濕度,還以風扇營造微風吹拂的環境。

種菜用的水也是一大學問,除了以過濾過的自來水做基底,加上各種營養液,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循環流動,讓水中也充滿植物生長所需的氣體,促進根部的生長,另外還需要不時檢測,定期消毒以免不必要的病菌入侵,更要注意控制藻類的生長,以免造成水質的惡化。科技蔬菜一大特色就是營養素完全由栽植者控制,因此鄒淵翔也自豪地說,他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特別添加某些營養素在蔬菜中,讓大家吃菜也可以補充到需要的養分。

活水種出來的蔬菜,根部亦發達壯碩。

在植物工廠中,光線是調控植物生長的主角之一,藉由多種LED光源的混合搭配來協助植物成長並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不同的刺激。例如,某些葉片帶有紅色或紫色的萵苣,必須以特定比例的RGB光源誘發萵苣體內的花青素生成,葉片才能從綠色逐漸轉變為紅色或紫色。光源的轉換刺激,除了顯色的效果之外,更能促進葉片強韌,豐富咀嚼口感。

藍光激發花青素形成,讓葉稍轉紫紅。

成功崛起背後的關鍵因素

分析蔬食樂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崛起的因素,鄒淵翔自己認為有四點:

 1  科技背景
因為自己是學工程的,後來投入光電科技,讓鄒淵翔對於生產程序控制得一板一眼、毫不含糊,並時時檢討,不斷改善生產流程,讓產品更符合越來越多元的消費需求。

 2  成功建立品牌信任度
因為一開始就從品牌做起,讓鄒淵翔的植物工廠之路走得順遂,蔬食樂獨特又前衛的品牌形象,與科技蔬菜完美結合,成功打出知名度之後,他們與也開始和大型通路如COSTCO、JASONS Market Place合作,近期到家樂福試點也獲得空前成功,商品銷售率高達95%,尤其屏東、花蓮等地的銷售表現與北高都會區相近,證明只要是好的商品,縱使價格稍微貴一點,多數的消費者還是樂意買單。

 3  與餐飲連鎖合作
蔬食樂目前為南部知名餐飲連鎖「碳佐麻里燒肉」、「木盆輕食館」、「營養師輕食」等店供應生菜,由於廣受歡迎,需求量穩定成長,成為營運一大支柱。蔬食樂也會根據店家需求調整蔬菜供應,並針對視覺和味道搭配設計不同的菜種搭配。

 4  實體店推廣
食材若能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得到,那麼銷售的機率將會多出許多。一開始蔬食樂是在台南新光三越百貨設櫃,以販售蔬菜盒為主,由於想更落實經營理念,於是在2016年5月,蔬食樂在東平路開了第一家實體店,並延聘西餐主廚設計菜單,讓蔬菜沙拉料理的面向更多元,更加入漢堡、三明治等輕食,除了是品牌形象的展現,也在店內舉辦許多試吃會,讓更多人可以親身來體驗科技蔬菜的美味。至今,該店已經有擁有許多蔬菜盒的常客,並增設竹北和安平兩家分店,其中竹北店還是全素食的特色店,也培養出許多擁護者。

蔬食樂開設實體店,除販售蔬菜盒等產品,也提供各式料理和飲品。

未來願景:將科技蔬菜推展到世界各地

目前蔬食樂已有四處植物工廠,廠中有數間培育室,每間培育室約為100坪,以五層層架的方式種植,每天給予12-14小時的光照,一個月可以收成約1萬株蔬菜,四處加總共計5噸的產量,已是全台數一數二的科技蔬菜生產供應者。

放眼未來,鄒淵翔表示將開展幾個「5噸計畫」,除了生產蔬菜,還將水果及機能性農產品也列入計畫。至於「機能性農產品」是什麼?鄒淵翔表示,就是前述的客製化產品,例如針對男性和女性需求,添加鋅或鐵元素的蔬菜等等,讓你吃蔬菜也補元氣,一舉兩得。另外,蔬食樂也已經在拓展國外市場,未來將到泰國、香港和新加坡試水溫,希望能在這些地區也能獲得成功。

專人定時照料,呵護無微不至。

位於台南市府前四街留飯店一樓的蔬食樂餐酒 SoothRoad Kitchen & Bar,是蔬食樂2017年甫開幕的新店點,主打義式料理,並引進南非小農莊紅酒來做佐餐搭配。

該店位於台南安平運河環抱的中心地帶,河邊有不少運動族群會沿運河騎車、跑步或做其他運動,蔬食樂餐酒店長Rosa歡迎大家運動完前來用餐,該店也針對運動族群推出適合的搭配餐點,幫助你修補肌肉,恢復滿滿元氣!

❊目前因總公司與飯店營運方向調整,目前暫不對外供餐,只提供房客早餐與生菜盒取菜。

以下為編輯前往採訪時,該店店長推薦的幾款餐點:

蔬食樂餐酒 SoothRoad Kitchen & Bar

推薦菜單

 No.1  客製化「低溫烹調嫩雞沙拉」

「沙拉隨意配」是蔬食樂餐酒的主打菜單之一,來客可以自由選擇沙拉(3/5種配料+果乾、堅果)+主食+香料或起司或額外配料:60g綜合生菜適合一人獨享、120g生菜則適合兩人共用;主食的部分則有涼拌綜合海鮮、煙燻豬、煙燻鴨、低溫雞胸與豆腐五種可選,若是覺得吃不飽還可以加點店內歐式麵包做配餐。

低溫烹調嫩雞沙拉嚴選當地食材與蔬食樂科技蔬菜,搭配低溫烹調嫩雞胸肉,淋上招牌蜂蜜檸檬油醋醬,保留食材營養,讓嫩雞肉與清爽蔬菜在口中交織出完美的奏鳴曲,雞肉的蛋白質加上蔬菜的纖維質與維生素,再配上令人精氣十足的蔬菜汁,幫你補充運動後所需的營養,非常適合跑步、騎車及健身族群前來享用。

低溫烹調嫩雞沙拉

 No.2  早午餐拼盤

若想吃得飽一點,不妨來一份早午餐拼盤。早午餐限定10-14時之間供應,主食可選擇香煎蕈菇板豆腐佐胡麻醬、手工培根雞肉捲佐香草綠醬、香煎時令鮮魚、啤酒慢燉豬肉與沙漠鹽煎中卷佐鳳梨莎莎醬五種擇一。澱粉類可於五穀飯、手工關廟麵與手作麵包三種擇一,飲品也可以選擇熱美式咖啡或冰紅茶。除此之外,早午餐都會附上沙拉和水果。

下圖範例主食為沙漠鹽煎中卷佐鳳梨莎莎醬。中卷是每日由澎湖產地直送的船凍中卷,經簡單汆燙之後再經過煎、烤兩道手續,將中卷的鮮美鎖在肉中,再將外皮煎烤出勁道口感,再佐上以紫洋蔥、辣椒等拌炒調味的鳳梨塊調製而成的莎莎醬,一入口就會感受滿滿的熱帶風情。此外,附湯也有蘑菇湯或南瓜濃湯兩種可供選擇,都是真材實料、每日新鮮費時熬製而成的,每一口都可以喝到主廚的功夫與用心。

早午餐拼盤(主食為沙漠鹽煎中卷佐鳳梨莎莎醬)

 No.3  番茄羅勒麵疙瘩

蔬食樂餐酒為義式風格,麵食類一定不可少。主廚推薦的是極富特色的番茄羅勒麵疙瘩,因為他們的麵疙瘩可是大有學問,並非一般全以麵粉製成,而是揉進了高級生菜芝麻葉與馬鈴薯打成的泥,或是地瓜泥兩種材料,手工揉製而成。品嚐時可以感受到風味鮮明的芝麻葉提點馬鈴薯的醇香,或是地瓜帶一點甜味的醉人香氣,配上每天現打熬製的番茄羅勒醬,就是一盤令人回味無窮的義式特色麵點。

番茄羅勒麵疙瘩

位於台南市東平路的蔬食樂初始店,以原始自然材質營造鄉村風格,提供百吃不膩的創意沙拉、好味主廚料理與鮮甜生菜的結合,還有合作小農各式農產品,另外不定期舉辦分享活動,讓更多人可以親炙科技蔬菜的營養與美味。

蔬食樂 初始店

推薦菜單

青醬煙燻豬肉佐巴薩米克油醋

麻脆辣籽佐椒香醬

總匯時蔬佐蜂蜜檸檬油醋

攝影/鄧穎謙
責任編輯/Oliver Wu

蔬食樂 SOOTH ROAD

web 官網
fb  蔬食樂SoothRoad

蔬食樂 初始店
add
 台南市東區東平路61號
tel   06-209-0580
time 11:00 - 21:00
fb   蔬食樂 初始店

蔬食樂餐酒 SoothRoad Kitchen & Bar

(目前因總公司與飯店營運方向調整,目前暫不對外供餐,只提供房客早餐與生菜盒取菜。)
add 台南市府前四街99號(留飯店一樓)
tel   06-299-7680
time 11:00 - 18:00
fb   蔬食樂餐酒 SoothRoad Kitchen & Bar

輕揚 Veggie Delight
add
 竹北市科大一路130號
tel   03-558-5580
time 11:00 - 21:00
fb   輕揚 Veggie Delight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