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1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2
如何快速自然的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這九項科學瘦身技巧讓你更有效率
3
做瑜伽前後應該這樣吃!還能幫助事倍功半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2019-07-16
話題 飲食 瘦身 新知 減脂 飲食方式

「今天心情不好,來杯珍奶加雞排吧!」當你心情差時是不是也曾這樣狂吃高熱量食物?你有想過這種習慣竟默默揭露出你的收入高低嗎﹖根據一篇近期發表於《肥胖》期刊的研究指出,收入較低的人更容易因為心理困擾而透過情緒化飲食紓壓、導致肥胖。

心情不好就大吃﹖ 研究發現情緒化飲食跟「收入低」有關

研究﹕低社經地位者因情緒化飲食增胖風險高

這項研究於2019年2月28日發表於《Obesity》(肥胖)期刊,研究目的是社經地位較低者與肥胖密切相關的心理機制。研究團隊由利物浦大學與伊迪斯科文大學共同進行,研究者針對150名不同社經背景的英格蘭西北部民眾,透過問卷調查,瞭解他們的心理困擾、情緒化飲食和復原力程度,並以參與者的社會經濟指標(收入和教育水平)以及身體質量指數(BMI)加以分析。

結果顯示,較低的社經地位與較高的心理困擾有關;而心理困擾的增加與情緒化飲食和肥胖風險也有高度關連。換句話說,社經地位較低者較可能因為情緒化飲食而增加肥胖風險。另一方面,研究中復原力沒有跟社經地位有顯著關聯。

研究作者利物浦大學博士夏洛特·哈德曼指出,社會經濟差異影響到肥胖的原因,以往通常可歸因於﹕相較於富裕的地區,較貧困地區更容易取得低成本、熱量密度高的食物。在食物環境與肥胖之間的關聯上證據有限,但心理和情緒因素也可能發揮作用。

心理困擾的增加與情緒化飲食,和肥胖風險有高度關連

社經地位高者也會亂吃,但原因是…

同時,該研究也揭示了一個意外的發現﹕社經地位較高者與情緒化飲食也有關,但途徑跟社經地位低者不同,並非心理困擾所致。研究者指出,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吃可能是因為其他與情緒不直接關聯的事,例如「無聊」、「無所事事」,但無論如何都會增加肥胖風險。 

社經地位較高者大吃可能是因為其他與情緒不直接關聯的事,例如無聊

情緒化飲食解決辦法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對該研究表示,社經地位是健康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社經地位低者在尋求健康資源的能力較弱,其中肥胖又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他呼籲,營造健康的飲食環境,讓不同社經地位的人都能獲得健康飲食,可避免肥胖風險。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該研究顯示心理困擾與飲食行為和體重調節有關,當隨意拿食物來搪塞,甚至自暴自棄式的放任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都毫無節制,即陷入情緒化飲食。如果經常把它當成紓壓方法,容易攝取過多熱量而造成肥胖。

情緒化飲食所帶來的愉悅及滿足感,過不了多久很容易被懊惱情緒取代!葉雅馨說明,要避免這種情況,不需逼自己訂定目標、壓抑飲食,可在幾次反覆用食物紓壓後提醒自己,找一次理性看待吃下的食物是什麼?並計算其熱量,讓自己在面對食物時,立刻想到熱量與需要執行消耗的運動方式。例如吃一片300大卡的起司蛋糕,相對要快走、游泳60分鐘或站立120分鐘;透過換算,即使因情緒失控攝取很多熱量,也知道自己吃完該運動多久。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Obesity , NEUROSCIENCE NEW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快速自然的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這九項科學瘦身技巧讓你更有效率

2019-04-29
瘦身攻略觀念減脂瘦身知識庫

面對減脂瘦身這件事,以前許多人都認為少吃一點就會瘦,但隨著近年來運動熱潮與健身資訊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開始採用科學的方式,來進行瘦身與減脂這件事,當然,大家都而熟能詳的除了多運動、記錄飲食攝取與調整卡路里等等的瘦身減脂方法之外,還有以下這九項科學減脂方式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

已經越來越多人了解並開始採用科學的方式,來進行瘦身與減脂這件事。

1.嘗試間歇性禁食

間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簡稱IF) 是一種進食模式,包括定期短期禁食和白天短時間內進餐。一些研究表明,短期間歇性禁食持續時間長達24週,導致超重體重獲得有效率的減輕,而間歇性進食有某些成分是奠定於「胰島素假說」之上,因此,禁食不是百分之百的萬靈丹,依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會出現不同的效果。最常見的間歇性禁食方法包括:

24斷食法:

禁食日替代(Alternate day fasting,簡稱ADF),主要是採用1天禁食一天正常飲食,在禁食日當天建議可攝取總卡路里的25%。例如:你每天減肥需要攝取的卡路里為1800大卡,那在禁食日當天你的總攝取量就不能超過450卡路里,隔天正常飲食日就可以攝取1800大卡的卡路里。

5:2斷食法:

是指每七天內有五天是採用正常進食,另外兩天進行斷食並於禁食日攝取低於500大卡的熱量。

16:8斷食法:

對大多數有在上班工作的人來說,16:8斷食法比較能獲得接受也比較能執行,這也代表一天需要攝取的卡路里將在可進食的8小時內攝取完畢,其餘的16小時將進行禁食的狀態。

2.記錄追蹤飲食與運動

如果你是一個想減脂瘦身的人,你就必須知道自己每天吃進體內的東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APP或是日記來做有效率的記錄。根據一項研究報告,2017年全球有高達37億個屬於健康記錄APP被下載使用,其中,又以飲食與運動記錄的應用程式最受到歡迎,這並非沒有道理,因為隨時隨地追踪身體活動和減肥進展可以成為控制體重的有效方法。另外,有一項研究發現,持續跟踪身體活動有助於減輕體重,同時,一項綜述研究發現體重減輕與監測食物攝入和運動的頻率之間存在正相關係,即使是像是計步器這樣簡單的設備,也可以成為有用的減脂瘦身工具。

2017年全球有高達37億個屬於健康記錄APP被下載使用,成為瘦身減脂最好的記錄工具。

3.注意專心飲食

專心飲食是大家最能關注吃進食物的一種做法,這個方式可以讓人們享受飲食的過程中,了解何謂健康的食物以及攝取的份量,進而維持健康的體重。但由於都會化嚴重的生活模式,讓大多數的人過著忙碌的生活,往往會在奔跑、開車、辦公桌前工作與邊看電視邊吃飯中渡過,這個忙碌的飲食模式會讓你不知不覺的快速吃進食物,但確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以下這三個飲食技巧大家可試試看:

1.坐下來好好的集中注意力吃飯,最好是能在餐桌上享受食物。

2.不要在吃飯時看手機、電腦甚至於電視。

3.慢慢的咀嚼品嘗食物的美味,這將有助於大腦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吃飽了!」的訊號發送,避免過度的飲食狀況。

4.早餐攝取蛋白質

蛋白質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營養成分,而在早餐攝取較多的蛋白質除了可以調節食慾激素幫助你感到飽足感之外,還能因為攝取蛋白質刺激飢餓激素生長素釋放肽的減少和飽腹感激素肽YY,GLP-1和膽囊收縮素的增加,有研究也表明早餐吃蛋白質可以讓這些賀爾蒙效應持續數小時。

5.減少糖與精製碳水

由於台灣人的飲食漸漸的被西方化,因此,在大多數的飲食中都添加越來越多的糖,這與我們的肥胖呈現出絕對的關係,即使糖不被用在食物之中,但隨處可見的手搖飲就是一個隱藏的肥胖殺手。另外,飲食西方化最多的就是精製碳水化合物,這些重度加工的食物不再含有纖維和其它營養素的存在,包括我們常見的白米飯、麵包和意大利麵等等,這些過於加工的精製碳水化合物,在體內很快消化並迅速轉化為葡萄糖,過量的葡萄糖進入血液並引發激素胰島素,促進脂肪組織中的脂肪儲存,這有助於增加體重。

過量的葡萄糖進入血液並引發激素胰島素,將會促進脂肪組織中的脂肪儲存。

6.多攝取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描述了基於植物的碳水化合物與糖和澱粉不同,膳食纖維不可能在我們的腸道中消化也不易被身體吸收,所以,在飲食中加入大量膳食纖維除了可增加飽腹感之外,還可能讓體重更有效率的減輕。

7.平衡腸道細菌

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是關注細菌在腸道中對體重管理的作用,人體腸道中含有大量不同的微生物包括約37萬億個細菌,每個人的腸道內都有不同種類和數量的細菌,而有一些類型的細進可以增加人從食物中收穫的熱量,進而導致身體脂肪堆積和體重增加。

8.充足的睡眠時間

大量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6小時與肥胖發病率增加有關,這背後有這幾個原因。根據一些研究表明,當我們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食,會降低身體將卡路里轉化為能量的過程,這種過程稱為新陳代謝,當身體新陳代謝效果較差時,可能會將未使用完的熱量儲存為脂肪,此外,睡眠不佳會增加胰島素和皮質醇的產生進而促進脂肪儲存。有人睡多久也影響控制食慾的激素leptin和ghrelin的調節,瘦素向大腦發出飽足感的信號。

大量研究表明,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6小時與肥胖發病率增加有關。

9.管理身體壓力

當我們身體產生壓力時,就會引發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激素的釋放,這些激素最初會降低我們的食慾,成為身體充滿戰鬥力或集中注意力的一部分,但當我們人體的壓力持續增加時,皮質醇(cortisol)就會在血液中停留並增加,這時後就會增加我們的食慾,這也就是為何壓力大時有的人會想要大量進食來消除壓力。皮質醇需要從首選的燃料來源-碳水化合物補充身體的營養儲備,然後胰島素將醣從碳水化合物轉移到肌肉和大腦。有研究人員發現,實施一項為期8週的壓力管理干預計劃,可以顯著降低超重和肥胖兒童與青少年的體重指數(BMI)。

資料參考/draxe、medicalnewstoda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做瑜伽前後應該這樣吃!還能幫助事倍功半

2018-03-26
飲食方式飲食瑜伽話題運動補給

不管在什麼運動前都會時常聽到:做這個運動前我要怎麼吃?那運動完我要怎麼吃?在任何運動前後補給都有一定的法則,但最常讓人搞不清的就是瑜伽這項運動的前後飲食,雖然補給方面比健身來得較為簡單,但還是不能不忌口的亂吃。以下為正確的瑜伽飲食前後觀念,不僅能幫助身體健康,還能讓課後效果事半功倍。

做瑜伽前後應該這樣吃 還能幫助事倍功半 ©yogateacherstrainingrishikesh.com

做瑜伽前飲食

切記,做瑜伽前千萬不能飽餐一頓,或是空腹再去做瑜伽,會導致難以進入體位法,此時核心也很難使力,嚴重時甚至會肚子痛等狀況,建議在上課前一小時,可以吃上一些清淡、容易消化以及能補充蛋白質的食物,這樣能有效提升身體能量外,還能確保在做瑜伽時身體會更輕盈。

以下是做瑜伽前建議的食物:

 1  酪梨

酪梨是含有健康脂肪的水果,它含有鉀、鎂等礦物質,能幫助在進行瑜伽時維持細胞正常運動,不僅容易消化,也可增加飽足感。

酪梨 ©healthline.com

 2  香蕉

香蕉含有豐富礦物質鉀,能預防在做瑜伽時發生抽筋的現象,也可以補充熱量以及預防腹瀉的情況發生。

 3  蘋果

蘋果是鹼性的水果,有助於抑制胃酸的形成。它還含有天然的糖分以及大量纖維,在上課前吃一顆蘋果,能讓課程中身體的水分保持,除此之外,蘋果中的維生素C能讓身體獲得能量,較不容易感到疲累。

蘋果 ©woolworths.com.au

 4  燕麥

燕麥的纖維含量非常豐富,能增加飽足感、預防便祕,還可以控制血糖,讓我們在課程中,能獲得能量來進行。但是,建議食用燕麥時不要添加過多的糖,因為攝取過多的糖分會導致體重更往上攀升,造成無法吸收課後精華,還導致反效果。

 5  生菜沙拉

從營養觀點來看,蔬果是許多維生素、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其中蔬菜的熱量更是6大類營養素中最低的,加上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做為體內環保的食物。因此在做瑜伽前,非常適合來一盤生菜沙拉,在做瑜伽時身體也會感到輕鬆自在,但是,在食用生菜沙拉食盡量避免加上過多的沙拉醬,以免增加過多熱量的攝取導致體重往上攀升。

生菜沙拉 ©thefitspirationalblonde.wordpress.com

瑜伽後飲食:

相信在做完任何運動時,肚子一定會呈現飢餓的狀態,當然做靜態的瑜伽運動也是如此,但是,千萬不能吃上高熱量、高鹽、高油的食物來滿足飢餓的胃。做完瑜伽後,必須適當補充一些蛋白質、沒有太多加工程序的食物,以確保來修復剛剛課程中受損的身體。

以下是做瑜伽後建議的食物:

 1  水煮蛋

水煮蛋是所有蛋的料理中最健康的,水煮蛋熱量低,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12,能有效幫助肌肉修復外還不會發胖,非常適合運動完來食用。

水煮蛋 ©incredibleegg.org

 2  現榨果汁

在瑜伽課程結束後,可以享用一大杯新鮮的現榨果汁,裡面的維生素C能修補在課程中受損的身體,還含有天然糖分,適當恢復課後的能量,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後補給品。切記,千萬不要買便利商店那些人工加工的果汁,不僅糖分很高,還會造成身體負荷。

 3  鮭魚

6盎司(170克)的鮭魚含有34克蛋白質以及4克Omega-3,Omega-3是一種降低腫脹酸痛以及幫助肌肉修復的健康脂肪,幫助在瑜伽課後過度拉扯的肌肉做修復,此外還可以幫助抑制皮質醇,對於熱愛健身的人也非常適合。

鮭魚 ©livestrong.com

 4  五穀麵包

五穀麵包很適合做完任何運動攝取,此時我們需要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來恢復已經倒空的肌糖來提高水平,並提升胰島素分泌來幫助肌肉修復,因此在課程結束後,非常適合來一份五穀麵包。

 5  優格

食用優格能加快胃的蠕動,促進消化吸收,清除血液中的毒素還有美化肌膚的效果,在課程後來一杯優格可以增加飽足感,還能預防骨質疏鬆以及修復課後所受損的身體機能。切記不要吃含糖太高的優格,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優格 ©angkorbeauty.net

資料來源/Yogi Approved.com、Style Craz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