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時常血壓偏高?專家: 步行、伏地挺身能控制血壓!
1
時常血壓偏高?專家: 步行、伏地挺身能控制血壓!
2
坐辦公室
坐辦公室用這10招 讓你坐8小時卻比以前更輕鬆
3
運動傷害發生時,你和醫生都該知道的3個迷思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時常血壓偏高?專家: 步行、伏地挺身能控制血壓!

2019-07-18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生活

許多人都有血壓偏高的問題,有可能是體重過重、壓力過大,或是飲食上有問題,但控制血壓除了吃藥外,其實還有其他辦法來輔助。根據歐美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維持規律耐力運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以及伏地挺身等肌力訓練,幾乎與降壓藥物有同樣控制血壓的效果。

時常血壓偏高?專家: 步行、伏地挺身能控制血壓!

運動降血壓效果同等藥物

高血壓在歐美地區影響了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目前在英國有1,700 萬人、美國有7,500萬人被高血壓所困擾;由於血壓控制效果不彰,每年有大約62,000 人死於中風及心臟病發作,因此醫學界迫切期望能為更多人提供有效的治療方式。 根據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及美國史丹佛大學學者共同執行的研究指出,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運動與降血壓的處方藥物一樣有效。研究人員針對39,700名受測者進行了391項測試,發現透過規律的綜合耐力運動,像是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舉重、伏地挺身等肌力訓練,可以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至健康水平,與服用β受體阻滯劑或ACE抑制劑等降壓藥物具有同樣的效果。

規律運動與定期服藥是降血壓關鍵

倫敦政經學院的荷賽因‧ 納西(Huseyin Naci)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結果並不是在鼓勵高血壓患者應該停止服用藥物,無論是否要放棄藥物,患者都要與醫師仔細討論。然而醫師給予患者運動的建議是一回事,但必須確保患者能夠持續地、規律地運動,才能從中真正獲益。高血壓是一種普遍但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國約有300萬高血壓患者,但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為此醫學專家提出3大建議事項,期望民眾遠離高血壓的威脅,進而降低腦中風、心臟病、主動脈剝離等併發疾病的風險。

定期量測與監控血壓

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 次血壓,如果血壓低於120/80 mm/Hg,可維持每年量1次血壓;若血壓超過140/90 mm/Hg,建議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避免後續疾病發生。

©medicalnewstoday.com

保持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

日常生活需謹記清淡飲食、戒菸、節制飲酒、注意氣溫變化、保持規律運動,以及要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來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即是控制血壓的關鍵。

適當紓解壓力

妥善處理來自生活及工作的壓力,保持情緒平靜,可藉由泡澡、聽音樂、打坐冥想、瑜伽以及和友人小聚、從事正當休閒活動來放鬆心情。

資料來源/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坐辦公室用這10招 讓你坐8小時卻比以前更輕鬆

2020-05-13
肌肉痠痛觀念生活保健知識庫

當你剛走進物理治療所,或是剛開始跟健身教練一對一上課,他們常會皺著眉問:「你上班是不是都坐辦公室?」這問題顯示久坐辦公室對我們的姿勢、脊椎,甚至神經系統等身體問題的負面影響,更有研究指出,不良姿勢與自信心低落有關。那該怎麼坐才能減少痠痛、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呢?其實如果能做好以下10項微小的修改,就能幫你養成好姿勢。

坐辦公室
坐辦公室用這10招 讓你坐8小時卻比以前更輕鬆 ©YouVersion on Unsplash

坐在辦公桌前的6個提醒

紐約物理治療師Charlotte Sayers曾提及,大多數客戶自從開始在家工作後,就紛紛抱怨出現下背痠痛問題,是因為增加了坐著的時間、運動時間減少了,而我們的背不適合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尤其是坐姿。

1. 保持下背部輕輕搖擺
下背痛(腰痛)是成年人的通病,要解決這個問題,臀部要坐到貼緊座椅的靠背,並在無法緊貼靠背的腰部中空區,放一個小靠墊,使背部可以自然搖擺。

2. 手肘彎曲90度
辦公桌高度應允許你在用鍵盤打字時,手肘能彎曲90度。如果你的椅子有可調節扶手,也請確保它們處於這個高度。

3. 下巴平行地面
如果你的長時間盯的螢幕太高或太低,都可能產生頸部疼痛(導致頸椎疾病)和頭痛。為了避免這個情況,請將螢幕放在視線能平視的位置。

4. 下巴稍微向後、向內收
大多數人看螢幕時下巴會微微向前,導致頸椎疼痛。把下巴稍微向後拉,讓它的位置在鎖骨後面,同時內收下巴,想像用下巴托著網球一樣。

5. 展開肩膀
大多數人都有程度不一的圓肩、駝背,為了避免情況惡化,請將肩膀輕輕地、像畫圓一樣向後滾動,讓肩膀展開不聳肩,同時感覺到上背部肌肉參與用力。

6. 膝蓋彎曲90度,雙腳平放地面
好姿勢的根源在腳底,也可以把它視為姿勢的基礎。如果雙腳沒有平貼地面,很難保持筆直的脊椎,尤其是持續幾個小時以上。 另一方面,要避免雙腿支撐在任何物體上,例如腳踏板、椅腳,因為這可能讓你大腿後側的膕旁肌緊繃,如果有坐骨神經問題,更會加重刺激坐骨神經。

雙腳沒有平貼地面很難保持筆直的脊椎
如果雙腳沒有平貼地面,很難保持筆直的脊椎 ©Jud Mackrill on Unsplash

改善姿勢的4種工具

好的工作環境能減少姿勢相關傷害,尤其是「烏龜頸」。如果你常有痠痛問題,可以考慮購買以下產品,為自己的工作環境升級。

1. 站立式辦公桌:一項研究指出,人們在工作日以站立交替坐姿時,其下背痛改善了32%。

2. 腰枕:如果你的椅子的下背部位沒有支撐設計,那腰枕、腰墊就對支撐腰椎格外重要。

3. 外接式鍵盤和滑鼠:如果你使用筆記型電腦,且都是用原有的鍵盤和觸控板,那幾乎不可能保持適當坐姿。所以,無論是有線或無線,換成外接式的鍵盤和滑鼠吧!

4. 筆電支架:這個工具是為了讓螢幕確實置於視線水平的位置。

外接式鍵盤和滑鼠
使用筆記型電腦的鍵盤和觸控板幾乎不可能保持適當坐姿,應換成外接式鍵盤和滑鼠 ©Andreas Palmer on Unsplash

無論你用了什麼工具精進辦公環境,或是靠自己的意志力保持完美姿勢,都要記住,人類本來就不該一天坐著8小時。因此,試著至少每小時站起身走走吧!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侯鐘堡

運動傷害發生時,你和醫生都該知道的3個迷思

2017-12-29
保健知識庫侯鐘堡醫師觀念專欄

近年,對於運動傷害要前往復健科接受治療的觀念越來越完整,但是到了診所或者與醫生溝通後,是否還是有些疑問呢?例如:開刀就能解決問題嗎?回家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呢?相信這些都是許多人有過的迷思。桃園南崁旭康診所院長亦是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的侯鐘堡,憑著自己多年運動親身經歷加上看診經驗,為各位整理出以下的3個常見迷思。

運動傷害發生時,你和醫生都該知道的3個迷思

復健迷思1:開刀就能一勞永逸解決問題?

建議先復健治療無效後再考慮手術治療。 
 
「醫生,我這個狀況,你建議手術嗎?」門診病人常常會這樣問我。我通常會回答:「現在醫學技術進步,依你的狀況,打針、復健、運動治療就可以改善很多了,幾乎不用開刀。」 10年前,很多非手術不可的狀況,如:肩關節唇受傷、脊上肌磨損撕裂、肌腱鈣化、肘韌帶拉傷、阿基里斯腱撕裂傷、前十字韌帶受傷、退化性關節炎、頸椎痛、下背痛、骨刺等問題,在近年復健醫學、物理治療、再生醫學、超音波檢查的進步後,大多都可用較低侵入性的注射治療方法,將修補物質打到受傷處,免去開刀麻醉之苦。 

以筋膜觀點來看,開刀的傷口以及術後的疤痕會破壞筋膜的連續性,非常難以改善。疤痕會造成該區域組織永久性的緊繃纖維化,拉扯其他正常的筋膜,導致身體其他部位莫名的痠麻痛等代償症狀,長久之後對身體筋膜及核心的平衡能力,會有負面影響。 

而且很重要的是:刀一開下去就回不去了。開刀完後疼痛改善若沒有預期理想,有些病人會後悔開刀前沒有先嘗試復健,反而造成心理上無形的壓力。因此若非緊急狀況,建議先嘗試非開刀的復健治療、運動治療及注射治療。

復健迷思2:受傷時,該冰敷還是熱敷?

「冰敷 3天後,又扭傷了,到底該繼續冰敷還是改為熱敷?」「我已經乖乖冰敷 3天了,教練叫我今天要改熱敷,但敷完反而更痛怎麼辦?」受傷時,該冰敷還是熱敷呢?這個問題對一般非專業醫療人員來說其實不好判斷。

復健迷思3:關於冰敷和熱敷的常見問題

1. Q:到底該冰敷多久?若冰敷 3天還是腫脹,這時候要持續冰敷還是改為熱敷?  
 
A:其實熱敷冰敷問題,時間只是參考因素,非絕對。需視受傷狀態而定,若無紅腫熱痛等發炎問題, 6小時後轉為熱敷也無妨。受傷嚴重,有可能需要冰敷超過 72小時。

2. Q:我的腳踝受過傷,每次運動完都不太舒服但沒有到痛的地步。這時候要冰敷還是熱敷?  
 
A:若以前有舊傷,運動完會有小發炎,當天就要冰敷。但通常冰敷到當天晚上睡一覺後,隔天開始又回復到慢性期(舊傷),則要改熱敷。 
 
3. Q:復健治療熱敷完,反而更腫更痛了,怎麼辦?  
 
A:表示局部還有發炎狀況,改冰敷 24. 48小時後再判斷。無論冰敷或熱敷,每次約 15. 20分鐘為一療程,依受傷程度每日可冰敷或熱敷 1. 3次。急性嚴重受傷時可每小時冰敷 15. 20分鐘。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如何出版, 侯鐘堡 著作《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一書。

天啊!原來問題出在下肢筋膜!90%的痠麻痛,這樣就能根治
  ◆專攻運動傷害:作者身兼226K超級鐵人三項選手&復健科醫師,對於運動傷害更能感同身受、精準診斷。
  ◆從筋膜看全身:結合復健專科與運動醫學知識,以筋膜角度,從足部找出全身痠痛根源。
  ◆自己在家做復健:利用簡易檢測及彼拉提斯伸展筋膜,教你行得正坐得直,徹底擺脫痠麻痛。
  ◆解答復健迷思:推翻傳統對復健治療的刻板印象,推廣正確的運動&保養觀念。
  ◆補充復健新知:運動治療+復健治療雙管齊下,對症下藥。

•更多如何出版《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 關於侯鐘堡 /
侯鐘堡

目前任職於台北原力復健科診所,致力於打造全世界最棒的復健科診所。善長運動傷害治療、功能性增生注射、Redcord懸吊、運動治療、鐵人三項、肌力與體能訓練。

著作

《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鐵人醫師最想告訴你的復健眉角》

證照

美國運動醫學會私人教練(ACSM-CPT 1038238)

Cyriax 脊骨矯治

懸吊訓練 Redcord Neurac1認證

台灣運動醫學會隊醫研習

KBC 壺鈴教練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