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跑步的時後臉部會產生發紅的現象,是因為身體健康出現什麼狀況嗎?跑步之後臉部發紅這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女性和皮膚較為白皙的人。因為,當你在跑步的時後身體會產生熱量;同時,身體也會增加你皮膚血液供應以幫助調節體溫,這時後你皮膚上的毛細血管將會擴張;進而讓更多的血液可以流入肌肉細胞與組織內,並通過你的皮膚輻射出額外的熱量,而我們的臉部皮膚的毛細血管的直徑比其它部位更寬也更接近表面,因此,當它們擴張時皮膚表面會有更多的紅血,因此,就很容易產生出所謂的「潮紅」現象。
無論你的健康狀況是否良好,許多跑者都會變得紅臉,透過一個「耐力訓練的人在運動期間皮膚的血液流量」這項實驗中,觀察到在耐力訓練中血液的流量是否有所不同,研究人員找來了20位受測者,並將他們分為不是經常進行耐力訓練(Untr)以及定期進行耐力訓練(Tr)來做對比,分別為62.4±1.7和44.2±1.8 ml·kg - 1 ·min - 1 ; P<0.05按此順序進行三次20分鐘的循環運動,以50%、70%和90%的峰值氧氣攝取,其間休息30分鐘。環境條件為中性(23-24°C相對濕度為50%前後風扇為2.5 m / s),但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只有7名定期進行耐力訓練(Tr)和7不是經常進行耐力訓練(Untr)受試者,完成了所有前臂血流和腦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測量。儘管在休息時相似,但在所有三次運動發作結束時,與不是經常進行耐力訓練(Untr)相比,定期進行耐力訓練(Tr)的前臂血流量高出約40%,在所有相對強度下與未受試者相比,耐力訓練(Tr)的CBF也更高(n = 7;所有P <0.05)。研究人員得出最後的結論,較高的CBF可能允許定期進行耐力訓練(Tr)達到類似於不是經常進行耐力訓練(Untr)的食道溫度,儘管它們在50-90%峰值氧攝取的運動期間具有更高的代謝率並因此具有更高的產熱率。
這也就是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身體產生的熱量,正如一些跑者的汗水比其它人流的更多,而一些人跑步時會臉紅發燙,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幾乎沒有;有可能這些人自然在運動過程中,血管會自然攜帶更多血液流動;無論哪種方式產生他們都更容易出現運動時的潮紅。
如果您在炎熱或潮濕的天氣中進行劇烈跑步或跑步,就可能會發現自己臉部很容易會變紅,因此,如果你需要在炎熱的天氣跑步,建議你能嘗試於早上或夜晚時進行,另外,為了能確保跑步時身體水份的充足,除了可以適時的飲用水份之外,也可嘗試將水倒在頭部、頸部或手臂下來進行冷卻,但如果你除了紅臉之外還有其它例如頭暈或噁心等不適的症狀,表示你可能會有脫水的疑慮,請立刻停止運動,並找個陰涼處補充一些水份。
雖然跑步時臉色紅潤通常是無害的,但如果你有腹瀉、喘息、蕁麻疹或呼吸困難等嚴重的症狀時,請立即與醫生做聯繫,另外,一般人的臉部潮紅會持續約15-20分鐘左右,如果在運動後30分鐘以上時,則可能是紅斑痤瘡的徵兆,還有一些含有過氧化苯甲酰和一些抗生素和高血壓藥物,都可能會引起潮紅或使病情加重,你就必須要與你的醫生做討論關於副作用的問題。
資料參考/draxe、physiology
責任編輯/David
川內優輝甫在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大放異彩,摘下該賽事升級國際田徑總會(IAAF)銀標籤後的第一個男子組冠軍寶座。如果你有目睹他衝向終點後跪倒在地的那一刻,即便不認識他,絕對也會為他跑步時誇張扭曲的痛苦表情和拚盡全力的精神感動。透過他為萬金石馬拉松來台的分享會和採訪,進一步認識他如何以正職公務員、業餘馬拉松選手的身分,培養自己成為一名特立獨行的國際級頂尖運動員。
31歲的川內優輝不像其他馬拉松菁英選手,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實業團,而是名一周工作五天、上下班穩定的埼玉縣地方公務員。這位在大眾印象中應該安守本分的公務員,座右銘卻是「打破現狀!」,而他也用跑步證明了這個理念。
例如他不願因為頻率和強度過高的訓練帶來傷害,所以不按日本選手一天兩次的訓練頻率,每天只利用上班前集中訓練一次。「偶爾偷懶是可以的」他笑說:「馬拉松選手不一定要365天都在練習跑、隨時隨刻把自己逼在最佳狀態;人不是機器,也需要放鬆的時候,只要記住該拚的時候就要全力衝刺,偶爾放鬆一下,反而能讓自己保持對馬拉松的熱愛。
對於馬拉松賽事,大部分馬拉松選手整年只跑2-3場馬拉松,但川內每年跑十幾二十場馬拉松是家常便飯,也參與5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以及許多半程馬拉松或短距離比賽。他的概念是,比賽就是訓練的一部分,比起自己跑,參加比賽有交通管制、計時、補水站等許多好處,況且若沒有參加馬拉松賽事,跑者無法獲得真正比賽時該有的策略和時間感。
對於跑步他自成一套「川內流」跑步方式,練習上,每月跑量約600公里的他不強調除了賽前一周以外的速度練習,反而希望跑者能挑戰4小時以上的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LSD)以及爬坡練習,從這兩方面讓肌肉和技巧就向上提升。而在每一場賽事之間學習控制身體在短時間內回復最佳狀態,並靠著賽事後的自我反省,能讓技巧不斷提升。
全程拚盡吃奶力氣、表情痛苦扭曲,一過終點線後應聲倒下被醫護人員抬走……這是常見川內參賽的經典畫面,也是大家喜愛看他比賽的原因之一。跑起步來總帶點日本武士道精神,一副「就算死了也沒關係」的態度去面對,主因他認為馬拉松是件快樂的運動,是他打從心底喜愛的事。
對川內而言,跑步最有趣的是無論長距離或短距離,都能透過互相競爭和其他跑者發展友誼;而藉由各地馬拉松賽事到達不同城市、和各國選手交流、享受當地文化,這是他參加馬拉松最大的動力。
川內對馬拉松的喜愛也觸及周遭親友。小時候,母親總是肯定且支持他跑步,要求他「努力、堅持」;長大後,熱愛跑步的川內反過來鼓勵媽媽參加馬拉松活動,日前他母親以53歲年過半百的年紀,僅花3小時41分就完成全程馬拉松;而問及單身的他徵女友條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努力、認真、喜歡馬拉松」。川內強調,不忘記馬拉松是件很快樂的運動,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真正的實力。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中川內不只奪下銀標籤第一屆冠軍,更因體力不支在衝破終點線後應聲跪倒,成為各大媒體追逐焦點。川內在賽後回憶,他在前半段折返點前希望把領先人數縮到最少,沒想到後半段後面選手緊追不捨,有如一場你追我跑遊戲,加上後半段天氣轉熱,衝過終點後手腳已無力僵硬,相當感謝醫療人員對他細心照顧,才讓他能這麼快速恢復。
川內表示,上一次來台參加2016萬金石馬拉松,只拿到第二有點不甘心,所以這次來台灣一心想拿第一。而這次比賽途中很多台灣人用中文加油為他打氣,他認為跑遍各地參賽,除了日本最熱情的就是台灣,很感激能來台參賽。這次領先肯亞選手得到第一,代表亞洲人在馬拉松賽事也能成為世界第一,希望台灣的朋友一起加油,大家都能有很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