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深蹲訓練可改善跑步狀態和預防運動傷害?USATF認證教練指出這樣做才正確
1
深蹲訓練可改善跑步狀態和預防運動傷害?USATF認證教練指出這樣做才正確
2
助高齡長者恢復身體活動力的16組超實用肌力訓練
3
5種超實用核心訓練!在家就能打造出好核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深蹲訓練可改善跑步狀態和預防運動傷害?USATF認證教練指出這樣做才正確

2019-08-06
話題 健身 路跑 跑步訓練 徒手訓練 下半身肌群 增肌補帖

當你開始嘗試跑步之後,就會發現擁有一雙健壯的腿才能在跑道上創造紀錄,因此,加強下肢肌群的訓練就成為了許多跑者必做的功課之一。USATF認證教練兼strengthrunning創辦人的Jason Fitzgerald指出,深蹲就是維持雙腿與加強下肢肌力最好的訓練動作;因為,深蹲是屬於一種多關節及全身性的訓練運動,主要能加強大腿後肌(膕旁肌)、股四頭肌和臀肌等肌肉群,這對於跑者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部位肌肉,當這些肌肉強壯有力時你受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同時,健康強壯的雙腿通常在跑速的成績也會比較理想。

當你開始嘗試跑步之後,就會發現擁有一雙健壯的腿才能在跑道上創造紀錄!

當然,除了加強跑步過程中使用的主要肌肉群,並為下肢提供更有彈性的關節之外,深蹲這個動作也具有許多其它的好處,Jason Fitzgerald特別說明,做出正確姿勢的深蹲需要想當的靈活性與穩定性,而這樣充滿靈活性與穩定性的訓練將能為跑步提供更有效率的前進步伐。

雖然深蹲看起來似乎只訓練到主要的臀部和腿部肌肉部位,但其實這個動作還充滿著令人難以想像的核心穩定性訓練,一般來說大家都會認為核心訓練就是捲腹或是平板撐體,但其實深蹲遠比這些動作需要更多的核心支撐,這樣的核心穩定性對於跑者的跑姿勢、步伐與穩定性都至關重要。另外,正因為深蹲是屬於全身性與多關節的訓練動作,所以,也會大量的刺激身體激素的釋放例如:生長激素和睾酮素的分泌,這些激素對於身體的恢復與避免運動傷害有著十分重要的佔比。

跑者最好的深蹲

如果你是屬於力量型的初學者,最好從徒手深蹲訓練開始進行,當你完全掌握深蹲的技巧與提升下肢肌力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所謂的負重式深蹲漸漸增加重量。如果你是一位跑者該怎麼進行深蹲呢?Jason Fitzgerald說:身為跑者你不應該在這裡進行單純的耐力訓練,因為你已經在日常的跑步訓練中獲得,但你也不需要像健美或力量型運動員一般追求肌肥大的訓練,你要的是提升肌力與肌耐力的目標,所以,必須透過中等或較少次數的重量來進行訓練,比如初學者可以採用徒手深蹲10下3組的訓練;進階跑者可以運用負重進行10下4組不同重量的深蹲訓練,這時後金字塔訓練法就可以派上用場。

另外,Jason Fitzgerald表示深蹲是一項複雜且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動作,如果你是初學者因為只使用體重進行深蹲訓練,因此可以將這項訓練放在跑步之後進行,而不是在跑步前或是飛跑步的日子裡完成。但如果是負重型深蹲最好可以另外安排1週2天非跑步日時後進行的訓練。

Jason Fitzgerald表示深蹲是一項複雜且穩定性要求很高的動作,要特別注意訓練姿勢。

徒手深蹲5個祕訣

1. 膝蓋正確位置:

有多人都認為深蹲時臀部要一直往後推出去,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就是要把身體重心往後擺的意思。這種說法雖然不算錯,但也不是完全正確。因為,每個人的腿骨長短都不一樣,如果要一個很高或腿長的人膝蓋不超過腳尖,那他身體的重量就會完全落於腳尖,這樣就會造成髖骨或膝蓋的傷害,因此,最正確的方式就是把身體重心放在腳掌中央;由於重心不是全部集中在腳尖或腳跟,所以深蹲時要記得讓重心所在位置和肩膀在同一條垂直線上。

2.腰部與膝蓋方向:

深蹲時最常出錯的就是腰部姿勢,腰和背都要打直,才能避免腰部受傷。如果因為姿勢維持不易而彎腰駝背,反而會為腰帶來更多負擔,也會因為身體重心向後傾而跌倒。另外,留意膝蓋的方向雙腳要打開與肩同寬,腳尖要盡量向著正面,呈現「11」的樣子,在蹲下去時感覺像要把膝蓋往外轉一樣,膝蓋和大腿出力就可以了;這樣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自然就會緊繃,臀部也跟著收緊,維持這感覺做深蹲的話,姿勢就不會晃動也可穩定的做完這個動作。

3.膝蓋彎曲角度:

深蹲時膝蓋到底要彎到什麼程度?答案很簡單,就是彎曲到從側面看是90度再起立就可;膝蓋彎曲到90度時,表示臀部和地板成平行狀態,如果膝蓋再繼續往下彎臀部繼續往下坐的話,身體重心自然會往後移,這會使得脊椎變得不穩定更有受傷的危險。

4.腳尖正確方向:

除了上述所說的膝蓋與腰部位置之外,腳尖的方向也很重要,切記一定要和膝蓋朝著同個方向進行,因為深蹲動作可分為雙腳寬度比肩膀窄的窄距深蹲、雙腳寬度跟肩膀同寬的一般深蹲、雙腳寬 度比肩膀寬的寬步深蹲三種,但無論哪種方式的深蹲腳尖一定要與膝蓋朝同一個方向。

5.15度的視線:

大家在進行深蹲訓練時,都很少會注意到視線的問題,很多人都會低頭進行深蹲訓練,這時後就很容讓腰部彎曲並使得全身無法維持緊繃,同時,也會讓身體的重心改變導致膝蓋與脊椎受傷,因此,深蹲時視線最好向上15度看著前方,並且一定要抬頭挺胸、腰背打直,保持全身緊繃的狀態。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高齡長者恢復身體活動力的16組超實用肌力訓練

2018-02-09
健身動學堂體適能訓練動作生活高齡

隨著年歲增長,高齡長者們的肌力會慢慢流失,為了讓長者們維持身體活動力,免於成為處處需要人協助的輪椅族,適量規律的運動是必須的。在此我們邀請到雙連安養中心蔡三雄牧師來為大家示範一整套適合高齡長者的肌力訓練,不妨協助家中長者們一起來做做看!

*在進行時雙手也可以束著0.5公斤的加重器,或拿著礦泉水增加阻力。圖解中蔡牧師雙手束著0.5公斤的加重器,再拿著0.5公斤的鐵砂鈴,雙腳束著0.5公斤的加重器,長者可斟酌擇一使用。
*高齡者進行運動,應先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有心肺、代謝疾病、骨關節等可能影響運動的問題,建議請教相關醫療專業人員,確認無虞再進行。

用輕鬆活潑的方式帶領長者們健康動一動!

 1  YWTL

訓練部位: 脊椎、肩部、上肢

步驟1:先將手部上舉呈Y形,持續五秒。
步驟2:再下放呈W形,持續五秒。
步驟3:再向前平舉,持續五秒。
步驟4:接著側平舉呈T形,持續五秒。
步驟5:再舉呈開口向右的L形,持續五秒。
步驟6:接著換邊舉呈開口向左的L形,持續五秒,接著回到步驟1並重複。

 2  學習放下

訓練部位: 二頭肌(幫助手部有力,可以自行吃飯)

步驟1:上臂貼著身體,雙手彎舉至下巴下方。
步驟2:上臂貼著身體,控制手臂慢慢下放。

 3  拿拐杖

訓練部位: 三頭肌

步驟1:身體微微前傾,上臂貼著身體,雙手彎舉。
步驟2:身體保持前傾,手臂向後方伸直且維持3秒。

 4  火車走路

訓練部位: 上肢,肩膀

步驟1:身體坐正,雙手抬至身體兩側。
步驟2:雙手向前畫大大的圓。

 5  螃蟹走路

訓練部位: 腰部、上肢、肩部

步驟1:雙手向左上方抬,同時腰部微微向右旋轉。
步驟2:換邊,雙手向右上方抬,同時腰部微微向左旋轉,步驟1.2交替。

 6  仰望天父

訓練部位: 上肢、肩部

步驟1:身體坐直,雙手彎舉至下巴前方。
步驟2:雙手緩緩向上抬舉至頭頂,步驟1.2交替。

 7  抬頭挺胸

訓練部位: 胸肌、上肢、肩部

步驟1:身體坐正,抬頭挺胸,雙手向旁做擴胸姿勢。
步驟2:雙手緩緩向內夾,感受胸肌收縮。

 8  早安你好

訓練部位:腰背部、上肢、肩膀

步驟1:身體坐正,雙手抬起貼於耳旁。
步驟2:手臂不動,身體向前微傾,口喊:「早安!」
步驟3:回到步驟1,身體坐正。口喊:「你好!」
步驟4:身體向左邊微傾,左手不動,右手向左伸直,向左邊親友打招呼。
步驟5:換邊,身體向右邊微傾,右手不動,左手向右伸直,向右邊親友打招呼,結束後回到步驟1。

 9  彎腰划船

訓練部位:腰背部、上肢、肩部

步驟1:身體向前傾,雙手下伸至腳前,準備在前方畫大圓圈。
步驟2:身體抬起,雙手順勢畫圓圈抬起至太陽穴位置,再回到步驟1。

 10  雙手推磨

訓練部位: 上肢、腰部

步驟1:雙腳張開,腳一前一後,身體前傾,雙手向前平舉,向前推磨。
步驟2:身體與雙手同時向左邊水平畫圓,雙手收回推磨。
步驟3:回到身體直立,雙手回到胸前。
步驟4:繼續順勢向前推,身體前傾,雙手向前推舉,回到步驟1。

 11  農夫拿鋤頭

訓練部位:上肢、肩部、背部

步驟1:坐正,一腳前一腳後,雙手合握向上舉起。
步驟2:順勢快速向前砍下,並大聲喊嘿咻。
步驟3:呈圖中姿勢後,再回到步驟1重複。

 12  撿地瓜

訓練部位: 腰背部、上肢、大臀肌

步驟1:身體俯身坐姿前彎,雙手碰地。
步驟2:身體不動,雙手於地上向內畫圓或寫字。

 13  毛巾抬腿

訓練部位:腿部、上肢、腰部

步驟1:將毛巾穿過腿下後,兩邊拉起,雙手上抬,腿微微向下用力。
步驟2:小腿上抬、向前伸直,結束後重複步驟1。

 14  進階毛巾抬腿

訓練部位:腿部、上肢

步驟1:將毛巾置於鞋底,雙手拉住雙邊,使腳向前抬起。
步驟2:身體向後微仰,雙手拉緊毛巾,腳緩緩向上抬,再回到步驟1。
步驟3:腳向外畫2個圈後,回到步驟1。

 15  扶椅弓箭步

訓練部位:腿部

步驟1:身體直立,雙腳一前一後微蹲,前腳垂直於地面,後腳跟離地,手扶於穩固椅子或扶手。
步驟2:身體直立,雙腿緩緩施力站起,接續步驟1。

 16  站立抬腿

訓練部位:腿部、穩定性

步驟1:身體直立站姿,將單腿抬起,手扶於穩固椅子或扶手。
步驟2:腿伸直並向外伸展。
步驟3:接著,緩緩向後彎起。
步驟4:回復步驟1,再換腳進行。

這些訓練能夠幫助長者維持肌力,完成生活所需的動作,但建議先經相關醫療專業人員評估,並依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另外,蔡牧師也鼓勵照護員、家人、子女的協助,陪伴長輩一起運動,才能夠有效地培養長者運動的樂趣與習慣。

採訪撰稿/林恩麒
攝影/楊仁渤
審稿/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種超實用核心訓練!在家就能打造出好核心

2016-11-08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核心肌群健身知識庫

核心訓練可以改善我們的身體體態以及不良姿勢、站姿駝背...等等,還可以為身體帶來保護以及支撐。有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以讓我們免於腰痠背痛之苦,也能讓我們在運動訓練時,減低過度的受傷。在我們平日上班太忙碌,下班又不想趕到遙遠的健身房,這樣反覆的生活要怎麼樣才能活動到我們的核心呢?以下提供了五種超實用的核心訓練,不需要靠健身器材就能在家打造出良好的核心肌群,還幫你省下上健身房的時間,並能幫助我們減輕生活上壓力所造成的體態改變。

 1  緊實核心訓練

核心緊實訓練 (Core Muscle Training)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在執行途中,肚子要保持收緊,身體呈一直線,不可拱背或凹腰。熟悉後,可將左右腳伸直來增強腹部核心的力量。

步驟1:雙手掌撐,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肚子收緊預備。

步驟2:左肘、右肘分別放下貼地,變成肘撐,身體保持水平,停留3秒。

步驟3:接著左手掌貼地,在右手掌貼地,肚子收緊,身體撐起,停留3秒,重複來回,做1分鐘。

 2  反向屈腹

反向屈腹 (Reverse Crunch)是一個腹部核心的訓練。上半身微離地面,來增強腹部所需施予的力量,雙腿的來回收縮,除了鍛鍊腹直肌之外,還可加強脊椎的活動度。執行過程中頸部盡量放鬆,避免拉傷或緊繃。

步驟1:仰臥,雙腿交叉屈膝呈90度,上半身抬離地面預備。

步驟2:肚子收緊,上半身保持微離地面,雙腿往身體收回。

步驟3:回到原來姿勢,重複動作,左一分鐘。

 3  平躺腳踏車

平躺腳踏車 (Criss Corss Crunch) 是一個全身性運動。結合耐力、活動力和柔軟度。也能訓練到多個不同肌群,包含:腹直肌、肱四頭肌、腹外斜肌…等。是一個較進階的動作,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不要旋轉身體,前後來回即可。

步驟1:仰臥姿,左腳彎曲呈90度,右腳平放於地面,雙手交叉放於頭後方預備。

步驟2:肚子收緊,右腳抬離地面,緩慢地將右手肘帶向左膝,身體向左旋轉。

步驟3:肚子收緊,左腳抬離地面,緩慢地將左手肘帶向右膝,身體向右旋轉,左右輪替,做1分鐘。

 4  扶地抬腿

扶地抬腿 (Dirty Dog)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除了鍛鍊腹部核心肌群外,同時也能訓練身體的平衡、穩定度。過程中身體要保持水平,臀部不可太高或太低。

步驟1:雙手掌撐,雙腳與肩同寬,呈四足跪姿預備。

步驟2:左腳彎曲呈90度,肚子收緊 (不要掉下來),右手抬起,來回做10次。

步驟3:右腳彎曲呈90度,肚子收緊 (不要掉下來),左手抬起,來回做10次。

 5  俄羅斯扭轉

俄羅斯扭轉 (Russian Twist)是一個上半身的訓練。可鍛鍊腹外斜肌並強化脊椎柔軟度。在執行時臀部保持於地面,不用跟著轉動,上半身轉動即可。

步驟1:雙腳併攏,肚子收緊,身體呈V字型預備。

步驟2:上半身向左旋轉,雙腳屈膝保持於地面(不要抬起或分開)。

步驟3:上半身向右旋轉,雙腳屈膝保持於地面(不要抬起或分開),左右來回,做1分鐘。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