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先做好5個準備
1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先做好5個準備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先做好5個準備
2
常久站就暈、心跳暴衝?醫提醒這病正悄悄奪走你的活動力
3
跑得越多汗水越少! 流汗真正的原因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先做好5個準備

2019-12-18
話題 保健 觀念 生活

是否時常在運動完感到頭昏腦脹,嚴重甚至有頭痛的情形呢?雖然現在的天氣不至於非常冷,同時也很適合運動,但日夜溫差還是偏大,有些人在運動之後會覺得頭痛,但這其實可以試著避免。根據專家建議,如果你有運動後頭疼的情形,事前可以先做好5個準備。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先做好5個準備
運動後總是會頭痛?專家:事前要先做好5個準備 ©www.medicalnewstoday.co

運動後為什麼會頭痛?

運動的時候會增加我們的新陳代謝,讓血液循環變快,身體發熱、血管擴張,而血管擴張的時候會壓迫到神經,就容易引起頭痛。不過普遍來說,身體會自行調節,讓頭痛現象或快或慢的減緩,如果沒有調節成功,則可能代表身體的確有些疾病,像是高血壓、心臟病,或是有偏頭痛等。也有一種狀況是運動前的暖身、準備沒有做好,讓身體跟不上這樣的變化。當運動前的5個準備都注意到並做好,還是會常常覺得頭痛,那就要注意身體的疾病,建議向心臟科、血管科、神經科等做相關的檢查,找出真正的疾病對症下藥。

跳動性後頭痛對於許多跑者來說很常見。一種理論認為,奔跑會擴張顱骨內的血管,從而引起頭痛。 ©healthline.com

補充電解質

在運動時,會因為流汗而流失「鈉」,而低血鈉就會造成頭痛。因為鈉離子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電解質,包含細胞液、血液,還有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中,都含有鈉離子,可以幫忙調節身體中水分的量,同時也是輔助神經傳導的物質,能控制肌肉收縮。所以如果缺乏鈉離子,就很有可能會導致頭痛。所以在運動前,可以先準備溫鹽水,或是運動飲料,在運動的每個段落補充,避免流失過多電解質造成頭痛。

許多跑步者發現,用鹹味的零食或飲料代替鈉鹽和電解質可以預防跑步後的頭痛。

多補充水份

脫水還會使頭痛加劇。當身體的水減少,血液會變得濃稠,攜帶的氧氣量就變少了。但為了不讓大腦缺氧,腦部的血管會擴張、試圖增加血流量,就會引發頭痛。 經驗法則是:如果您跑步不到一個小時且室外涼爽,在路跑過程中則無需補充水分,但您仍要確保在運動前,最好可以喝一杯300cc的。若你的跑步時間超過一個小時,請務必準備足夠的水分,在運動時補充,而運動後最好可以補充500~800cc左右的水分,來避免頭痛。

適當補充糖分

突然、快速的低血糖也會造成頭痛,因為大腦需要足夠的糖分,如果突然缺乏糖分,又沒有其他的營養素來補充大腦所需,就可能會產生頭痛。運動的時候,最快被消耗的能量就是糖分,所以在運動前最好可以吃一點澱粉類的食物,而且是好消化、可以很快補充血糖的食物,運動時才有足夠的能量可以消耗。建議在進行熱身運動和/或長時間訓練之前的兩個小時內吃一些零食,例如全麥吐司、一小碗麥片、香蕉或地瓜等。然後,在完成鍛煉之後,再進餐,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為4:1。

注意天氣變化

因為有偏頭痛體質的人,雖然運動可以幫助緩解頭痛,但在溫差大的時候,因為身體的敏感性,反而會很容易誘發頭痛。建議即使只是出外走一小段路就到運動場所,也要注意頭部的保暖,不然很可能才剛開始運動,頭就痛起來了。

 

不要流汗吹風 

因為流汗時,皮下血管是正在擴張、散熱的,而吹風相對來說是溫度比較低的空氣,所以神經反射會使得血管急速收縮,身體其他部位來不及反應,就會導致導致頭痛。不過這其實是一種保護機制,讓身體警覺溫度正在改變,必須收縮血管才能避免熱量流失。

參考來源/HEHO健康網 、 Healthlin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常久站就暈、心跳暴衝?醫提醒這病正悄悄奪走你的活動力

2025-07-28
保健話題觀念新知

站起來會頭暈要小心!57歲劉先生平常沒有什麼慢性疾病,也沒有服用藥物,卻在幾天前站著時突然頭暈和心跳異常快,經一連串的心臟科檢查後,被診斷為「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醫師指出,若民眾一站起來就頭暈、心率明顯變化,應高度懷疑是該疾病,建議就醫檢查。

久站不適當心POTS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志東指出,「姿位直立性心動過速症侯群」(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是一系列症狀和體徵的集合,特點是當病患久站時會出現不適症狀,如頭暈和心悸,在醫學術語上稱之為「直立不耐受」。

POTS的好發族群為15~50歲女性,然而,最近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的族群中也診斷出這種疾病,這是新冠後遺症的一部分,可能會影響大腦、肺和腎臟等器官,造成慢性不適。即使在急性感染消退後,這些人在直立時仍可能感到疲勞、頭暈和心率加快。

以下為POTS常見症狀:

站立時頭暈

全身乏力

心悸

頭痛

失眠

注意力不集中

消化系統毛病

POTS惡性循環恐失能

郭志東進一步說明,大約一半的POTS患者會在幾年內自行恢復,然而,不治療往往會形成惡性循環,患者會因為站立不適而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床上,當身體活動量變少時,腿部肌肉就會減少,心臟容量就會萎縮,血液循環的容量就會減少,這些變化使直立或站立時更加不舒服,導致病人花更多的時間在床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可能會變得失能,因為患者每天連做家務都會感到頭暈和疲憊,很多人也因為這樣不得不休學或離職,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一站起來就頭暈是警訊

郭志東表示,POTS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許多研究人員在猜想,它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由身體的免疫系統變得過度活躍引起,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免疫系統正在專注對付入侵的病毒,但也錯認身體自身的健康組織,進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POTS該如何診斷?郭志東表示,它可能會損傷血管內層,導致血管在直立時無法正常收縮。多數病人靜息時心跳約每分鐘60~70次,但發病後心跳可能升到80多次,光是站起來就會頭暈、心跳加快。因此,若病人一站起來就頭暈、心率明顯變化,應高度懷疑是POTS。

郭志東表示,大部分人都曾經歷過久坐後迅速跳起來,出現短暫的頭暈或「看到星星」的感覺,這是重力對身體的影響。當血壓下降時,心臟裡的感應器會偵測到這個情況,並啟動交感神經,讓腎上腺釋放正腎上腺素,這種物質會讓心跳加快、血管收縮,幫助恢復腦部的血流。

然而,POTS患者對正腎上腺素的反應只有心跳加速,但血管收縮的效能變得很差,身體為了維持血壓,心跳會變得更快,這些惡性循環甚至會讓病人頭暈和昏倒。郭志東呼籲,若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就醫檢查,以確定有沒有罹患POTS。

延伸閱讀:

不只心跳太快⋯心跳太慢嚴重恐致命!台大心臟權威教「這樣做」預防

別把心臟操過頭!醫警告「心跳超過最大心率」很危險:每分鐘●●下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久站出現頭暈、心跳變得異常?醫警告「POTS症侯群」未治療恐失能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得越多汗水越少! 流汗真正的原因是…

2019-07-19
戶外運動觀念生活保健跑步知識庫夏日跑堂

悶熱的夏天在戶外跑步,你一定邊跑邊狂飆汗!無論在寒冷冬天或悶熱夏天跑步,汗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出汗有什麼必要呢﹖為什麼做同樣強度的運動你流的汗總是比別人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跑得越多汗水越少! 流汗真正的原因是…

流汗的意義

流汗是身體自然降溫的一種方式,當你的身體開始升溫,無論是因為自身體溫變化、外部溫度變化,或是為了應對壓力、食物、藥物或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會向全身汗線發出信號,使身體降溫;而降溫時機發生在汗液蒸發時,皮膚表面的熱量隨之消散。

此外,一些人認為「跑步流汗可以排毒」、「跑步爆汗瘦身更快」,前者目前沒有科學根據,後者沒有直接關連,其實都是迷思。反倒是運動流汗可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鈉,保持腎臟健康(但如果跑步超過1小時流了大量的汗,應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運動流汗可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鈉,但如果跑步超過1小時流大量的汗,應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為什麼我比其他人流更多汗﹖

一般人1小時訓練中平均流800-1,400毫升的汗,但有些人流的汗總比別人多。費城骨科醫學院教授彼得比迪解釋道﹕實際上人的身體一整天都在不斷出汗,只是你沒注意到汗珠積聚在衣服上,直到出汗率或超過蒸發率。

而出汗率會受體重、年齡、性別和壓力指數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跑步時你總是汗如雨下,但隔壁跑友卻只是微微冒汗。一般而言,體重越重、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可能產生的汗水就越多;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汗。

此外,如果你的某部位特別容易出汗,例如明明只是輕鬆跑卻像剛洗完頭髮一樣,可能是因為某部位汗線過度活躍,汗液自然比其他人多。

怎麼判斷我是否流汗過多﹖

事實上,沒有客觀的方法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流汗過多,但如果出汗影響到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例如手握筆或穿拖鞋),你可能成為占總人口中發生率1%的「多汗症」患者。

多汗症患者起床後會發現雙手、腋窩和腳底總是過度流汗,直到睡著才停止。然而原發性多汗症原因不明,多數自小就有某些部位流汗特別多,這些症狀可能造成患者在工作或社交上的困擾,尤其是處於緊張狀況或溫度較高的環境。如果懷疑自己有多汗症,可就醫診斷,經醫師評估做非手術或手術治療。

止汗制臭劑 ©Metro

該怎麼擺脫擾人汗水﹖

出汗是必要的,前文已說明這是防止你過熱的生理機制,但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度出汗,除了多汗症的診斷治療,你還可以做一些事來讓身體清爽一點。

1. 止汗制臭劑

坊間賣的止汗制臭劑是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能延緩出汗並減少汗液帶來的氣味。塗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肌膚乾燥時,當大量流汗、運動散熱時使用會效果不佳;此外,刮毛後的肌膚可能有傷口,建議不要使用。要注意的是,止汗制臭劑跟防曬乳不一樣,不需要常常補擦,過度塗抹反而容易刺激皮膚。

2. 透氣穿著

避免穿不透氣或是合成纖維製的衣服、大熱天運動不要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在戶外跑步選擇淺色衣服,都是能降低皮膚受熱的小技巧

3. 跑得越多,汗流得越少

跑步訓練得越多,跑步效率就越高,這意味著過熱情形發生的機率會減低,而產生的汗水相對越少。所以,別把溫度太高當作你不練跑的理由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郭豐州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