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啞鈴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伸展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5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成就夢想的推手!校園運動防護體系將持續向下扎根
1
成就夢想的推手!校園運動防護體系將持續向下扎根
2
運動提升免疫力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3
力康復健科診所:健康管理的好地方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成就夢想的推手!校園運動防護體系將持續向下扎根

2019-01-04
話題 綜合 新聞

為完備我國運動人才培育體系,保障學生運動員之運動安全,並預防運動傷害發生,教育部體育署自102學年度起辦理「補助學校約用運動防護員巡迴服務計畫」。本計畫以高中體育班及參加學生運動聯賽成績優良之學校為對象,截至107年12月底,共計已補助156所學校進用158名運動防護人員,並成立7大分區輔導中心入校協助,除辦理240場運動防護教育研習,更與全國177所醫療院所建立特約窗口平臺或快速通關看診綠色通道,受惠選手人數超過7,000人,除落實對於學生運動員的健康維護外,使我國學校競技體育發展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國立岡山高中利用Redcord懸吊系統運動治療。

體育署表示,學校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培訓搖籃,近年來學生運動賽事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歡迎,主因在於學生運動幾乎就是「熱血」的代名詞,觀眾對場上的學生球員們用盡全力的拚戰的態度給予高度的肯定與歡呼,而球員們也更奮不顧身地來回報;然而,熱血的代價所伴隨的往往就是受到運動傷害機率的增加。

體育署進一步指出,學生運動員是國家優秀運動員的基礎養成階段,如果沒有預防運動傷害的觀念,或受到傷害後沒有好好處置,將會影響到整個運動生涯。為此,體育署為落實國民體育法第25條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第11條之規定,自102學年度起開始辦理「補助學校約用運動防護員巡迴服務計畫」,針對設有體育班的高中、職,以及3年內獲高中聯賽前3名的學校補助「進用運動防護人員」、「運動防護相關耗材」及「運動防護器材」等相關經費,每年約1.5億元。

國立台東體中預防性貼紮。

除了在校內建置運動防護室及進用運動防護人員外,體育署也另委請國立臺灣大學(北北基區)、輔仁大學(新北區)、國立體育大學(桃竹苗區)、臺灣體育運動大學(中彰投區)、成功大學(雲嘉南區)、高雄醫學大學(高東屏區)及慈濟大學(宜花區)等7所大專校院成立區域輔導中心,辦理「區域醫療服務網建置」與「運動防護教育」的工作,希望建立以區域為概念的運動防護體系,其中由各校洽談出的區域醫療防護網體系,已經有177所教學醫院、醫學中心或地方診所加入,並願意提供特約窗口平臺或快速通關看診的綠色通道協助學生運動員就診及照護,受惠選手人數超過7,000人。

體育署表示,學生運動員的未來擁有無限可能,照顧運動員,是體育署責無旁貸的使命,未來體育署將本著服務的精神,繼續精進校園運動防護工作,做同學們的堅強後盾,讓他(她)們在運動場上可以盡情發揮、成就夢想。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外研究:當BMI值超過這個數字將有可能提高COVID-19重症機率74%

2021-06-11
COVID-19觀念新知飲食方式減脂綜合知識庫

近幾週台灣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重症的死亡人數快速攀升,除了有年紀的銀髮族之外,有許多的重症案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皆含有慢性疾病史,其中肥胖是導致這波疫情染疫後快速惡化的原因之一。然而,在之前根據國外的一項研究的報告中發現,當BMI值越高與超重相關的健康風險(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就會越高。但值得注意的是,BMI 數據本身並不是衡量「健康」,而是衡量「身材(肥胖程度)」,例如你雖然在健康體重範圍內,但過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你肌肉發達體脂較少,讓BMI值落在超重範圍內。

運動提升免疫力
運動除了可以減重瘦身之外,還能有效的提升免疫能力降低COVID-19重症的機率。

肥胖將提升死亡率

然而,在近期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進行了一項研究分析,這個研究指出當BMI超過30的人,一旦染上新冠肺炎(COVID-19)將有可能會提升住院風險約113%,同時需要接受重症治療的機率也提升為74%左右,而死亡的風險更是提高約48%左右,還有可能會影響日後接受疫苗注射的防疫效果。

肥胖是慢性病的來源之一
肥胖容易造成多種慢性病的問題,並會造成免疫系統過於緊繃。 ©thefix

除此之外,根據《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文章也特別指出,當太胖或太瘦平均讓你的壽命比預期少4年左右,而這項研究涉及英國近200萬人的實驗,研究人員曾實驗中發現,從40歲開始,BMI在健康範圍的人死於疾病的風險最低,而BMI過高或過低的人具有壽命縮短的風險。

免疫功能超載

然而,我們都知道BMI只是一個對於個人肥胖的最粗略判斷,但其實只要身處於肥胖的狀態就是一種身體內部發炎的狀態反應,這樣的情況就有可能會加速身體免疫系統全力運作,一旦過於強烈的病毒入侵身體時,就很容易讓長期處於疲勞的免疫細胞發揮原有的戰力對抗外來病毒,這也就是為何有許多的肥胖者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慢性疾病,再加上有可能肺功能也會下降,因此,只要遇上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時,罹患重症並發展成死亡的機率就變得更高。

根據發表於臨床醫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的一項報告表示,大多數的肥胖族群容易形成免疫功能失調,只要一遇上過強的病毒如新冠肺炎(COVID-19)的侵襲,就會讓原本較弱的免疫系統變得負擔過重,導致重症的狀態。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
過度肥胖的族群應該先適時的減重,才能有助於發揮疫苗施打後的功效。

有許多的專家學者都認為要將肥胖者納入新冠肺炎(COVID-19)的高危險族群,來進行疫苗的施打類別順序,但英美的醫學界專家卻一致認為,過於肥胖的族群則應該要先適度的減重,將體內的免疫能力提升,才能更有效的發揮疫苗的功效。

學習降低BMI值

根據美國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的一項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根據期刊在研究中顯示,一天吃三餐的族群其BMI值會隨著增加,而且人們每天用餐的次數越多和吃的點心越多,BMI增加的幅度會越大。此外,在研究過程中顯示,在晚餐後到隔天早餐的這段時間中,至少18小時的禁食比起12~17小時的禁食族群有更低的BMI值。

正確的飲食控制
有新的研究建議,一天吃兩餐即可有效的降低BMI值。

另外,研究中也顯示那些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們,其BMI值是呈現明顯下降的狀態,這是由於睡眠期間腸胃都處於休工狀態,如果起床後不吃早餐就無法啟動腸胃,也可能讓身體誤以為還在休眠期間,將會影響基礎代謝率。根據麻省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Medical School)曾對飲食習慣和肥胖之間的關係,找來499名參與者,進行為期1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早上跳過早餐,跟肥胖有著顯著的相關。經常不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75%都沒有吃早餐),比起固定會吃早餐的人(受測期的95%都有吃早餐),肥胖風險高出4.5倍。

還有那些把早餐當最豐盛的一餐的族群,其BMI值與把晚餐當最豐盛一餐的人們比起來,有明顯的下降。至於午餐吃的比晚餐豐盛的族群體重也減輕很多,但是效果還是不如早餐豐盛的人明顯。 有一些潛在的因素可以解釋你的飲食時間和份量如何影響你的體重。在此研究裡,有一位研究人員表示,吃早餐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減少了飢餓感,而且還能降低飢餓素的飆升。這很重要,因為它也能抑制渴望,並防止你之後的暴飲暴食。

資料參考/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Wiley Online Library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力康復健科診所:健康管理的好地方

2016-05-24
綜合運動恢復運動傷害場館資訊

復健就是復健,為什麼要稱為健康管理中心呢?無論是運動傷害或是一般的扭傷、挫傷,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一家合適自己的骨科或復健科就診。
 
許多人都有過受傷的經驗,但常常是好了又傷,傷了又好。然而這樣的治療方式真的能徹底根治嗎?是否恢復後的某一天,又再度重蹈覆轍了呢?這樣反反覆覆,有時真讓人信心受損,甚至想放棄自己原本的熱衷事。

拋開舊觀念,讓運動訓練成為你的最佳良藥

力康復健診所是第一家也是台灣少數既有復健儀器又有運動訓練部門的診所。每個人受傷的狀況不同,而我們往往被許多傳統觀念束縛著,總認為要花錢、打藥、治療才會好。但實際上是要先經由醫師的門診判斷後,再來決定該如何往下走。
 
在裡面,運動訓練是處方簽的一部分,他們會針對你受傷的部位來安排你要做的運動訓練,這是院所的經營者們共同研發、不停在學習的專業。他們認為,治療並非一定要用傳統的方式才會好,應該是要根據你的狀況去判定你的需要是什麼。

力康復健科診所

皮拉提斯復健

皮拉提斯復健治療是力康最重視的一塊。它除了可以拿來當一般健身運動外,還有復健的功能。對於尿失禁防治、矯正姿勢、脊椎側彎、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退化性關節炎、運動傷害等患者都非常有幫助,會造成上述原因通常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而復健皮拉提斯則可以幫助維持以及根治這些老毛病。這是很專業的一塊,想要擁有這張證照,首先必須是醫療背景人員,兩者是環環相扣的,有些動作必須針對個人的狀況隨時微調,所以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才會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
 
除了復健皮拉提斯外,力康也有提供TRX、重訓器材、彈力帶等各式各樣的器材,宛如一個專業的小型健身房。他們認為,除了受傷後的復健,平時的運動習慣才是讓自己不受傷的最佳保養品。

皮拉提斯復健治療

復健治療範圍

復健的範圍很大,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語言治療。
 
物理治療:是指運動後針對受傷的部位做診療。

職能治療:則是針對較嚴重的患者,幫助他們持續復健,讓他們有一天能再回到職場上工作。

語言治療:是專門給予兒童的療程。
 
一般輕微的扭傷、拉傷,除了傳統的物理治療外,他們也建議可以做早期運動,稍微拉扯或刺激韌帶,不要讓受傷的地方停留太久,反而會越長越好。

力康院長 凃俐雯

徒手治療的神奇療效

電療、水療、蠟療、牽引器、針灸......等健保治療項目,都是力康裡面的基本儀器,不管是輕度或重度患者,首先一定會經過醫師診斷,物理治療師們才會帶領你到你所需要的儀器。
 
增生治療、徒手治療、震波、足療檢測等是屬於力康的自費項目。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有些較嚴重的患者,才必須要用到這些項目。但其中「徒手治療」是力康最推薦的治療方式。他靠雙手施力的技術來取代儀器治療,根據評估的結果及狀況,以不同的手法來達到促進循環、減輕疼痛、增加關節活動度、提升動作表現。

關節、肌肉、筋膜、神經、血管彼此緊密相連,任何的緊繃、活動異常、不平衡都會相互影響,徒手治療過程中強調的是整體動作表現,不再只是放鬆筋骨,配合動作的訓練,使關節、肌肉恢復更協調的功能性動作,達到姿勢矯正與減緩痠痛的目的,長期治療會比儀器治療效果來的更好些。

院所裡的張高華物理治療師就是徒手治療的醫師以及肌內效貼布的講師,過去擔任過大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的他,會用豐富的經驗,來幫病人評估所需的治療並親自操刀,好多患者每次都指名要他來為他們土法煉鋼呢!

徒手治療

吸取經驗,成就快樂人生

別說一般運動愛好者,職業運動員的運動傷害更是家常便飯。這樣獨特及豐富的健康管理中心也是明星運動員們最愛來的地方。其中陳偉殷、張嘉哲、伊達公子、張祐賢等人只要一受傷,便會前來找院長凃醫師報到。凃醫師也表示:「能看著他們治療到成功到復出,就是力康最大的成就感。」
 
其實受傷就跟人生一樣,是在所難免的事。有了一次的經驗,下次就知道該如何預防,接著學習如何維持、保養自己的身體,相信有一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從事自己喜歡的任何事物。

院長凃醫師說:「能看著他們治療到成功到復出,就是力康最大的成就感。」
增生治療、震波室
重訓器材
徒手訓練
鞋墊檢測、治療

力康復健科診所

add 台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一段356號2樓
tel      02-26580866
time 週一至週五 13:30~21:30 (六、日公休)
price  健保、自費 (經醫師診斷後討論)
皮拉提斯、運動指導、TRX收費方式:電洽
FB 力康健康管理中心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啞鈴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運動器材
  • 瑜伽
  • 上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伸展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5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