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肌肉膨脹感將會影響你的增肌效率!
1
肌肉膨脹感將會影響你的增肌效率!
2
健身初學者必看!肌力訓練前應破除的3種迷思
3
街頭健身(Street Workout):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肉膨脹感將會影響你的增肌效率!

2019-01-08
知識庫 健身 增肌 觀念

相信許多追求增肌的人都會喜歡那種訓練時,肌肉充血變大的膨脹感吧!但這種肌肉充血的感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對於增肌的效果很重要嗎?為什麼大家都要追求這種感覺?以上這幾個問題絕對都是大多數人的健身疑問。其實,所謂的肌肉膨脹感 (pump),就是指你在訓練後的部位所感到的膨脹與充血的感覺,用科學的角度來說明,這個狀態的形成,是由於肌肉細胞之間的溶液非常充裕,這裡的溶液包括了血液與水分和代謝廢物等等,但也是大家口中常說的泵感。

肌肉膨脹感將會影響你的增肌效率!

我們來了解一下肌肉膨脹感 (pump)是如何產生,又為何跟增肌效果好壞有關連?首先,在我們在進行重量訓練時,身體肌肉由於短時間內的高強度運動,就會進入所謂的無氧運動狀態。這時肌肉代謝會產生大量的乳酸ATP迅速水解,並在肌肉細胞內迅速積累高濃度的代謝產物促使肌肉細胞膨脹,接著由於肌肉束膨脹加上周邊毛細血管受阻收縮,就會使得該區域的肌肉血液回流速度變緩慢,同時,這樣的現象也減緩了代謝產物的排出與增強滲透性,使得肌肉產生一種膨脹或充血感。
 
我們簡單的來說泵感就是通過重量訓練,使肌肉持續保持張力以及減少放鬆來實現的狀態,也就是說,流入肌肉細胞中的血液多於流出的狀態,那麼泵感對我們的肌肉的增長到底有沒有好處?據一些研究認為,這樣的感覺會改變細胞膜的滲透壓或者加速細胞水合作用,通過肌肉發力加速血液流入細胞;而細胞水合作用會加速細胞蛋白質的吸收,因此,當細胞水合作用越快骨骼肌肉的合成就會更快,尤其是II型肌肉比如快縮肌對細胞水合作用的反應尤其明顯。正因為肌肉血液回流速度變,讓血液內的養分有時間大量停留於肌肉之中,另一個理論主要討論細胞自身的結構問題,泵感會導致細胞自身的體積增大,同時,細胞膜膨脹會威脅到細胞功能的完整性,因此,細胞會通過增強自身結構來對抗這種威脅,意思就是這種現象會刺激肌肉的生長,除此之外還有研究發現,泵感會增加目標肌肉吸收氨基酸, 能更有效率的促使肌肉細胞快速生長,這也就是為何許多健身老手都會喜歡讓肌肉充滿膨脹感的原因。想要產生肌肉膨脹感你必須注意以下的三個要件:

產生肌肉膨脹感的三個要件:採用高強度訓練、縮短組間休息時間與補充足夠的水份及養分。

資料來源/menshealth、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健身初學者必看!肌力訓練前應破除的3種迷思

2018-11-14
觀念核心訓練重量訓練運動生理健身知識庫

健身初學者們光看到「肌力訓練」這四個字就感覺到累了嗎?所謂的「肌力」是指肌肉克服或抵抗阻力,最大努力收縮產生的張力,也就是說某個作用肌群可產生的最大力量,也就是俗稱的重量訓練,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透過1RM(RM是指最大反覆的意思)的測驗來找出某個肌群的最大力量。想要擁有完美又結實的身型與體態,就必須採取肌力訓練讓肌肉增長同時減少體脂肪,但對於一般人來說,肌力訓練通常都會產生下列3種迷思,身為健身初學者的你一定要先來了解一下。

身為健身初學者,「肌力訓練」這四個字有讓你感覺到累嗎?

 迷思  1 低強度運動能否有效減掉體脂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所謂運動强度是指身體活動消耗能量的速率,簡單來說就是作某項活動的費力程度來做區分,在運動醫學裡通常使用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簡稱MET)來代表運動的強度,1 MET也被定義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毫升氧氣,大概相當於1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

低強度運動能否有效減掉體脂肪?

 迷思  2 訓練次數越多對於增肌越有幫助
因該有很多人認為次數要做的越多對於肌肉的成長越有幫助吧!其實,當一個動作進行得次數越多時,就會將原本要訓練肌力的動作變成訓練肌耐力,反而,無法有效的刺激肌肉成長,通常只要一個動作可以重複做到15-20RM的重量時,就代表你正在進行肌耐力的訓練,這個時候你可以放慢向心與離心的速度或增加重量提高負荷,讓每組動作做8-12下並仔細感受肌肉的收縮,這樣就能讓效果提升。

 迷思  3 運動只要有流汗就代表示有效訓練
有很多人都會認為有流汗就代表有運動到,這種身體有動就可以的思考邏輯,是完全錯誤的方式。比流汗還要重要的是訓練的方式與正確姿勢。例如有很多人認為啞鈴二頭肌彎舉,不就是將啞鈴用手臂舉起就可以?其實,二頭肌的訓練必須要透過變換手肘的位置,來調整張力分佈於兩個投肌肉上的比例,而不是將啞鈴舉起這麼簡單的動作,因此,有流汗跟正確的動作刺激肌肉是不相等,雖然,運動完滿身大汗會讓人充滿好像有運動的成就感,但卻無法有效的達到訓練效果。

資料來源/barbend、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街頭健身(Street Workout):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

2017-09-14
街頭健身健身知識庫

什麼是街頭健身?

一般人聽到健身,第一個想到的畫面通常是上健身房舉啞鈴,或是利用槓鈴坐臥推、深蹲,把身材練得像阿諾史瓦辛格一樣魁梧壯碩。但是,街頭健身並不是把器材帶到室外練,而是直接利用室外的一切來健身。

廣泛的街頭健身泛指不利用健身房器材—不論是機械式或槓鈴、啞鈴等,只利用日常生活伸手可及的物品—舉凡公園裡的單槓、雙槓、直桿,甚至地板、圍牆、電線杆,來鍛鍊健身。

簡單來說,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深蹲、空翻,這些利用體重與地心引力之間的阻力對抗,在不使用器材或藉由有限的器材輔助下,漸漸提高訓練強度,獲得肌力及身材上的進步,即為自體重量訓練,而自體重量訓練便是街頭健身的一環。

狹義的街頭健身是指利用徒手做到許多高難度動作,這些動作包含目前流行的街頭元素,如街舞、武術、嘻哈音樂等,可說是新興的極限運動。這些動作需要超強的力量、爆發力、肌耐力與協調性,往往招式一使,圍觀群眾都會忍不住發出「哇」的讚嘆聲。

其中某些靜態動作也被譽為「街頭健身五大神技」,包含人體國旗、暴力上槓、前水平、後水平、俄挺,也是街頭健身運動員最常訓練的五項特技。

一旦練成這些特技般的動作,除了獲得莫大的成就感,不論在肌力或身材上,相較於過去,肯定有極大的進步,進而提升自信。這也印證了街頭健身的延伸含意—透過街健訓練自由自在展現獨一無二的能力。

「街頭健身」達人彭羿旻Vic(左)與邱仁政Leon(右)

街頭健身賽事

2011年4月8日,世界街頭健身協會(WSWCF)在拉脫維亞的里加創立。同年8月舉辦有史以來第一次街頭健身世界盃賽事,至今每年都會定期舉辦一次。

每年固定舉辦一次的街頭健身世界盃比賽,最開始是由各國世界街頭健身協會依序各自舉辦,而該場比賽名稱也會利用國家或城市當作賽事的站名。每位參賽選手必須先拍攝2分鐘短片,中間不能剪輯,利用影片參加預賽,由裁判團決定複賽資格。

進入複賽後,會選在該國家特定地點進行面對面比賽。比賽通常會有4個(或以上)裁判,評分項目分為:靜態、動態、動作連接度及綜合元素,每項評分為1~10分,四項總和分數最高者為冠軍。而區域性複賽會選出各站冠軍為該站代表,代表參加每年12月中旬左右舉辦的世界盃Super Final。

2017年街健世界盃台灣站決賽:(左上)俄挺支撐(右)雙槓自由倒立(左下)人體國旗。 馮脩齊、吳念真、陳秉暄/攝影 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協會/提供

台灣街頭健身運動的發展

街頭健身正在全世界蓬勃發展,多數運動員通常會組成地域性團隊並且定期互相交流。截至目前為止,全世界在Madbarz網站登錄的街頭健身團隊至少有180個,而在各地舉行的競賽活動也逐年增加。

世界街頭健身與體操聯盟每年舉辦的世界盃比賽,已經是全球性的活動,台灣也成為WSWCF在亞洲的第一個會員國,而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協會(TSWCF,前身為2012年創立的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聯盟/團體),則為台灣最大的街頭健身組織,負責承辦每年台灣區街健世界盃預賽,同時推廣在地街頭健身運動。

除了協會主辦的活動外,地方上的活動比賽及推廣團體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未來台灣出現人人熱血街健的盛況指日可待!

(左上)Vic選手正聚精會神準備做出一套雙槓街健動作 (左下,右)2017年街健世界盃台灣站決賽主辦人。 馮脩齊、吳念真、陳秉暄/攝影 台灣極限街頭健身運動協會/提供

街頭健身(street workout):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

街頭健身的目的在於透過自體重量或利用簡易器材達成肌力、體能、身材上的絕對進步。有人會懷疑,這樣真的能像其他健身運動,練出強壯健美的身材嗎?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只要訓練模式符合肌肥大模式即可(後面會再說明)。肌肉其實是很笨的,在相同的訓練模式下,並不會因為運動項目或使用器材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

街頭健身可以利用數個不同的訓練動作循序漸進(也就是透過訓練動作的變化來慢慢增加自體負重),從初學者需要的神經適應,再來是提升肌耐力,進而加強整體肌力及訓練技巧,達成更高難度的訓練動作。當訓練上可以做出更高難度的動作時,例如書中的五大神技,每組動作的訓練力竭次數(reputation maximum,簡稱rm)減少到每組為8~12 rm時,即為一般所說,滿足肌肉成長的適當訓練次數,因此街健的訓練當然也可獲得肌肥大的成果。如以下範例:

上圖為一個街健金字塔動作進階圖,為了習得暴力上槓這五大神技之一,初學者必須先從一開始的初階動作,即反式划船及長凳撐體開始,先從簡單的動作開始打好體能及肌力基礎,再進入中階動作,即引體向上及單(雙)槓撐體,等達到書中說明的組數及次數要求後,便獲得進階動作所需要的體能及肌力,再透過書中的進階動作專項訓練,便能登上金字塔頂端,習得神技,一旦練成進階動作,你的肌力及身材絕對和初學時不可同日而語!

書籍資訊
◎文字摘自如何出版社出版,邱仁政(Leon)、彭羿旻(Vic)著作《街頭健身:倒三角、胸大肌、人魚線‧勇氣自信一練上身》一書。

第一本台灣人所寫、針對亞洲人的街頭健身工具書!
肌力、體能、身材的絕對進化!推、拉、蹲,全身肌群鍛鍊一次到位!
練出違背地心引力的靈活力量!運用自身重量,自由自在表現自己。

◎你就是自己的教練,體重是最好的健身器材,走到哪裡都是你的健身房。

街頭健身是不利用健身房器材——不論機械槓鈴或啞鈴等,只利用日常生活伸手可及的物品,舉凡公園裡的單槓、雙槓、直杆,甚至是地板、圍牆、電線杆等進行鍛鍊。透過自體重量達成肌力、體能及身材上的絕對進化。

本書主要內容為「街頭健身五大神技」,包含人體國旗、暴力上槓、前水平、後水平、俄挺,每個動作皆有步驟示範圖,對照能練到的身體肌群,幫助讀者充分評估自身肌力,依照不同難易度的訓練菜單及課表完成自我鍛鍊。

一旦練成這些特技般的動作,不僅能獲得莫大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在肌力和身材上也有極大的升級,進而提升自信。

本書所介紹的三種基本動作,包含推(push)、拉(pull)及蹲(squat)的變化,已鍛鍊到全身上下的所有肌群,還可融合你喜歡的酷炫花招,是一種沒有拘束的運動形式。「當你由弱變強後,會變得更有自信,就能無拘無束的表現自己。」


•更多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