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初夏舉辦的函館馬拉松,號稱是「日本最困難的fun running」,這個才開辦3年的馬拉松在2018年初被日本經濟新聞評選為日本市民馬拉松的第8名,同時被評定為「日本馬拉松100選」。半馬組加上全馬組共8,000人參賽的函館馬,雖然稱不上大規模的賽事,然而報名的海外跑者逐年翻倍大增,讓主辦單位誇下海口「目標成為日本第一的馬拉松大會」!究竟是什麼魅力讓函館馬拉松頻頻受到日本及全球跑者的肯定、吸引大批海內外跑者爭相參賽?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函館馬拉松的全馬賽道被號稱「日本最困難的fun running」,並不是像波士頓馬拉松般賽道起伏變化多端,讓跑者們遇上「心碎坡」各個心碎腿廢;而是因為補給太豐盛、太美味,足以讓跑者們一路吃到忘了比賽。在開跑前,大會便貼心提供富有在地特色的羊羹能量棒,作為比賽途中的最佳能源。接下來各賽道補給站提供各式不同的美食,包含起司蛋糕、銅鑼燒、哈密瓜、白巧克力、香蕉、番茄,甚至有整碗的拉麵和海鮮丼飯,尤其到了全馬賽道最後灣岸旁大橋,設置了一條號稱「美食大道」的賽段,引誘跑者吃到不想跑、或飽到跑不動,這樣的困難絕對是函館馬吸引跑者挑戰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完賽後,還有許多當地特色美食等待跑者享用,有知名的函館牛乳、醬湯、大福、香腸等,每一樣都能呈現北海道獨特的飲食文化。因此,函館馬對跑者最大的困難點便是難以抗拒的補給太多,導致跑者們花費不少時間停留進食而影響成績,因此能在這條賽道上破PB的跑者,相信還要擁有異於常人的自制力。要享受一場結合跑步、美食與歡樂氣氛的比賽,函館馬拉松一定是不能錯過的賽事。(美食補給圖片請見文末)
函館馬不僅是美食吃到飽的趣味型比賽,也提供嚴肅跑者們國際認證的競技賽道。賽道經IAAF國際田徑總會/AIMS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日本全國約40個賽道有此認證)、JAAF日本田徑聯合會(日本全國約1,200個賽道有此認證)認證。半程馬拉松的賽道起伏不大,是適合破PB、挑戰自我紀錄的高速路線;全程馬拉松路程的大會紀錄為2小時17分,以市民馬拉松來說是中間值的成績,主因前述相當「困難」的美食賽段。另一方面,主辦單位為了讓跑者的晶片計時更加精準,會依據跑者自定的完賽時間分為7組,由快而慢分別起跑,紓解起跑區的擁擠,讓全數跑者在開跑5分鐘左右都能出發完畢,減少大會時間和晶片時間的差距。別小看函館馬的競賽實力,每年從日本各地約有100名領跑菁英刺激賽事的競爭性,北海道以外的參賽者則高達半數,還有許多海外跑者,讓這場才3年的賽事具有國際規格。
函館馬的起終點站都設在市中心千代台公園陸上競技場,離函館機場車程僅20分鐘,離函館市電千代台車站步行不到10分鐘;若搭JR前往,會場位於JR函館車站與JR五稜郭車站之間的三角地帶,從兩站到此都只需10分鐘車程,步行距離也在2.5公里之內。當然,主辦單位會在場外安排綿密的接駁巴士,便於跑者到達、離開賽場。
不僅賽道途中景色宜人,函館馬所在地函館市已3年連霸日本第一「最具魅力的市町村」,擁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 函館山百萬夜景。若搭電車往函館機場方向,不要錯過北海道知名溫泉鄉「湯の川温泉」,溫泉區中的錢湯(公共浴池)只要400日圓就能進場,是兼具日本傳統特色又經濟實惠的放鬆景點。比賽結束後不妨到這裡的錢湯舒緩身心,體會日本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在賽後最愛的事 - 泡溫泉。
半馬與全馬組跑者分別於9:00、9:10從競技場內起跑,這座競技場能容納15,000人,被日本JAAF認可為第二型官方田徑運動場,在這裡起跑或是奔向終點,都能感受到有如職業運動員一般,得到全場歡呼與關注目光,讓人加倍的熱血沸騰。
函館市是個海濱城市,函館馬拉松的全馬賽道共有9個關門點,近7公里處,也就是第1、2關門點之間的賽道即轉進漁火通,也正式進入津輕海峽沿海的賽段。首先往函館機場方向前進,到了10.2公里及14公里處會遇到兩個折返點;接著返回濱海的漁火通,在約19公里處與半馬組跑者匯流後,往函館公園方向前進。
函館公園位於約25公里處,這座從1879年開園至今的百年老公園,是函館市民闔家休閒的好地方,每年櫻花季都吸引滿滿人潮前來賞櫻。雖然馬拉松賽事日期7月份沒有櫻花可賞,但跑經綠意盎然的公園,也讓可能將進入撞牆期的緊張氣氛舒緩許多。跑經函館公園後,逐漸往函館港方向前進。
全馬賽道在33公里前進入函館港灣區,跑者可依序跑經熱鬧的JR函館車站、魚市場,並跑在函館知名景點金森紅磚倉庫的石磚地板上,一面感受源於明治時期的紅磚倉庫古典氛圍,一面遠望函館港美麗的海景。其中在36公里處行經人工島綠之島(Midori no Shima),跑者們能在此享受北海道哈密瓜、海鮮丼飯和拉麵等超強補給,同時欣賞港灣風光,對跑者來說簡直是人間天堂,絕對能讓人忘記撞牆期的不適。直到約39公里處,也就是最後一個關門點才離開灣區的沿海賽段。
函館馬拉松坐擁沿海美景、純淨空氣、起伏不大的賽道,以及最高25℃的初夏怡人天氣,先天條件相當良好。主辦單位更在許多當地農特產及食品業者加持下,提供豐富到吃都吃不完的美食饗宴,讓每一個補給站成為跑者的驚喜和期待。參加函館馬拉松,能大口吃美食、大口深呼吸、盡情奔跑,各種小確幸元素充滿著整場賽事,跑者將像個孩子一般得到滿滿的幸福感!
函館馬拉松致力於邀請海外選手參加,從2016年35名到2018年266名(其中台灣佔67名),3年內海外選手人數成長7.6倍。大會於2019年目標吸引500名海外選手共襄盛舉,2020年更預計廢除海外名額上限。
資格限制
年齡:2019 年7 月7 日當天年滿18 歲以上男女(20 歲以下未成年者須經父母同意參加)。
時限:應具有大約全馬5小時30分内、半馬3小時00分内的跑步能力。
資料提供/函館馬拉松大會實行委員會事務局
採訪撰稿/Dama
春天來了,是時候重啟運動計畫,為嶄新的一年立下好的開始!adidas精選多款不同系列的運動裝備,包含專為城市跑而設計的Supernova跑鞋、YOGA瑜珈系列服飾、「大鬍子」James Harden全新一代簽名籃球戰靴Harden Vol.5,以及拓荒者一哥Damian Lillard簽名球鞋Dame 7新色,陪伴運動愛好者以一系列機能運動單品開始新年運動目標。
跑步是深受大眾青睞的運動之一,為提供城市跑者更舒適的運動體驗,adidas Supernova 2021以全新之姿Supernova +華麗回歸。adidas Supernova +搭載品牌旗艦雙中底,前段BOUNCE提供穩定腳感,後段BOOST中底成就跑者更完美的緩震回彈,更於前側區塊加量BOOST中底,給予運動過程中更佳的推進效果;大底紋路設計全面更新,強化鞋底的耐磨性與抓地力。
由PRIMEGREEN製成的工藝式網布鞋面編織更緊密帶來升級的包覆效果,且增加鞋面反光區域,讓夜晚鍛鍊更安全。除推出經典黑白配色外,男款配色以灰色為主色調,中底綴以一抹亮橘及螢光黃,展現活力;女款則以浪漫櫻花粉滿布鞋面,細節處則以橘色增添設計亮點,能量滿載,2021年,穿上adiddas Supernova +跑鞋型格穿梭城市巷弄間!
疫情影響,宅家運動在這一年來蔚為風潮,其中溫和又能矯正體態的瑜珈運動更是深受大眾喜愛。adidas以女性身體曲線為基礎,打造專為女性設計的全新Yoga瑜珈系列運動服飾,以不同支撐強度的服飾提供瑜珈愛好者在各類型動作時的合適穿著。全系列採用柔軟親膚的材質,不僅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修身的版型設計更凸顯舉手投足時的優美線條與姿態;易發熱區更貼心採用網布設計搭配AEROREADY科技,達到吸濕排汗的絕佳效果。首波推出的經典百搭黑白與清爽的橄欖綠配色,滿足不同風格穿搭選配。新的一年為自己訂下規律的運動目標,穿上adidas Yoga系列盡情延展、放鬆身體的每個部位,打造最fit的身形曲線。
美國職籃賽事如火如荼進行中,adidas兩位簽約球星James Harden與Damian Lillard分別上腳自己的簽名球鞋Harden Vol.5與Dame 7制霸全場,更奪得第9周東西區單周MVP。針對新的一年想要展開籃球訓練的消費者們,adidas推薦Lillard戰靴adidas Dame 7全新限定配色,以及近期重磅登場的Harden全新簽名鞋款adidas Harden Vol.5,助攻球迷們像兩位MVP般發揮最強實力,在球場上威風稱王。
adidas Dame 7全新配色“Rose City”以素來有「玫瑰之城」的波特蘭為名,也是Lillard所屬球隊拓荒者隊的代表城市。純黑鞋面滿布玫瑰花圖騰,象徵Lillard場上所展現的驚人球風,彷彿帶刺的玫瑰暗藏殺手本色,冷不防給予對手最致命的一擊,大展絕殺時刻!鞋側TPU則以銀色點綴,搭配粉色鞋底為整體增添亮點。搭載LIGHTSTRIKE輕量中底科技,成就緩震與回彈的絕佳平衡;大底採用Dame 7專屬閃電紋路,給予強悍抓地力與極強的耐磨效果;上翻至鞋後跟的TPU穩定片則強化了側向支撐,搭配由中底延伸至後跟的繩帶系統更提升後腳跟的穩定與包覆性,引領球迷隨時保持專注、迎戰強敵。
James Harden全新第五代戰靴adidas Harden Vol.5帶來許多科技革新,採用adidas革命性Futurenatural未來科技,將鞋面與中底完美融合,創造出自然無縫的貼合腳感。LIGHTSTRIKE內嵌BOOST的絕佳雙中底科技,兼具LIGHTSTRIKE輕盈、靈敏反應,及BOOST包覆全掌所帶來的出色能量回饋與緩震效果;鞋底使用經精密計算紋路設計的橡膠大底,提供絕佳耐磨及抓地力。外型部分則以Harden場上的多元球風與場下時尚穿搭風格為設計靈感,異材質拼接鞋面結合繽紛圖形裝飾,堆疊出豐富變化的視覺效果;鞋舌則綴有Harden專屬logo與親筆簽名字樣,呼應Harden獨特的個人風采,助力鞋迷也能於場上如Harden一般,新的一年繼續威風馳騁球場!
資料來源/adidas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