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定義是:偏離標準。而跑步引起疼痛的原因大都是「你做錯了某些事」;疼痛多發生在腳掌接觸到地面時(支撐期),它是在警告你某事正在發生或是將要發生。以下根據「姿勢跑法」開發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在《跑步,該怎麼跑﹖(15週年最新增訂版)》書中列出的16個錯誤清單,以及各種運動傷害與這些錯誤的關聯性,看看你是不是也犯了這些錯誤!
1. 腳跟先著地。
2. 落地時膝蓋完全打直而且以腳跟著地。
3. 著地點超過身體重心―過度跨步。
4. 專注在抬膝或蹬地,而非拉起腳掌。
5. 刻意用腳尖著地(踮腳跑)。
6. 著地時腿部與腳踝太過僵硬。
7. 落地過程「過於刻意」(應該讓身體隨著地心引力自由落下)。
8. 全身肌肉太過緊繃。
9. 用力伸直後腿,以腳掌蹬地把身體往前推。
10. 腳掌太慢從地面拉起,形成腿尾巴。
11. 向左右兩側傾斜身體。
12. 過度聳肩。
13. 手臂過度擺盪。
14. 錯誤的思考(對自己下指令)。
15. 錯誤的意象(腦袋中的跑步意象)。
16. 錯誤的感覺(肌肉用力與放鬆的時機)。
1. 先以腳跟著地/後腿伸直
‧膝蓋疼痛(特別是髕骨部位)
‧臀部疼痛
‧下背部疼痛
2. 腳掌在身體前方或是超出膝蓋落地
‧前脛骨症候群(又稱「夾板症候群」)
‧壓力性骨折
3. 使用股四頭肌用力蹬伸
‧肌肉過度痠疼
‧腿後肌群拉傷
4. 刻意用腳尖著地(踮腳跑)
‧前脛骨症候群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小腿過度痠疼
5. 著地時腿部與腳踝太過僵硬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小腿過度痠疼
6. 落地過程「過於刻意」(騰空腳主動往下踩)
‧腳踝與腿部僵硬(肌肉緊繃)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腔室症候群(前脛骨骨膜炎)
責任編輯/Dama
全台具在地民俗特色的「2019戀戀二水 跑水馬拉松」(簡稱:二水馬拉松),於 3日在彰化縣二水國小熱鬧登場,彰化縣長王惠美、二水鄉鄉長蘇界欽及馬拉松國手何盡平特別蒞臨活動現場,為參賽選手鳴槍起跑。彰化馬拉松嘉年華系列賽之一的二水馬拉松,舉辦至今邁入第五屆,賽事特色與活動品質,皆獲得跑友高度的肯定,更榮獲臺灣十大馬拉松賽事的殊榮。今天活動現場,聚集來自 9 個海內外國家、約 5,000 名跑者共襄盛舉,彰化在地人則有近 1,600 人參與,展現對家鄉的熱愛,一同體驗跑水的樂趣。
上個月甫結束全運會並拿到銀牌的長跑好手何盡平,目前正積極調整訓練狀態,並備戰明年的廈門馬拉松及東京馬拉松,替自己爭取東京奧運的機會;而今天也受邀來到二水替選手們加油,他提到:「二水馬拉松氣氛很好,居民及選手都很熱情,讓人感覺運動風氣興盛,未來如果有機會也想來跑看看,尤其是體驗跑在水中的感覺,可以體驗不一樣的馬拉松賽道。」
在各大比賽表現亮眼的尖石國中田徑隊,今天由教練謝俊漢帶隊,一起參加健跑組,「參賽之前就很期待跑水路段,且比賽氣氛輕鬆、路線平緩,沒有太大壓力,能帶學生一起來跑水,大家都玩的很開心。」謝俊漢表示,若有參加二水馬拉松,推薦大家都要下去體驗一下跑在水圳的樂趣。
二水馬拉松也吸引了各界好手來挑戰,奪得這次超半程馬拉松冠軍的年輕跑將詹世顥,以 01:28:27 的好成績完賽。他表示成績及節奏感都在自己預計之中,並認為:「有別於其他馬拉松賽,二水馬有獨特的水圳路段,雖然沒有機會下去體驗,但沿途民眾熱情,還是留下很好的印象。」
全馬男子組及女子組總排名冠軍皆由 361° 贊助選手羅世杰、鄭秀如拿下,順利奪下冠軍的羅世杰,賽前對挑戰二連霸稍有壓力,「相較去年,今年天氣較炎熱,後段跑起來比較辛苦,但二水的歡樂氣氛,讓比賽的緊張壓力減緩不少」,羅世杰開心表示鄉親熱情的擊掌,讓疲憊一掃而空,最後以 02:52:45 成績順利奪冠。而連續參賽好幾週的鄭秀如則以 03:39:10 榮獲女子組冠軍,她表示,「風景很美,鄉親及居民也很用心,連行動不便的長者也會出來替選手加油,是小而美的賽事,未來有機會會再來。」
二水馬拉松主力贊助商 361° 合作至今已進入第四年,以堅持回饋在地的精神,給予賽事堅強的後盾。台灣總經理李照圓表示,二水馬拉松的主辦相當用心,每一年賽事力求突破,就如同 361° 的品牌精神一樣,秉持多一度的熱情,品牌也抱持「飲水思源」的想法,與賽事緊密地結合。
資料提供/361°
責任編輯/David
台灣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2018年8月底參加為期6天的「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Fire and Ice Ultra 250KM)」,途中橫渡冰川、歷經強大風雪、跑過沙漠和碎石地形,遇上拉肚子甚至差點失溫,在這條連冰島選手都聞之色變的賽道上,最終逆轉勝俄羅斯選手,贏得總冠軍。歷經千辛萬苦得勝的陳彥博在賽後表示: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陳彥博於台灣時間8月27日傍晚起跑,第一天早晨就被零下16度的低溫凍醒,並從冰島東南方的瓦特納冰原(Vatnajökull)起跑。因為身體還沒適應低溫,又不比歐美選手耐寒,第一天36.6km賽程僅獲第7名。第二天在大風和白雪皚皚中起跑,行經沙漠和碎石地形後竟下起大雨,陳彥博差點失溫,完全掉速,直到攀爬4座沙丘後,終於拚到總時間險勝俄羅斯選手7秒鐘。
不料第三天半夜,陳彥博突然衝去廁所拉肚子,這是他第一次遇到比賽時拉肚子的狀況。體力尚未恢復加上沿路雨雪接連著下、強風大到幾乎站不穩,陳彥博第三天僅以平安完賽為目標,總排屈居第二,與第一名俄羅斯選手差14分鐘。
第四天是賽程中最困難的long day,全程70km,途中必須橫越兩條冰河流,地形多變非常困難,陳彥博甚至脫下鞋子渡河。不過惡劣賽程下也不乏溫馨人情,當原本跑第三名的陳彥博追上第二名的英國選手,英國選手鼓勵他:「第一名選手在前方不遠,Tommy,make it happen。」陳彥博因為這句話大受鼓舞,直到40km處終於追上第一名的俄羅斯選手。
雖然陳彥博在第四天奪回排名第一,但總時間只領先第二名14分鐘,最後兩天成為激戰。然而第五天他仍沒有拉開14分鐘的緊密差距,一路上俄羅斯選手都緊跟在後。直到最後一天的19km終結戰,陳彥博心裡不斷想著「總冠軍!Make it happen!」在最後10km與俄羅斯選手呈現拉鋸戰時,不斷跟自己說「跟緊!一定要跟緊!!!」「被拉開,就沒有任何機會了!!!」「右腳膝蓋痛到快抬不起來了…」「不行…我真的快沒有任何力氣了…」「撐住!!!撐住!!!要到了啊!!!」當最後抵達終點獲得勝利,他用力對天空大叫。
賽後,陳彥博說「好幾次懷疑自己這一場是否真的能跑完,或是真的能平安完賽?我無法忘記大風雪那天環境有多惡劣多可怕。強勁風雪吹打的身體,防水外套是唯一的防護,勇敢是我唯一的武器。」
冰島極地超馬250公里六日分站賽,賽道地形非常多變,從火山塵土沙漠、蒸氣火山漿到山丘峽谷、湖泊與河流、草原及岩石地表等各種地形,同時每位選手必須自行背負睡墊睡袋、6天食物以及個人急救用品等相當沉重的裝備應戰,依照大會標記自行尋找路線,每天賽程結束後都紮營在火山週邊過夜。
6天賽事期間,選手必須涉過許多條冰冷河流,無法更換競賽服裝和跑鞋,只能就著濕掉的跑鞋和襪子繼續比賽。在低溫強風環境下更增加失溫風險,因故大會的強制裝備清單中,將檢查選手每日必須吃下的食物熱量必須達到安全標準,並強制選手背負多項個人醫療備品在身上,時時為競賽時潛在危險作好安全措施。
每日賽程
8/27(一)Stage 1 36.6 km
8/28(二)Stage 2 42.6 km
8/29(三)Stage 3 42.8 km
8/30(四)Stage 4 70.1 km
8/31(五)Stage 5 38.9 km
9/01(六)Stage 6 19 km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陳彥博 Tommy Chen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