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定義是:偏離標準。而跑步引起疼痛的原因大都是「你做錯了某些事」;疼痛多發生在腳掌接觸到地面時(支撐期),它是在警告你某事正在發生或是將要發生。以下根據「姿勢跑法」開發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在《跑步,該怎麼跑﹖(15週年最新增訂版)》書中列出的16個錯誤清單,以及各種運動傷害與這些錯誤的關聯性,看看你是不是也犯了這些錯誤!
1. 腳跟先著地。
2. 落地時膝蓋完全打直而且以腳跟著地。
3. 著地點超過身體重心―過度跨步。
4. 專注在抬膝或蹬地,而非拉起腳掌。
5. 刻意用腳尖著地(踮腳跑)。
6. 著地時腿部與腳踝太過僵硬。
7. 落地過程「過於刻意」(應該讓身體隨著地心引力自由落下)。
8. 全身肌肉太過緊繃。
9. 用力伸直後腿,以腳掌蹬地把身體往前推。
10. 腳掌太慢從地面拉起,形成腿尾巴。
11. 向左右兩側傾斜身體。
12. 過度聳肩。
13. 手臂過度擺盪。
14. 錯誤的思考(對自己下指令)。
15. 錯誤的意象(腦袋中的跑步意象)。
16. 錯誤的感覺(肌肉用力與放鬆的時機)。
1. 先以腳跟著地/後腿伸直
‧膝蓋疼痛(特別是髕骨部位)
‧臀部疼痛
‧下背部疼痛
2. 腳掌在身體前方或是超出膝蓋落地
‧前脛骨症候群(又稱「夾板症候群」)
‧壓力性骨折
3. 使用股四頭肌用力蹬伸
‧肌肉過度痠疼
‧腿後肌群拉傷
4. 刻意用腳尖著地(踮腳跑)
‧前脛骨症候群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小腿過度痠疼
5. 著地時腿部與腳踝太過僵硬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小腿過度痠疼
6. 落地過程「過於刻意」(騰空腳主動往下踩)
‧腳踝與腿部僵硬(肌肉緊繃)
‧足底筋膜炎
‧阿基里斯腱發炎
‧腔室症候群(前脛骨骨膜炎)
責任編輯/Dama
專業運動品牌 ASICS 正式發佈競速跑鞋全面進化版 METASPEED+,將以人為本的設計概念提升至最高境界,為不同跑步風格跑者提供更進階的差異化功能輔助,推出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METASPEED+ 系列鞋款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
ASICS 自 2021 年推出革命性創新鞋款 METASPEED,為許多菁英選手創下個人最佳紀錄,成為破紀錄戰靴,包含東京奧運鐵人三項男女子組冠軍,以及 Sara Hall、川內優輝等超過 200 位菁英跑者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台灣亞瑟士旗下包含温連忠、江彥綸、江英瑋、曾廷瑋、蘇鳳婷等選手也在 2021 台北馬拉松全馬及半馬創下個人最佳成績,張團畯則在 2022 IRONMAN 70.3 Taiwan 國際鐵人三項賽台東站以打破場地紀錄的成績奪冠。
承襲 METASPEED 突破性的表現,經過 ASICS ISS 運動工學研究所持續測試與優化,運用大量的菁英數據進行開發,將產品性能提升到全新水平,針對步幅型跑者和步頻型跑者推出 METASPEED SKY+ 與 METASPEED EDGE+,皆使用 ASICS 最輕量回彈的 FLYTEFOAM BLAST TURBO (簡稱 FF BLAST TURBO) 中底,相較 METASPEED 增加更多中底體積,以促進腳趾離地時的自然回饋,同時針對不同跑步風格的跑者,置入輕量化碳纖維板以加強穩定性,引導步伐自然前進,調查結果相較 ASICS 傳統競速跑鞋可提高 2% 跑步經濟性。相較第一代採用全新超輕量 MOTION WRAP 網眼鞋面,體現高度透氣性和包覆性,單層鞋帶的皺褶設計強化固定效果。
METASPEED+ 系列鞋款於 6 月 14 日全球統一上市,台灣販售店點為亞瑟士官網、台北旗艦店(6/24開始販售)、西門店、京站、信義 A11、大江購物中心(7/1開始販售)、新竹巨城、台中大遠百、台南新光三越、漢神巨蛋和高雄夢時代。
為步幅型跑者打造的 METASPEED SKY+,相較 METASPEED SKY 將鞋頭翹度提高,增加 4% FF BLAST TURBO 含量,並將碳纖維板置於中底較高位置,形成更大的表面壓力,獲得更高的回彈效果,讓跑者得以節省能量加大步幅,提高推蹬效率。
針對步頻型跑者設計的 METASPEED EDGE+ 則增加 16% FF BLAST TURBO 含量,鞋款厚度明顯增加,不同的是碳纖維板設置較低,且彎曲度較高,為了幫助滾動推進轉換而設計,讓跑者維持跑步節奏同時促進加速效果。
METASPEED+ 問世前已讓眾多菁英跑者測試並得到實證,其中英國長跑選手 Eilish McColgan 穿著 METASPEED+ 原型鞋已於今年 2 月 Ras Al Khaimah 半馬馬拉松賽事跑出 1:06:26 成績,將個人 PB 推進 21 秒。
ASICS 更於 4 月 24 日在西班牙馬拉加舉辦由國際田徑協會總會認證的 META: Time: Trials 活動,共有 5K、10K 和 21K 不同距離賽事,邀請超過 70 位全球菁英跑者出席,穿著 METASPEED SKY+ 和 METASPEED EDGE+,以突破個人 PB 為目標,最終有 27 位選手跑出個人史上最佳記錄,包括 4 個新國家記錄,更讓人期待未來更多的記錄誕生。
詳情請見ASICS官網。
資料來源/ASICS
責任編輯/Dama
高端科技跑鞋在跑鞋市場的競爭越演越烈,幫助頂端菁英選手不斷超越自我,成了各大運動品牌一項重要使命。排行世界四大跑鞋品牌首位的美國BROOKS品牌,於7月正式對外公佈BROOKS專門研發最頂級裝備的科技實驗室-BLUELINE,並推出全球極限量的AURORA-BL極光系列,這是一款穿上有如跑在外太空一般享受的高科技跑鞋。極具話題的AURORA-BL推出即在跑界掀起討論熱潮,全台只有3家門市極限量販售。
BLUELINE是BROOKS專門創造最頂級、高端跑步裝備的超凡實驗室,研究團隊運用最先進的科技、超越產業水準的技術,與BROOKS合作的菁英選手並肩作戰,通過選手們第一手的真實反饋,打造尖端跑鞋科技,並第一時間以限量方式快速送達跑者手上。
BLUELINE實驗室成立以來研發的高端跑鞋,除了新推出的AURORA極光系列,還包含BROOKS線上最高規的「太陽神」系列競速跑鞋: HYPIRION ELITE 2與HYPERION TEMPO。美國奧運選手Desiree Linden,就曾穿著HYPERION ELITE的原型鞋,奪得2018 年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總冠軍,隔兩年的美國奧林匹克隊選拔賽上,Linden再次穿上HYPERION ELITE 2跑出第四名佳績。而美國長跑好手Mario Mendoza,則是穿著HYPERION TEMPO,刷新跑步機50K世界紀錄。由此可證,通過BLUELINE認證的跑鞋表現卓越,受到高度肯定。
2021年是BROOKS開創跑鞋新時代的一年。汲取阿姆斯壯登入月球的靈感,「人類已在月球上漫步,但跑步卻仍未曾有過」,BROOKS決定挑戰跑鞋更柔軟、更靈活的極限,限量推出顛覆未來的AURORA-BL極光系列。
AURORA-BL搭載了注入氮氣的全新「DNA LOFT V3避震中底科技」,特殊的配方結構,提供絕佳回彈力與更高的耐用性,同時更輕盈。鞋底弧線型的「GLIDE ROLL 滑動滾軸科技」擊潰沉重,給跑者更完美流暢的起跑及落地感受;獨特的「分離式中底結構」設計則讓雙腳掌控更加靈活自如,如同跑在外太空一般,幫助跑者完全與跑鞋融合為一,忘我於跑步的世界中。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