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
1
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
2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3
粽子熱量高 國民健康署:吃1顆得跑77分鐘消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

2019-02-20
話題 瘦身 減脂

春天來了,夏天也悄悄逼近,你是不是開始擔心穿比基尼時肉肉該往哪裡塞?春天是適合運動的季節,更是減脂、增肌、打造易瘦體質的好時機!運動星球為注重健康、想在家自主訓練就能有效燃脂的你,特別開設「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邀請來「倒三角」猛男級專業教練陳政裕Clay授課,將有氧運動與無氧負重進行交叉訓練,搭配最新的智能啞鈴,教大家如何連結間歇循環燃脂訓練與闖關遊戲APP,在歡樂中達到更有效率的增肌減脂目標,幫你在夏天之前讓緊實線條in、全身肉肉out!

魔力有氧 間歇循環燃脂訓練

這3小時的課將帶給你…

1. 基礎核心訓練的正確姿勢,讓你在家徒手訓練姿勢更標準!
2. 20人小班教學,教練近距離指導,印象更深刻!
3. 搭配啞鈴進行基礎、延展、核心等負重、帶氧多變化課程,達到間歇循環訓練實效!
4. 融合Kickbox、Combat、Zumba等多樣舞蹈運動風格,享受飆汗同時還能練出美妙身段
5. 上課就送市值NT$1,790的智能啞鈴,連結影音互動APP,讓你體驗打game般的樂趣同時,不知不覺甩掉身上脂肪。
6. 最能「帶回家」的課程。在課堂上透過專業教練了解正確動作、觀念與實際操作後,回家有智能啞鈴和APP陪你繼續健身不斷電。

3小時課程由專業教練陳政裕Clay指導

課程介紹

核心燃脂動作指導 
課程開始先以啞鈴做基礎暖身,接著進行手部、腿部及全身核心肌群的有效肌力訓練,分解動作解說。
 
舞力全開  
這階段將搭配「Move It APP」與「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作為輔助工具,在介紹基本使用方法後,將配合BOXING, ZUMBA等有氧舞蹈,達到全身燃脂的運動效果。
 
體能大挑戰
最後一趴先以充滿運動樂趣的綜合訓練開始,接著進入更刺激有趣的競賽,還有豐富獎品等你來拿。

一定要來上課的人

1. 想要在家即可自主訓練的你/妳
2. 想要更有效燃脂的你/妳
3. 要求肌肉緊實曲線,不想放縱身材的你/妳
4. 想要尋找專屬自己的運動處方的你/妳

智能啞鈴簡介

「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是一款透過科技裝置、網絡服務及社群互動所結合的運動產品。不論是以健身減重為目的,或是闖關挑戰、與朋友一起進行健身遊戲為樂,這個己開發出一系列兼俱重量及有氧健身的課程,提供了沉浸式且相當有效的健身體驗。

Move It Beat 智能啞鈴採流線外型設計及0.5kg的重量規格,搭配時尚感十足的馬卡龍配色;並內崁動作感應器來偵測使用者的動作精準度,感應器上有LED顯示,模塊可拆卸替換。感應器在運動時收集相關數據傳送至專屬的「Move It APP」內,利用APP軟體所設定的身高、體重、年齡與健身目標,規劃並分析紀錄每次的訓練課程與消耗的卡路里。

「Move It APP」軟體內建有基礎入門、爆汗甩脂、腹肌轟炸、Tabata、爵士舞蹈、body Attack以及Hip Hop等多樣化課程,除此之外,還有VIP專屬進階的Locking、抖音神曲、雷鬼、拉丁與激情啦啦隊等課程,搭配動感熱門的音樂和專業健身教練的示範動作。使用時,每個課程結束後會在螢幕上顯示得分及消耗的卡路里,經由累積得分來破解全新的遊戲關卡;除了以破關方式增加運動強度與樂趣,還能安排專屬於你的運動訓練,猶如一位專屬的私人教練隨行在側。另外,透過APP內建的呼朋引伴功能,能號召好友們一同運動比賽積分,有別於以往枯燥無味的傳統運動模式,讓你的身材每天在玩遊戲中越來越緊實!

專業教練:陳政裕 Clay

認證:
中華民國 健美協會C級教練證照
HFPA 科學健身訓練國際認證
VIPR體能訓練系統認證
BATTLING ROPES 戰繩訓練研習
M.E.T教練訓練課程
PT-X 個人教練認證
SANDBELL訓練課程
經歷:
World Gym 個人健身教練
iGym 個人健身教練
自由健身教練
專長項目:
體態評估與建議
體適能訓練規劃
重量訓練
體能訓練

專業教練陳政裕 Clay

魔力有氧 活力訓練營
活動時間   2019年3月15日(五) 18:30-21:30 
活動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F (城邦書房)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19年3月13日,額滿為止
報名對象   男女皆可
報名費用   
早鳥優惠:NT$1,980 (2019/3/5前)
一般費用:NT$2,200
 (以上費用皆包含市值NT$1,790的智能啞鈴一組及輕食茶點)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課程洽詢  (02)2500-008#2152周小姐 / anita_chou@hmg.com.tw
 

欲知報名詳情請點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2019-08-06
話題飲食方式觀念瘦身飲食

堅果營養許多豐富、好油脂,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食物,但同時也因其高熱量,讓減重者為了避免過度卡路里而產生畏懼!但是,根據最新研究指出,堅果熱量雖然高,不過並非全部都會被人體吸收,以杏仁果來說,有近一半的脂肪並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對於有意透過適度攝取堅果減重的人來說,無須過度擔憂。

研究發現:杏仁果有近一半脂肪不會被吸收,對減重者有益 ©ethicalshop.org

據美國僑報紐約網報導,美國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發布於《營養素》(Nutrients) 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早起吃早餐有助於人體維持正常血糖濃度,但若忘吃早餐,其實可吃一些杏仁來減緩一些負面影響,還能降膽固醇,比隨便吃點零食還更健康有效。

吃堅果時,吸收熱量不是真的這麼多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營養科學系博士莎拉‧貝里(Sarah Berry)表示,人體從堅果攝取到的熱量,並不如我們一般想像得那麼多,所以需要因為控制體重而減少食用。雖然閱讀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標示很重要,但它有時並不能完全反映消費者食用後的實際情況,堅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貝里博士的研究團隊以杏仁果做為實驗品,發現杏仁果中的脂肪在消化過程中並沒有全部被人體吸收;不過若是將杏仁果磨成粉狀食用,則會讓人吸收到較多的脂肪。

©atechnologymarket.com

杏仁果中近一半的脂肪不會被人體吸收

在研究過程中,受試者先後將杏仁果與杏仁粉食入口中,未經過度咀嚼之後,再將它們放到模擬人體消化的胃部模型裡面,觀察脂肪消化的程度。研究結果顯示,杏仁果僅有57%的脂肪被人體吸收,而杏仁粉卻有97%,透過顯微鏡觀察,也能發現部分的脂肪殘留在杏仁果的顆粒當中,杏仁粉殘留的脂肪明顯較少,推測是由於結構在研磨的過程遭到破壞,使得脂肪易於被吸收。貝里博士表示,研究證實吃堅果並不會讓我們過度攝取卡路里,減重者不必為了吃堅果而感到罪惡;堅果為我們的腸道與心血管健康帶來許多好處,做為零食是很好的選擇。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機能食品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Busy.org

杏仁果的營養價值 

杏仁果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膳食纖維、鎂等多種營養素,可降低壞膽固醇(LDL-C),亦有抗氧化、促進腸胃蠕動、保護心臟等功能,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研究文獻也證實了杏仁果具有降低罹癌風險的作用。

©hindustantimes.com

此外,還有研究指出,小時後的飲食習慣將延續至成人階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吃杏仁,或其他健康的食物當點心,孩子長大以後,就比較會選擇這類的健康食物。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industan time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粽子熱量高 國民健康署:吃1顆得跑77分鐘消耗

2017-05-27
話題瘦身觀念飲食

端午節連假又到了,許多民眾會選購或自製粽子陪伴家人共度佳節,粽子雖然好吃美味,若不小心攝取過多可是會對身體造成額外負擔。衛福部國健署提醒,市售傳統肉粽常使用高油脂及高熱量的食材,1顆熱量可能高達628大卡,等於一份正餐,一名60公斤的成人,要慢跑超過1小時才能消耗1顆粽子的熱量。

國健署表示,一般我們常食用的傳統肉粽,由於常使用高油脂及高熱量的食材,例如:糯米、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再加上有些粽子糯米及餡料常以油先熱炒,1顆肉粽熱量可能就高達600-700大卡,若三餐飲食份量仍照平時攝取,過多的熱量很可能造成體重增加並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健康體重60公斤之靜態工作成年人,每日所需熱量約為1800大卡,每額外攝取7700大卡約增加1公斤體重)。

根據國健署公布的資料所示,民眾若在連假4天裡,每天中餐、晚餐各1顆,體重會增加約0.65公斤,假期結束恐要慢跑近10小時,或划單趟500公尺、共160趟的龍舟,才能消耗吃下的粽子熱量,若男性每餐要吃下兩顆以上才會感覺飽足,更是立馬超標,不可不慎。

粽子熱量高,吃一顆就達標,吃兩顆就爆表。 ©twzongzi.com

國衛署備註:圖表數值以四捨五入計算
1. 粽子熱量以產品標示提供資料為主。
2. 每天 2 顆粽子係指正餐以外額外攝取的量。
3. 正常體重 60 公斤的靜態工作者每日建議熱量攝取 1800 大卡,每日建議總脂肪攝取量上限 60 公克(小於總熱量攝取 30%);每日建議飽和脂肪攝取量上限 20 公克(小於總熱量攝取 10%);每日建議鈉攝取量上限 2400 毫克(約等於 6 公克食鹽)。
4. 騎腳踏車係以一般速度之時速 10 公里/小時推估(以 60 公斤者為例,運動 30 分鐘約消耗熱量120 大卡)。
5. 走路係以慢走之時速 4 公里/小時推估(以 60 公斤者為例,運動 30 分鐘約消耗熱量 105 大卡)。
6. 慢跑係以時速 8 公里/小時推估(以 60 公斤者為例,運動 30 分鐘約消耗熱量 246 大卡)。
7. 龍舟競賽係以時速 12 公里/小時推估(以 60 公斤者為例,運動 30 分鐘約消耗熱量 372 大卡)。龍舟競賽熱量消耗係參考教育部體育署划船比賽,每小時每公斤體重消耗 12.4 大卡之資料計算​。


★一日所需熱量計算請至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站查詢。

粽子熱量與運動

不僅肉粽 甜粽更危險

除了傳統肉粽外,其他類型的粽子熱量同樣不可小覷,例如有些素粽會因為選用高熱量食材,例如:素肉、素火腿、花生等,或是烹調方式過於油膩,使得其熱量達到近700大卡,而甜粽例如冰粽,除了其熱量密度較高,每100公克約有200至300大卡外,還可能隱藏為數不少的精緻糖類,吃多了可能會使得體重上升及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

秉持四原則 健康吃粽不變重

若想要在端午連假吃粽不變重、吃得更健康,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建議民眾掌握4大原則:「慎選食材」、「少用沾醬」、「均衡飲食」、「多到戶外」。

原則一、慎選食材,低油低鹽高纖少糖:
建議民眾自製或挑選粽子時,烹調的方式上以低油、低鹽為原則,並且盡量避免選擇高熱量、高油脂的食材,並且以低熱量、低油、高纖維的食材做為代替,例如:可以用紫米、薏仁、燕麥、紅藜麥等全穀根莖類來取代糯米,另外可以用瘦肉、雞肉、海鮮等低脂肉類來替代五花肉,以減少熱量及脂肪的攝取,配料的選擇上可以使用蓮子、豆類來替代高油脂的花生,或是可以選用菇類、竹筍等低熱量高纖維食材,來降低熱量攝取並延緩血糖上升。而甜粽的部分,可以選擇芋頭、地瓜等全穀根莖類作為替代來減少精緻糖的使用。

原則二、少用沾醬,原味粽鈉糖不過量:
民眾食用粽子時常搭配含鈉量高的沾醬,像是番茄醬、甜辣醬或醬油膏等,每10公克中分別含有約111、196及405毫克的鈉,然而粽子本身在烹調過程中已有調味,若再搭配含鈉量高的沾醬,一天累積下來很容易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健康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為2400毫克,約等於6公克食鹽),長期鈉攝取過高可能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之風險。除此之外,鹼粽常以砂糖、果糖等精緻糖類做為搭配,常在不知不覺中攝入多餘熱量。因此建議民眾在食用粽子時品嘗粽子的原味,盡量減少搭配沾醬,以免鈉及糖過量攝取造成身體額外之負擔。 

原則三、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均衡吃:
傳統粽子主要由糯米所組成,糯米在食物分類上屬於全穀根莖類,一般大小的傳統肉粽中(重量180至200公克)其份量相當於一碗6分滿的飯量,在享用粽子時別忘記均衡飲食的概念,適量減少其他餐食中全穀根莖類(例如:飯、麵)之份量,以防過量攝取使得體重上升。此外,要記得多多補充蔬果,每日應攝取3份蔬菜(1份蔬菜煮熟後約半碗)及(2份水果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小或1碗),達到天天5蔬果的健康均衡飲食。

原則四、多到戶外,運動維持健康體位:
建議民眾可以趁著難得的連續假期,多帶著家人出外活動,除了可以至河岸邊觀賞各縣市所舉辦之龍舟比賽外,不妨利用就近的社區公園、健行步道、登山步道及自行車道來健走或騎單車,親近大自然好好運動舒展筋骨,不僅能促進家人間的感情,還可以減去節慶聚餐時多餘攝取的熱量,維持健康的體位並養成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規律運動好習慣。

資訊來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