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是運動員常用的運動營養增補劑,然而早期對咖啡因的研究多著重在跑步等有氧耐力表現上,那麼在需要維持高爆發力表現的籃球、足球、網球運動員上是否見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團隊證實:運動前1小時補充1-2杯黑咖啡,有助提升無氧性爆發耐力、讓球場上的運動表現更好!該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
以往研究已知,咖啡因提升有氧耐力表現,與刺激心臟功能、增加血液循環、增進脂肪使用效率、節省肝醣使用等作用有關。由於咖啡因也具有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降低疼痛感、增加肌漿網釋出鈣離子而增加肌肉收縮力量等作用,近期的研究轉向了高強度無氧運動表現的相關議題上。
對於需要高強度間歇衝刺能力的球類運動員,例如籃球、足球、網球等,除了需要具備高度的爆發力與無氧能力,還需要持續維持高爆發力表現的無氧性爆發耐力,例如在爭奪籃板球時,連續跳躍的高度都能維持與第一跳相同的能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鄭景峰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佳倫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石明宗教授等,在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發表的研究中指出,讓國內大專甲一級的籃球選手,在運動前1小時攝取每公斤體重6毫克的咖啡因,有助於促進無氧作功能力(約+11%),並能延緩高強度運動時功率輸出的下滑情況。
同時該研究也發現,咖啡因可以降低運動前的鉀離子濃度,這可能與延緩隨後高強度運動時的疲勞有關。研究團隊在之前發表的另一篇研究中也發現,大專甲組運動員在運動前攝取咖啡因,亦有助改善高強度間歇衝刺的運動表現。也就是說,對於需要停-走(stop-and-go)模式的球類運動員,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將有助於改善球場上的間歇衝刺表現與無氧性爆發耐力。
至於多少攝取量能讓咖啡因有效促進運動表現?目前多數研究支持每公斤體重應攝取3-6毫克。市售的中杯美式咖啡,1杯約含150毫克(101-200毫克)的咖啡因,因此,對於體重70公斤的休閒性運動員而言,建議可在運動或比賽前1小時喝1-2杯。
除此之外,鄭景峰教授研究團隊在先前發表的研究中也發現,攝取咖啡因時若搭配醣類補充,不會更進一步地改善間歇衝刺的運動表現,甚至會增加身體的分解代謝作用,而不利於身體產生能源以供給運動所需。因此,建議運動前應該喝不加糖的黑咖啡,才能有效促進隨後的運動表現。
長久以來,咖啡因被視為是一種利尿劑,會導致脫水。不過,相較於運動所引起的水分流失量,咖啡因造成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嚴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咖啡因會活化交感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進而增加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上升。當血乳酸濃度過高(> 8 mmol/L)時,可能會影響執行運動技術的品質。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如果想透過咖啡因促進運動表現,可在例行的運動訓練課程先嘗試,以取得個人的最佳有效劑量資訊,降低運動技術執行上的影響。另一方面,若對於咖啡因有敏感反應者,例如喝咖啡會出現焦慮、失眠、心悸等症狀,建議不要喝,以避免不適症狀影響了運動表現。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國際知名運動品牌adidas今日正式宣布MLB現役唯一的台灣球員陳偉殷加入adidas陣容,並將成為男性訓練系列的形象代言人之一,展現「由我創造」的品牌精神。
陳偉殷是台灣史上首位從日本職棒轉戰美國職棒大聯盟的球員,目前亦是邁阿密馬林魚隊先發投手之一,今年更將挑戰職棒生涯百勝的紀錄,開創了許多屬於自己的成就與道路,充分展現了adidas品牌Here to Create (由我創造) 的精神概念。
陳偉殷表示:「很開心今年可以加入adidas,他們給我很大的自由空間,並鼓勵我be a creator (開創者) 去創造屬於自我的風格,讓我可以持續貫徹‘一生懸命’的座右銘,專注在賽場上的表現。」隨著陳偉殷的加入,未來adidas將以最頂尖的運動機能商品,幫助陳偉殷在賽場上持續發揮最佳表現。
陳偉殷本季開賽即有亮眼表現,不僅以優質先發的表現奪下首勝,更擊出生涯首次安打,完全甩脫去年傷勢困擾的問題,也讓許多球迷開始期待今年可以一舉達成美日職棒生涯通算的100勝,對此陳偉殷仍秉持一貫的態度表示,自己不太會設定遠大的目標,只會一生懸命的專注於突破每次的挑戰,一步步地向前邁進。
談起去年因低潮和傷勢帶來的挑戰,陳偉殷也用自己的故事來鼓勵台灣的新生代球員們:「不要輕言放棄,努力走出自己的風格,不要害怕挑戰,未來由你自己創造!」
adidas長期致力提供運動員最佳的運動裝備,成為運動員們在國際各項賽事領域上最強而有力的忠實夥伴,包含史上第一個台裔NBA球員林書豪,以及曾經打入溫布頓網球男單八強賽的盧彥勳等人,如今在棒球領域也將有目前美國職棒大聯盟唯一的台灣選手「陳偉殷」,正式加入「Team adidas」的堅強陣容。
資訊、圖片提供:adidas
關於adi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