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高爾夫地主女子隊搶金 男子隊坐三望二搶第一
1
高爾夫地主女子隊搶金 男子隊坐三望二搶第一
2
運動前喝黑咖啡增加爆發力
台師大研究:運動前1小時喝黑咖啡爆發力增、提升球場運動表現
3
墨西哥速度戰3:0 大勝中華臺北男足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高爾夫地主女子隊搶金 男子隊坐三望二搶第一

2017-08-26
話題 球類 台北世大運 賽事 新聞

世大運高爾夫賽,中華臺北女子個人賽與團體賽均暫居第二,27日最後一回合決賽目標搶金;中華男子隊個人賽與團體賽均暫列第三,落後桿數分別是7桿與8桿,最後一回合要打出很好成績,才有機會奪金,目前態勢是坐三望二搶第一。

高爾夫地主女子隊搶金 男子隊坐三望二搶第一

第3回合結束,中華臺北女子隊陳萱,奮力揮出26日全場最低桿成績、低於標準桿5桿的67桿,侯羽桑交卡71桿,兩人在團體賽合力交出140桿,以三回合424桿,3桿之差暫列第2,落後美國隊的421桿3桿;韓國隊431桿。

陳萱與侯羽桑在個人賽同以3回合212桿,也暫並列第二,落後保持首位的美國女將Mariel Lancy Galdiano的208桿4桿;27日最後一天決賽目標搶金;侯羽桑拍著陳萱說:「我們全力一拼了!」

陳萱26日終於發揮超出預期水準,推桿準,18洞28推;尤其是在5桿長洞的第13洞獵下老鷹是精采之作。

中華男子隊俞俊安與劉永華26日都打出71桿,雙雙以3回合總桿數低於標準桿9桿的207桿暫並列第三,落後暫居第一的墨西哥選手Raul Pereda de la Huerta有7桿之多;也落後退居第二的日本選手比嘉一貴(Kazuki Higa)5桿。

劉永華說,最後一回合不用多想,就是拿出最好實力;26日仍受落枕影響的俞俊安則表示,有機會,但一定要打出很低桿才有希望搶金,「我的第二桿進攻會比第三回合更積極一點,不過最重要還是專心打好自己的球。」

男子團體賽,日本隊406桿仍暫居首位,墨西哥隊409桿,中華隊414桿,泰國隊423桿。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師大研究:運動前1小時喝黑咖啡爆發力增、提升球場運動表現

2020-05-12
飲食話題新知運動營養球類無氧運動爆發力營養補給

咖啡因是運動員常用的運動營養增補劑,然而早期對咖啡因的研究多著重在跑步等有氧耐力表現上,那麼在需要維持高爆發力表現的籃球、足球、網球運動員上是否見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團隊證實:運動前1小時補充1-2杯黑咖啡,有助提升無氧性爆發耐力、讓球場上的運動表現更好!該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

運動前喝黑咖啡增加爆發力
台師大研究:運動前1小時喝黑咖啡 增加爆發力與無氧能力 ©Tyler Nix on Unsplash

以往研究已知,咖啡因提升有氧耐力表現,與刺激心臟功能、增加血液循環、增進脂肪使用效率、節省肝醣使用等作用有關。由於咖啡因也具有促進腎上腺素分泌、刺激中樞神經系統、降低疼痛感、增加肌漿網釋出鈣離子而增加肌肉收縮力量等作用,近期的研究轉向了高強度無氧運動表現的相關議題上。

對於需要高強度間歇衝刺能力的球類運動員,例如籃球、足球、網球等,除了需要具備高度的爆發力與無氧能力,還需要持續維持高爆發力表現的無氧性爆發耐力,例如在爭奪籃板球時,連續跳躍的高度都能維持與第一跳相同的能力。

籃球訓練
籃球、足球、網球等運動除了需具備高度的爆發力與無氧能力,還需要持續維持高爆發力表現的無氧性爆發耐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

怎麼喝?喝多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鄭景峰教授的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李佳倫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石明宗教授等,在國際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歐洲應用生理學期刊)發表的研究中指出,讓國內大專甲一級的籃球選手,在運動前1小時攝取每公斤體重6毫克的咖啡因,有助於促進無氧作功能力(約+11%),並能延緩高強度運動時功率輸出的下滑情況。

同時該研究也發現,咖啡因可以降低運動前的鉀離子濃度,這可能與延緩隨後高強度運動時的疲勞有關。研究團隊在之前發表的另一篇研究中也發現,大專甲組運動員在運動前攝取咖啡因,亦有助改善高強度間歇衝刺的運動表現。也就是說,對於需要停-走(stop-and-go)模式的球類運動員,運動前攝取咖啡因,將有助於改善球場上的間歇衝刺表現與無氧性爆發耐力。

至於多少攝取量能讓咖啡因有效促進運動表現?目前多數研究支持每公斤體重應攝取3-6毫克。市售的中杯美式咖啡,1杯約含150毫克(101-200毫克)的咖啡因,因此,對於體重70公斤的休閒性運動員而言,建議可在運動或比賽前1小時喝1-2杯。

除此之外,鄭景峰教授研究團隊在先前發表的研究中也發現,攝取咖啡因時若搭配醣類補充,不會更進一步地改善間歇衝刺的運動表現,甚至會增加身體的分解代謝作用,而不利於身體產生能源以供給運動所需。因此,建議運動前應該喝不加糖的黑咖啡,才能有效促進隨後的運動表現。

運動前喝不加糖的黑咖啡
運動前應該喝不加糖的黑咖啡,才能有效促進隨後的運動表現

提醒:訓練時先試最佳有效劑量

長久以來,咖啡因被視為是一種利尿劑,會導致脫水。不過,相較於運動所引起的水分流失量,咖啡因造成的影響並不如想像中嚴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咖啡因會活化交感神經系統、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進而增加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上升。當血乳酸濃度過高(> 8 mmol/L)時,可能會影響執行運動技術的品質。

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如果想透過咖啡因促進運動表現,可在例行的運動訓練課程先嘗試,以取得個人的最佳有效劑量資訊,降低運動技術執行上的影響。另一方面,若對於咖啡因有敏感反應者,例如喝咖啡會出現焦慮、失眠、心悸等症狀,建議不要喝,以避免不適症狀影響了運動表現。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墨西哥速度戰3:0 大勝中華臺北男足

2017-08-19
賽事球類話題新聞台北世大運

世大運中華臺北男足,18日首戰對決墨西哥,縱使有中甲職業球員陳浩瑋(Chen Hao Wei)返台助拳,但不敵墨西哥強力速度球風,一次定位球加上2記漂亮的遠射,墨西哥終場3:0讓地主中華臺北吞下首敗。

日期 : 2017-08-18 墨西哥速度戰3:0 大勝中華臺北男足

開賽8分鐘墨西哥獲得角球機會,墨西哥角球開得刁鑽,在門前6碼線地帶由後衛Patricio Enrique Trevino Tripp在門前搶點頭槌破門,幫助墨西哥開賽取得1:0領先。

落後的中華臺北男足開始掌握控球權,但都欠缺臨門一腳,其中從中甲北控燕京回國效力的前鋒陳浩瑋幾次射門射飛。上半場最好的一次機會,傷停補時陳浩瑋接獲中場林建勛(Lin Chien Hsun)傳球,個人左路帶球射門踢飛,上半場墨西哥1:0領先。

下半場開局墨西哥將比分擴大,後衛Manuel Garduno Pena在中路帶球眼看中華臺北沒人上前防守,18碼附近起腳遠射破網,中華臺北門將黃秋霖(Huang Chiu-Lin)盡全力伸長手也無法擋下這球,墨西哥2:0領先。

落後的中華臺北試圖追趕落後2球的差距,前鋒陳浩瑋(Chen Hao Wei)自由球操刀命中門楣,之後陳浩瑋嘗試右路突破傳中,墨西哥門將Jesus Ricardo Galindo Viezcas出擊未能將球清出,但中華臺北球員受制墨西哥防守球員,無法起腳錯失機會。

第80分鐘墨西哥又把比分擴大,前場的短傳配合後Kevin Quinones Quintana禁區外起左腳破網,墨西哥將比分改寫為3:0,中華臺北無力追趕3球差距,本屆世大運首戰0:3落敗。

賽後中華臺北代理教練李文財(Li Wen Tsai)表示:「感謝大家關心台灣足球,雖然最終輸給墨西哥,但這幾年台灣足球有不小進步,已經可以大膽抗衡強隊,當然最終輸球較可惜,下一場面對法國再努力。」

8月19日足球賽事將進行4場男足賽,輔仁大學體育場由日本對決馬來西亞,新莊田徑場烏拉圭出戰加拿大,長庚大學田徑場南韓遭遇阿根廷,新竹縣第二運動場南非對上烏克蘭,比賽時間都是從早上11點開踢。

資訊、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