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運動員小心!過度使用肩膀可能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1
運動員小心!過度使用肩膀可能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2
訓練後肌肉如何恢復
推薦運動訓練後加快肌肉恢復的4個方式
3
淺談肌筋膜為何需要伸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員小心!過度使用肩膀可能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2019-03-20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痠痛對策

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是運動員常見的運動傷害之一,像是游泳選手、棒球選手、排球選手,或是網球選手等,因為長把手臂舉過頭,造成組織拉傷,此時很容易造成肩膀疼痛以及影響運動表現。

運動員小心!過度使用肩膀可能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megabored.com

什麼是肩夾擠症候群?

肩關節是由肱骨及肩胛骨所組成,在兩塊骨頭相接處由關節唇、關節囊,以及許多韌帶所包覆,當過度在做前彎同時又內轉的動作時,旋轉肌袖肌腱在肩峰的前下側受到了夾擠,進而導致傷害,然而夾擠症候群的特徵是旋轉肌袖肌腱或肩峰下滑液囊發炎進而產生肩膀疼痛。嚴重者會開始會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疼痛的症狀出現,像是將手往上伸直、肩膀無法旋轉、在運動過程中感到非常不適,當有這些症狀時,那就是非常嚴重的後期症狀。

肩夾擠症候群好發族群

肩夾擠症候群好發族群為從事上半身的運動員較為居多,但固定有健身習慣的人也要小心!在做肩膀的重量訓練時,如果沒有適當的收操伸展、按摩,也可能罹患此症狀。除了有在運動習慣的人,對於日常生活中從事美髮行業、油漆工人、搬運工人來說,罹患肩夾擠症候群的機率也是高危險族群之一。

從事上半身運動的運動員容易罹患肩夾擠症候群 ©longislandtennismagazine.com

如何預防肩夾擠症候群

避免從事過多肩部工作:像是搬重物的工作,都比較容易罹患肩夾擠症候群,如果因工作關係,建議多從事肩部運動、按摩肩部來預防。
減少肩部運動:從事上半身運動的運動員、訓練上半的健身者,如沒有適當休息,不僅會罹患預肩夾擠症候群,可能還會引起五十肩、肌腱鈣化等嚴重問題。
從事肩部伸展:透過肩部伸展的動作來延展肩部的肌肉,在伸展時,切勿過度,如果有疼痛現象請減緩。
按摩肩部:一個星期2~3次按摩肩部附近的肌肉,碰到痠痛點時,請輕壓,切勿過度出力。
熱敷肩部:除了上述四點來預防肩夾擠症候群,可以在運動完、工作完,透過熱敷、泡澡的方式來讓肩部肌肉達到放鬆。

熱敷肩膀 ©reliefchiromy.com

但如果罹患肩夾擠症候群,建議盡早找物理治療師進行詳細的理學檢查,每個人的發生原因、被夾擠到的組織都不一定相同,因此除了緩解發炎之外,唯有抓出引起失衡的關鍵組織,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病灶。

資料來源/Empower Physio、DR.SKY MEDLCAL GROUP、怡人綜合醫院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推薦運動訓練後加快肌肉恢復的4個方式

2021-01-15
運動傷害重量訓練馬拉松路跑保健知識庫運動恢復

你我都知道在經過一連串艱苦的運動訓練後,肌肉必需要有充足的營養與睡眠來加速恢復效率,才能讓下次的訓練成效獲得更好的提升。但除了營養與睡眠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加速肌肉的修復呢?以下我們將介紹4個方法,讓你更能加速肌肉恢復的方式並選擇出適合你的模式,現在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訓練後肌肉如何恢復
推薦運動訓練後加快肌肉恢復的4個方式

所有的運動訓練(特別是高強度的練習)都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壓力,在進行各種訓練動作的當下,你的肌肉也會漸漸累積疲勞,這也就意謂著你正對於肌肉細胞與組織造成微小的損傷,關於這點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的物理治療師克里斯·科爾巴(Chris Kolba)解釋說,除了激素和酶的水平會波動之外,炎症實際上也會伴隨著增加。

因為運動訓練所引起的變化,是可以促使身體肌肉生長、脂肪減少、胰島素敏感性提高以及改變心血管的健康,但是你必需在訓練的過程中花點時間休息,讓這些改變朝向好的方向,然後再更加速它們的提升。科爾巴博士說,這種休息稱為運動恢復,可以促使人體在運動或訓練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肌肉也會漸漸累積疲勞
一般常聽到的休息也稱為運動恢復,可以促使人體在運動或訓練中獲得更多的好處。

休息和恢復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運動訓練對身體肌肉組織,所造成的損害將會觸發體內的免疫系統來修復它,加利福尼亞州運動醫學醫師亞當·里瓦德尼拉(Adam Rivadeneyra)博士解釋,當您從肌肉和骨骼到心臟和肺部的身體組織,從受損中恢復正常時,它們將會變得比以前更加健康與強壯,讓你下次執行相同的訓練時將不會受到過多的損傷,這也就是為何同個訓練動作與強度做久之後,肌肉痠痛的情況就會降低。

休息和恢復的重要性
運動訓練對身體肌肉組織所造成的損害,將會觸發體內的免疫系統來修復它。

肌肉恢復的4種方式

1.被動恢復:

這個也就是大家最常使用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完全的休息讓身體自行恢復,至於需要多久的被動恢復時間,取決於多個因素包含體能水平和訓練的強度等等。

2.主動恢復:

這種恢復的方式通常是指採用低強度與低影響性的動作,主要是以促進血液流動和組織修復,又不會對身體產生過多壓力。Rivadeneyra博士說,如果你因為進行力量訓練而感到疲勞,請使用低強度的自行車運動或步行活動,這將會使你的身體血液獲得循環,加速肌肉組織的復原。哥倫比亞大學整形外科醫師Nicole Belkin博士補充,也可以嘗試採用輕柔的瑜伽動作來伸展疲憊的肌肉。

3.交叉訓練:

這種名為訓練的方式可以更高程度的提升訓練強度,Rivadeneyra博士說,這種恢復技巧將意味著,你需要在不同的訓練項目之間改變,因此,你在不同的訓練運動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肌肉疲勞,例如你是經常進行跑步訓練的人,則可以有幾天安排力量訓練或拳擊運動,讓身體能運用不同的肌肉群分散壓力,同時,也能透過部分肌群休息部分肌群運做的方式,進行不同階段的修復。這樣的方式也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被動或主動式休息天數。

4.肌筋膜放鬆:

肌筋膜放鬆又被稱為軟組織治療,經常採用按摩滾筒或按摩球來進行放鬆,根據2015年最新運動醫學報告發表的研究指出,在運動訓練過後立即進行肌筋膜放鬆,將能有助於減輕延遲性肌肉痠痛的症狀,同時,也能加速肌肉的恢復能力,肌筋膜放鬆可以是被動和主動恢復日以及交叉訓練鍛煉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淺談肌筋膜為何需要伸展

2018-11-16
肌肉痠痛運動恢復伸展保健知識庫觀念

通常我們只要談到健身大家都會想到使用大重量的槓鈴與啞鈴來做肌力訓練,所以,造成很多人對於肌肉的強化只限於增大肌肉尺寸,但卻忽略了會影響訓練成效的肌筋膜放鬆,這個長久以來都被大家所忽略的名詞,隨著這幾年來許多自我療法及肌肉拉伸的風氣之下,逐漸的被大家所重視。但何謂肌筋膜?為何它會需要伸展呢?

何謂肌筋膜?為何它會需要放鬆呢?

我們身體所有組織均有內外生物膜亦稱被膜,皆為纖維結締組織構成均可稱為筋膜,用比較狹義的名詞來解釋就是肌肉組織內外的生物膜即稱為肌筋膜,肌筋膜是貫穿於全身上下的一層嚴密且緊致的結締組織,位在皮膚之下不只包住肌肉也包住了脂肪、骨骼以及血管,自然組成保護及連貫全身運動系統的重要組織,對身體器官和組織有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
 
而我們人體的肌肉組織內,只有運動神經沒有感覺神經,但肌筋膜則有感覺神經末梢分佈,肌筋膜不像肌肉受我們人體的意識控制,它只受到張力或化學物質刺激出現收所現象,例如我們長期的姿勢不良或是運動時的肌肉緊繃,就會造成肌纖維的攣縮結節引起筋膜張力變化或部份筋膜產生損傷、炎症或粘連,則會產生運動不協調、僵硬感、疼痛及壓痛等問題,這些都通稱為肌筋膜疼痛。如同,我們常見的一些小毛病,像是背痛、肩肘關節問題、頸椎疼痛、肌肉僵硬、頭痛或是腳後跟骨刺等足部問題,由此可知,肌筋膜皆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肌筋膜又與肌纖維的攣縮結節相聯繫。

如何放鬆筋膜

筋膜放鬆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使用滾筒、花生球(以自身體重加壓來回滾動之後放鬆肌筋膜)或是這1-2年常見的電動按摩器都是針對激痛點按壓並適度伸展;當然,有的人也會去給物理治療師或按摩師來做專業的肌筋膜放鬆,接著事後再搭配肌肉伸展運動,都會讓肌肉與筋膜得到很好的放鬆效果。當自我治療時一旦發現酸痛的點,應該「停留」並且持續的在該點進行施壓,嘗試放鬆該肌肉,運用緩慢且深層的呼吸能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同時放鬆觸發點;每個肌肉群大概花費30-60秒的時間,另外,注意透過轉移身體的重量或增加工具的力量來控制酸痛的程度,只有中重度的按壓才有辦法達到筋膜放鬆的效果。同時,需特別注意!如果有骨折、開放性傷口、骨質疏鬆、深層靜脈阻塞、感覺異常或懷孕等,請避免使用滾筒或花生球等工具來放鬆筋膜。

除了能自行採用滾筒或花生球這些輔助器材外,還能透過專業的肌筋膜按摩來做放鬆。

先做肌肉拉伸還是放鬆筋膜

如果嘗試靠拉伸來解決觸發點或筋膜的緊張狀態是行不通的,此時肌肉此時就像一條打結的大橡皮筋一樣,伸展只是讓結變的更緊而已。當我們忽略軟組織放鬆(恢復)的手段而持續訓練,持續對受傷的軟組織再進行破壞,軟組織的情況會愈來愈糟,關節活動度減少、動作改變、代償更嚴重。所以應該是先筋膜放鬆,再進行拉伸。我們放鬆完筋膜之後,只是撫平了表層的肌筋膜,並不代表着肌肉有被拉伸開。所以,當我們放鬆完肌筋膜之後,肌肉還是需要拉伸放鬆的。

資料來源/corewalking、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