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神鞋Nike Vaporfly系列的爭議不斷,終於隨著世界田徑(World Athletics,前名IAAF)1月31日宣布新規定而畫下休止符。新規限制鞋底厚度上限40公釐、嵌入任何材質板子不可超過1片,且必須在公開市場販售4個月以上。這意味著Nike Vaporfly Next%獲准在今年東京奧運登場,不過各界紛紛猜測去年10月Eliud Kipchoge創下破二紀錄所穿的下一代Nike AlphaFly,可能因不符規定而須改版。
Vaporfly 於2016年首次發布以來,從4%、Next%,到尚未公開上市的下一代 Nike AlphaFly,一系列厚底跑鞋讓全球長跑紀錄不斷改寫。基普喬蓋(Eliud Kipchoge)在2018柏林馬拉松以2:01:39創下世界紀錄時腳穿4%,AlphaFly更幫他在去年10月在不計算為紀錄的Breaking 2挑戰中,成功打破2小時內完成馬拉松的人類極限。而肯亞女選手科斯蓋(Brigid Kosgei)在2019芝加哥馬拉松以2:14:04秒打破高懸16年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腳上穿的是 Next%。另一方面,紐約時報對超過一百萬場業餘路跑賽進行一項研究顯示,使用Vaporfly跑者的速度比穿普通跑鞋的速度快4-5%。
跑鞋界原本是個百花齊放的市場,但當 Nike Vaporfly 跑鞋出現,無論精英或是市民跑者都對它趨之若鶩,也因此備受其他廠商、選手等各界爭議,甚至部分人認為該跑鞋技術導致賽事的不平等。隨之,世界田徑(以下簡稱WA)為此招集技術、科技、法律專家以及運動員代表,成立內部專案小組審查,期間外國媒體一度傳聞即將被禁。
世界田徑於1月31日公布的新規章指出:從2020年4月30日開始,任何運動員參賽時所穿的鞋,必須在公開零售市場(網路或實體店面)販售至少4個月;如果這雙鞋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到,將視其為原型鞋,不得在賽事中使用。另因為美學或出於醫療需求而客製的鞋款不在此限。
此外,針對跑鞋的規範,即日起任何不符以下規定的鞋子將無限期暫停:
.鞋底厚度不得超過40公釐(毫米)
.鞋子內嵌的板子不得超過一片(無論任何材質),此嵌入板可以是鞋子的全長或部分長度,並放置在同一平面上(不可重疊或平行)
.釘鞋部分,允許使用一片嵌入板或其他裝置,但僅用於將釘子與鞋底連接,鞋底厚度則不得超過30公釐(毫米)。
WA主席 Sebastian Coe 表示:「管理運動鞋市場並不是我們的工作,但我們有責任確保鞋款不會提供任何不公平的優勢,以維護精英賽事的廉正。我們不認為可以排除已在市面上販售一段時間的鞋子,但我們可藉由禁用目前尚未上市的鞋款來畫清規則界線。」不只Nike,同一限令也將對擁有碳纖維板的Hoka One One、New Balance和Saucony等品牌跑鞋一視同仁;任何獲得WA認證的比賽也都必須遵守這項對精英運動員的規定,例如世界六大馬。
發布新規定同時,WA也宣布將成立一個專家工作小組,引導未來鞋款技術的研發(同時考慮該研發可能對法規產生的影響)、評估上市的新鞋,小組評估結果將向競技委員會與理事會報告。
如前述,幫Kipchoge 寫下破二紀錄的AlphaFly已開發一段時間,全尺寸量產指日可待,更傳3月份將在東京上市。但外媒《衛報》指出這雙原型跑鞋的鞋底比Next%還厚,可能超過40公釐,而且鞋底可能有超過一層內嵌板(因為尚未公開發表或進行測試,Nike未公布其規格)。各界猜測Nike將必須修改生產模型,將AlphaFly厚度與其他規格減到WA的限制。
Nike方面,在31日宣布新規定後並未特別發表意見,但日前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尊重規則的精神,而我們不會製造任何跑鞋能反饋比跑者本身消耗的力量還多。We respect the spirit of the rules and we do not create any running shoes that return more energy than the runner expends.」
資料來源/World Athletics, The Guardian, BBC, Believe In The Run
責任編輯/Dama
悶熱的夏天在戶外跑步,你一定邊跑邊狂飆汗!無論在寒冷冬天或悶熱夏天跑步,汗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出汗有什麼必要呢﹖為什麼做同樣強度的運動你流的汗總是比別人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流汗是身體自然降溫的一種方式,當你的身體開始升溫,無論是因為自身體溫變化、外部溫度變化,或是為了應對壓力、食物、藥物或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會向全身汗線發出信號,使身體降溫;而降溫時機發生在汗液蒸發時,皮膚表面的熱量隨之消散。
此外,一些人認為「跑步流汗可以排毒」、「跑步爆汗瘦身更快」,前者目前沒有科學根據,後者沒有直接關連,其實都是迷思。反倒是運動流汗可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鈉,保持腎臟健康(但如果跑步超過1小時流了大量的汗,應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一般人1小時訓練中平均流800-1,400毫升的汗,但有些人流的汗總比別人多。費城骨科醫學院教授彼得比迪解釋道﹕實際上人的身體一整天都在不斷出汗,只是你沒注意到汗珠積聚在衣服上,直到出汗率或超過蒸發率。
而出汗率會受體重、年齡、性別和壓力指數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跑步時你總是汗如雨下,但隔壁跑友卻只是微微冒汗。一般而言,體重越重、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可能產生的汗水就越多;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汗。
此外,如果你的某部位特別容易出汗,例如明明只是輕鬆跑卻像剛洗完頭髮一樣,可能是因為某部位汗線過度活躍,汗液自然比其他人多。
事實上,沒有客觀的方法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流汗過多,但如果出汗影響到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例如手握筆或穿拖鞋),你可能成為占總人口中發生率1%的「多汗症」患者。
多汗症患者起床後會發現雙手、腋窩和腳底總是過度流汗,直到睡著才停止。然而原發性多汗症原因不明,多數自小就有某些部位流汗特別多,這些症狀可能造成患者在工作或社交上的困擾,尤其是處於緊張狀況或溫度較高的環境。如果懷疑自己有多汗症,可就醫診斷,經醫師評估做非手術或手術治療。
出汗是必要的,前文已說明這是防止你過熱的生理機制,但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度出汗,除了多汗症的診斷治療,你還可以做一些事來讓身體清爽一點。
1. 止汗制臭劑
坊間賣的止汗制臭劑是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能延緩出汗並減少汗液帶來的氣味。塗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肌膚乾燥時,當大量流汗、運動散熱時使用會效果不佳;此外,刮毛後的肌膚可能有傷口,建議不要使用。要注意的是,止汗制臭劑跟防曬乳不一樣,不需要常常補擦,過度塗抹反而容易刺激皮膚。
2. 透氣穿著
避免穿不透氣或是合成纖維製的衣服、大熱天運動不要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在戶外跑步選擇淺色衣服,都是能降低皮膚受熱的小技巧
3. 跑得越多,汗流得越少
跑步訓練得越多,跑步效率就越高,這意味著過熱情形發生的機率會減低,而產生的汗水相對越少。所以,別把溫度太高當作你不練跑的理由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郭豐州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