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一起來 #追火車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1
一起來 #追火車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2
什麼是 NIKE REACT?
3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起來 #追火車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開放報名

2016-12-30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2016年,第一場鐵道馬拉松接力賽在新北雙溪、貢寮地區盛大開跑,你 #追火車 了嗎?2017年第二屆即將開跑,滿滿的火車意象,加上依山傍溪的美景,喚起你最動人的鐵道回憶,再寫最美好的旅跑記憶,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傳遞懷舊交通運輸精神

鐵道馬拉松接力賽為全球少見、台灣首見「路跑、鐵道及旅遊」的運動盛事,以傳遞鐵道路牌環(套)接力方式,跑經太平洋岸、舊草嶺隧道、海岬海灣及海蝕平台、雙溪河岸、宜蘭線鐵道旁公路,並於福隆等四個車站附近交接棒次;賽事精神為「若想跑得快,就一個人跑;若想跑得遠,就一群人跑」;本屆將首度設置美學與音樂雙設計師共同為跑友服務,教父級設計大師蕭青陽負責本次完賽禮及週邊設計製作,再力邀台灣頂尖DJ負責編排音樂激勵跑友;另台鐵全套四款電氣路牌型式,分別為「一圓二方三角四橢」,首屆大會完賽獎牌依其傳統形制復刻為三角形,今年設計為圓形,錯過今年要再等四年,才能完整收集。

超大尺寸獎牌,模仿舊鐵路電氣路牌設計,獨樹一幟。

賽事路線

不僅追火車 還要搭火車

這場鐵道馬拉松有趣的地方是,參賽者需搭乘火車到下一站的起跑點集合,因此,跑者們不僅要追火車,還要趕上班次,才能在指定時間前抵達起跑點,趣味十足。

各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雙人組棒次棒次路線資訊以及檢錄時間

組別說明

全程以接力方式完成,報名組別: 共分 3 組,請於報名時選擇組別,並填入棒次表,七人組並確定每隊至少 1 名女生,並擔任第 1 棒。雙人組棒次性別不限。

這麼有趣的追火車接力賽,趕緊揪朋友一起來跑吧!

*簡章、詳情請見賽事報名網站: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謝佑欣攝影

Running Holidays -2017新北市鐵道馬拉松接力賽

date  2017年4月16日(日)6:00-15:00

place  起點近福隆遊客中心,終點為雙溪高中運動場

報名網站 http://www.ibodygo.com.tw/EventTopic.aspx?n=440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 NIKE REACT?

2018-02-07
鞋子NIKE跑步配備館

當耐克問起跑者最希望自己的跑鞋具有怎樣的性能時,他們都有十分明確的答案:想要有更好的緩震性能,想要更強的能量反饋。當然,還希望跑鞋輕質又耐久。總之,他們什麼都想要。然而困難的是,要一種材料滿足四合一的需求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看起來是相悖的。

什麼是 NIKE REACT?

材料之所以柔軟是因為它們會“吸收”掉能量。“想想你的枕頭,當你晚上準備躺下入睡的時候,你肯定不希望你的頭被枕頭彈起來,” 耐克跑步鞋類產品創新總監Ernest Kim解釋道。“你肯定也希望當你躺下時枕頭能夠吸收掉所有能量,這樣你才能睡得安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良好的緩震效果。”相反的,堅硬的材料往往能獲得最大的能量反饋,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的泡棉只能提供緩震或能量反饋。也是為什麼只能滿足輕盈或是耐久。但是通常它無法將這些性能集於一身。而在耐克最新的緩震革命中,泡棉材料的重大突破——Nike React科技的誕生,成為了例外。

Nike React 科技於2017年6月首次應用於籃球產品——一項需要連續地變換方向和速度,或在轉瞬之間完成起跳的運動,而這種泡棉提供了柔軟彈性,貼合又穩定的腳感,完全滿足這些訴求,這樣的平衡在其他任何耐克籃球鞋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為了達到這種效果,耐克把公司裡的創新團隊,化學家和機械工程師召集起來,來共同測試不同的材料合成,看怎樣的合成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而這個過程也體現了耐克內部製造的獨創性。在嘗試了超過400次化學原料的組合和加工,同時使用科學方法往材料中加入新的特性,最終誕生出Nike React泡棉這款獨一無二的合成材料。

隨後,耐克讓籃球運動員試穿並進行了超過2000個小時的測試,較以往的籃球鞋有更好的耐久性,Nike React帶來的能量反饋也更為明顯。由於跑者對於跑鞋的腳感也有類似要求,所以將Nike React科技應用於跑鞋上順理成章。
在籃球鞋上,設計師將Nike React泡棉內置於球鞋中,提供球員們所需的持久和穩定的可控抓地力,而對於跑步而言,設計師則將Nike React完全外露,以此來充分發揮它在路面上的潛力。

當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NSRL)把Nike React泡棉與其他的跑步泡棉材料進行對比測試時,數據證實其在能量反饋上有明顯的優勢。Nike React泡棉比耐克最近一代的Nike Lunarlon泡棉增加了13%的能量反饋。
“我想強調這一點是因為我們並不是拿Nike React科技和一些淘汰的泡棉進行比較,而是在和Lunarlon做對比,儘管標准設置的很高,但Nike React科技仍然能夠為每一步提供更多的能量反饋。”Kim表示。

表面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複雜紋理,較深的區域提供較大的緩衝力,較淺的區域則能提供更多支撐。

想知道這是怎樣的感覺嗎?當你擠壓Nike React泡棉時,你會感受到很棒的緩震效果,當你放開手,你會發現泡棉會迅速回彈恢復它的原始形狀,這就是能量反饋。這一特性能很好的應用於跑步中,因為每一步它都能迅速反應、回彈復原,為跑者提供持續穩定的腳感。最重要的是,Nike React科技是耐克最具耐久性的泡棉,它能給予跑者能量,讓他們跑得更遠,跑得更好。Kim補充道,“Nike React比之前耐克跑步所測試過的任何泡棉都更耐久,意味著它將能夠滿足長距離跑者的需求。”

當將泡棉應用到跑鞋上的時候,運動員數據在設計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他們如何移動,往哪個方向、以何種力度移動——都是通過實驗室收集。壓力分佈圖將這些數據可視化,準確地顯示運動員需要支撐的部位,可以全面優化緩震性能和抓地力。Kim說:“這讓我們可以在數據的輔助下快速確定中底及外底的形狀,將Nike React泡棉的性能優勢最大化。”除此之外,他們更將這些數據導入了耐克自有的編碼中,用以生成一種獨特的表面幾何結構,又進一步增強了Nike React科技在跑步運動上的表現。

最後一步:運動員一定要愛上它。精英跑者和普通跑者對Nike React技術進行了超過17000英里的產品測試(約27300公里)。“在測試過程中,測試者告訴我們,得益於Nike React,他們想跑得更多,”Kim說,“而我最喜歡的一個反饋來自於一名Nike Epic React的測試者:'它充滿了樂趣——它會讓你想要去跑步。'”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2017-06-23
觀念運動傷害重量訓練健身跑步知識庫

想要變強,如果單一著重在同個訓練,容易遇到瓶頸或者停滯期,因此許多跑者除了練習跑步速度外,還會加入槓鈴、舉重之類的重量訓練,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他們不可缺少的訓練項目之一。不過跑者畢竟不是專業的健身運動員,在進行重量訓練時並非為了單純的整體健康,他們想透過重量訓練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速度變得更快,同時更有效的預防運動傷害,不過,剛開始進行力量訓練的跑者容易犯下三個錯誤,該怎麼修正呢?

跑者如何從重訓中正確的提升重量?

 1  超出負荷

很多跑者為了練習耐力而進行過量的重量訓練,包括訓練的組數和每組的重複次數(超過12次)。實際上,在每次跑步的過程中,跑者的耐力就已經在加強,耐力的訓練不能只依靠重量訓練。

 2  重量不夠

再來就是重量過輕。重量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變得強壯,所以跑者必須要感受到重量才行。如果跑者能夠很輕鬆的做三組訓練,每組重複12次,那就說明重量不夠。

Tony Gentilcore是一名棒球選手的重訓教練,他表示:「很多人認為重量訓練的重量太強會讓他們慢下來,實際上是能為跑者帶來很多好處的,它能讓跑者的肌肉和神經系統變得更有效率,增加能量輸出,換句話說就是跑得更快。」

 3  休息不足

重量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其中間隔期間較少,但無論如何,還是得安排周間做充分的休息。在每組訓練期間,如果休息不足,跑者反而無法變得強壯而浪費時間。

解決了錯誤的方式,那麼,跑者該如何正確的進行重量訓練呢?
 
  1. 適量訓練:重量訓練的目的不是為了提升耐力,而是力量。所以,每組訓練的重複次數保持在6-10次之間,每個動作重複三組訓練即可。這樣的訓練量​​屬於適量訓練,不少不多,亦不會給身體造成太大的壓力。
 
  1. 適度增加壓力:雖然每個人能夠承受的重量不同,但所謂的重量訓練,就是必須感到有挑戰性的重量才行,至少在最後幾組增加重量,感受壓力;如果重量太輕,並不會達到跑者所要的訓練效果,也不會給跑者帶來更多好處,只會浪費跑者的時間。
  2. 充分休息:為了讓身體得到恢復,每組訓練間隔期間必須充分休息。通常做完一組訓練之後,身體需要花費1-2分鐘的時間用於補充三磷酸腺苷,它是肌肉細胞中的能量源泉。所以,訓練後至少休息1分鐘,90-120秒為最佳。

Gentilcore最後也補充說明:「每當我和運動員們一起訓練時,我得慢下來,並強迫他們在周間做充分的休息。」每組之間的充分休息能確保之後訓練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不會因為疲勞而增加技術或是受傷的風險。

重量訓練不必過於複雜或恐慌,它需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強度和重量以及足夠的休息。掌握這些基本的正確原則,重訓便能有效地幫助你跑得更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